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二手书的二手书

2015-11-10郑瑞萦

缤纷家居 2015年6期

郑瑞萦

谈谈今年毕业季你怎么看?

前所未有的毕业季为我们提供了更多的展示空间和交流机会,就好比这本特刊以及我现在正在写的文字。正因为今年的毕业季,我们第六工作室的毕设主题“二手书计划”得以更好地呈现,更多的人能够了解到我们的想法和工作。在开展一周后,我常常在展场碰见反复来观看我们展览的人,有的是之前没看懂又回到这里,有的是喜欢我们的书墙,享受在这里阅读。考虑到其事件性和时间的效益性,在展览过程中我们不断地进行改变和调整,参观者同时也带给我们很多鼓励和启发。这都是以往毕业展做不到的。

你如何理解今年六工毕设主题二手书?

去年,我们第六工作室找到了一个点,就是关于“二手书”研究。当集体提出设定二手书作为毕设主题时,我认为这确实是一个非常有趣的选择。什么样的书称为二手书?

二手书就是已经经过阅读、交换、交易,已使用过,已不在最初的、原先的地方。它们可能还在等待着下一位传递者。

一本书之所以转化为二手书,并非它完全失效了,而是取决于人们对它的态度。一手书是二手书的前史。与一手书或新书相比,二手书的年纪可能是刚面世几天,也可能已经流通好几个世纪了;可能是一位拮据者卖掉的赠阅本,也可能是一卷古籍,出生于印刷术诞生的时代(后者不会经常显现仙踪)。这就是历史。某种程度上,一本书流通起来可能更加有意思。流通也就意味着,物品喋喋不休的转移。漂泊有时就是一本书的意义。我们七个人开始去思考二手书时,各自从不同的角度切入和深入,发现其拥有比寻常理解的概念更为广阔的内涵与延展力。于是它可能包括研究、出版以及它所衍生出来的一切,它可能会引导出一种新的阅读方式、行为方式或市场规则等等。这个主题将超过个人独立完成的程度,许多人都可以参与其中。在经过一年大量的阅读、研究和实验之后,到了面临布展的最后阶段,我们对自己现有的“结果”并不满意,认为这些并不足以构成一个足够完整的、逻辑的呈现。我们开始思考这是为什么,既有对自身的问责,也有对大学教育的反思。于是我们决定,与其冠冕堂皇地展览一本所谓的“结果”的书,不如真实地、朴素地呈现我们所思考的,呈现我们真实的工作过程,而不仅仅是一个好看的结果。

正如尹吉男老师在毕业展开幕式视频里说的:“朴素的能力足以受用一生,花哨的效果只能享受一时”。

介绍下你《二手书的二手书》这个题目吧。两个“二手书”分别指什么?是否有文本与索引的关系?这个关系在你的作品中重要吗?

《二手书的二手书》这个题目简单理解就是,二手书里描述二手书的内容,同时这些文本是连贯的,由一本书引导出阅读下一本书。也就是说,这本书被那本书所提及,而那本书也还有另外一本提到……以此类推,没有穷尽。这种情形也就成为一种带有互文性的回环。文本之间相互参照,彼此牵连,形成一个无限的意义的网络。这里的“二手书”既是实体的,也是文本和意义层面的。对于问题中提到的“索引”,我认为索引的作用相当于图书的目录或书后的索引,它强调的是搜索和速度,提供信息检索的指引。而我的工作与之相同的部分可能是信息过滤及关键词,我着重过程的积累、工作方法的自然表现,依靠过程的、自然的规则去成形。

信息的整理工作过程和工作方式是非常重要的,你的毕设是一份精细、庞大的工程。面对大堆资料和信息,如何筛选?最初到结束的过程是什么?

