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心理现实主义角度试论路翎小说美感

2015-11-10张晓敏

博览群书·教育 2015年7期
关键词:美感

张晓敏

摘 要:路翎在继承鲁迅批判国民性主题的同时,将笔触深入到人物的心理层面。他的作品在广大国民“精神奴役创伤”和“原始强力”相互交错的基础上通过心理现实主义视角的分析展现出了别具一格的美感。

关键词:心理现实主义;路翎小说;美感

一、人物复杂怪诞的心理之美

路翎的小说不独描绘出人物的物质贫困,更在意于对人物精神苦难的揭示。正是由于两者的相互冲突与碰撞,形成了路翎笔下人物复杂怪诞的心理路程。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首先两极对立的思想冲突,路翎《罗大斗的一生》,罗大斗仇恨着现实,家庭的富裕是被现实生活打倒的,但作为社会中一个卑劣渺小的弱者,他又以忠实的狗一般讨好周围的人,希冀得到他人的眷顾和恩赐,所以他既仇恨现实又膜拜现实,他既狂妄自大又软弱无能。《契约》中张和生对邵桂英的态度也是两极交战的变态心理,面对邵桂英逼迫还钱,张和生既害怕又感动,愈是凌辱他、嫉妒他,他愈是感动。其次人物心理状态的跳跃与变化。路翎主张文学作品要无拘无束地写出精神现象的全部复杂性。《英雄的舞蹈》中鸦片鬼张小赖在最后一次说书中经历的跳跃的心理变化,蕴藉着丰富的精神内涵。最后人物潜意识的挖掘。《王老太婆和她底小猪》的潜意识描写,实质上是老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幸福的追求,但是冷酷的社会和人情却吞没了她,只能在弥留之际出现幻想来籍慰此生,《王兴发夫妇》也展现潜意识描写,在这些人物的幻觉中方才表露了他们内心迫切的愿望,也显示出现实社会的丑陋嘴脸和对人性的戕害。

二、生命之激越的流浪之美

路翎在心理现实主义创作下对人物心理历程的描绘,凸显了小说强大的美感。路翎谈及《饥饿的郭素娥》时说到“郭素娥,不是内在地压碎在旧社会的女人,我企图浪费地寻求着,是人民底原始强力,个性底积极解放”其实不仅是郭素娥这个形象,路翎笔下的人物有许多代表着作者意图寻求“人民底原始的强力、个性底积极解放”的精神旨归,而这些人物大多都处于流浪状态。《蜗牛在荆棘上》秀姑作为农村少妇,挨了粗暴的丈夫的暴打后逃离了家庭。《黑色的子孙之一》中金承德有湖南流入四川,何德银由外县进入重庆。《饥饿的郭素娥》中张振山五岁就成流浪儿,辗转反侧地做着矿工,最后放火烧房离开了矿区去下一个地方,这些都是处于地域上的流浪。更为关键的是作者向我们展示了这些反抗者精神上的流浪,他们不再在垂死的角落坐以待毙,而是萌发着自我意识和原始反抗,然而在精神上他们也是个流浪儿,他们是孤单的、不甘于屈服的但同时又是苦闷与无助、疯狂与拼搏交织的结合体。他们是一种激越的流浪,是灵魂的漂泊,是一种不安分、不服输、不认命的疯狂搏击的精神状态。

三、作者人道主义情怀的精神之美

路翎认为新文学“之要求于作家的是‘战斗的人生态度、‘精神以及人民的新生、‘战斗道德的高尚,而这些正是‘现实主义底灵魂。”所以路翎的作品具有强烈的作者主观拥入客观的姿态。首先作者介入作品直接抒发心理感受,并对作品中人物进行个人评论。在《罗大斗的一生》中,在文章开头作者便表明观点:对奴性人格的愤怒与控股,对社会黑暗的发指。过于生硬的加入这段关于金钱的描写,实际上是作者抑制不住强烈的主观性热情,冲动的介入了个人观点。同时在《黑色的子孙之一》中矿工金承德时,作者带有强烈的主观倾向,总是忍不住替他笔下的人物说话,这些都是作者个人情怀的展现,他常常与笔下人物一起欢乐、痛苦、挣扎、反抗、经受折磨。其次作品显示出作家浓重的人道主义精神。从心理现实主义角度透视路翎作品,不难发现路翎一方面继承了现实主义传统,另一方面又有意识的在小说故事及人物身上表现作者深刻的人道主义精神,作者对黑暗现实的鞭挞和控诉,对苦难人民的怜悯同情透过笔锋深刻细腻的展露出来。《棺材》中李嫂作为一个贫困的农民形象,她的精神支柱在一系列的苦难中崩塌了,最后和另一个男人姘居惨遭王德全的驱逐,李嫂最终去哪了?她生活的怎么样?文中没有交代,这些话语的描写实质上深层意义上代表着作者对郭素娥命运的悲痛,相继而引发出对黎民疾苦的控诉与呐喊。

四、国民灵魂深处的悲剧之美

“把灵魂显示于人的艺术,是高的意义上的现实主义”路翎是探索灵魂思想的实践者。路翎笔下,大量的描写农民、工人、知识分子的生存状态。《黑色的子孙之一》、《卸煤台下》和《饥饿的郭素娥》都描写的是矿区的生活,在这里人不被当做人,而是工具和奴隶看待,人们基本的生存受到威胁更何谈生活的希望呢?一片如同煤似的黑暗、污垢与不堪触目。《两个流浪汉》中陈福安和张三光作为农民,生活的无奈将他们逼迫到以耍猴儿戏谋生,流浪的张三光迫于生计压力外出挣钱,已经多年未见他的妻儿。这些情况的描写都是对人生漂泊没有希望的暗指,他们的人生没有希望与方向,浑浑噩噩的生活只为单纯存活,他们的人生价值被蔑视,痛苦、折磨渗透到了灵魂深处。《饥饿的郭素娥》问世以后,邵荃麟评价道“这本书充满着一种那么强烈的生命力,叫出了多世纪来在旧传统磨难下底中国人的痛苦、苦闷与原始的反抗,而且也暗示了新的觉醒的最初的过程”。《财主底儿女们》描写的是从传统壁垒中突围的知识青年搏击的内心冲突和灵魂悲剧。主人公蒋纯祖作为时代知识青年,在突围之中以个人英雄主义行事,脱离集体和底层的群众百姓,最终在苦难重重、鲜血淋淋的心理路程中走向人生尽头,灵魂不得安放的人生折磨跃然紙上。作者如泣如诉地从人物心理现实主义角度展示了他笔下人物的灵魂血淋淋的悲剧,深恶痛绝的鞭挞了旧社会对人的残酷迫害。

参考文献:

[1]路翎.路翎作品新编[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1:238.

[2]路翎.财主底儿女们[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31.

[3]杨义.路翎研究资料[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10:69—70.

[4]茅盾.人物的研究[J].小说月报,1982:71.

[5]谢慧英.路翎创作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54—55.

猜你喜欢

美感
浅谈“事事顺心壶”的吉祥美感构建
“高菱壶”的艺术美感与工艺传承
“竹径通幽壶”的艺术美感与优雅风致
几何映射
美感教育是一种情感教育
兼具力度与美感 Bowers & Wilkins 702 S2/707 S2/HTM71 S2/ASW10CM S2
关于书法美感问题的几点思考
大桥下面:我喜欢被遗忘的美感
不一样的地面美感 地砖扮靓空间
《易传》与中国传统美感之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