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治理现代化视野下的邓小平教育改革思想
2015-11-10杨军剑
杨军剑
摘 要:邓小平教育思想博大精深、丰富多彩,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内容。邓小平“三个面向”教育思想精髓具有承先启后的作用和意义。邓小平继承了毛泽东提出的教育方针,强调坚持走群众路线的脚踏实地作风,指出要尊重知识尊重人才。邓小平教育思想把握社会主义改革的方向,具有面向未来的现代思维方式特征,给全面深化改革时代的教育治理提出了新指向。
关键词:国家治理现代化;邓小平教育改革思想;再思考
今年是鄧小平同志诞辰111周年,作为中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理论的创立者,他的思想将永远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向前进。其中,作为邓小平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邓小平教育思想博大精深、丰富多彩,它是在20世纪70年代后期国际国内形势发生重大变化的历史背景下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是我国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关于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前瞻设计和方向指引,值得我们不断学习与思考,汲取持续前行的源泉与动力。
一、承先启后的“三个面向”教育思想精髓
1983年10月,邓小平为景山学校题词:“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简称“三个面向”)“三个面向”的教育思想是在教育不适应我国四个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发展需要的情况下提出的,反映了当时教育改革的内在深层次要求,具有承先启后的重要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1.邓小平同志继承了毛泽东同志提出的教育方针,“这就是毛泽东同志所说的,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毛泽东根据马列主义的根本原则,对马克思主义的人的全面发展学说做了创造性的继承和发展,提出了适合中国国情的全面发展的教育思想,比如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相结合,使受教育者德智体全面发展,让受教育者的个性充分发展,教师在全面发展的教育中的关键作用等等。邓小平同志也认为,培养什么人的问题,是教育的根本问题。他说:“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和毛泽东同志都非常重视教育与生产劳动的结合”,“为了培养社会主义建设需要的合格的人才,我们必须认真研究在新的条件下,如何更好地贯彻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方针。”他强调要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和“有马克思主义信念,有共产主义信念”的无产阶级革命事业接班人,并特别强调在青少年学生中树立共产主义理想的重要性,要求学校应该永远把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放在第一位,同时,要加强科学文化知识,注意劳逸结合。
2.邓小平同志给党的教育方针赋予了新的时代内容。教育要“三个面向”,是由教育在新时期的地位和作用所决定的。邓小平从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这个总的战略目标的高度出发,把教育的发展看做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基础,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条件,是巩固社会主义制度的坚强保证,他特别指出:“要特别教育我们的下一代下两代,一定要树立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一定不能让我们的青少年作资本主义腐朽思想的俘虏,那绝对不行。”
3.邓小平同志为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指明了方向。教育要“三个面向”,是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面向现代化必然要求面向世界和未来,也只有面向世界和未来,才能真正做到面向现代化。这是适应新时期党的工作中心的转移,立足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从改革开放的战略决策和国家民族未来命运的高度提出的教育改革的重要指导方针,对于如何在21世纪破解“钱学森之问”指明了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前进方向。
二、强调坚持走群众路线的脚踏实地作风
无论在革命战争时期、社会主义建设时期,还是改革开放新的历史时期,邓小平始终把群众作为“我们力量的源泉”,视群众路线和群众观点为“我们的传家宝”。在领导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邓小平既继承了毛泽东群众路线的基本精神,又准确把握新时期的脉搏,对群众路线的思想和方法予以创造性发展,赋予其新的时代特征和丰富内涵。针对粉碎“四人帮”之后教育战线的拨乱反正,邓小平同志多次强调“办什么事也得走群众路线”,“为了在不长的时间内实现四个现代化,我们需要大力提倡能把崇高理想逐步变为现实的脚踏实地的革命作风。”
1.强调要尊重知识尊重人才。一是从教育的基础作用来看,邓小平把能否搞好教育作为能否实现党的基本任务的关键。他强调,实现全党工作重心的转移,“这个重点,本来就应当包括教育。一个地区,一个部门,如果只抓经济,不抓教育,那里的工作重点就是没有转移好,或者说转移得不完全。”此外,他还特别强调,教育的基础作用还表现在提高千百万普通劳动者的文化素质上。二是从与发达国家的比较来看,认真分析比对苏联、美国、日本等国家的教育科技发展现状,承认我们国家落后的现实,“现在看来,同发达国家相比,我们的科学技术和教育整整落后了二十年。”因此,抓科技必须同时花很大力量抓教育。三是从党内对教育的认识来看,强调“要反对不尊重知识分子的错误思想。”“一定要在党内造成一种空气:尊重知识,尊重人才。”
