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国际新闻评论看中国国家形象的建构——以《人民日报》钟声栏目为例

2015-11-05张妍洁

新闻研究导刊 2015年13期
关键词:人民日报钟声态度

张妍洁

(四川大学 文学与新闻学院,四川 成都 610065)

随着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但是由于政治、文化等的差异,中国与西方国家的交流不畅依然存在。因而在当今的背景下,呼唤与中国国际地位相称的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国际新闻评论是趋势。由政论文发展而来的国际新闻评论,正逐步形成自己独特的体裁风格。以国际新闻评论为切入点,从主流媒体的国际新闻评论的性质和特点,研究国际话语权的建构和国家形象的塑造具有一定的现实指导意义。

一、国际新闻评论的要义

目前学术界对于国际新闻评论没有专业权威的定义。国际新闻评论不仅是针对国外的新闻事件、社会问题的思想评论,也包括国内的与其他国家有关的新闻事件和社会问题。随着国际环境和形势的不断变化发展,传统的国际新闻评论的界定越来越模糊。

首先,从形式上看,国际新闻评论是新闻评论的一种形式,它以媒体编辑部、作者个人等为主体,通过大众传播工具,针对国际事件进行思考、说理和论述,以对受众进行意见引导。其次,从其内容特点来看,国际新闻评论的特点是内容的国际性。国际性指两个方面,一方面指对存在于国外的但对中国和其他国家有重要影响;另一方面指发生在国内但对国际社会有重要影响的新闻事件、社会现象、紧迫问题的评论。再次,在主体意义上看,国际新闻评论代表的是一国的立场,发出一国声音的重要工具。在中国国际地位逐步提高,国际交流更加密切的背景下,中国的声音显得越来越重要,因此加强中国国际评论的传播力势在必行。

二、《人民日报》“钟声”栏目

2008年11月,《人民日报》推出了“钟声”为笔名的国际评论,以正面阐述中国对一些国际问题和涉华问题的立场为重点,在风格上以快速反应、尖锐鲜明见长。近年来,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不断提高,涉及中国的国际事务越来越多。作为中国的权威媒体,人民日报有义务对一些重要的国际问题和涉华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同时针对一些国际社会的不实指责进行反驳。

(一)选题意义上的“钟声”

笔者将《人民日报》“钟声”评论的选题按国内事件和国际事件进行分类比较,试图从中看出其评论的侧重点。

据统计,涉及国际事件或内容的评论数为47篇,占总体的63.5%,而国内的为27篇,占36.5%。由此可看出《人民日报》“钟声”评论对于国外事件的关注度要高于国内的,体现了该栏目以传播国际事件为主旨的态度。

(二)主题意义上的“钟声”

主题意义上的“钟声”,宏观上分为政治、经济和文化三大类;微观上分为国际形势、世界经济、国家关系等。

在宏观分类中,涉及政治的主题有51篇,经济的有7篇,文化的有16篇,占百分比分别为68.9%、9.5%、21.6%。由此可见,“钟声”栏目以政治传播为主。政治是国际事件中不可或缺的内容,同时也涉及国家主体之间的关系和国际关系中的形势。

而在微观分类中,“钟声”评论不仅包括国际合作、国家关系、世界经济、国家安全、国际战略以及国际形势等内容,而且包括不同的国家和地区。

(三)态度观念中的“钟声”

关于《人民日报》“钟声”评论的态度,将按照标题中带有主观色彩或强调主体态度等词和文章主要思想表达的主观愿望的标准进行分类,如出现“不要”、“不应”等词的均属于否定的态度。而出现褒义色彩的词,如“有助于”、“促进”等积极色彩的词,则视为肯定的态度。

据统计,持肯定态度的有21篇,占28.4%,中立态度的有24篇,占32.4%,否定态度有29篇,占39.2%。持否定态度的占主要部分,主要是针对国际上对于中国的持怀疑态度的否定以及对于国际争论事件强调中国的态度。而中立的态度则是作为第三者的角度,冷静的分析看待国际格局和形势。对于肯定的态度,主要是鼓励和以积极的姿态为世界的发展做贡献的事。

