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创新何以如此重要?

2015-11-06刘亭

浙江经济 2015年8期
关键词:理想境界驱动科学

创新何以如此重要?

创新不但和“深改革”、“转方式”走到了一块,还和“稳增长”、“善民生”须臾不可分离

在当下中国,创新成了最大的发展战略。当党的十八大提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把全社会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创新发展上来”的时候,人们或许还是更多地将其和比较单纯的科技创新联系在一起。但是,现在的形势显然不同了。它不但和“深改革”、“转方式”走到了一块,还和“稳增长”、“善民生”须臾不可分离。

创新作为一种新思维、新理念,本来就应当是全面的创新。现在和创新搭在一起的词汇,已经“海了去了”。随口荡荡,便可以罗列出十个八个来,譬如观念创新、管理创新、机制创新之类。但无论如何细化和铺陈,我想来想去,还是逃不出“三大创新”。一是和生产力的进步相联系的,毫无疑问是科技创新。二是和生产关系的进步相联系的,显而易见是制度创新。第三个比较复杂一些,要先把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结合起来,形成一个统一的“生产方式”;而在这个统一体中最活跃的,便是人。人有别于其它动物,是会思考、有文化的社会动物。科技要靠人去研发,制度要靠人去治理,所以,和人及人的思想文化相联系的创新,我们把它叫作人文创新。三大创新,一网打尽;眉清目秀,无出其右。

既然制度创新本来就包含在全面创新之中,那创新和十八届三中全会60条、336个方面的“全深改”《决定》,大体上也就是“一码子事”了。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以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讲的并不多,落实的就更少,主旋律基本上就是一个科学发展观。这当然是正确的,但问题是科学发展的理想境界,不可能一蹴而就。它注定要经历一个相当漫长的转型发展阶段。而在“九五”计划(1995年的十四届五中全会)首次提出的“两个根本性转变”中经调整改为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已经历经整整20个年头了,为什么进展总是不尽如人意呢?就是因为没有和制度创新也就是和改革有机联系起来。在党的十七大上,除了给全面小康提出五条“新要求”之外,还特意强调了“必须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不失时机深化重要领域改革,坚决破除一切妨碍科学发展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弊端。”总在那里阻碍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得不到彻底变革,又怎么能够经过转型发展,而最终达致科学发展的理想境界呢?

那么,创新和“稳增长”、“善民生”又是一个什么关系?自从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我国由于及时出手了一整套投资驱动发展的宏观调控“组合拳”,果然成功地抵御了危机的重大冲击,并赢得了万绿丛中的那一点红。但是好景不长,由于没有发展模式和发展动力的创新,当货币超发的刺激作用昙花一现之后,经济增速就开始一路走低,直至今年一季度跌至7%。

面对经济下行,我们可以有两种选择,一是重蹈覆辙,继续走“投资驱动发展、债务推进投资”的老路,直至高负债引爆整个金融的系统性风险;一是另辟蹊径,最终走上“创新驱动发展、改革推进创新”的新路,直至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实现现代化。很显然,我们要弃旧图新、革故鼎新。

当年中国人吃不饱肚子,邓小平推动的改革首先从农村开始。大包干是农村生产经营体制的创新,更是收益分配制度的创新。现在经济下行的压力很大,对冲这个压力还是要借鉴当年的成功经验,调动亿万民众的主体积极性。创新驱动发展不能成为一句空洞的口号,就要切实提供促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有效制度供给,让全社会的创新激情充分涌流,创新人才遍地崛起。创新不仅仅是发明,创新是发明在以赢利为目的的经济活动中的成功应用。技术上的革命性突破是发明,而发明在商业上的革命性突破才是真正的创新。懂得了这个道理,我们才能深刻领会“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要义,才能上下一致,打造一个最有利于创业创新的上佳“生态系统”。

不是人们不想因循守旧,而是白热化的竞争、不进则退的外部大环境,逼得我们必须得与时俱进、永续创新。不创新,深化改革就无从谈起,转换方式就是坐而论道;不创新,经济就要下来,就业就成问题。主题是科学发展,主线是转型发展,主旨是创新发展,“三主三发展”,是一个都不能少的。

浙江省政府咨询委学术委副主任、研究员

猜你喜欢

理想境界驱动科学
基于模糊PI控制的驱动防滑仿真系统分析
屈宏斌:未来五年,双轮驱动,砥砺前行
轨旁ATC系统门控柜接收/驱动板改造
点击科学
在808DA上使用WIFI进行驱动数据同步
科学大爆炸
打造生机盎然的理想数学课堂
语文课堂教学艺术的理想境界
自主 交流 拓展
无为而治:走向中学班级管理的理想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