内蒙古贫困旗县农牧民现状调查
2015-11-11张永林
张永林
内蒙古贫困旗县农牧民现状调查
张永林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近年来,内蒙古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加大扶贫开发力度,集中力量打好扶贫攻坚战,推进精准扶贫,采取针对性强的“滴灌式”扶贫措施,扶真贫,真扶贫。据国家统计局内蒙古调查总队对全区57个扶贫开发工作重点旗县2014年度监测调查资料显示,内蒙古扶贫开发工作扎实有效,贫困旗县农牧民生活状况明显改善,扶贫开发取得可喜成绩。
一、扶贫开发成效显著
(一)贫困人口持续减少,贫困发生率明显下降
2014年,内蒙古贫困线下(年人均纯收入农民2600元、牧民3100元)贫困人口约117万人,较2013年减少约40万人左右,下降25.4%;贫困发生率为8.7%,较2013年降低2.9个百分点。贫困发生率降低,贫困深度明显趋缓,贫困强度不断减弱。
(二)贫困旗县农牧民收入增长快于全区平均水平
2014年,全区57个贫困旗县农牧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8867元,同比增加968元,增长12.3%,高于全区农牧民11.0%的平均增幅。其中,贫困地区农村牧区转移性纯收入(以政府无偿扶贫或补贴为主)增幅达21.3%,居工资性、经营性、财产性等四项收入增幅之首,对57个贫困地区农牧民可支配收入增长的贡献率达29.3%,仅次于经营性净收入51.2%的贡献率,成为拉动贫困地区农牧民可支配收入增长的第二大因素。
(三)贫困旗县农牧民生活消费水平稳步提高
2014年内蒙古贫困地区农牧民生活消费支出8387元,同比增加775元,增长10.3 %,生活消费支出呈现稳步上升态势。贫困旗县农牧民生活费支出增速比全区农牧民平均水平高出0.5个百分点。从消费支出分类来看,增长较快的主要是衣着类(17.0%)和交通通讯类(13.1%),说明贫困地区农牧民在满足了基本生存需求的基础上,用于满足发展和享受需求的消费增长明显加快。
(四)贫困地区农牧民生活品质明显改善
随着“十个全覆盖”工程的全面展开,农村牧区基础设施不断改善,使贫困地区农牧民生活品质大大提高。2014年,贫困地区农牧户主要耐用消费品拥有量不断上升,计算机、冰箱、彩色电视机、摩托车、移动电话平均每百户拥有量分别为15.70台、80.72台、103.03台、81.27台和200.99部,直追全体农牧民,信息化步伐正在加快。
全区57个贫困地区农牧民居住条件也明显改善。人均居住面积达25.2平方米;居住在钢筋混凝土和砖木结构住户的比重达76.6%;有自来水或深井水等安全饮用水源的农牧户比重达到80.9%。
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居住环境进一步改善。特别是国贫旗县,2014年全区31个国贫地区自然村通公路的比重为87.8%,比上年提高0.3个百分点;通电的比重为99.7%;通电话的比重为87.6%,提高0.7个百分点;便利乘坐公共汽车的比重达63.1%,提高5.8个百分点;通有线电视信号的比重达90.9%,提高8.2个百分点;饮用水经过集中净化处理的比重达27.8%,也提高5.2个百分点。
(五) 医疗卫生保障水平显著提高
近年来,内蒙古加大投入,加快推进农牧区公共卫生、医疗服务、医疗保障和药品供应保障体系建设步伐,尤其在贫困地区重点加大了投入,在提高农牧民健康水平方面取得了明显进展。据对57个贫困旗县的监测调查显示,在所调查的村(嘎查)中,有卫生室的村占到83.5%;有合格乡村医生(卫生员)的占79.7%。其中,31个国贫县因扶贫项目建设力度更大,已分别达到89.2%和91%。
(六)教育事业不断发展
近年来自治区将改善农村基础教育设施条件、充实基础教育力量、加强农牧区劳动力技能培训等作为扶贫工作的重点来抓,贫困地区教育状况有了明显改善。一是学龄儿童在校率达96.8%。随着农村牧区义务教育阶段免费政策的贯彻落实,贫困地区的学龄儿童在校率稳步提高,社会教育救助显著增加,因困失学儿童数量继续下降。2014年内蒙古贫困农村牧区学龄儿童平均在校率达96.8%,其中7-12岁儿童为95.9%,13-15岁少年为98.4%。村内有小学且上学便利的占19.4%,村内无小学但上学便利的占44.9%,上学不便利的占35.7%,均比上年有所改善。二是劳动力文化程度稳步提高。内蒙古贫困地区农村牧区劳动力文化程度与全区平均水平相比,虽然存在一定差距,但随着对农村牧区教育重视程度的提高和经费投入的增加,劳动力的文化水平也在稳步提高。2014年,国贫地区劳动力高中及以上学历占12.2% ,比上年提高1.2个百分点;初中占53.5% ,下降0.7个百分点;小学及以下占34.3%,下降0.5个百分点。三是劳动力接受专业培训比例有所提高。2014年内蒙古贫困地区劳动力接受专业培训人数比例进一步提升,国贫地区由上年的20.1%提高到23.6%。其中接受农业技术培训的由12.8%提高到13.8%:接受非农业技术培训的由7.3%提高到9.8%。贫困农牧户劳动力主要依靠政府和企业组织培训,参加培训的意愿比较强烈。
