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给课堂留点空白

2015-11-10霍军

甘肃教育 2015年20期
关键词:艺术课堂教师

霍军,男,1962年生,甘肃张掖人,正高级教师,陇原名师,甘肃省特级教师。出版有《论剑——金庸武侠小说的武功世界》《为什么需要感恩》《教师如何读经典》等著作,在《读书》《名作欣赏》等刊物发表各类文章数百篇。

如果教学是一门艺术,那么,我们就得自问:在课堂上,怎样的教学行为才称得上具备了艺术性?

绘画是艺术,所以必须讲求色彩搭配。暖色喜悦,冷色沉郁,相互为用,才见画面优美;书法是艺术,粗线细线,浓墨淡墨,黑处与空白,搭配得宜,方显丰富意趣;音乐是艺术,故讲求节奏,节奏须求抑扬顿挫、跌宕起伏之变化。旋律动听,有时还需万弦齐发,响锣大鼓,但有时候,乐声骤停,此时无声胜有声,别有幽愁暗恨生,旋律的空白恰成了最具意境的地方,令听众联想纷纷。

空白,是一种艺术手段。中国诗歌历来以含蓄美著称,所以老子倡导“大音希声”,美学家朱光潜盛赞“无言之美”。教育也是一首诗。教学艺术到了高境界,与诗歌意境并无不同。如今都讲高效课堂,很多教师一味追求教学进度,预设的教学环节紧锣密鼓,课堂上步步紧逼,高密度,大强度,赶着学生狂奔。有的把课堂上学生“纷纷作答”形成的热闹气氛当成教学的最大成功。这种热闹满足了教师的虚荣心,殊不知,学生在紧逼之下对教师的配合,更多是一种无法在课堂上“闲下来”的无奈。

高效课堂与表面的热闹无关。学生应该被唤醒而不是被“吵醒”。效率是付出与产出之比。在严格意义上,教师用最简约精炼的教学行为引发了学生最丰富深刻的思维,这才是课堂教学的高效率。少讲多思方显高效。其实正视学生的课堂感受和学习特征,我们不难发现,教师的讲解,如果能够清晰明白并引发有思考价值和思维含量的问题,驱动学生自主思考,课堂看似“冷场”,静默,其实学生正在进行“脑内革命”,他们的心底正在酝酿“静悄悄的风暴”。

因此,教学到了一定境界,就要善于在课堂上形成“空白的艺术”。给学生一点儿思考时间,给他们独自思考的机会,以思代讲,这是教学设计中必须考虑的环节。我们必须了解学生整体在各年龄段的学习特征和思维品质。小学生好动,初中生正在过渡,高中生喜欢一定的抽象思维。所以,不要“逼着”高中生像小学生那样爱说,不要埋怨他们不像初中生那样乐于当众表达。学生静静坐在那儿,并不意味着他没有“动静”。也许,他的沉默正好是他积极思考的外部特征。这时候教师要做的,是不打扰,不干涉。真正的独立思考者总是安静的,不轻易付诸口头言辞的。在学生们积极动脑思考的片刻,课堂上才能出现无言之美——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给学生一点儿自己读书的时间。很多时候,教师已经讲得太多,又希望学生回应,指望学生回答得漂亮,能掀起课堂教学高潮。但是他没有看到,学生不举手,不回应,其实是因为还没有充分阅读教材,还没来得及仔细揣摩其中的关键段落,品味要害词语,产生自己的联想,疏通自己的逻辑思路。他要读一读,对上下文相关内容进行回顾,对语言描写中人物进行鉴赏。数学、物理课上,学生需要自读公式定义,把握关键字词。所以教师要耐心,要等待学生默读完毕。要注意到他们在这空白中的读书行为细节,并因此生发精彩的教学资源。

给学生一点儿课堂练习时间。课堂练习,不仅是教师领着学生板演题目,不仅是学生的热烈复述和口头回答,很多时候,让学生自己在静默中动手演练一下,仿写一下,甚或是在课本空白处批注一下,画下自己的符号,都比所谓七嘴八舌的“热烈”来得可靠。

因此,教师需要把握好提问的时机,设计好驱动思考的问题,不能越俎代庖,而是要相信学生,听得懂学生的沉默。

编辑:谢颖丽

猜你喜欢

艺术课堂教师
甜蜜的烘焙课堂
最美教师
美在课堂花开
教师如何说课
翻转课堂的作用及实践应用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最好的课堂在路上
纸的艺术
因艺术而生
艺术之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