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想象理论的现代性孤独分析
2015-11-05黄曼
黄曼
摘 要:
孤独问题不仅仅是一个个体心理层面的问题,它与人的现代性进程紧密相关。孤独意识是人的基本意识,而现代性孤独是孤独意识的现代性表达,是现代人对孤独意识把握的产物。现代性孤独问题产生于人的自我意识的构建过程,它是一种文化想象物。正确认识现代性孤独是自我意识构建的关键课题之一,对现代性的进程也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现代性孤独;孤独意识;想象;隐喻
中图分类号: C912.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6720539(2015)06004604
一、现代性孤独何以成为一个哲学问题
《中国大百科全书(心理学卷)》将孤独解释为:“因缺少所需的社会接触而形成的一种心理状态。社会心理学家L. A.派普劳和D.泊尔曼(1982)认为孤独有3个特点:(1)它是社会关系缺陷造成的;(2)它是不愉快的、苦恼的;(3)它是主观感受而不是客观状态”;“孤独与自我评价有关。自我评价高的人比自我评价低的人易于克服孤独。自我评价与孤独可能是互为因果的。自我评价低的人不主动去结交朋友,怕遭拒绝,从而导致孤独。孤独也可能导致自我评价低,孤独的人往往认为自己缺乏社交能力,低估自己。孤独与羞怯的人格品质有联系。羞怯的人害怕与他人接触,特别是与重要人物接触。孤独与信念有关。人们认为节日是家庭团聚的日子,所以在节日中那些没有家庭的人易于感到孤独。孤独是不愉快的,苦恼的,所以容易导致疾病。人们往往采用一些方法去克服孤独。”《中国女性百科全书·文化教育卷》中孤独的定义是:“一种缺少亲密社会关系而只身孤立的心理状态。当一个人感到人际关系满足不了自己的社会期望时,往往会产生一种孤单、寂寞、不愉快的情绪……是主观有强烈的渴望接近他人的愿望,客观上的社会因素又满足不了他们的这种内心要求而产生孤独感。如失去亲人,失去友谊,远离家乡,不善交际等都会产生孤独感。”对于一般人而言,孤独常常是从个人层面和心理学角度得到解释的。
郭春明的硕士论文《孤独意识的时代凸显与现实关切》在对孤独流俗定位的批判中明确了孤独的先天性、普遍性、必然性和客观性特征[1],提出孤独问题是一个哲学问题的主张。事实上,孤独在一般情况下并不像“本质”、“存在”等天然地就是哲学问题,先天、普遍、必然和客观这些特性并不能将一个个人和心理层面的问题提升到哲学层面,在它未能在人类文化的公共舞台占有一席之地的阶段,即使每个人都会必然地面临,其意义也只能在私人领域进行解释。因为哲学是自觉的,任何问题在被人意识到之前都算不上是问题。所以孤独并不能算得上是一个真正的哲学问题,现代性孤独才算,事关现代性的自觉意涵。然而郭春明对孤独意识历史进路的梳理极富启发性,他对潜在孤独、长期处于遮蔽状态的孤独意识和孤独意识的时代凸显三个阶段的划分不仅不是对其“孤独是一个哲学问题”主张的力证,反而,他就“孤独天然地就是一个哲学问题”还是“孤独逐渐发展成一个哲学问题”二者所持的模糊态度为我们更深层地思考现代性孤独问题提供了一个必要的借鉴。
首先,我们需要区分孤独意识和现代性孤独,前者是一种人类基本情绪,不论个人对它有没有足够清晰的认知,它总是伴随着人的存在而永远存在的,是先天性、普遍性、必然性和客观性的孤独,它是现代性孤独的存在基础。在现代性孤独产生以前,孤独意识以恐惧和信仰的形式存在,以迷信、神话和宗教甚至爱情等文化形式表现出来,它是一种隐性的存在,抛开那些神秘的方式孤独意识就无以表达,此时孤独还处于人类的潜意识之中。直到启蒙运动开启现代性的进程,人才开始探索自己,孤独从集体的潜意识中被挖掘出来,从此人类有了对孤独的自觉,现代性孤独产生。现代性进程是人类自我建设的进程,孤独是自由的副产品,像拔出萝卜带出泥一样,人们在界定和创造自由的过程中发现了埋藏在各种文化现象下的孤独意识。现代性赋予人对孤独的自觉,这种自觉表现在“失乐园”的故事从神坛上走下来、以隐喻的面貌重新出现在人们面前;表现在费尔巴哈“人是人的最高本质”的呐喊和尼采对偶像们敲响的丧钟……现实的人被托出,只有在这个意义上孤独问题才从一个生理学和心理学问题上升成为一个哲学问题。
二、孤独意识是人的超越性的产物
