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肾益肺汤治疗特发性水肿39例临床观察
2015-11-09任会远李振民韩冬梅龚淑艳
任会远 李振民 韩冬梅 龚淑艳
【摘要】目的:观察温肾益肺汤治疗特发性水肿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5例特发性水肿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39例予温肾益肺汤治疗,对照组36例予氢氯噻嗪治疗。两周为一个疗程,两组均治疗一个疗程,观察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后立位尿量、卧位尿量均较治疗前显著增加(P<0.05);治疗组治疗后立位尿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7.2%,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6.7%,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温肾益肺汤治疗特发性水肿有较好疗效。
【关键词】水肿;特发性温肾益肺汤;中药疗法
【中图分类号】R256.5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7-8517(2015)20-0062-02
特发性水肿是水肿中较为常见的一种类型,虽然大多无严重后果,但病情常反复发生,日久不愈,对患者日常生活和心理产生一定的影响。2005年1月至2014年12月间笔者采用自拟温肾益肺汤治疗特发性水肿39例,并与氢氯噻嗪治疗36例对照观察,结果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门诊就诊的特发性水肿病例75例,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治疗组39例,其中女性32例,男性7例;年龄23~47岁,平均年龄(40.5±2.2)岁;病程3~26个月,平均病程(13.6±5.2)个月。对照组36例,其中女性30例,男性6例;年龄22~47岁,平均年龄(39.9±2.5)岁;病程3~27个月,平均病程(12.8±6.1)个月。两组患者一般资料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诊断标准[1]①反复发作的下肢凹陷性水肿,多在立位活动后或下午出现,傍晚重于晨起,或晨间眼睑、颜面部水肿,体重可有增加;个别患者伴有不同程度的肥胖;可伴有精神抑郁,精神易激动,或有面部潮红、易出汗等症状。②就寝前体重较早晨增加1kg以上。③立卧位水试验阳性。④排除肾源性、心源性、肝源性、经前性、黏液性、营养不良性水肿及药物等原因引起的水肿。
1.3治疗方法
1.3.1治疗组应用自拟温肾益肺汤。温肾益肺汤药物组成:炮附子9g,桂枝5g,泽泻10g,猪苓10g,石韦10g,党参10g,黄芪30g,生山药10g,枸杞子10g,桔梗10g,杏仁10g,每日1剂,水煎服,并限制每日钠盐摄入量在3g内。
1.3.2对照组应用氢氯噻嗪片25mg(承德华源众生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3020237),隔日1次口服,并限制每日钠盐摄入量在3g内。两周为一个疗程,两组均治疗一个疗程。
1.4观察指标两组患者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后参考立卧位水试验检查的方法,观察患者立位和卧位尿量的变化情况。采集尿液前一天均夜间空腹12h,次日8:00时空腹排尿,排尿后于20min内饮水1000ml,以后每小时排尿1次,采集4h尿液,统计尿量,第一天取去枕卧位,第二天用同样的方法、同样的时间采集立位(工作、活动时)的尿液。
1.5疗效标准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2]中水肿疗效评定标准:治愈:水肿全部消退,其他症状消失;好转:水肿及其他症状减轻;未愈:水肿及其他症状无变化。
1.6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率表示,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治疗前后立位和卧位尿量的变化比较治疗组治疗前立位尿量和卧位尿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立位尿量和卧位尿量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立位尿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两组治疗前后立位和卧位尿量比较
(ml,x±s)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2.2两组临床疗效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7.2%,明显优于对照组的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例)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3讨论
特发性水肿多发于育龄期女姓,常呈现轻中度周期性水肿,多伴有植物神经功能失调表现。该病的发病原因目前尚不十分清楚,现代医学认为与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继发性水钠潴留、女性特殊的生理特点、肾脏功能性改变等导致细胞外液在皮下间隙异常增多有关[3]。特发性水肿的特点主要是水肿与体位有密切的关系,在长时间站立或活动时出现或加重,平卧位休息后又逐渐减轻至消失。目前西医的治疗方法多采用减少饮食中的食盐量,适当减少饮水量,平卧休息,抬高下肢,应用弹力袜或弹力绷带,服用调节植物神经功能的药物,水肿较明显时服用利尿剂等[3]。
特发性水肿属中医水肿的范畴,病因多为劳倦内伤或情志失调,在病机上肺、脾、肾三脏互相联系,相互影响。中医辨证治疗的文献研究中主要证型常见的是肝郁脾虚、脾虚水泛、脾肾阳虚、肝郁脾虚[4],从其病因和证型分析当属水肿中的阴水。中医辨证论治采用从脾肾论治、从肝肾论治、从肝脾论治、从脾论治、从瘀论治、从痰论治的方法治疗特发性水肿[5]。《黄帝内经·水热穴论篇》曰“肾者至阴也,至阴者盛水也;肺者太阴也,少阴者冬脉也。故其本在肾,其末在肺,皆积水也”,无论肺、肾,对水液的调节作用都依赖于气,肺气的宣发肃降,推动和调节全身津液的输布和排泄,肾中精气的蒸腾气化直接关系到尿液的生成和排泄。肺五行属金,肾五行属水,肺金为肾水之母,肺阴下输于肾,使肾阴充盛,肾阳为诸阳之本,肺阳赖肾阳资助,二脏相生相济,协同维持机体水液的正常输布与排泄。如果肾虚水泛,上逆于肺,肺气不降,不能通调水道,使肾气更虚而加重水肿。由此可见,肺肾二脏功能失调,与水肿的关系更为密切。《金匮要略·水气病脉证并治第十四》曰“诸有水者,腰以下肿,当利小便;腰以上肿,当发汗乃愈”。笔者从肺、肾两脏的角度辨证论治特发性水肿,采用温肾益肺的方法,补益肺肾之气,以达到利水消肿的作用。温肾益肺汤中附子辛甘大热,温补肾阳,起到助阳化气的作用;黄芪、党参补益肺脾之气,利水消肿;生山药、枸杞子滋补肺肾之阴,以防温阳太过,伤及阴精;桂枝温膀胱之气,与猪苓、泽泻、石韦同用以渗水利湿;桔梗宣肺气,杏仁降肺气,两药配合一宣一降,起到“提壶揭盖”的作用,使肺气得行,小便得利。诸药合用,具有温肾助阳,补益肺气,调理气机,利水消肿的功效。
本观察结果表明,温肾益肺汤在增加患者立位尿量方面效果明显优于利尿剂,治疗特发性水肿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参考文献
[1]张洪涛.实用水肿病学[M].成都: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587.
[2]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S].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
[3]任红旗.周期性特发性水肿研究进展[J].国外医学泌尿系统分册,2005,25(5):713-716.
[4]李伟,任可,白羽,等.特发性水肿的中医证候学研究[C].//第21届全国中医肾病分会学术会议论文汇编:上.北京:中华中医药学会,2008.
[5]李伟,姚燕,李娇艳,等.特发性水肿的中西医治疗现状及中医优势分析[J].中成药,2014,36(9):2010-2012.
(收稿日期:2015.0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