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拜望“保尔”

2015-11-05王文澜

丝绸之路 2015年3期
关键词:赫鲁晓夫修道院圣母

王文澜

位于莫斯科市区的新圣母修道院公墓安眠着许多各界名人,所以这里又叫“名人公墓”。来到修道院公墓肃穆的入口处,导游爱丽丝停下脚步,特意提醒大家:进入墓园,希望大家保持安静,不要大声喧哗,因为这里是逝者的灵魂安息之地。因为看不懂俄文,我便紧随爱丽丝身边,为的是能从她这里了解到更多我想要了解的名人。

和许多西方国家一样,俄罗斯十分注重生命步入另一个世界之后的安身之地。在新圣母修道院公墓,每天都有来自世界各地的游人和大批莫斯科市民到这里“拜访”,好让自己麻木或苍白的生活借这方天地而获得新的活力和希望——逝者的休眠之地,却成了活着的人获得精神力量的充电站!在许多热爱生命,对人生充满信念的人心中,新圣母修道院不是告别生命的地方,而是重新解读生命、思考人生和净化灵魂的教堂。

据爱丽丝介绍,新圣母修道院公墓埋葬着2.6万多俄罗斯各个历史时期的名人。因为墓园空间有限,很多人的骨灰只能安放在墓园四周的墙体里,而后镶嵌上带有逝者照片的精致而个性的浮雕式墓碑。除了曾经的苏共中央总书记赫鲁晓夫以及中国共产党早期的领导人王明夫妇这样少数的政治名人外,沉睡在这里的主要是大量的艺术家、科学家等名人,如“俄罗斯文学之父”普希金,作家果戈理、契诃夫、马雅可夫斯基、法捷耶夫,作曲家里姆斯基·科萨科夫、肖斯塔科维奇,小提琴大师奥伊斯特拉赫,男低音歌唱家夏里亚宾,电影艺术及戏剧理论家斯坦尼斯拉夫斯基,“芭蕾女神”乌兰诺娃,画家列维坦,科学家图波列夫、瓦维洛夫……而对如我这样远道而来的中国游客而言,能在这里看到永远悬在“绞刑架上”的卓娅和舒拉,能看到影响我整个人生的“保尔”——奥斯特洛夫斯基,无疑是最为刻骨铭心的……这些曾经以自己不平凡的人生对俄罗斯的历史发展产生巨大影响的世纪伟人,而今都静静长眠于此。每座墓碑的构思和艺术创意都是那样的意味深长——匠心独具的设计者试图通过一座座无声的雕塑,向世人讲述这些名人曾经有过的不凡人生……

距离修道院入口不远处,我们首先遇到了王明和他夫人的墓碑——这是我所不曾想到的,甚至我此前根本不知道他们夫妇葬在这里。对政治向来不敏感的我,面对他们,只觉得一种本能的凄然漫上心头。感谢苏联,感谢俄罗斯人,能在这样一方风水宝地给他们如此重要的一席之地。

继续前行,遇到了小时候在广播里每天都能听到被中国人咒骂的那个“修正主义分子”赫鲁晓夫。1971年9月11日,苏共中央第一书记赫鲁晓夫去世后,就被安葬到新圣母修道院公墓。他是前苏共最高领导人当中唯一没有被安葬在克里姆林宫红墙之下的一位。远远地离开了红场,离开了他的前任们。之所以如此,据说是因为反对斯大林的赫鲁晓夫生前就说过,他不愿意和红场上的斯大林埋葬在一起,而逼他下台的原苏共中央第一书记勃列日涅夫,根本就不同意在红场上为他建立墓碑。

非常有意思的是,赫鲁晓夫去世后,他的家人请当时苏联最有名的现代派雕塑家涅伊兹维斯涅为逝者雕刻一尊塑像,希望对他的一生做个形象的总结和评价。这一请求起初被拒绝,旋即又被答应。请这位雕塑家为赫鲁晓夫设计墓碑,很有一番戏剧性。赫鲁晓夫生前曾多次在公开场合毫不留情地批评过这位雕塑家,甚至依着他那天生不无粗俗的脾性,当面辱骂涅伊兹维斯涅:“你吃的是人民的血汗钱,拉出来的却是臭狗屎!”出于艺术家倔强的个性和人格,雕塑家也当面给赫鲁晓夫一些应有的“回答”……但涅伊兹维斯涅终究是一位胸怀开阔的艺术家,他以自己的宽宏大度原谅了赫鲁晓夫,并为他设计了这块极具个性的墓碑。墓碑由黑、白两色花岗石几何交叉组成,赫鲁晓夫的头像就夹在黑、白几何体的中间。雕塑家通过黑、白两色和交错的花岗石表现了赫鲁晓夫鲜明的个性和他的历史功过。一半白色,一半黑色,说明他功过各半。赫鲁晓夫的黑头从花岗石中探出来,紧盯着来往行人,仿佛在倾听着后人对自己的评说……

