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艺术
2015-11-04汤伟
1.纽约吴冠中画展:形式决定内容
由上海美术馆和亚洲协会举办的中国著名画家、也是在国画上最具创新精神的吴冠中主题为《革命水墨:吴冠中绘画》(Revolutionary Ink: The Paintings of Wu Guanzhong)画展,在纽约的亚洲协会展出。
“通古今之变,成中西之美”,这是原台湾故宫博物院副院长李霖灿评价吴冠中的话。吴冠中打通古今中西,他理解古今艺术变化规律,融合中西艺术之长,创造了一种新的、有独特个性面貌的艺术风格。
吴冠中(1919——2010)是二十世纪中国最重要的艺术家之一。他出生于江苏省。从无锡师范初中部毕业后,吴冠中考入浙江大学代办省立高级工业职业学校。1936年转入杭州艺术专科学校,从李超士、常书鸿及潘天寿等学习中、西绘画。1942年毕业,任国立重庆大学助教。1946年考取公费赴法国留学。1947—1950年在巴黎高等美术学校J苏弗尔皮教授工作室进修油画;同时在A洛特工作室学习,并在卢佛尔美术史学校学习美术史。吴冠中1950年秋返国。先后任教于中央美术学院、清华大学建筑系、北京艺术学院、中央工艺美术学院。
吴冠中在50—70年代,致力于油画风景创作,并进行油画民族化的探索。他力图把欧洲油画描绘自然的直观生动性、油画色彩的丰富细腻性与中国传统艺术精神、审美理想融合到一起。他擅长表现江南水乡景色,如初春的新绿、薄薄的雾霭、水边村舍、黑瓦白墙,和谐、清新的色调,宁静、淡美的境界,使画面产生一种抒情诗般的感染力。
从70年代起,吴冠中渐渐兼事中国画创作。他力图运用中国传统材料工具表现现代精神,并探求中国画的革新。他的水墨画构思新颖,章法别致,善于将诗情画意通过点、线、面的交织而表现出来。他喜欢简括对象,以半抽象的形态表现大自然音乐般的律动和相应的心理感受。既富东方传统意趣,又具时代特征,令观者耳目一新。
作为中国文化的代表人物,其作品在中国和世界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作为美术教育家,他又勤于著述,立论独特,在二十世纪中国艺术的重大转变时期,提出了个人主义、形式主义、现代主义和文化传统之间的关系问题。因为这些观点富有争议,常引起中国的艺术家和学术界之间的激烈辩论。
以中国传统文化艺术为基础,他的绘画源于写实,逐渐走向表现,又不断输入中国写意元素和抽象元素。他的绘画重情感表现,善于把自己内心的激情融入点、线、面、色彩和独特的构图之中。他重视写生,重视对客观自然的体验,但更重视自己的感受。他的艺术跳动着时代的节奏,带有鲜明的中国色彩并具现代性。他是中国现代美术史上大胆强调形式美感的人。他的这一主张和他的绘画实践成果,推动了20世纪晚期的中国艺术走向现代的步伐。
吴冠中认为美术作品是靠形式来感染人的,形式语言不好就不能感动人,他觉得所谓内容即题材不是最重要的,形式语言不能感动人,作品就不能发挥作用。他认为美术作品是“形式决定内容”。
他主张艺术要让人看得懂,主张“风筝不断线”,但认为艺术家要研究抽象美,有对抽象美的认识,艺术作品才会有强烈的形式美感。