二、贫困地区扶贫开发面临的问题和不利因素
(一)“造血功能”略显不足
2014年,尽管全区贫困地区农牧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长了12.3%,但进一步分析发现,其可支配收入四大项构成——工资性收入、经营净收入增长、财产净收入和转移净收入增长对可支配收入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17.6%、51.2%、1.8%和29.3%。也就是说,贫困地区农牧民收入增长部分的近三成来自转移性收入。可见,随着自治区各项扶贫政策的进一步落实和扶贫资金投入的加大,贫困地区农村牧区转移性纯收入大大增加,贫困地区增收主要来自各级政府的扶贫开发投入和各项惠农惠牧政策补贴等“输血功能”,相比之下,“造血功能”略显不足,尤其是工资性和财产性收入更显不足,而贫困地区相对薄弱的自然条件,使其经营性收入一旦遭遇自然灾害将出现很大波动,对贫困地区农牧民增收会造成极大影响。
(二)农村牧区真正务农务牧的劳动力匮乏
内蒙古农牧民生产经营性收入仍然在整体可支配收入中占大头,尤其是贫困地区生产经营性收入占农牧民可支配收入的六成以上。而目前留在农牧区务农务牧的劳动力大都在50岁以上,40岁以下年轻人或者外出打工,或者不愿意务农务牧,甚至根本不会干农牧活,农村牧区真正务农务牧的劳动力出现断档或青黄不接的状况。随着城镇化的不断推进,一些农村牧区,特别是是气候、土地条件较差的地区已被“掏空”。如何培育“职业”农牧民已成为当前和今后的重大问题。
(三)诸多因素导致农牧民“返贫”
多年来的扶贫开发努力,使很多农牧民摆脱了贫困的困扰。但由于贫困地区较为薄弱的生产、生活条件和社会保障体系,仍有不少因素导致部分已脱贫的农牧民再度返贫。一是较恶劣的自然灾害。一场较为严重的旱灾、涝灾、冻灾、风灾、冰雹等自然灾害,都能使农牧民再度返贫。二是家庭成员生病或遇难。虽然农村牧区有了新农合,但一些医药费并不在报销之列,家庭成员中有生大病或遇难的,也会使其返贫。三是教育支出增加。农牧区的撤学并校,使很多农牧区孩子进城住校上学,有的家长甚至进城陪读,既减少了劳动力,又增加了开支。教育费用过高已日渐成为低收入农牧民返贫的重要因素。四是超生导致返贫。由于农村牧区一些传统观念根深蒂固,导致一家多个孩子现象屡见不鲜。孩子多了,各项开支迅速增加。此外,偷懒耍滑、赌博吸毒等恶习造成“返贫”,也不应忽视。
(四)思想观念落后,科技兴农意识不强
贫困地区由于交通和信息制约的影响,长期受传统观念的束缚,加之文化意识跟不上形势,许多农牧民存在着封闭、保守的小农意识,认为农牧民就应该以种植业为生,而且“种在人,收在天”,生产方式还停留在传统的种植方法上,以原始的劳动力种植方式为主,收成好坏由老天决定。调查显示,大部分贫困地区村民以种植业为主要收入来源,由于思想观念落后,贫困地区生产经营方式还停留在较为原始的简单劳动上,没有想到如何用现代科学的种植技术和先进机械来提高产量和生产效率,科技兴农意识相对较差。
总之,近年来内蒙古贫困旗县农牧民生产生活条件得到了明显改善,但也存在着一些困难和问题。各级政府在大力扶贫的基础上,进一步强化贫困地区生产经营的“造血功能”,防止贫困农牧民产生“等、靠、要”的惰性陋习。同时加大“职业”农牧民培育力度,鼓励引导外出青年立足农村返乡创业。建立和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增强贫困地区农牧民抗风险能力。拓宽增收途径,多措并举扶持项目。按照生产发展、产业先行的总体思路,帮助贫困地区挖掘可持续发展的资源,发展主导产业。因地制宜,分类研究适合不同地区的产业项目,不可照搬照仿,一哄而上。加大科技示范区的建设和宣传,引导贫困地区农牧民摆脱落后的传统观念。积极倡导土地流转,使贫困户通过土地流转和务工方式,增加收入,脱贫致富。
(作者单位:国家统计局内蒙古调查总队)
责任编辑:康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