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养肺要重调息

2015-11-10杨继洲

家庭医学 2015年10期
关键词:玉液养生学针灸学

行住坐卧常噤口,呼吸调息定音声,甘津玉液频频咽。无非润肺,使邪火下降,而清肺金也。

与几个小友闲谈气功,都说“OUT”了。原因是这些年来屡屡有“气功大师”胡诌骗人,现在气功都没人信了。但说起养生功法,老少皆宜的太极拳、女性热衷的瑜伽,中老年人喜欢的五禽戏,大家还是比较认可的。

其实这些功法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和气功一脉相承的调息。行话说,外练筋骨皮,内练一口气,这一口气讲的就是调息。不懂调息,再好的功法也只是“花架子”。即使佛教的“禅”,其本意为静虑,也与调息密切相关。但也不要把气功吹得神乎其神,似乎百病皆治。正如杨继洲所说:“无非润肺,使邪火下降,而清肺金也。”

杨继洲,名济时,浙江衢县人。明代嘉靖、万历年间著名针灸学家。其祖父杨益曾任太医院太医。杨继洲自幼博览群书,热衷于科举考试。后来弃儒学医,行医40多年,临床经验丰富,尤其精通针灸。著有《针灸大成》10卷,是最受欢迎、知名度最高的针灸专著之一,有日、法、德等多种译本。他医术过人,又精通养生之术,寿高99岁。他对针灸学和养生术的造诣和祛病益寿之法,至今仍为学者所推崇。

调息咽津是杨继洲推崇并实践的养生四法之一。调息有助于呼出肺中残留的废气,增强肺功能,腹式呼吸已被临床证明是慢阻肺患者康复的重要手段之一;调息可以改变窦性心律,现代研究发现,改变呼吸方式,比如由快吸快呼变为均匀的慢吸慢呼,可以改变被试者的心率,增强心肌细胞对氧气的利用;调息还可以使脑电图的波形平稳,使人脑清心怡,对神经系统作用非凡。从古到今,我国不少文人都喜爱静坐调息,宋代大文豪苏轼曾为此赋诗,现代学者郭沫若年轻时曾用静坐调息治愈了顽固性失眠。

秋季主金,肺属金,故秋季养生重在养肺;秋性燥,肺为娇脏,易为燥邪所伤。所以,秋季尤应注重调息。最简单的调息,取坐姿或卧姿,舌舔上腭,一般采用顺式腹式呼吸,即吸气时鼓腹,呼气时收腹。呼吸要尽量慢而平稳,呼气时尽量排出肺中的气体。心中什么都不要想,连“不要想”也不要想。此时由于脑细胞放松而无控,可能会有一些闪念一掠而过,也不要有意控制。任由呼吸随意者称为“随息”,用意念引导呼吸气体运行者称为“观息”,同时用听觉关注呼吸者称为“听息”。调息期间口中津液集聚,养生学称之为甘津玉液,可在调息后分几口咽下。听息加咽津,即是杨继洲所言“呼吸调息定音声,甘津玉液频频咽”;至于行住坐卧常噤口,乃是养生学认为言多伤气。诸如教师长时间大声说话,易发咽炎,咽痛咳嗽,这在古人看来亦是肺气所伤,于是教人“慎言”。

猜你喜欢

玉液养生学针灸学
甘如意
针灸学教材中行针手法来历考证
古诗中的养生学
答谢青萝烹茶
“舌抵上腭”的好处
一测多评法同时测定玉液消渴颗粒中8种成分
高职高专针灸学课程有效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针灸学教学方法的探讨
模型针灸学
曲黎敏:爱情和婚姻里的“养生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