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蒋介石与1937年国府迁都

2015-11-06陈红民潘建华

读书文摘 2015年11期
关键词:国民政府蒋介石日军

陈红民 潘建华

1937年七七事变后,日本灭亡中国的野心暴露无遗。“八一三”淞沪会战开始,战火延至华东,首都南京的安危成为时局的焦点。11月初,日军在杭州湾登陆后,淞沪战局急转直下,日军急欲攻占南京,以摧毁中国人民的抵抗意志,逼迫中国投降。国难当头,蒋介石与国民政府毅然决定按既定的计划迁都重庆,实行长久抵抗的战略。

对于任何国家,迁都兹事体大,国民政府是如何在战火纷飞之际做出迁都决定并顺利实施的?蒋介石又是何时离开南京的?

一、 迁都之筹划

国民政府有过迁离南京的经历。1932年1月28日,日军突然对上海发起进攻,“一·二八”事变爆发。日本军舰兵临南京附近江面,直接威胁到国民政府首都的安全。次日,蒋介石提出迁都以利作战。然而,兵荒马乱之际迁到哪里才最合适?当时被提及的城市包括武汉、西安、重庆、洛阳等地,蒋介石与汪精卫、林森等磋商至深夜,匆匆确定迁都洛阳。蒋介石对此过程记道:

余决心迁移政府于洛阳与之决战,将来迁移结果不良时,必归罪于余一人,然两害相权,实较其轻,否则随时受其威胁,必作城下之监业。林 (森)、汪 (精卫)皆赞同余之决心,深夜乃决也。先为林、汪筹办渡江安全之法。(《蒋介石日记》1932年1月29日)

国民政府在洛阳办公长达10个月,并召开了国民党四届二中全会和“国难会议”。那段时间,洛阳被称为“行都”。

国民政府在筹划未来对日作战过程中,不得不考虑日本根据 《淞沪停战协定》 在上海有驻军权,首都南京随时受到威胁,需要另找“大后方”的问题。1935年蒋介石第一次到四川视察后,产生了将四川定为抗战大后方的预想。王世杰日记显示,1936年秋国民政府曾对非常时期如何迁都有过计议,“有总动员时政府机关迁往株洲之方案”。

1937年七七事变不久,迁都之议复在国民政府高层中酝酿。7月27日,蒋介石从庐山返回南京,迅即手令各部院会在3天内完成总动员及迁地办公之准备。8月1日,军事委员会命令各机关公务人员疏散其家属,妇孺尽快离京。8月13日淞沪会战打响的当天,四川省主席刘湘提出希望国府迁都四川的建议,但次日举行的第一次最高国防会议上决定,外侮虽告急迫,但为稳定军心民心,政府仍应暂时驻守首都,不必迁移。

但迁都是个现实问题,如果要迁都,何处是归宿。蒋介石的想法随战局而变化。他在8月的预定工作中,考虑政府地点拟定武汉,或长沙、广州,大本营拟在洛阳、西安等处。显然,在蒋的考虑中,负责指挥作战的大本营应该置于离前线更近的地方。8月29日,蒋介石在日记中明确记道:“如迁都应在重庆。” 9月5日,蒋介石表示:“长期抗战,必须坚守西部”,并让军委会第三部的翁文灏“准备振作西部基地的生产力量”。

蒋介石所以最终选择四川重庆作为迁都之地,与其1935年的西南之行密切相关。

1935年,蒋介石在中央势力渗入西南后,对西南数省进行了长达半年的考察,他对地形复杂险要、在国防上具有重要战略地位的四川给予了高度认可,初步策定要以四川为抗日的根据地。当年10月,蒋介石在题为 《四川治乱为国家兴亡之关键》 的演讲中阐述四川在未来对日作战中的重要性:

今后的外患,一定日益严重,在大战爆发以前,华北一定多事,甚至要树立伪政府都不一定。但是我们可以自信,只要四川能够安定,长江果能统一,腹地能够建设起来,国家一定不会灭亡,而且定可以复兴!日本人无论在东四省或者将来再在华北弄什么伪组织,都不相干,都不足以致我们的死命。我们今后不必因为在华北或长江下游出什么乱子了,就以为不得了,其实没什么!只要我们四川能够稳定,国家必可复兴!(《先总统蒋公思想言论总集》卷13,第479—480页)

此后,国民政府即着手经营以四川为首的战略大后方,做了不少的准备工作。

二、迁都之实施

淞沪会战进行中,日军已开始轰炸南京,以逼迫中国投降。蒋介石9月25日记道:

本日敌机炸京五次,共有九十四架之数,所受损害甚微。批阅,会客如常。敌以为反覆轰炸可以逼我迁都或屈服,其实惟有增强我国之抵抗而已。(《蒋介石日记》1937年9月25日)