对于个人而言,具体的“疏离”体验是孤独感产生的直接原因。国内有学者把这种具体的疏离归纳为两种,一种是主体精神需要与现实可能性之间的冲突,另一种是主体超越意识与其超越的有限性之间的冲突[2]。前一种孤独感每个人都会有,后一种的层次比较深,只有有过深层思考经验的人才会体验到。然而,虽然后一类已经触碰到“主体”和“超越”等哲学范畴的命题,那也只是表面上的,它对孤独意识的思考仍然停留在比喻的层面。这种外缘的讨论永远给人一些模糊不清的、不痛不痒的答案。事实上,文学艺术领域对孤独的讨论常常停留在这个层次上。心理学固然能对孤独问题作出比较精确和操作性很强的回答,但是心理学视野下的孤独即使涉及所有人,这些人的状态也都是孤立的、分散的。在哲学层面上对孤独问题进行讨论,问题指涉的主体必须以类为单位。孤独意识是人类的孤独意识,而孤独感是个人的孤独感。所以,虽然这个分类已经比较准确也比较清晰,但它谈到的因素只是调动孤独感的外界刺激,还未触及到孤独意识产生的根本原因。
孤独意识也产生于“疏离”。和孤独感所由来的那种概率意义上的疏离不同,产生孤独意识的是一种绝对的、必然的性质上的疏离,这种绝对疏离常常以另一种名称被人们认识,这个名称叫做“超越性”。萨特在《存在与虚无》中谈到的那种永恒的否定的可能性,每一个瞬间都是悬而未决的、“必然如此”根本不存在的状态就是人的超越性的表达。人因为意识从物的存在方式中摆脱出来,一方面“是其所是”,另一方面又“不是其所是”且“是其所不是”,人的存在永远受到一种否定的可能性的干扰,也因此是自为而非自在的存在[3]。人的自由来自于人的超越性,孤独也是。意识从其本性而言是一种主动的存在,这种主动性将人带离物的惰性存在方式,因此人才能是主观能动的。弗洛伊德的泛性论曾经把人的一切行为的原因都还原为性欲,这种做法粗糙却也不无道理。将狭隘的性欲广而化之推及到欲望,它所代表的是一种生命力量。虽然欲望和意识之间还未证实有何种实质上的相关关系,但我们很容易发现这二者被同样一个性质关联起来:主动性。欲望的主动性表现为一种对外的指向,它追求在外界得到释放和表达,欲望的满足给人带来充实和愉悦的感觉,那是由于它有明确的发射器和接收器可以形成一个圆满的回路:人和物质世界。而意识不同,意识的主动性也是一种对外的指向,但是它所指的方向是无限,原因在于意识是一种绝对的否定,当世界上的一切都以实在的方式存在,那么意识的归宿就只能是虚无。萨特把意识比喻成“虚无吹向实在的风”[4],他是站在对一切实存与肯定性的超越的立场上的,这种绝对的否定性也就是人的超越性,曾用来论证人的绝对自由。endprint
有研究者认为,现代人的孤独来自于传统价值体系瓦解、新的体系尚未确立的一种人类历史境遇,比如现代社会中农业情感和工业资本人格的冲突[5]。这的确是促使现代性孤独形成的重要的社会心理因素。但是这种阶段性的特殊原因只能在较浅层面上解释现代性孤独的形成,用来分析它的根本原因和这原因的渊源却不够有力。从雅斯贝尔斯所提出的人类文化建设的轴心期[1]到工业文明时代弗洛姆对孤独的社会心理学探索[6],孤独意识只是由潜态浮出为自觉状态,而其存在对人的影响从未降低遑论消失。人的历史始终是与孤独意识为伍的,不同时代的区别只在于人们选择了不同的方式。所以孤独意识绝对无法从某些具体的历史事件得到完全解释。然而,当我们换到超越性的角度,孤独意识的永恒存在就能得到相当彻底的解释了。意识可以令人从任何实在中超越出来,现在生成于对过去的批判,而历史指向充斥着所有可能性的未来。每个阶段的人都面临着从过去到未来的身份冲突,显然孤独意识并不来自于身份冲突,反而身份冲突是批判,也即绝对否定性或绝对超越性的结果。
孤独意识源于对虚无的体验,它生成于任何否定和超越发生的瞬间,并且这些瞬间具有自发性和偶然性。孤独意识干扰着人的存在,就像虚无干扰着存在那样。
三、现代性孤独是一种想象物
根据萨特在《存在与虚无》中对胡塞尔“意识”观的理解,意识是一种半透明的东西,它是直接性与间接性同一的存在,不存在单纯的意识,意识总是对某物的意识[3]7-25。柏格森在《时间与自由意志》中谈到一种“纯一性”的空间概念,就“没有任何性质”[7]的性质而言,意识本身和“空间”一样,是一种纯一性的存在。它不能直接存在、更不能被直接认识,比如我们可以通过一个正方体间接地认识一个正方体的空间,却无法想象一个没有任何广延的纯空间或“透明空间”。显然,意识和这种“空间”一样,只有当它与某种相关物结合在一起的时候我们才可以认识。孤独意识是意识的一种具体形态,我们不能谈论意识,但能够谈论孤独意识。这里,孤独不是意识的对象或内容,不能说孤独在意识中,或孤独意识是对孤独的位置性(萨特语)意识,也就是说,“孤独”本身不作为一种实在而存在,只能以孤独意识的形式存在。孤独是孤独意识的性质,意识不是孤独意识的原因,孤独意识本身就是最原初的一种存在物。这里所说的孤独必须注意与心理学上的“孤独感”或“孤独症”区分开来,它是一种人的形上迷失。
