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信息型后勤建设之我见

2015-11-06王龙

祖国 2015年20期
关键词:后勤标准信息化

王龙

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明确要求我军后勤要“努力建设保障打赢现代化战争的后勤、服务部队现代化建设的后勤和向信息化转型的后勤”。习主席还强调指出,信息化是军队现代化建设的发展方向,是能打胜仗的时代内涵。习主席这一重要论述为我们阐明了“三大建设任务”的聚焦点、发力点和突破口,为加快推进我军后勤现代化建设提供了行动指南。进入新世纪以来,以微电子和光电子技术为代表的信息基础技术等高新技术为代表的信息对抗技术发展呈现更加强劲的发展势头。因此,把握“信息型”后勤建设的新特点新趋势,及时制定有效对策,是实现后勤“三大建设任务”不可回避的重大时代课题。

认清其前沿性、系统性、集成性和转型性特征

“信息型”后勤建设有这样几个显著特点。一是前瞻性。“信息型”后勤是信息时代高速发展的产物,具有鲜明的时代前瞻性特征,这一特征反映的是“信息型”后勤建设大量运用了新科学、新理论、新技术、新材料,就中外后勤领域来说,比如:“寻的”技术,包括准确了解保障需求、自动统计处理、确定紧急等级技术;后勤C4ISR技术,包括对后勤储备、力量部署状况、国家可用保障资源和地方可动员保障力量的适时监控技术以及指挥控制技术;保障平台技术,包括信息化投送设备、多功能维修方舱、空中加油、海上补给、野战医院、仓库自动化技术等等。二是系统性。“信息型”后勤建设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绝不是一蹴而就的短期项目或突击任务,必须处理好当前与长远、局部与全局、重点与一般的关系,盲目上项目投经费,追风式建设发展,只能造成人、财、物的巨大浪费。三是集成性。由于高度发达的后勤信息网络系统的强力支撑,使后勤保障诸要素无论是体系结构还是综合效能呈现高度一体化特征,也就是通过综合集成,实现保障要素、保障系统之间的高度一体化。四是转型性。“信息型”后勤建设,是整个后勤大系统的整体跃升,最终目标就是由机械化后勤向着信息化后勤的转型,这一转型,既包括后勤指挥控制系统、后勤装备系统,还包括了后勤体制编制、后勤人才培养、后勤法规建设等多方面内容的根本性转变。

着眼特征,需要从五个方面着力、突破

“信息型”后勤是一个庞大的多功能系统,其构成要素是多方面的。从其内涵和特征来看,主要应当把握好以下五点:

一是建设“信息型”后勤要在“智慧”上着力。要打造信息主导的“智慧”后勤。时代呼唤“信息型”后勤具有“智慧”,要着眼“可知可视可控”和“实时决策、科学决策”,建设全时感知、全域可视、全程调控、全维量评的“智慧”后勤。搭建信息平台,加快便携式、模块式、组合式小型后勤装备信息化的研发,全力展开“信息型”后勤 “最后一公里”攻坚战建设,通过构建后勤保障物流网络、光纤网络全覆盖保障末端和作战地域,实现后勤保障“科学决策、依网施控、远程监督、在线协调”,提高后勤保障数字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能力。要结合新一轮后勤信息系统建设,依托军人保障卡系统,将财务审计、军需物油、医疗卫生、军交运输、基建营房等业务管理系统数据及其接口,进行统一规范并有机融合到后勤一体化网络信息系统中,实现纵向战略、战役及战术贯通、横向诸专业勤务联通。同时,要重组再造管理模式,通过并网共享资源,依托后勤业务通用处理平台统筹配置保障资源;通过整合业务流程,实现保障、管理、服务等各项业务功能对接与共用;通过优化保障功能,打破部门、地域、专业边界壁垒,充分发挥“智慧”服务的优质高效。

二是建设“信息型”后勤要在“网络”上着力。搞好后勤信息网络设施建设。进一步完善通信与信息网络,提高信道的覆盖率,依托作战指挥网、军事综合信息网和战术互联网建设后勤信息网络;积极发展卫星通信和无线通信网络,妥善解决好机动和野战条件下的后勤信息传输问题;加快后勤大数据中心建设,重点实施后勤信息资源开发工程,建设总部、军兵种后勤部、军区联勤部、联勤分部的后勤数据中心,使其具备较强的数据存储处理和备份能力。