到10月底,中国军队在淞沪战场处于不利地位。蒋介石已与刘湘等商定关于整理四川财政及加强国防建设等事项,为中央政府西迁入川预作安排。10月30日,蒋在国防最高会议上正式通报其迁都构想:

从二十四年 (1935年)开始,将四川建成后方根据地以后,就预先想定以四川作为国民政府的基地。现在中央已经决议国民政府迁到重庆。国府迁渝,并非此时才决定的,而是三年以前奠定四川根据地时早已预定,不过今天实现而已。(蒋纬国编著:《抗日御辱》 第2卷,第28页)

11月11日,上海失陷。日军自太湖南北两岸同时西进,威胁南京。12日,蒋介石与国民政府主席林森会商,初步决定迁都重庆。13日,蒋介石决心迁都,长期抗战,其日记云:“本日嘉善战况甚急,沿长江各口敌亦登陆,左翼受危胁,此前线处置迟缓与轻敌之故也。决心迁都于重庆。”并表示“抗倭最后地区与基本线乃在粤汉、平汉两路以西”。次日,蒋介石又在日记中写下了迁都的理由:

迁都理由:甲、为长期抵抗之计;乙、不受敌军威胁,以打破敌人城下之盟之妄念。(《蒋介石日记》1937年11月14日)

15日,国防最高会议决定国民政府及中央党部迁重庆,军事委员会之迁移地点由委员长酌定。16日起,南京各军政机关人员开始向重庆、汉口、长沙等地迁移。当晚,国府主席林森即率随从10余人登船离京。蒋介石仍留守南京。

20日,国民政府正式发布迁都宣言,昭告全国军民:“为适应战况,统筹全局,长期抗战起见,本日移驻重庆。此后将以最广大之规模,从事更持久之战斗。以中华人民之众,土地之广,人人抱必死决心……继续抗战,必能达到维护国家民族生存独立之目的。”宣示迁都重庆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持久抗战。蒋介石认为,迁都之举“实为内政外交转移之一关键”。当天,蒋介石致电各省市政府及党部,解释迁都决策,坚定抗战信心:“此项措施,在使中枢不受敌人暴力之威胁,贯彻我全国持久抗战之主旨,以打破日寇速战速决之迷梦。国民政府迁渝以后,不唯我前方抗战军事仍本既定方针,照常进行,绝无牵动;且中枢移驻内地,首脑既臻安固,则耳目手足,更能发挥其效用;就整个抗战大计而言,实为进一步展开战略之起点。”

实际上,南京各机关的西迁工作在10月份已陆续开始,到11月中旬作出迁都决定时,已进入大规模的后续阶段。迁都宣言发布时,党政领袖与各机关办公人员,基本离开了南京。11月底,林森、叶楚伧、吴稚晖等一批党政大员先后到达重庆,宣布迁都初步完成。

在前方节节败退,后方兵荒马乱交通工具极缺乏的时节,又有日军飞机的轰炸,这么多的机关与人员在短时间内长距离搬迁,其难度可想而知。虽然困难重重,其间也有慌乱与失误,但最终迁都工作还是顺利完成。

值得一提的是,在1938年10月武汉失陷前,重庆作为陪都只是一个象征性的地位。国民政府与国民党的多数党政军机构在初期分别是迁移到了武汉、长沙等地,武汉一度成为抗战的中心。

三、蒋介石撤离南京

日军占领上海后,直接扑向南京。对于南京是战是弃,国民政府内部意见不一。蒋介石在11月中旬召集军事会议商议,多数高级将领均以南京孤立、无现代要塞设备,主张只做象征性的防守,在适当抵抗之后主动撤退,以保存力量,反对“固守”南京。陈诚、白崇禧、刘斐、何应钦、徐永昌等均持此看法。而唐生智则认为,南京为首都、总理陵墓所在,为“国际观瞻”所系,“在首都不可不作重大牺牲”,主张固守。蒋介石一时拿不定主意,在固守还是放弃南京之间“踌躇再四”。最后,蒋选择了“固守”,他认为作为首都的南京地位与影响均重要,守南京足以表现抗战的意志和决心,并可牵制敌军,使其他部队得到整补的机会。11月19日,蒋介石任命唐生智为南京卫戍司令长官,负责守卫南京,作战期限为3个月至1年。

不过, 蒋介石也确知南京难守。11月25日,蒋召集高级将领与守城将领“训示一切”,表示“对首都与总理陵墓,以及苏浙同胞无任悲伤,何以报答此恩,雪此耻辱”。26日,蒋特意去拜谒中山陵与阵亡将士公墓,作最后的告别。他一面感慨“不知何日再得谒见矣”,一面叹惜:“南京城不能守,然不能不守,对上对下,对国对民,无以为怀矣。”对南京,明知不可守而守之,这正是蒋内心矛盾所在。