现代性孤独是孤独意识的现代性表达,是人对孤独意识的自觉,是人类自我意识的重要内容。它以原始的孤独意识为存在基础,但却不像孤独意识那样是自然的产物、伴随人本身而永恒存在。它本质上是一种文化想象物,是阶段性的存在,是一种人类在把握孤独意识的过程中所创造的工具。
孤独意识本质上是一种意识,它固然比意识本身的抽象性要低,但和一般实在性存在的存在方式还很不一样,它具有另外一种特殊的主体性。需要注意的是,一方面决不能把这种特殊的主体性等同于人的主体性,另一方面它应该与物的惰性存在方式完全区别开。你不能期望它有另一个类似于人的“宿主”,比如“神”,但你也不能等待它像一张桌子一样任你去看、去摸、去使用。它的瞬时性、自发性和偶然性决定了人对它把握处于一个很低的程度。人无法直接把握孤独意识,只能通过一些相关物去间接地认识和把握它。
“疏离”是孤独意识和孤独感之间的关联物,于是孤独感成为把握孤独意识的相关物,或者说孤独意识被想象成为一种孤独感相关物,其中起到关键作用的是被称为“想象力”的一种人的综合判断力。在世经历使孤独感成为一个内容庞杂、内涵极度丰富的情绪体验集合。人为了驾驭个人的孤独感和自我安慰,习惯于把个人的孤独体验同人类的孤独体验融合起来以求得共鸣。在这个过程中,个人的孤独获得了一种命运般的崇高的悲剧地位和史诗美感,痛苦体验因而转化成为审美体验被接受下来,甚至获得赞美和崇拜。这种转化看上去令人惊异,但在我们阅读过弗洛姆关于权威主义人格的论述后就会变得易于接受了。具体的孤独感被抽象为一种介于知性概念和感性图像之间的孤独图型,既为人把握内容庞杂的孤独感起到了统摄作用,同时在每次出现时又能够唤起我们内心深处对久远经历的丰富回忆,成为一种类似于艺术品的文化标识。这种抽象能力是一种直观能力,也就是康德在《纯粹理性批判》中提到过的“想象力”[8]。孤独意识在这个想象力的再造过程中成为一个对人的主观能动性而言的客体,成为现代性孤独。
四、“漫游者”是现代性孤独的一级隐喻
从具体的孤独体验到现代性孤独的抽象过程似乎是一个尚未拆开的黑匣子,各种关于孤独的影像如何结合起来使得现代性孤独这个概念能够产生成为一个极富吸引力的问题。根据萨特在《想象》中的描述,泰纳等人把影像的本性确定为“一种再生的感觉、一种脱离外部世界的坚固碎片”,并且,泰纳把生理学和心理学当作“同一实在的两面,所以他肯定作为意识的事实的影像的联系是偶然的,而分子运动的联系是必然的,这些分子运动把意识事实构成为物理事实。”这种观点被萨特批判为一种“混杂的联想主义”和“失败的实在形而上学”[9]。 我们不妨这样理解泰纳对抽象过程的解读:经历在人的大脑和身体中留下记忆碎片,而后在遇到一些关联事件时,这些记忆碎片被重新激活,并按照一种偶然的章法得到重组形成新的概念或判断。而萨特反对的恰恰是这种“偶然性”和重组的随意性,他认为,“任何想象的创造都要求一种同一的原则”[9]39。我们在康德的想象理论那里发现了类似的主张,康德在《纯粹理性批判》中提出了两种想象:“生产性想象”和“再生性想象”[10],其中进行抽象工作和创造现代性孤独概念的是前者。他认为,想象力的再造是以一种我们完全不理解的方式来运作的,这一观点又把抽象过程直接扔回了黑匣子,并且似乎永远都不打算再打开了。但是我们得到一个启示:影像的碎片直接地、机械地、随机地组成概念的假设是不合理的,这与人的自由和主观能动性是相悖的,概念形成必须在一种综合判断力的统摄之下发生。所以现代性孤独虽然抽象于千差万别的孤独感,但却无法还原为那其中的任何一种。endprint
康德的创造性想象理论直接启发了法国现象学、阐释学大师保罗·利科,利科曾说:自我到自我最近的路是通过他者。主体不能直接通过自己了解自己,只能通过解释符号,通过破解为人类想象所产生的神话、象征、梦等话语的意义来认识自己[10]。这里,利科认定了想象的“诗”的意蕴:它(想象)有着用一种东西说出另一种东西、或同时说出几种事物的能力。在他的想象理论中,隐喻成为想象连接两个语义场的典型,使句子中的比喻由字面层次上完全的不协调成为新的层次上(诗意)的完全协调[10]。这就是利科的语义想象理论。在这个理论的启发下,现代性孤独的形成原理获得了更深层的剖析。
