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扇吸式多功能捕虫器诱捕水稻害虫效果试验

2015-11-07张诗春邵思标

安徽农学通报 2015年20期

张诗春 邵思标

摘 要:通过开展扇吸式多功能捕虫器诱捕水稻害虫效果试验,结果表明,扇吸式多功能捕虫器诱捕水稻害虫虫量是频振式杀虫灯的1.9~10.2倍,尤以稻纵卷叶螟为显著,诱捕的益虫在2d后多数能存活,具有操作方便、省工省时等优点。

关键词:扇吸式多功能捕虫器;水稻害虫;诱捕效果

中图分类号 S4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5)20-71-02

无为县是以种植水稻为主的全国粮食生产大县,近几年该地区水稻上发生的虫害以“两迁”害虫为主,具有发生面广、世代重叠、虫量大的特点[1]。传统的农作物病虫害防治主要依赖化学农药,不仅防治次数多、成本高,而且还会造成病虫害抗药性的增加,进一步加大农药的使用量[2]。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是控制重大病虫为害,保障主要农产品供给的迫切需要[2],频振式杀虫灯的推广是绿色防控的重要手段,安徽省常年应用该方法控害面积已近6.67万hm2[3]。频振式杀虫灯对防治蛾类幼虫比较理想[4],但对益虫也会部分诱杀[5],一般3~5d要清理灯体[6]。扇吸式多功能捕虫器是一种新型的杀虫灯,具有诱虫量大、对益虫伤害小、安装方便等特点[7]。本试验通过扇吸式多功能捕虫器的应用来分析其诱捕水稻害虫效果和对田间益虫的保护情况,为农业生产提供参考。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时间与地点 试验于2015年7月30日至8月27日在安徽省无为县开城镇现代农业示范区进行。

1.2 试验材料 扇吸式多功能捕虫器由湖南怀化本业农机有限公司提供的3BCT-35型,频振式杀虫灯为我国目前普遍推广应用的功率15W、高压2 300V竖网杀虫灯。

1.3 试验设计 试验选择在连片水稻种植区域,安排2台扇吸式多功能捕虫器,2台频振式杀虫灯,等距离竖立,灯距为50m。

1.4 调查方法 每2d调查一次,观察记载2种诱捕工具所诱捕的主要害虫,如二化螟、大螟、稻纵卷叶螟、稻螟蛉、稻飞虱、其他蛾类,主要益虫,如隐翅虫、蟋蟀、蜜蜂、蓟马、椿象、蜻蜓、步甲、瓢虫等;以及其它昆虫,如金龟子、蝉等。每次观察后都清理接虫器。

2 结果与分析

由表1可知,单只扇吸式多功能捕虫器28d累计诱捕的二化螟、大螟、稻纵卷叶螟、稻螟蛉、稻飞虱及其他蛾量分别为122只、89只、719只、47只、2 486只、450只,分别是频振式杀虫灯的2.03倍、2.62倍、10.13倍、2.93倍、4.79倍、1.92倍,平均为4.07倍。由表2可知,单只扇吸式多功能捕虫器诱捕益虫(不计隐翅虫)总量平均为频振式杀虫灯的1.59倍,对隐翅虫的诱捕总量为频振式杀虫灯1.83倍,诱捕量巨大,但扇吸式多功能捕虫器诱捕的益虫多数为活虫(包括断翅断腿),而频振式杀虫灯诱捕的益虫基本都为死虫。

3 结论与讨论

扇吸式多功能捕虫器相比频振式智能杀虫灯,诱杀害虫效果显著,这与何超与方宝华的试验结果基本一致[8],尤以稻纵卷叶螟为极显著,对天敌的保护效果较好[8];但扇吸式多功能捕虫器也存在直立较高,易受大风损坏,蓄电池无保护装置,防盗措施不到位等缺点,另外,在控制面积和悬挂高度方面还应作进一步的试验研究。

参考文献

[1]张亚槐.2010年水稻迁飞性害虫暴发原因及防治对策[J].湖南农业科学,2011(3):88-90.

[2]杨普云,赵中华,朱景全,等.关于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工作的几点思考[J].中国植保导刊,2011,31(11):51-54.

[3]张磊,段建丰,李桂英.频振式杀虫灯防治草地螟应用效果试验技术研究[J].中国植保导刊,2010,增刊2:20-22.

[4]吴向辉,郑兆阳,曹辉辉,等.安徽省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示范推广述评[J].安徽农学通报,2013(13):90-92.

[5]孔德生,赵艳丽,孙明海,等.佳多频振式杀虫灯诱杀花生田害虫应用技术[J].中国植保导刊,2013,33(1):31-34.

[6]李安国,吕超燕,袁辉,等.荔浦县频振式杀虫灯的推广应用情况[J].中国植保导刊,2012,32(8):63-64.

[7]何超,青先国.湖南省水稻病虫绿色防控现状和发展趋势[J].杂交水稻,2012,27(1):7-10.

[8]何超,方宝华,张玉烛,等.扇吸式诱虫灯与频振式杀虫灯对稻田防治效果比较[J].杂交水稻,2013,28(3):58-63.

(责编:张宏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