这次展出选择了吴冠中近乎六十年的绘画生涯中,从20世纪70年代中期到21世纪2004年中最好的作品。主办者特别提到:当大多数艺术家在20世纪70年代寻找西方艺术灵感时,吴冠中在他的职业生涯中期开始转向传统。展览追溯他此时期创作的作品,看得出他善于从中国丰富的水墨画历史遗产中聚焦,也代表了他激进的个人风格、沉浸于他的强烈的形式主义原则中,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中国传统水墨画如何能成为新世纪新的艺术手法的过程。
他的景观水墨画清楚地记载了数百年传统的中国水墨山水画打下的坚实基础。吴冠中的画受明显到山水画大师郭熙的影响,也从他的笔触中不难看到从宋代到清朝(1644-1911)这段历史时期水墨画对他的影响。在此基础上他创作的作品,又打破了传统,大胆使用鲜艳的色彩、自由的笔墨,极端注重形式。展览中看到吴冠中从20世纪70年代末到2000年,在中国各地写生和绘画过程中产生的不断反思传统和大胆试验的范例。
在建筑物与日常生活题材中,善于用传统水墨画以小博大的特点,以小的景物元素,体现大的自然环境的庄严和威严,这些描绘农村家庭和城镇建筑的画作,明显溶于他心目中的人造环境。让人们从他绘制的建筑景物流畅的节奏中获得美感。体现吴冠中无论艺术家们画什么,建筑物、山脉、河流、草或树木,画的感觉最重要的美学思想。
抽象化理念。吴冠中的景物画在他创作后期变得越来越抽象。这些从1990年以后创作的作品大部分显示意图、再现状态、情绪和概念。例如,他不再像通常水墨山水画那样以近距离方式观察、具象手法描绘花鸟细节,而是完全沉浸在大的环境之中。在这个问题上,他说,“我想表达的是发生在我的脑海空间和时间的转换。我用我的眼睛看到的许多表象,激发我内心还没有看到的不可预知的转变。”
2.德艺双馨的好莱坞影星梅丽尔·斯特里普
在好莱坞众多明星中,65岁的梅丽尔·斯特里普是最让我喜欢和尊重的,这不仅是因为她出众的演技,更是因为她的性格和品德。
从影四十几载,拍摄40多部电影,梅丽尔·斯特里普塑造的角色就如同一本20世纪女性的百科全书,凝结了上个世纪所有女人隐约错综的痛苦欢乐、爱恨情仇、生离死别:追求独立与自我价值的乔安娜纠缠在丈夫和儿子之间不知所措(《克莱默夫妇》);神秘执着向往自由的莎拉不期然爱情千回百转(《法国中尉女人》);女儿惨死集中营痕刻苏菲终生难以解脱的罪疚感(《苏菲的选择》);翱翔于非洲大地上的卡伦坚定热情自由奔放(《走出非洲》);隐忍的弗朗西斯卡看着情人离去一言不发(《廊桥遗梦》);外表干练的佳斯帕里内心隐藏着不为人知的脆弱(《弦动我心》);高傲冷酷时髦耀眼的米兰达沉淀着低调但深刻的忧伤(《魔鬼高跟鞋》)40年的电影生涯,一部部精彩作品,她的演技足已撑起一个世界。然而她本人却依然那样朴实无华,几十年如一日,淡妆素服,永远保持那份清纯的笑脸。
在84届奥斯卡颁奖典礼上,梅丽尔·斯特里普凭借在传记影片《铁娘子》中出色演绎英国传奇人物、前首相撒切尔夫人,成功摘得那一届奥斯卡“最佳女主角”桂冠。
对于这颇有些意外的荣誉,斯特里普的获奖感言是那样的质朴:“当他们念到我的名字的时候,我感觉至少有一半美国人会说:‘不会吧,怎么又是她?但是呢,你们知道,……好吧,随他们怎么说吧。我先得感谢我的丈夫,如果你在最后感谢他,往往会被音乐声音盖住,我要你知道你对我是多么重要。……..眼前让我看到了我的生活,我看到这么多老朋友和新朋友,让我感到重要的是友情、爱、和我们一起拍摄电影时的那份不尽的艺术享受”。这演讲赢得全体听众起立鼓掌,人们看到最佳女主角萨拉·布鲁克眼里饱含的泪水。