继续前行,政治气息越来越淡,浓浓袭来的,是充满诗意的艺术气息。在一个小拐角处,我遇到了被俄罗斯、被艺术世界公认的“芭蕾女神”乌兰诺娃的墓碑。女神的墓碑是一块洁白的大理石,她摄人心魄的优美舞姿永远留在了像幕布一样的碑刻上,那高贵而优雅的神情,是凝固了的、却又永远鲜活的艺术生命,让世人无法忘记。和这里其他的墓碑相比,乌兰诺娃的墓碑不算“奢华”,但这正好符合她一生的冰清玉洁和超凡脱俗。面对着女神,我的耳畔响起柴可夫斯基的《天鹅湖》和普罗科菲耶夫的《罗密欧与朱丽叶》那令人陶醉的旋律。随着迷人的旋律,我知道,我的心早已匍匐在了艺术的脚下……

不无幽默的马戏创始人优利·尼库林雕像的神情像他生前一样,右手夹着一只烟卷儿,坐在一片松林中,眼睛静静看着前面卧着的那位忠实的朋友——那只聪明的狗。据说,他和他的狗是同一天死亡的。想想,那是多么感人的生死一刻呀!生命有时候就是如此的奇妙,这世上有太多的“难以解释”。优利·尼库林和他的爱犬莫非有着某种不为人知的心灵交融?比起人和人的情感来,他们或许有一种更为真挚的相互依恋……

歌唱家夏里亚宾的墓前竖立着一座全身雕像。雕像的姿态是当年著名画家列宾为他画的肖像:夏里亚宾坐在沙发里,一手搭在扶手上,一手插在坎肩里,头略微上扬,神情专注,似乎在聚精会神地倾听。并非正规科班出身的夏里亚宾有一副天然的好嗓子,被称为世界“男低音之王”。他的歌声曾经让世界文学大师托尔斯泰感动得流下热泪。他低沉的嗓音以其罕见的独特魅力,震撼了艺术世界。然而,就是这样一位伟大的歌手、俄罗斯民族的骄傲,由于政治等原因,受到不该有的诬蔑和诽谤,被剥夺了“人民演员”的荣誉,且不得不流亡国外……据说,夏里亚宾生前曾赌气地说道:“我死后连骨头也不愿埋在这个国家。”但是,在他1938年去世后,这位伟大艺术家的遗骨最终还是从巴黎迁葬到了新圣母修道院公墓。

我将自己最想见的一位,留到这次新圣母修道院朝拜的最后。他,就是影响我一生,我最伟大、最亲爱的朋友“保尔”——《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作者奥斯特洛夫斯基。“保尔”黑色花岗石的墓碑分上、下两段,下面是他生前用过的战刀和那顶为很多中国人所熟悉的军帽,即苏联红军的军帽;墓碑上端是奥斯特洛夫斯基呈卧姿的半身侧面浮雕。潇洒的身影,前伸的右手,放在厚厚的一沓手稿之上,想必那是失明的他用心血凝结而成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书稿。这个平凡而伟大、不向命运屈服的“人类战士”,影响了并将继续影响我的整个人生。此时此刻,面对“保尔”,我以中国人特有的礼仪,满心虔敬地在他的墓碑前拱手拜谒。被我深深感动的爱丽丝替我为这神圣的一幕拍照留影。爱丽丝不完全理解,所有与我同行的朋友们也都不大理解,一个中国人,为何在这里如此虔诚地“行此大礼”。我无法向他们解释什么,因为一个人的心路历程并不是简单一句话就能够轻描淡写得了的。

走出新圣母修道院公墓,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新圣母修道院公墓饱含着浓厚的文化韵味,每一位墓主的灵魂与墓碑的艺术巧妙结合,形成了特有的俄罗斯墓园文化。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新圣母修道院公墓珍藏了俄罗斯的历史,每个墓碑仿佛是国家或个人的历史一页。公墓中,匠心独具的雕塑各具特色,它们无疑是俄罗斯雕塑艺术发展的缩影。所以,这里是伟大灵魂的安息地,更是露天的艺术雕塑博物馆。

再见了,安息在这里的每一位令人类为你们感到骄傲的伟大灵魂;再见了,我今生今世最亲爱的朋友“保尔”!是你们,让人类的艺术和精神变成了不朽的永恒,让人类的灵魂得以肃然升华!

猜你喜欢

赫鲁晓夫修道院圣母
维多利亚圣母修道院
Fantasy and reality
圣母大学:Fighting Irish
——战斗的圣母人
赫鲁晓夫访英“恶作剧”
德国修道院后继无人
千眼圣母
印度 圣母节
“我们都背叛了我们各自的阶级”
指责
对赫鲁晓夫军事改革的再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