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一带一路”战略 开展国际产能合作
2015-11-09李雪东
李雪东
一、国际产能合作的意义重大、影响深远
当前世界经济处于深度调整之中,复苏进程曲折艰难。各国为应对经济总体下行压力,国际产能合作是重要举措,可以发挥互补优势,实现共同发展。发展中国家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发达国家实施再工业化。在此情况下,中国与世界各国特别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开展国际产能合作,既是中国推进新一轮对外开放、形成经济发展新动能的重要方式与内容,又契合了国际社会的需要,有助于提升有关国家工业化、城镇化水平,改善当地民众的福祉,促进全球产业多元化发展和产业链的完善。
中国目前开展的产能合作,是产业的输出、能力的输出,转出的是富裕产能,是优质高效产能。中国产能合作优势将为合作国家带来分享发展机遇的契机。
国家发展改革委正在实施的中巴经济走廊形成“1+4”经济合作布局,今年4月习近平主席访巴期间,双方在中巴走廊机制框架下共签署30余项合作文件,涉及金额近300亿美元,成为高访亮点。国家发展改革委与印尼正在开展的基础设施与产能合作,既包括交通设施建设等标志性战略项目,也包括冶金、建材、铝产品加工、造船、金融合作等。不是简单的EPC模式,而是包括与印尼共同投资设厂等多方式投资合作,实现共同发展、互利共赢。
此外,国际产能合作也不仅局限在产业、商业等传统领域的合作,不仅是企业层面的合作,政府层面也要做好沟通、交流、协调、引导、推动和服务工作,搭建合作平台。必要时,政府更要为企业背书,提振士气,并提供相关的优惠政策。同时,在推进国际产能合作过程中,也要开展人文、历史等领域的软合作和交流,也要充分发挥媒体、智库、民间机构的作用,开展二轨合作,为合作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听取多方面意见和建议,多层次,多维度从外围推进合作。
二、开展国际产能合作应秉承的原则
一是坚持市场运作、政府推动。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按照国际惯例和商业规则开展产能合作,企业自主决策、自负盈亏、自担风险,实现可持续发展。在充分发挥企业主体作用的基础上,政府完善支持政策,提供公共服务,提高便利化水平,为务实合作营造良好环境。
二是坚持着眼长远、平等互利。我们将根据所在国的市场需求、产业现状、规划布局,优选当地需求与我方优势的产能、设备和技术实现对接,开展合作。中方愿意对接各方发展战略,通过平等协商开展产能合作,互惠互利、共同发展。
三是坚持开放包容、务实合作。我们将实行开放式、透明化合作,既愿意与广大发展中国家、发达国家、多边国际组织一道开展务实合作,也欢迎国际金融机构等积极参与。
三、开展国际产能合作前景广阔
近来,中国产能合作稳步推进,实现了良好开局。2014年,中国成为世界最大对外投资国。今年1—7月,我国对外非金融类直接投资635亿美元,同比增长20.8%,发展势头良好。
目前,国家发改委牵头,通过各种多双边机制率先与亚非拉相关国就产能合作开展密切对接,取得了积极效果。我们积极开展中巴经济走廊、孟中印缅经济走廊和中印尼、中拉美、中非及中哈等政府间机制合作,着力推进“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三网一化”战略和拉美新腹地的产能合作,中国企业不断拓展对外合作,通过以大带小、结成行业联盟、借力国际资本、依托园区集聚式“走出去”等多种方式,以产能合作、高端装备“走出去”为重点,在轨道交通、港口、建材、核能及可再生能源、输变电设施、电信、航空、农业和轻纺工业等领域,梳理重点项目清单,积极主动开展产能合作,重点支持和培育了一批早期收获项目。
下一步,我们将把推进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作为重中之重,与世界各国共同谋划推进装备、产能、技术、标准、管理和资本的全面务实合作。
(作者为国家发展改革委国际合作司副司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