斯特里普此前多次接受采访时都表达过:“我已经拥有了我不曾梦想的一切,应该给别人留下更多荣誉空间。”
这位一生以自己不懈努力赢得14次奥斯卡“最佳女主角”提名,3次奥斯卡“最佳女配角”提名,成为奥斯卡史上获得表演奖提名最多的演员,她的全部的生活就是钟情的电影和家庭。
此次在《铁娘子》中扮演意志刚强、作风果断的英国政坛“铁娘子”,可谓是斯特里普从影40多年以来面临的最具重量级的角色之一,也是一项巨大的挑战。为了演好撒切尔夫人一角,斯特里普一到伦敦就把自己完全封闭起来,让工作人员把食物放在房间门口,“一天24小时,除了很短的睡眠,我做了大量的阅读和分析。我有意体验她是怎么工作的,一样的时间强度、一样的热忱。她做首相的11年也是封闭的生活,我可坚持不了11年。我甚至模仿她拿手提包的方式,包括训斥内阁成员的态度、她说话的口音。”尽管影片上映之后褒贬不一,但在一片争议声中,却没有人对斯特里普的表演提出过任何质疑,因为她实在是太出色了!主持这项奖项的英国著名演员、《国王的演讲》扮演者、奥斯卡最佳男主角克伦·福斯(Colin Firth)说:“梅丽尔,你无论演什么角色,都提高了标准,使别人感到更加困难。”
拍完电影,斯特里普最恋及的就是自己的家。她有句名言:“我自己熨衣裳,我不能让自己被宠坏。”三十几年平凡漫长的婚姻,稳定的家庭,完美的孩子,丈夫是位雕塑师,斯特里普坦言他的存在事关自己精神性生命的存亡,重要得无与伦比。“每当我接下新的角色,或者电影就要开拍,觉得是世界末日就要来临时,他是我唯一可以不断倾诉抱怨的人。”对孩子方面,她是一个亲力亲为的母亲,“我有四个孩子(一子三女)。做饭炒菜一直是我的最爱,虽然自己的手艺不怎么样。”她会尽量抽出时间带他们出去逛街或者干脆亲自辅导学表演的大女儿。她很少会和家人分离两周以上,因此近年她一年一般只拍一部电影。她从不让自己的四个孩子在公共场合曝光,她希望他们能像所有普通孩子一样拥有成长的快乐和自由。也正因为如此,1991年,她和当时的美国总统夫人芭芭拉·布什一起被评为“美国良母”。
梅丽尔不觉得在好莱坞工作和稳定健康的家庭有什么冲突,甚至认为从养家的角度出发,电影是份再合适不过的工作。她甚至笑说,拍电影甚至也是相对而言的休息。“只有拍电影的时候我不用做饭,有人帮我做饭,拍完电影我就回家做饭了。虽然孩子们说我的手艺不如来帮我做过饭的女士,但我会学习,我不会放弃。因为我觉得必须用自己的手照顾我自己的孩子和家人。”
中国清代文学家纪晓岚的先师陈伯崖曾经撰写一副对联,原文是:“事能知足心常泰,人到无求品自高”。这位舍弃满脑子功利与浮躁,不为外物所羁绊,不为浮云遮双眼,从而获得一种超然物外的自在与宁静的好莱坞最不像大牌的大牌艺术家,用中国人的评价叫德艺双馨,足以令那些动则耍大牌的影星、歌星、笑星、球星的各种星们汗颜。
3.惠特尼·休斯顿:人去曲未终
就在离格莱美颁奖晚会举行的前两天,再次得到格莱美提名的著名黑人女歌星惠特尼·休斯顿在比弗利·希尔顿酒店房间永远地离开了她心爱的歌迷,终年48岁。
尽管惠特尼·休斯顿因为人生路上失足后反复挣扎着想爬起来,但是她还是没有挺过来,还是去了。她的突然离去,令全世界喜爱她的粉丝伤心欲绝。
