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道德思维与道德行为差异化分析
——以《我该不该听妈妈的话?》为例
2015-11-09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横扇中心小学徐栋
□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横扇中心小学 徐栋
小学生道德思维与道德行为差异化分析
——以《我该不该听妈妈的话?》为例
□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横扇中心小学 徐栋
通过对大家习以为常的“两面人”现象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分析,反思出了提升学生道德素养的4条路径。
道德思维 道德行为 差异分析
【案例背景】在道德教育的实践中,我们常发现这样的现象:对于某一问题,学生说起来头头是道,有理有据;可是实践起来却是截然相反,甚至违反道德准则。这种道德思维与道德行为存在严重差异的形象比比皆是,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学生说起来一套,做起来又是一套呢?
2014年4月28日,我校在前期开展道德难题思辨课的基础上,围绕来自学生的案例《我该不该给听妈妈的话?》的道德难题,讨论是否该“听妈妈的话,把垃圾向车外扔”——听妈妈的话,表示会向车外扔垃圾;不听妈妈的话,表示不会向外扔垃圾。本次活动以班级为单位,进行了道德难题的讨论,并且请学生用文字记录下对道德矛盾点的想法。在课堂中,还加入辩论、新闻资料等环节,旨在进一步激发学生的道德情感,促进学生的道德思维。最后,每班任课教师对道德难题思辨的资料回收并进行分析。
本次活动共回收1077份样本,按年级统计分析听与不听的人数。根据科尔伯格道德思维水平评分方法,参照道德发展的“三水平六阶段”模型理论,最终得出相应的数据结果。
【案例分析】
1.学生的道德思维与道德行为的差异较大。
表(1)
从表(1)可以看出,面对“向车外扔不扔垃圾”的道德难题,90%的学生选择了不听妈妈的话,也就是不会向车窗外扔垃圾。只有9%的学生认为会听妈妈的话,把垃圾扔向车外。从学生的回答中,我们可以看出,凭借学生现有的道德认知,所有的学生知晓向车外扔垃圾带来的后果。之所以选择向车外扔垃圾,是想做一个听话的好孩子,道德思维水平处于阶段2和3。然而,从现实情况看,向车外乱扔垃圾的现象非常严重,学生早已形成了习惯。可见,学生表现出来的行为与道德认知和思维不一致,存在严重的分歧。
2.道德思维和行为受干扰程度与年龄相关。
表(2)
从表(2)可以看出,学生到了高年级阶段,年龄11岁到13岁,听妈妈的话,也就是表示会向车外扔垃圾的比例占7%以下,五年级的学生甚至只有3%左右。
表(3)
从表(3)可以看出,学生处于低年级阶段,年龄7岁到10岁,听妈妈的话,也就是表示向车外扔垃圾的比例达到15%左右。对比表(2),低年级学生表示听妈妈的话,向外扔垃圾的比例大大高于高年级的学生。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自我意识也逐步增强,受外界干扰的程度逐步降低。
3.学生的道德行为缺乏道德自律的干预。从上述的分析数据可以看出,学生的道德思维表现令人满意,但结合实践现状,所表现出来的道德行为是不容乐观的。究其原因,通过对学生谈话之后分析,对于上述问题,学生选择向车外扔垃圾的理由主要有:(1)不想惹妈妈生气;(2)图方便;(3)反正没有人看见;(4)不会得到处罚,没有人管;(5)大家都扔的……我们发现,主要是学生年龄较小,受外界各种复杂因素的干扰,道德自律不足以抵抗,导致道德思维与道德行为表现不一致。如果学生的道德自律意识和能力得到提升,并且养成了行为习惯,那么选择扔垃圾的概率就会大大降低。
【案例反思】
1.发展道德思维,提升道德行为。在科尔伯格看来,道德教育既不能直接讲授道德概念,灌输行为规则,也不能仅仅帮助学生澄清相对的价值观念,而应该促进学生的道德认知能力,主要是道德判断能力,也就是道德思维的发展,最终向道德行为发展。
当然,对于许多陋习的改变,需要加强国民教育,不断促进道德文明素养的整体提升。成人给予孩子榜样示范作用,并且从小养成道德习惯,那各种道德陋习会得到抑制,这是任重道远的一项课题。
2.发展自我评价,促进道德自律。道德的社会作用主要是通过行为主体的道德信念对自身言行的自觉调节和控制来实现的。道德发展过程中,提高主体自我评价的能力,是行为主体能否按照社会道德原则和规范自觉地调节和控制自己的行为的重要因素。我国历史上,许多伦理学家非常重视道德发展中的自我修养、自我评价,提倡“内省”、“自讼”、“吾日三省吾身”等方法,这是对自己的行为及行为后果作出自我评价,不断地调节自己的行为;这是个体通向道德自律的途径,能实现道德的能动性。
3.完善惩戒规则,强化道德他律。在个体的道德行为逐步规范中,利用社会道德规范的影响、完全依靠学生的道德自律,这也是不现实的,也无法实现。在法律允许的适用范围内,在各种场合对行为形成必要的惩戒措施也是必然的,这将能促进主体对道德行为的认识,形成震慑力和约束感,逐步强化道德自律。对道德行为的惩戒规则是道德的“杠杆”,以此来促进主体行为的社会规范化和秩序化。
本课例中,选择“向车外扔垃圾”的学生中,在回收的资料中,有将近35%的人认为“反正没有人看见,不会得到处罚,没有人管”。课后,我找了几位学生谈话,问他们如果扔垃圾会罚款五千元,你还会扔吗?十位学生一致选择不会扔。可见,适当的惩罚对学生的道德行为还是具有很强的约束力的。当然,经济惩罚在社会德育中可以使用,但在学校德育中,利用经济惩罚是不现实的,可以加入其他类型的惩罚,如检查反省、学校义工、道德教育等,让学生认识到违反道德规范的严重性,不敢再犯。学校还可以形成本校的校规,可以是长久性的,通过张贴的形式告知学生;也可以是临时性的,发现问题及时制定惩罚措施,告诉学生,一旦发现,必将通过惩戒树立典型。
4.加大舆论导向,形成社会正气。个体的道德环境直接影响着道德行为,营造良好的道德舆论,形成正能量的社会风气,有助于促进群体的道德行为。通过多种媒体,宣扬积极正面的道德认知,正确评价典型的道德案例,能引导群体形成正确的道德认知和道德思维。对于某些恶劣的道德行为,必须根据不同的场合形成一些惩罚和奖励规则,约束引导个体的行为,最终促进整体社会的道德正气提升。
就“乱扔垃圾”而言,社会媒体可以制作一些丰富的公益广告,多视角、多形式展示在公众面前,直观地促进道德情感。学校可以张贴一些宣传标语、图片,开展相关的主题班队讨论课,评选树立典型形象,引导学生认识“乱扔垃圾”的危害,规范自身的行为。当然,学校可以制定“乱扔垃圾”的规范准则,并辅以开展“找找身边的垃圾”等道德实践活动,形成良性机制。最后,作为成人,如家长、教师等,应该规范自身的行为——除了传授道德知识外,还要树立榜样示范作用,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的道德情感。
其实,就“向车外扔垃圾”的道德难题,课例中,教师追问有没有好的解决方法时,学生讨论后,马上可以形成策略:(1)装入垃圾袋,等下车后扔垃圾桶;(2)找到垃圾桶,停下来扔;(3)说服妈妈,不能乱扔垃圾……可见,规范一些行为并非难事,只要人人提高一点道德素养,社会道德环境就会美好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