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老师讲TRIZ(二)
2015-11-06李建峰
李建峰
第五问:什么是创意?
答:“Idea”是指思想、概念、意见、念头、打算、计划、想象、模糊不定的想法、观念等。这是关于创意的最普遍、最具有代表性的英文词汇。创意的汉语原意是指写文章有新意,也就是说有好的想法和巧妙的构思,它一般是指有新意的想法、念头和打算;过去从没有过的计划和思路;创新性的意念等。概括起来创意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突发性。创意常常得意于人们的某种灵感,而灵感诱发形成了想法和念头。
二是形象性。人们在产生创意的时候,一般情况下他的思维活动是形象思维并用表象来把握对象,这个时候的创意还是“具有或多或少明晰程度的表象”。
三是自由性。创意来自人们的自由想象,想象的时空无拘无束,天马行空,自由奔放,任意畅想。
四是不成熟性。由于创意诞生于整个创造或者创新活动的初始阶段,所以需要有一个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再思维或者再完善的过程。
可以看出,创意的延伸功能就是创造,创意是创造的前提基础和事先准备,没有创意就不会有创造或者创新,因为创意产生设想和思路,只有创造才能把设想物化为有形的产品。
第六问:什么是创造?
答:根据我国的《词源》解释,“创造”是由两个字组合而成的,“创”的意思主要是“破坏”和“开创”;“造”的主要含义是“建构”和“成为”。所以,“创”和“造”组合在一起就是要突破旧事物,创造新事物。英文的“创造”(Create)一词是拉丁词“Creare”一词派生而来的,其意是创造、创建、生产、造成。我们可以给创造的概念下一个比较完整的定义:创造是人类在继承以往的理论和实践经验的基础上,为了满足新需要,实现其愿望和理想而进行的价值追求和价值创造活动。创造表现为人们将已有的事物、理论、观念、技术和产品进行分解和组合,提出新观念,创造新事物的思维活动和实践活动。应当看到,创造的实质是创新。创造是人类改变自然和社会重要的实践活动,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和进步的直接和现实的动力。没有创造,人类社会就不会前进。
模仿是创造的基础,一般大多数的创造都是在模仿的基础上进行的,但是创造绝不能简单地归结为模仿。例如根据蝙蝠超声定位器的原理,人们仿制了盲人用的“探路仪”。这种探路仪内装有一个超声波发射器,盲人带着它可以发现电线杆、台阶、行人等。
创造并不神秘,创造就存在于我们日常生活之中,可以说是时时处处都有创造,人们时时处处都在享受着创造的成果。例如科学上的发现、艺术上的创作、方法上的创新、技术上的发明等都是创造,据此,可以把创造分为“大创造”和“小创造”、“特殊领域的创造”和“日常生活中的创造”等。创造并不是发明家的专利,同样也不受个人资历的限制,不需要你有高学历,也不会受到年龄、人生阅历的约束。人们普遍认为年龄太小或太大都会难以创造。然而,牛顿在22岁发明了微积分,23岁发现万有引力定律;达尔文22岁进行环球航行,之后撰写成《物种起源》;伽利略18岁发现钟摆原理;爱因斯坦26岁提出相对论;爱迪生29岁发明留声机;黄道婆革新纺织技术的时候,已经年过半百;富兰克林40岁以后才开始致力于科学研究。这些都说明年龄不会成为创造的障碍。
人们把创造活动进行了不同的分类,按照创造的内容分为物质财富的创造、精神财富的创造和社会组织的创造。按创造过程的表现形式分为科学研究、技术发明和艺术创作。为什么人们一般通常把“发明”和“创造”联在一起相提并论呢?这是由于“创造”中包含着科学发现的成分,而科学发现是技术发明的理论基础。青少年发明创造比较完整的涵义是指“所有新颖的、独特的、具有一定社会意义和价值的技术成果和科学发现”。“发明”归属于创造的范畴,是具有独立属性的创造物。例如电灯、电话、避雷针、造纸术的发明。“发明”一词的使用有两种不统一的情况:一是把获得专利的技术创造叫做发明;二是把技术领域的创造,只要能解决问题,有一定新颖性但是还不够专利水平的都统称为发明或小发明。 责编/刘红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