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内蒙古非公有制经济竞争力对策研究
2015-11-07刘启云
刘启云
提升内蒙古非公有制经济竞争力对策研究
刘启云
十八大报告提出,要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保证各种所有制经济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内蒙古自治区的“8337”发展思路将发展非公有制经济作为一个着力点。但从目前来看,制约非公经济发展的深层次矛盾仍未解决,已成为内蒙古社会经济发展的桎梏。
一、内蒙古非公经济发展现状
如今,非公有制经济在我区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2014年6月,全区个体工商户数量115万户,比上年同期增长了12.7%;私营企业户18万户,占全区企业总户数的85.8%,非公经济已成为自治区市场主体的“霸主”。全区私营企业注册资本(金)9252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了13.5%,户均508.8万元。作为自治区工业“提质”的主力军,2014年的1-8月,全区非公有工业增加值增速13.3%,对工业增长贡献率达84.2%,同比提高16.7个百分点。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对于推动全区调结构、促改革,实现经济转型升级,实现内蒙古的强区富民之梦具有重要意义。我区非公经济占全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不到50%,不仅与沿海地区有很大差距,就是与周边省区相比也有一定差距。
二、内蒙古非公有制经济存在的问题
(一)融资困难
内蒙古的非公有经济在发展初期, 是一个自发的发展过程,资金的来源主要来自个人和家庭的积累,投资规模一般都很小。后来非公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得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规模逐渐扩张,但随之而来的矛盾就是资金不足,单纯依靠企业的内部积累已难以满足企业扩大投资规模的要求。但由于非公有制经济存在的问题,在向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贷款时,都会受到种种限制,而且存在借款手续繁杂、贷款的总额度低、贷款时间短、贷款利率高等问题。非公有制经济企业大多缺少不动产抵押, 信誉度不高,担保抵押条件苛刻,很难找到担保单位,加上银行发放贷款的交易成本费用高等原因,使得一些中小企业很难得到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信贷的支持。此外,中小企业达不到上市条件,发行股票和公司债券市场门槛过高也增加了筹资的难度。
(二)发展水平层次不高
在内蒙古自治区,技术水平低、劳动密集型的非公有制企业比较集中,而分布较少的是一些高新技术企业、创新能力强、垄断性强的企业。而第三产业中的金融、教育、社会保障等行业,非公有制经济涉足就更少。非公有制经济中的大型企业较少,中小企业数量较多, 上市公司里,非公有制经济企业的数量很少,企业经营管理水平有限,整体发展水平层次不高。使得内蒙古自治区的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缓慢。
(三)企业文化在推动企业核心竞争力提升中的基础性作用未真正发挥
企业的经营理念、服务宗旨及发展目标等企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的制定实施与企业的发展实际有偏差,部分精神、理念的执行在实际生产经营过程中受阻。
受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影响,一些企业管理思想的确定在指导实际工作的中并不能实现全方位立体化的高效指导。
企业文化的整合程度不高,核心竞争力在市场竞争中的优势地位未能真正体现。不同企业间信息交流的不完全性未能将其在市场竞争中的强劲推动作用完全展现出来。
三、提升内蒙古非公有制经济竞争力对策
(一)拓宽融资渠道,进一步引进投资
为加强非公有制经济融资渠道,企业需要积极搭建银行和企业信息交流沟通的平台,积极促进银企合作,为企业贷款提供有利的条件。应该加快组建多层次、多类型的担保机构,进一步完善信用担保机制,采用多种形式为非公有制经济的企业提供信贷服务。进一步加强引进投资的力度,帮助企业找到筹资新方法。要扩大非公经济企业的筹资渠道, 指导和规范非公经济企业通过合资、合作、产权出让等方式筹到国内外资金。各银行和金融机构应按最优的原则配置资金, 放宽抵押担保条件,在企业进入资本市场等方面对贷款、发行债券、股票要同等对待,政府应当放宽对贷款利率控制, 要尽快实现利率的市场化。要使国有商业银行加大对非公经济企业贷款的积极性。
(二)增强自主创新的能力,提高非公有制企业水平层次
提高非公有制企业的水平层次,首先要增强创新的能力。要积极引导非公有制企业建立和高校、科研机构相结合的开放型的创新体系,要提高非公有制企业的技术层次和科技创新能力,就要不断创新,采用先进技术,使得一部分有条件的非公有制企业开发具有自主技术产权的核心技术,大力扶植企业成立创新技术发展研究中心等。政府和社会要积极组织和开展各种形式的非公有制企业培训班和进修班,使得企业负责人增长知识和见识,不断了解前沿的经济、技术知识,能够更好促进企业创新活动。
(三)肯定企业文化基础性作用,奠定核心竞争力提升理论
1.发挥先进文化要素作用,促进核心竞争力的提升。首先,严格秉承“诚信为本,自强不息”的核心价值观,用诚信经营来指导企业的生产经营,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其次,贯彻落实可持续发展战略和“8337”指导思想,加强对环保这一短板的改进,推动行业共赢的实现;再次,加强企业责任意识,不仅仅是承担对企业自身发展的责任,还要承担对员工、社会的责任。
2.发挥科学管理思想的引导作用,加快集团核心竞争力提升。企业文化建设应与企业制度化管理相结合。发挥企业文化在企业经营发展过程中的“无形约束”的作用,与企业带有强制性色彩的日常管理制度的“有形约束”相结合,更高效科学地指导员工的行为,促进生产经营的有序进行。
3.建立学习型组织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形成企业核心竞争力要在企业现有资源中找出促进核心竞争力形成的关键要素,称之为单位能力。要形成核心竞争力,需要在找到这些单位能力并促进这些单位自身能力提高的同时建立各单位能力之间的相关性、协调性,形成关系链。通过对关系链的能动控制,整合出有明显优势的企业核心竞争力。要注重对学习型企业文化的培养,加强学习型组织建设的力度。
本文系内蒙古自治区教育厅科学技术处资助项目,项目名称:《内蒙古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研究》,编号:NJSY14312。
(作者单位:呼伦贝尔学院经济管理学院)
责任编辑:杨再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