现代性孤独的概念总是和一个“漫游者”的形象联系在一起。这个漫游者不可抗力地失去了家乡,被抛弃在一个没有方向没有意义的荒原上,它彷徨、颓废、忧郁、敏感、自由并且自我怜悯,在无垠的虚无中显得渺小,又在命运的悲剧中被衬托得伟大。漫游者成为一个情绪表达的容器,它沟通了所有在现代性孤独概念统摄之下的情感体验,后者作为抽象概念太过飘忽,所以需要一个感性形象来作附注。以至于我们每当谈论起现代性孤独的时候,漫游者的形象就会出现,逐渐地漫游者成为现代性孤独的一个广为接受的隐喻。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现代性孤独引导着一种情绪表达,人们在这个名义下创作的诗歌、小说、电影、美术等文艺作品由此获得了更高的合法性。
五、结语
现代性孤独是一种由于现代性导致的自我意识构建而产生的阶段性文化想象,它虽然基于人类孤独意识这样一种原始情绪而存在,但并不必然地纠缠人生,更不是一切悲剧的源头。现代性孤独只在审美的层面上具有命运的悲剧意义,而把它用做对人生意义的逃避则是一种错误的价值取向。
参考文献:
[1]郭春明.孤独意识的时代凸显与现实关切[D].长春:吉林大学,2011.
[2]田晓明.孤独:人类自我意识的暗点——孤独意识的哲学理解及其成因、功能分析[J].江海学刊,2005,(4):223-229.
[3]萨特.存在与虚无[M].北京:三联书店,2012:107-120.
[4]张永清,薛敬梅.美在创造中——萨特的现象学美学思想简论[J].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1):62-66.
[5]王健.人类孤独意识探源[J].社会科学家,1988,(5):1-8.
[6]张小伟.弗洛姆孤独理论研究[D].南宁:广西师范大学,2007.
[7]柏格森.时间与自由意志[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4:72-73.
[8]鲍俊晓.现象学视野中的萨特想象理论研究[D].上海:复旦大学,2012.
[9]萨特.想象[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14:24~26.
[10]赵娜.近代哲学想象理论的发展危机与转折[J].求索,2012,(5):137-139.
The Loneliness of Modernity Analysis Basic on the Imagination Theory
HUANG Man
(Marx Teaching and Research Center, Beijing University of Post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Beijing 100876,China)
Abstract:Loneliness is not only a personal psychological problem, but it is a subject closely related to the question of modernity. Loneliness is one of the human primary senses. And the loneliness of modernity is the modern way the primary sense expresses itself. It is the very way how human beings maser the sense. The loneliness of modernity devoted from the process in which people build their self-concept. It is actually a cultural imagination. A proper knowledge on the problem is one of the key projects of the self-concept building. And its important to the modernization.
Key words: the loneliness of modernity;the sense of loneliness;imagination metaphor
编辑:黄航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