当我开始进入二手书主题后,起初我阅读到叶圣陶写的一篇文章,写到他在上海逛旧书店时偶遇郑西谛,随后看到另一本书《西谛书话》,郑振铎(即郑西谛)在书中谈到搜买旧书的经历。于是,当我翻阅更多二手书时,发现众多书籍或多或少地会谈到二手书,有时是一个句子,一个段落,一个章节,或是一整本书。于是,我决定尽可能多地去阅读这些描述二手书的文段。阅读时由一个词、一个书名或一个人物,引发出阅读另一本书……由此变成有目的、有线索地去丰富这个内容。这样一来,就随着作者抵达一座有趣的城市,有时还未从新作者那里中会过意来,又被指引去追寻和阅读下一个目标、下一本书了。打开一本书,同时也打开了另一本书。有按图索骥之后很难寻找或找不到书的情况,也有时搜索到的同名书籍却是色情杂志。当然,一大叠书是两三天读不完的,阅读和搜索总是无穷无尽。如何对收集的文本进行运用组织和描述叙事,成为过程中的主要问题,为此进行了若干归纳整理和材料实验。首先,将每本书中有关二手书的内容复印出来,只裁出保留需要的文本及图片,将这些片段情景粘帖在一个新的背景墙上,用铅笔圈注关键词并划出连线。随阅读的增加,背景墙逐渐被形状各异的纸片填充。接着考虑到尺度因素,还原原书尺寸,重新复印出筛选出来的每一页。然后,重新审视这些资料,由于这些文本描述近似的内容,于是它们共享着若干关键词,比如旧书店、二手书、旧书商、给、寻、传、修、藏书、偷书、搜集、残、破、版本、民国、普鲁塔克等等。为了强调关键词和文本间涉,通过重叠方式将来自不同书的内页重组在一起,从而构成一本关于二手书的书。于是,尝试在玻璃纸、硫酸纸、塑料片、纱布等透明材质表面打印,试图实现重叠结构的可视效果,结果差强人意。最后,在搜寻材质的过程中发现了一种辅料,叫做双面粘合衬,在透视效果上目前为止相对较合适,并辅以用食用油浸泡过的复写纸,两种材质通过高温熨烫贴合在一起。所有创作或许经历同一个过程,首先,从人人都走过的阳光大道上绕开,重新出发。这并非易事,这需要花大量的精力和时间跳出来。然后尝试一些不同的想法,审视它们。然后走开一会儿,拉开一定的距离,之后再回过头来重新进行审视。这是我喜欢的吗?因为它的形式不错?我有没有单纯因为它看起来不错而觉得它不错?我有没有被条条框框束缚住?我在做什么?我从所做的事情中获得乐趣了吗?我有没有丧失最初的热忱?每一个阶段的准备时间长短不定,有时有好几周时间未完成一个想法,有时只有一天时间,不过,在限定和压力下可以干得更好。

你在没毕业的时候看毕业生和作为一个毕业生时的状态和态度有什么不同?没什么不同。对于多数毕业生来说,毕业设计可能是一生中相对来说最完整、最自由地去实现一个个人想法的一个阶段。我的工作动力源于对我所进行的学习的热情,

我热爱设计,并且我希望自己有能力把它做好。如果想真正做好,那么,就确实需要投入时间和经历,需要倾注感情,在所做的事情中倾注自己的灵魂。

目前在做什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都要倾注自己的热情。我也不认同那些声称某些想法很无趣、没有做下去的可能性的说法。我认为主题本身没有有趣无趣之分,更关键的在于怎样对待它们,关键在于自己。在经历毕业设计的过程中,常常觉得不知道怎么办,没有主意。我想这是因为知识不够,学力不足,经验不丰富,到要解决问题的时候,便没有办法、没有材料。我读书甚少,既不渊博,又没有自己的见解,从来不理成一个系统。读完一本书后,是否能组织成系统的知识,是否能将新收的材料和已读过的书连属在一起,而组织成一个有系统的知识,这种学习方法很关键。我佩服康德,他能看了一种书,接受了一个人的见解,又立刻能把那人那书的思想排逐出去,永远不把别人的思想在自己的周围砌起墙头来,那样博学,又能那样构成自己的体系。

毕设达到了你的预期吗?如果让你重新做一次毕设。你会做什么改变?

去年我就是因为不满意自己的毕业设计,所以决定晚一年毕业,去读更多的书,去积累更多的经验。于是,这个问题应该变成“你重新做了一次毕设,你做了什么改变?”今年,于我来说,肯定是没达到预期,也难以达到预期。每过一天,每实现一个进展,旧的预期又会变成新的预期。我觉得达没达到预期不重要,当然这不是否认计划和目标的重要性,虽然也要听取他人的意见,但更重要的是需要有坚持自己心意的勇气。我认为过程中的思考和体验更重要。以前那个方法(以及现在都是)虽然不好,但没有以前那个办法,便没有现在的方法。因此,这一过程需要花费大量的精力,而不是走直奔目的地的捷径。周围的人可能总是告诉你必须快速地到达目的地,必须清楚地直达自己脚下的路指向何方,不管是设计还是生活。但是我不认为人人都需要走这样地道路。

你对未来五年的发展有什么预期吗?可以谈谈在美院这四年的生活给你带来的改变与成长。

学校在专业上有着极为严格的要求,

在美院的学习,很大程度上是受了老师们的浸润,他们学识渊博,思维敏捷,兴趣广泛,视野高远。

这些年来,在他们身边聆听教诲,从他们的作品中领略设计,从旁感受他们的研究与治学,体验生活与创作的过程,感悟他们行事做人的修为。特别谢谢我的导师宋协伟教授,他聪明睿智,见识透彻,又十分幽默,他对学生的影响,课外比课堂大得多。宋老师阅读甚多,总是凭自己的直觉说话,讲得很诚恳,甚至很天真,但要是听懂了他的话是会受益匪浅的。他对生活、对工作、对学问热爱到了痴迷的程度,不消沉,无心机,少俗虑。由于现在专业,我们往往被看作是设计师,我也会聆听身体内另外一个渴望自由工作的自己的声音,并把如何融合这两个自己当作一项实验。这让我想到九十年代初的纽约,关于一个人是平面设计、艺术家还是商业艺术家的争论,一些媒体就说过:“只要有意思,我毫不介意你叫他什么名字。”也许,它既不是艺术,也不是设计,它就是它。总的来说,在美院的生活是一段极其充实的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