惠特尼·休斯顿1963年8月9日出生在新泽西,熟悉她的人都说:惠特尼·休斯顿简直就是为歌唱而生,从少年时期就在教会演唱时,显示了卓越的歌唱才能。她的母亲茜茜·休斯顿曾是一位著名的福音歌手,表姐迪翁·沃里克也是一名专业歌手。休斯顿童年时曾参加教堂唱诗班,少年时代时曾做过平面模特。
她有很高的演唱天赋,音域宽广、声音高亢,就像一部好车短时间能从静止提升到高速一样,她能够在很短时间从最低音爬到最高音。正式进入音乐界以后,她就以嗓音强有力、一字多转音的感染力和宽广的音域为世人所熟知。她作为第一个黑人女歌星登上著名的杂志《17岁》封面,很快红遍全美和世界。休斯顿以获奖最多的女歌手身份进入吉尼斯世界纪录。在她从11岁开始的创作生涯中,休斯顿总共获得6次格莱美奖,15次Billboard音乐奖,21次全美音乐奖,2次艾美奖和其他诸多奖项。集歌手、演员、制片人和模特于一身的惠特尼,是获奖最多的女歌手(获奖415次,提名562次)。
休斯顿共出过7张录音室专辑、多张精选集和DVD,以及三张电影原声——《保镖》《等待梦醒时分》和《天使保镖》。她不仅为这三部影片献唱,而且还“唱而优则演”,在片中担任女主角。休斯顿还参演了其他几部电视剧和电影,包括出演自己。被誉为“通俗歌曲天后”的歌手她曾创造单张唱片发行量全美达到2500万张的纪录,另外,休斯顿还是世界唱片销量最高的音乐人之一,其唱片在全世界的销量超过1.8亿张。
1992年,她和影星凯文?科斯特纳拍摄的《保镖》(Bodyguard),由她翻唱乡村歌后Dolly Parton的老歌《我将永远爱着你》(《I will always love you》)作为电影主题曲更是一夜大红,这首焕发出强大的激情和冲击力,荡气回肠、余音绕梁的歌曲很快成为激励无数人的经典歌曲。当年,这首歌便刷新了美国排行榜的纪录,连续14周蝉联冠军,唱片更是在全球卖出了3700万张,造就了惠特尼事业的鼎盛期。当年在中国,我就是因为这首歌而认识惠特尼·休斯顿的。
同许多艺术家一样,惠特尼·休斯顿也无法抵御随着功成名就以后带来的精神压力,以后不幸染上吸毒。惠特尼自从在事业高峰期嫁给歌手巴比·布朗之后,就深陷使用禁药与婚姻暴力的传闻中。巴比是欧美乐坛有名吸毒歌手,曾因吸毒被拘禁过好几次。在嫁给他之后,惠特尼也一度染上毒瘾,2002年她在接受ABC《世界新闻》节目主持人戴安·索亚的采访时,公开承认使用过可卡因、大麻以及药物。吸毒还造成家庭破裂,2006年与丈夫离婚,从此她的歌唱事业一落千丈。此后休斯顿曾接受戒酒和戒毒治疗,但是早已风光不再。
然而所有这些阴暗面,都不影响她在音乐上的贡献。惠特尼·休斯顿是这个世界上有史以来最伟大的流行乐手之一,她留下的许多作品在过去的30年里流传广泛。她的声音至今无人企及,具有撼动人心的力量。惠特尼·休斯顿的演唱,曾经影响了不少著名歌星,如玛丽亚·凯莉、杰西卡·辛普森、Lady GaGa等。1991年,她在超级杯橄榄球大赛上演唱的美国国歌,被称为美国体育史上最激动人心的瞬间,这被称为“鼓舞无数人实现美国梦”的强有力演唱的一刻,已经永远定格在无数喜爱惠特尼·休斯顿人们的心头。
今天,流行音乐界的这一束光芒就此黯去,但是她的声音还将继续影响后人,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惠特尼·休斯顿依然活着。
(汤伟,旅美学者,现居美国纽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