2.指出领导就是服务。邓小平同志在观察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时具有一种不同于别人的战略眼光和前瞻性的思维方式,他问“什么是领导?领导就是服务。”“领导者必须多干实事。那种只靠发指示、说空话过日子的坏作风,一定要转变过来。”他严肃地指出,“忽视教育的领导者,是缺乏远见的、不成熟的领导者,就领导不了现代化建设。” 当今世界,科技日新月异,中国发展引世界瞩目,国以贤兴,政以才治,领导干部的一言一行、率先垂范既关乎其作风形象、干事创业态度,又关乎改革大局、国家发展之全局,必须以“三严三实”时刻要求自己、警醒自己,切实改变“为官不为”、慵政懒政、缺乏担当的负面形象,才能胜任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时代要求和人民群众的新期待。
3.强调教育的发展要“依靠教育战线上广大师生员工的努力” 。邓小平在1975年主持全面整顿过程中,就清醒地认识到“我们有个危机,可能发生在教育部门,把整个现代化水平拖住了。”“教育战线也要调动人的积极性。”面对粉碎“四人帮”之后百废待兴的诸多问题,他指出教育战线的拨乱反正问题,虽然“……问题成堆,必须理出个头绪来。现在群众劲头起来了,教育部不要成为阻力。”之后他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再次重申“我们要提高人民教师的政治地位和社会地位”、“为人民服务的教育工作者是崇高的革命的劳动者” ,充分表达了他对广大教育工作者的慰问和敬意。
三、全面深化改革时代的教育治理新指向
自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三十多年来,我们党以巨大的政治勇气,不断扩大开放,锐意推进各项改革,成就举世瞩目,改革纵深攻坚。特别是十八届三中全会吹响了全面深化改革的“集结号”,提出了“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总目标。党的四中全会提出了全面依法治国的新纲领,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重新规划了“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回顾邓小平的教育思想,审视当下的教育现状,其价值及意义仍然重大而深远。
1.要有面向未来的现代思维方式。集中体现邓小平教育思想精髓的“三个面向”并不仅仅是对教育界的期望和要求,它作为一种现代思维方式,是在当代中国发展潮流和世界历史潮流冲撞、融汇中相生成,是在对传统的经验思维方式的突破中求发展,是在对发展机遇不可一次次错过的深刻反思中谋飞跃。它构成了第二代领导人思维方式的重要特征,事事处处在改革开放的实践中得以充分体现,并潜移默化地影响后代领导人的思维方式,以一种开放的胸襟和长远眼光去观察问题和思考问题。
2.要牢牢把握社会主义改革的方向。邓小平多次讲到,“我们的学校是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人才的地方。”要求学校应该永远把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放在第一位,主张革命的理想、共产主义的品德都要从小开始培养。同时,加强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注意劳逸结合。这些思想无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在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中首先指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形成愛学习、爱劳动、爱祖国活动的有效形式和长效机制,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这既体现了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又把握了教育改革在当代中国发展进步中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根本方向。
3.要在制度建设中努力实现教育治理现代化。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是一个国家的制度和制度执行能力的集中体现。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对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具有重要的意义。邓小平说过:“治理国家,这是一个大道理,”它“表明我们党的认识能力有了新的提高,表明我们党已经能够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来解决当代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中的许多新问题。”1977年8月,邓小平在党的十届三中全会再次复出后不久,就在科学和教育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有重点地讲到了体制、机构问题以及教育制度和教育质量问题。1992年,邓小平说过:“恐怕再有三十年的时间,我们才会在各方面形成一整套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制度。”即大致到2020年,我们可能要有一个制度上定型、现代的体制、现代的国家。在当前全面深化改革的时代背景下,实现教育治理现代化的现实路径和必然选择就是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教育问题错综复杂,教育工作具有特殊性,教育改革与社会领域的改革综合性和关联性较强,教育要实现国家和社会的协同共治,必须理清理顺政府、教育和学校的关系。教育治理体系现代化的着力点要放在教育体制、法规的建设上,教育治理能力现代化必须通过综合改革的方式来推进,实现全社会的参与和共同治理。只有把教育这座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深深打牢,才能为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坚实的智力支持和人力资源支撑。
参考文献:
[1] [4] [5] [7] [10] [16] [17] [18]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35、110、111、121、121、124、122、372.
[2] [3] [6] [8] [9] [11] [12] [13] [14] [15]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103、107、110、40、41、110、34、68、109、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