三是建设“信息型”后勤要在“标准”上着力。“信息型”后勤建设,一个常常被人们忽视的就是标准问题,这个问题解决不好,直接影响“信息型”后勤建设的系统性、可持续性等问题。因此,要深化标准体系集成,取消过时的、归并重复的、补充缺项的、细化模糊的,比如,将量化标准渗透到二代后勤装备训练、存放及维护,后勤物资采购、供应及消耗,计价食谱制度管理,工程建设、设施维修及官兵医疗保障等后勤各个领域等,以此构建集平战一体、军地一体,供应、消耗、管理于一体的后勤标准制度体系。进一步统技术体制和数据格式标准,确立统一的数据标准和软件接口,为后勤信息系统与全军综合电子信息系统的融合,为后勤信息资源的进一步开发、利用和共享,为实现平时管理和战时指挥的一体化奠定可靠的技术基础;研究创新后勤业务信息流程,规范后勤业务流程;进一步强化标准服务意识,提高后勤信息标准规范工作的时效性;建立以后勤信息化应用建设、深化信息资源利用核心的后勤信息标准体系,增强信息标准规范的实用性,为“信息型”后勤建设提供基础支撑。要健全监督管控机制,针对标准动态发展的本质特性,落实保障指标经常管理、定期审查、适时修订,提高法规标准的科学性和实用性。同时,要配套建立标准落实责任追究机制,尤其是要建立领导干部决策问责机制,对于因决策过失,造成重大损失的,实行问责制,并尝试推行“终身责任追究制”。推进标准化供应保障。适应不同地区、不同类型、不同任务部队服务保障需求,建立完善集供应、消耗、管理于一体的后勤供应保障标准体系,扩大标准供应范围,提高标准化保障水平。按照有效保障、高效运行要求,建立程序规范、权责明晰、监管有力的标准执行机制,提高标准制度严肃性和强制性,始终保持规范有序的供应保障秩序。建立后勤供应保障标准调整新常态机制,实时对保障需求、保障能力和标准执行情况进行评估,健全信息反馈机制,科学认证评估结果,以建立适应现代作战的建设在科学“标准”之上的“信息型”后勤。

四是建设“信息型”后勤要在“高效”上着力。我军后勤现代化建设已经处在关键期和攻坚期,后勤建设紧贴使命任务、紧贴实战要求、紧贴部队建设需要,坚持聚焦战斗力这个唯一的根本标准,突出主要方向、主要任务、重点部队,优先保障武器装备发展、战场基础设施建设、战备物资储备等事关保障打赢的关键项目。“三大建设任务”中的“打仗型”、“服务型”、“信息型”,三者互为补充、互为条件,其中,一个最重要的建设指标就是“高效”二字。为此,我们提出“信息型”后勤建设,必须突出“高效”。“高效”的基本内涵主要体现:其一,快速转化国家国防潜力。经济是军队建设的物质基础,但经济本身并不能直接作用于军队建设。获得国家经济对军队建设的支持,需要在经济和军事之间建立一种稳固而高效的转化机制,并通过这一中介环节把经济力量转化为现实的军队建设资源,为军队建设服务。而实现经济与军事的联系和转化,正是后勤的根本职能所在。其二,高效优化配置资源。各种资源投入到军队建设领域后,“往哪投”、“投多少”直接影响着军队的建设效益。这就需要充分发挥后勤活动所具有的经济属性,科学预测战时后勤保障需求,按照作战需求配置后勤资源,按照军队建设的需求整合建设资源,使其为军队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力支撑。其三,确保资源利用效益最大化。后勤的基本任务既包括配置资源,还包括监督和控制资源的科学使用,这是提高军队建设资源使用效益的重要方法。在军费投入有限的情况下,必须强化队建设资源的监督与控制,把有限的资源用到“刀刃上”。这是贯彻战斗力这个唯一的根本标准的重要内容之一。

五是建设“信息型”后勤要在“集成”上着力。紧跟机械化信息化复合发展新趋势,建设“信息型”后勤。按照全军信息化建设路线图和综合集成建设思路,坚持以“信息型”后勤骨干工程为抓手,以统一后勤数据、技术体制、系统软件、工程建设为途径,大力推进信息系统融合集成和信息资源综合集成建设,努力走出一条符合发展规律、体现我军特色的“信息型”后勤建设路子。这里的“集成”建设要突出抓好“五个环节”:充分运用物联网等技术,依托后勤一体化指挥平台和人员、物流系统,实时采集处理战场数据,自动收集汇总需求信息,实现需求实时感知;全流程、全要素掌握保障物资和后勤力量的数量、质量、状态,实现资源可视掌控;依据战场需求和保障可能,区分轻重缓急,优化生成保障方案,提高后勤指挥效率,实现决心及时正确;合理选用运输方式手段,快速准确投送兵力物资,实现配送精确定向;根据信息化作战战场情况变化,随时调整保障任务,有效指挥和控制保障活动,实现行动全程调控。切实转变传统“单独抓建”、“单线推进”的思路,坚持把“综合集成”作为切入点,按照路线图的建设思路进行整体设计,研究细化各级各阶段建设重点,有序有力地推进各项建设。摒弃“就信息化抓信息化”的单纯建设理念,始终把提高战斗力作为根本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进一步发挥信息化建设在保障能力生成“驱动”作用。加快转变训练模式,适应后勤训练课题要求,借鉴合成部队组训经验,全面展开基地化、模拟化、网络化训练,进一步提高训练的质量效益。同时,在各专业勤务信息系统方面,要依托已有成果,加快优化整合步伐,推进各业务部门的大型集成系统建设,继续有计划地开发和改进后勤物资管理可视化系统、全程运可视化系统、远程医疗系统等后勤专用信息系统,不断提高后勤业务管理和保障的信息化水平。

(作者单位系总后勤部政治部组织部)endprint

猜你喜欢

后勤标准信息化
2022 年3 月实施的工程建设标准
月“睹”教育信息化
幼儿教育信息化策略初探
后勤服务
忠诚的标准
美还是丑?
“强力后勤”入职记
关于构建战区联合作战后勤聚合保障体系的思考
后勤服务
一家之言:新标准将解决快递业“成长中的烦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