三、国家形象的建构

目前,利用本国媒体建构与国家本体相互支撑的国家形象,成为当今国际事务的重要环节和各国外交制胜的有效策略,因而媒体呈现出来的国家形象正日益受到各国政府的重视。

人民日报作为中国的国际级媒体,其国际评论不仅分析了形势、把握国际格局和明确发展方向,同时还帮助读者理解新闻事实的内在本质和典型意义。本文通过对《人民日报》“钟声”栏目国际评论的分析,可呈现出这样的国家形象:

(一)独立自主,和平崛起的使者形象

独立自主,和平崛起是当今中国为世界展现的形象,在“钟声”中不仅有强调中国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决不屈服外来压力的决心,还有强调将中国的发展与世界的发展利益结合起来的态度。

(二)促进世界发展,共求发展繁荣的友好形象

促进世界发展,共求发展繁荣是中国为世界展现的又一标志形象。对拉美、非洲等国家和地区的援助以及与发达国家的经济贸易战略合作都体现了这样友好的国家形象。

(三)开放民主,自信负责任的大国形象

开放民主,自信负责的大国风范则通过国民的精神状态和生活表现传播,在“钟声”中亦有不少篇幅体现了大国之路的精神支撑,同时也有以自信的姿态向世界证明中国的开放和改革的决心。

四、意义与启示

(一)人民日报国际评论的现实意义

(1)从媒体与外交互动关系出发,“钟声”栏目的现实意义主要体现在权威性和主导性上。通过数据可以看出,人民日报的国际评论,是阐明中国外交立场的最权威的媒体声音,这种权威性一是来自《人民日报》的官方背景。二是来自对中国外交政策和官方立场最忠实、最直接的阐释和说明。三是国内外各界人士的普遍认同。主导性方面,主要表现为国际评论所坚持的正确的舆论导向,当中国其他媒体就某一国际问题发表看法时,不会忽略《人民日报》对这一问题的表态,基本会持有相同的论调,同时其往往也主导着中国民众对某一问题的认识和看法,并形成统一的态度和行动。

(2)从历史和功能的角度来看,《人民日报》“钟声”栏目承担起了作为主流媒体向世界说明中国外交政策的职责,帮助受众更好地认识和理解中国,起到了引导国内外公众舆论的积极作用。

(二)启示意义

第一,评论的深度、广度及时效上有待进一步增强。在报道的主题方面,作为国际社会的一员,不仅要考虑中国国内最关注的政治、经济、安全、外交等主题,还应当对社会问题如人权、环境等世界性的公共议题投入更多的关注,扩展报道的国际视野,展现中国媒体开放、包容、参与的积极姿态。第二,评论的风格、叙事的技巧上有待进一步改进。《人民日报》作为官方主流媒体,虽然需要有大报的风格,但仍要克服一种不自觉的居高临下的单一报道。第三,栏目建设的参与性、广泛性有待进一步扩展。在各种声音和观念多样化、多元化的条件下,围绕增强吸引力和权威性的目标,使得信息能实现双向的互动。

国际新闻评论最大的初衷和目的,应该是通过国家级主流媒体这一工具和手段,来更好地阐明中国的外交政策,提升中国的国际形象,维护中国的国家利益,配合中国外交目标的实现,建构良好的国家形象。

[1]丁法章.新闻评论教程[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

[2]马少华.新闻评论教程[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3]托伊恩·梵·迪克.作为话语的新闻[M].华夏出版社,2003.

[4]张华念.人民日报国际评论的语体风格研究[D].河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

[5]金昊.人民日报与中国外交[D].复旦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

[6]孙有中.国家形象的内涵及其功能[J].国际论坛,2002.

猜你喜欢

人民日报钟声态度
古刹钟声
盛世钟声
态度
别人对你的态度,都是你允许的
夏天好烦 懒也能穿出态度
态度决定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