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善行善举助康寿

2015-11-10张揆一

家庭医学 2015年10期
关键词:俄勒冈州善事做好事

张揆一

两名西班牙小伙买了一个比萨送给流浪汉,再让人去找流浪汉讨要,流浪汉毫不犹豫地分给来人一大块。为表示感谢,来人又自发地从钱包中掏出一些钱给了流浪汉。这个测试展示了人性的良好互动,证明了美国俄勒冈州立大学的一项新研究——善良可以传染,与人为善的好处超乎想象。这项信息发表在《生物精神病学》上。

对104名大学生的大脑进行扫描研究发现,看到善举时受试者大脑交感神经活动兴奋度增加,更易产生同情心、做出善举。这些行为还会促使周围人乐于助人,施助者本身也更快乐和轻松。

事实上,善良的好处决不局限于心理上,还有实在的健康益处。

提高免疫增健康

美国斯坦福大学曾对“善举”进行研究,发现心存善良能减轻疼痛感,加速伤口愈合,降低血压。在流感季节,善良可以使人们患感冒的风险降低16%。医生对患者心存友善,患者康复更快,住院时间大大缩短。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副研究员林春解释说:“善良的人往往感恩、宽慰、自在,远离紧张、焦虑、恐惧、愤怒、郁闷,良好的心理状态会增强人体的免疫机能,有助于预防各类疾病,如胃溃疡、高血压、糖尿病和癌症等。”

有益大脑的健康

美国《科学》杂志刊登的一项研究发现,为人善良,常有善举,可以提升大脑中欣快激素血清素和内啡肽水平,增加幸福感,重塑思维、记忆和感受能力,延长大脑寿命。

有利于人际关系

美国俄勒冈州立大学研究发现,善良和富有同情心的人,能给第一印象加分。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大学科学家称,经常做出善举的孩子,能抑制欺凌同伴的行为,处理好同学关系。

加拿大西蒙弗雷泽大学和英属哥伦比亚大学的科学家们的一项研究发现,多做善事可以帮助涉世未深的年轻人减轻社交恐惧及其带来的消极影响,更好地融入社会中。研究者们将155名有严重社交焦虑的大学生随机分成三组,第一组成员需要做好事,比如给朋友义务刷盘子,帮助邻居整理草坪等;第二组成员需要观摩第一组,但不必做好事;第三组成员和往常一样生活。结果显示,只有为他人伸出援助之手的第一组成员在心理上降低了初入社会时的情感焦虑。

帮助别人就是帮助自己

《三字经》开篇教导“人之初,性本善”;中国还有句老话:“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善良是生命最原始的部分,是一种高尚的美德。如今我国多做好事、善事,为民为众的志愿者越来越多,这是社会风气大发展,和谐社会的象征,值得推广学习。

首先,要弄明白两个概念。一是善良不等于牺牲,提倡在能力范围内付出,这样才能真正体会到快乐。二是善良不等于懦弱,不用逆来顺受、委屈求全,对所有人“善”却对自己“恶”,这种善良不会长久,要懂得拒绝他人不合理的要求。

其次,做到勿以善小而不为。把垃圾扔进垃圾箱,是对环境的善;多陪老人、孩子,是对家人的善;挤地铁时对撞到你的人笑一笑,是对陌生人的善;对工作认真负责,是对同事和老板的善。给迷路者指路,给饥饿者馒头,给弱者以平等、尊重的口气等,都是善举。人的能力有大有小,善举却没有高低之分。

再次,坚持自己的善行,培养孩子的善举。德国孩子从小要上三堂“善良课”,即喂养和爱护小动物,帮助弱势群体(老人、病患等),关心家庭其他成员。建议每一名家长都能注重孩子善良品质的培养,用自己的榜样作用,让孩子学习、模仿如何关心、帮助别人。

“帮助别人,就是帮助自己。”这句话不只是简单的因果关系,坚持下去你会发现,在给别人生活带来改变的同时,自己的幸福感更强,身体也会更健康。不知不觉寿自长。endprint

猜你喜欢

俄勒冈州善事做好事
第二十七回 多行善事误会消 获赠奇书乐逍遥
第二十七回 多行善事误会消 获赠奇书乐逍遥
山火连天
山毛榉树
多与少的随想
美国救灾捐赠工作规程初探——以俄勒冈州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