统帅部制定了利用既设工事,节节抵抗,拱卫首都南京,并在后续援军到达时,在钱塘江附近歼灭日军的作战计划。然而,淞沪会战后,中国部队残破不堪,战力薄弱一时难以复元。在日军机动性较强的海陆空军尾随追击下,原本已混乱的部队更加凌乱异常,事先修筑被誉为“中国兴登堡防线”的国防工事也形同虚设,根本不能达到节节抵抗的意图。蒋介石11月23日亲赴常州督战,召集前方将领训话,亦于事无补。12月1 日,日军攻占江防要塞江阴,完成对南京东面的包围。同日,日方大本营下达“攻占敌国首都南京”的第八号敕令。南京城的防守问题,便出乎蒋介石意料地提前到来。

蒋介石集中了15个师左右的兵力,形成守卫南京复廓阵地的两线配备态势。但这些部队多是从淞沪战场撤退过来的,既混乱又无组织,士气低落,战斗力弱。蒋介石此时之所以坚守南京,一是南京系首都与孙中山陵寝所在,攸关体面;二是九国公约会议仍在进行之中,蒋寄望英美等国在会议上对日本进行制裁;三是德国大使陶德曼正在暗中向中方转达日本的停战条件,进行调停;四是蒋介石对苏联出兵援华仍有所幻想。

作为中国最高军事统帅,蒋介石身处即将陷落的首都当然不妥,但何时离开却又让他难以抉择。11月27日,他记下自己的心情:

不愿决定离京日期,余能多留京一日,国家、人民、首都与前方军队皆多得一日无穷之益,总理与阵亡将士之灵亦必得多安一日也。对上、对下、对生、对死、对手造之首都实不忍一日舍弃。依依之心不知为怀矣。(《蒋介石日记》1937年11月27日)

12月1日,坐困愁城的蒋介石迎来与宋美龄结婚十年纪念,感慨万千:

雪耻。结婚已十足年。党国前途艰难,重生以后第二之十年究不知如何变化,惟竭尽吾两之心力,所谓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期达吾人结婚之目的而已。

苏俄飞机今日第一批始到南京,惜时已晚,但尚有效用也。本日批阅,巡视城内,实现荒凉与零乱之状。如余早日离京,不知南京作如何景象?窃恐敌人虽欲不来亦不能不来矣。(《蒋介石日记》1937年12月1日)

以上两段日记,有些感性矫情的成分,夸大了他自己的作用,但总体上反映了蒋的内心感受。

12月4日,日军推进到句容、镇江、秣陵关一线,基本完成对南京的包围,同时对南京城施行日夜轰炸。为安全起见,蒋介石从陵园官邸搬到清凉山暂住。他在“本周反省录”中对自己坚守南京的作用有所小结:

本星期留驻南京,不仅于军事布置能强勉完成,而且于军心民心亦有裨益,应迁移之物品皆能如数运完,南京幸免兵乱,早十日离京,则败局更不堪问矣。(《蒋介石日记》1937年12月4日,“本周反省录”)

12月5日,日军开始猛攻淳化镇、汤山、龙潭等南京外围阵地,南京城岌岌可危。6日,蒋介石研判时局:“倭寇对德国大使所提调停办法,以我不能屈服,彼已决绝乎。史大林覆电亦到,俄态度已明,再无所待矣。”即陶德曼调停失败,苏联出兵更是无望。蒋下定决心,离开南京。他在日记中写下“十年生聚,十年教训。三年组织,三年准备”来自我勉励。同时,他仍继续鼓舞其高级将领,坚决守城:“南京决守城抗战,图挽危局。一月以后,国际形势必大变,中国当可转危为安。”

7日,是蒋介石离开南京的日子。清晨四时,他即起床祷告、默坐,五时三刻乘坐“美龄号”飞离南京。为稳定守城官兵军心,蒋临行前特意留下两个班侍卫守在下关码头的小兵舰,意在说明自己尚在南京。飞离南京之时,蒋介石百感交集:

人民受战祸之痛苦,使之流离失所,生死莫卜,而军队又不肯稍加体恤爱护,惨目伤心,无逾于此。……对倭政策,惟有抗战到底,此外并无其他办法。(《蒋介石日记》1937年12月7日)

6天之后的12月13日,日军攻破南京城。

(选自《世纪》2015年第4期)

猜你喜欢

国民政府蒋介石日军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都市生命统计
孙中山民生主义与国民政府的直接税改革
从汕头到上海:国民政府的“废两改元”之路(1925—1933)
侵华战争中的日军“三羽乌”
日军“特攻战之父”大西泷治郎
蒋介石为八路军改名的真实目的何在?
国民政府内特大间谍集团破获记
叶剑英与蒋介石分道扬镳
二十年代初蒋介石访苏纪事
蒋介石阅兵趣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