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农家书屋图书馆规范化
2015-11-10加尼帕·阿合买提
加尼帕·阿合买提
摘 要:为了促进农家书屋可持续发展,我市正在探索农家书屋管理、建设新途径。将进行百家先进农家书屋及百名优秀管理员评选活动,通过树立典型,突出示范效应,扩大农家书屋宣传力度,营造浓郁的农家书屋氛围,抓好农家书屋管理工作。同时举办形式多样的活动,构建更多的活动载体,吸引更多的农民读者参与到读书活动中来,充分发挥农家书屋农村文化阵地作用。
关键词:农家书屋;图书馆规范化
一、存在的问题
1.书屋内涵不够,图书覆盖面较窄,文化品位不高。目前农家书屋的图书结构并没有充分考虑到农民的接受程度和现实需求,存在着差距。大部分书屋图书种类偏少,内容广度不够,图书风格不够多样化,图书更新速度慢。
2.每个农家书屋应选配1名具备一定文化水平和管理能力、热心公益事业的专职或兼职管理人员——人的问题是农家书屋建设管理的根本问题。但农家书屋的地域特性,决定了它的人力资源必然是以农村人员为主。而在目前的情况下,由于有学历、有知识的年轻农民多已离乡外出打拼,使得书屋管理人员只能就地取材,而就地取材的结果是,管理人员难以在管好图书、用好图书、培养新型农民、弘扬新型农村文化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3.资源利用创新意识薄弱,缺乏整合意识和整体观念。从农家书屋发展现状来看,相对分散,各自为政,资源受到限制。一地一村的地域文化封闭倾向,使得各村缺乏资源整合意识和管理创新意识。农家书屋建设必须突破地域、文化的惯性和惰性限制,尽快融入城市化、现代化进程,走资源整合创新之路。有鉴于此,就必须发挥图书馆的优势作用,服务于农家书屋建设。县级图书馆作为文献收集、存储、传递和开发的服务机构,是我国公共图书馆的基础,是省市与乡村之间的纽带。县级图书馆的性质和地位,决定了它在农家书屋建设中的不可或缺。 图书馆有专业人才优势。他们除了掌握图书分类方法、熟悉图书馆管理、具备专业知识外,还具有一定的信息、科学文化知识,能肩负起对农家书屋的指导工作。图书馆还有丰富的馆藏资源和网上资源,包括各类农业科学技术和致富信息。县级图书馆应根据农村经济发展的需求,免费向农家书屋发放馆编科普资料,为农民提供信息服务,开展读书日等活动,解答农民的咨询。图书馆无疑能在农家书屋建设中起到引领作用。在实际指导中,可以把图书馆的规章制度作为农家书屋的范例,对书屋实行规范化管理。同时,图书馆还能对农家书屋管理员进行业务知识培训,就图书的采编、上架、保管、流通等进行具体指导。
图书馆还可以是农家书屋的资源配送中心。每个农家书屋虽然配备了1500册以上图书,但藏书量依然较少,且更新缓慢。而图书馆藏书量都有数十万册,能够定期添置更新。同時,图书馆还拥有计算机、网络、数字图书等众多资源,为此图书馆应做好农家书屋资源的配送与补给工作。馆内定期下架的大量图书、杂志等可以放置到农家书屋中去,从而保证农家书屋的藏书量,并减轻图书馆的库存压力。在推进农家书屋工程建设上,我建议:一是应加强农家书屋建设的宣传力度,提高认识。二是可以共享工程为依托,实现农家书屋的共建共享。三是要加大农家书屋建设的经费投入,才能保障其活力。政府不能把农家书屋建设作为形象工程,要避免“重建轻管”。除了初期建设投入,后期还要定期给予一定的经费保障,以添置更新图书,这样才能满足广大农民群众的文化需求。
二、改革措施
1.初步建立馆员联络辅导制。根据“农家书屋”的数量多少,分布情况,县区公共图书馆可指定适当数量的馆员为“农家书屋”的辅导员,采取网络、电话咨询和现场指导相结合的方法,对“农家书屋”管理员进行业务指导,并将“农家书屋”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记录备案,能够帮助解决的尽最大努力帮助解决,如图书管理过程中遇到的业务问题,举办讲座、展览、培训等遇到的组织、布置、主讲人的邀请等问题;不能解决的经费问题,一方面协助“农家书屋”动员当地社会力量捐助,另一方面逐级反映,争取当地政府的支持。如某县2007年有“农家书屋”8家,县图书馆暂定书屋辅导员1名。2008年的惠民工程将县“农家书屋”增至30家,将书屋辅导员增至3名,分南、中、北部三个区域,每人负责10家,在帮助和指导过程中相互交流切磋,把“农家书屋”办成名符其实的“农家”书屋,把农闲时的农民娱乐阵地从麻将桌和小酒馆转移到“农家书屋”,充实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
2.举办书屋管理员培训班。“农家书屋”因其读者层面的特殊性,其管理模式需要在发展中逐步探讨和完善。在县区公共图书馆的读者中,农民读者虽然数量不是很多,但长期的接触和服务使得县区图书管理员多多少少积累了一些与农民读者打交道、为农民读者服务的经验,如借书和还书的期限,由于农民读者有农闲和农忙的季节差异,就须根据具体情况灵活应对,不能过于机械。再如图书的毁损,在农民读者中比例相对较高,这就需要在借书的过程中反复强调,真正做到“千叮咛万嘱咐”,晓以利害;还如图书介绍、解答咨询,更是需要根据每个读者的知识层面和接受能力,不厌其烦,这些对于“初出茅庐”、未经培训直接上岗的书屋管理员,可谓行之有效需要借鉴的“真经”。这些“真经”,除了通过各书屋的辅导员口传心授,还需要定期不定期地举办书屋管理员培训班。2007、 2008两年,某县图书馆对各书屋管理员集中举办了2期培训班,由馆内业务骨干主讲图书资料的规范化管理之外,其他馆员分别根据各自的经验,就农民读者的读者服务工作进行了各具特色的讲述,书屋管理员表示受益匪浅。
3.协助“农家书屋”走图书收藏特色化道路。“农家书屋”的设立,旨在丰富充实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逐步提高农民的文化素养,也在指导农民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如生活中婚姻家庭问题、子女教育问题、赡养继承问题,生产中的种植养殖问题。“农家书屋”因其所处地理位置和人文环境不同,对图书资料的需求也有差异。某县根据区域特色和产业发展优势,按需求提供图书资料,使县南、北部的“农家书屋”各有特色,同是农业科技图书,北部读者喜欢养殖类,南部读者则更青睐种植类,同为法律咨询服务图书,北部读者偏爱赡养继承类而南部读者则对婚姻家庭方面更感兴趣。同时,借鉴县图书馆设立“图书流动站”的服务模式,充分利用县乡班车,为各“农家书屋”定期配送能够满足当地读者需要的图书,真正实现走出“深闺”,服务“三农”。
为了促进农家书屋可持续发展,我市正在探索农家书屋管理、建设新途径。将进行百家先进农家书屋及百名优秀管理员评选活动,通过树立典型,突出示范效应,扩大农家书屋宣传力度,营造浓郁的农家书屋氛围,抓好农家书屋管理工作。同时举办形式多样的活动,构建更多的活动载体,吸引更多的农民读者参与到读书活动中来,充分发挥农家书屋农村文化阵地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