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东南州城乡统筹与城镇化发展目标及其推进战略
2015-11-04刘含
刘含
(贵州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贵州贵阳 550001)
黔东南州城乡统筹与城镇化发展目标及其推进战略
刘含
(贵州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贵州贵阳550001)
近年来,黔东南州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的重要决策,积极推进经济发展转变,全州呈现发展速度快、效益好、结构逐步改善、协调性不断增强的发展态势。但是,由于黔东南州的城镇化带动能力不强,因此,还存在经济总量不足、资源利用不够充分、主导产业不突出、就业率较低等问题,其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黔东南州城镇化建设发展。基于此,本文将详细探究黔东南州城乡统筹与城镇化发展目标及其推进战略。
黔东南州;城乡统筹;城镇化发展
引言
目前,黔东南州已经进入高速发展阶段,应该根据国内外的城镇化发展理论和成功经验,以战略眼光和创新思维,积极推动城镇化科学发展,促进黔东南州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1 城镇化发展理论和发展趋势分析
1.1城镇化发展的主要理论和一般过程
城镇化指的是农村人口以及各类生产要素逐渐向城镇聚集而形成的经济结构、生活方式和社会观念等向城镇性质转变的过程。城市化的发展过程一般要经过三个阶段:①初期阶段,城市化率在30%以内,发展速度较慢;②快速发展阶段,城市化率从30%加快提升为50%直至70%,城市郊区化和城市群形成;③高级阶段,城市化速度减缓,出现“逆城市化”。
1.2城镇化发展的主要趋势
适应世界城市化发展的总趋势,中国城镇化逐渐出现以下发展趋势:工业化水平不断提高,作为主要支撑力能够极大的推动城镇化进程;城市群和城市带迅速兴起并成为推进城镇化的主体形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趋于协调发展,城镇功能将进一步完善;城乡统筹发展和城乡一体化进程不断加快。
2 黔东南州城市综合体发展阶段判断
影响城市综合体发展的因素较多,基本涵盖了城市各发展阶段的诸多要素。根据《都市综合体开发建设研究》、《我国城市综合体发展途径探讨》、《城市综合体的发展过程分析》等文献的结论,以区域和城市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城镇化发展水平作为城市综合体发展阶段的主要判断因子。
黔东南州城市规划布局如图1所示。黔东南州城市综合体的发展应不同于其他地区发展方式,必须符合贵州省地方特点和阶段性特征,符合贵州省城镇化的发展特点,走大、中、小型结合,多功能并存,试点探索与总结提升相结合的贵州省特色城市综合体发展之路,通过城市综合体和城镇综合体建设推动城镇化全面提速提质增效。
城市综合体类型发展、建设布局,要注重先发地区和后发地区的平衡;注重与贵州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相结合;发挥自然、人文资源优势,合理运用民族文化、历史文化元素、符号,充分体现城市综合体的民族文化特色。尤其是三个民族自治州,要从内涵、功能和风格上得到充分体现民族特色,大力发展低碳、环保产业,加强节能、减排、降耗设计,推广发展绿色建筑,体现生态文明特征。
图1 黔东南州城市规划布局图
3 黔东南州城乡统筹与特色城镇化目标
(1)生态目标。城乡统筹的生态目标要将生态文明理念放在首位,结合黔东南建设生态文明试验区,充分发挥黔东南生态优势,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建设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相协调的绿色城乡。
(2)经济目标。城乡统筹的经济目标是构建优势互补、分工合理、发展协调的产业布局体系,形成城乡互补与城镇化产业化相互交融的富裕城乡。
(3)社会目标。城乡统筹的社会目标是大力推进城乡一体化,全面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实现劳动力自由流动与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和谐城乡。
(4)空间发展目标。城乡统筹的空间目标主要是对空间资源进行合理的配置,实现经济利益最大化,形成合理国土开发秩序,避免造成无序竞争和空间资源浪费。
4 黔东南州城镇化路径与推进战略
4.1特色城镇化路径
以新型工业、外来产业承接、民族文化与生态旅游业、城乡公共服务体系构建为基本动力,农村移民和农业富余劳动力转移为补充,将中心集聚与网络化发展有机结合,促进产业化与城镇化协同发展,建设经济发展与基本公共服务构建相互协调的新型城镇化道路。
4.2新型工业化战略
依托本地优势资源走特色导向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加快构建与生态保护相适应,能显著增加就业吸纳能力、推动实现州域经济高效集约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
加强林业资源整合、破解成本约束,推进林浆纸一体化发展。挖掘州内苗、侗民族民间中药偏方,支持企业化规模化发展,加快推进中药材专业市场的建设,支持骨干企业加快GMP达标建设。
发挥民族、文化、生态、农业特色产品等组合优势,以旅游为窗口加快资源整合、打造具有全国乃至国际影响力的特色品牌。培育和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如:生物能源、风能、页岩气、新材料、高端转变制造等。
4.3多元区域合作战略
深化多层级、多目标、多领域的多元区域合作战略,充分对接国内内需市场,积极寻求对外开放,引入产业发展的外部动力。
加强与珠三角、长三角的经济联系,承接产业转移;充分利用泛珠三角地区、成渝经济区、东盟经济区等开放窗口,积极参与国内、国际区域合作,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加强跨州边界地区的协作与竞争,在产业承接、旅游、农业特色资源开发及相关产业整合发展基础上寻求更高定位,并在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保、连片特困地区脱贫等方面加强合作。
4.4绿色城镇化道路
实现经济发展要素的有序集约,维护“两江一河”生态安全格局,缓解贫困人口、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之间的矛盾,以全州城乡发展资源条件、产业动力与环境承载能力为依据,实施中心集聚与网络化发展有机结合的绿色城镇发展及人口战略,推动农村人口向城镇集聚。
4.5差异化城镇化发展战略
基于黔东南的生态格局,以生态和用地条件作为城镇化前提,根据资源和空间要素的差异化分布来确定城镇布局,确定差异化的州域城镇化空间指导方针,实施差异化城镇发展战略。合理划定州域空间主体功能分区,维护区域生态格局,严守生态安全底线,推动人口和要素向优势区域集聚,突出区域中心城市和交通通道的带动作用,创新山地生态城镇化发展模式,推动城乡生态一体化发展。
4.6设施配置与劳动力培训战略
公平配置城乡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设施战略:为缩小地区、城乡之间的设施服务水平差距,推动贫困地区跨越式发展,实施公平导向的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设施配置战略。把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放在优先位置,按照适度超前的原则,加快构建覆盖全州城乡的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推动城乡供水、能源、信息、环保等设施一体化建设;加快推进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大力发展教育、卫生、文化、就业和社会保障等事业,推动全州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实施农村劳动力就业培训与转移战略:以大力发展劳务经济、消除贫困为目标,抓好农业富余劳动力技能培训、劳务基地建设、品牌推介、服务管理、就业创业扶持等工作。
4.7农业现代化推进战略
推进五个方面工作建设:①更新观念。示范引路,榜样带动,转变农民观念;②科技创新。要改革现行的农业科技体制,以生态农业作为导向确立科学合理的技术路线,培养和造就一支高素质的农业科技队伍,以足够的资本投入和省域合作来支撑;③制度创新。在农业生产制度创新中,最为重要的是包括土地流转制度在内的土地产权制度创新和农业生产组织制度的创新,其核心是尽快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④信息化。建立组织机构,配备专业技术人员,培训信息员,建立各类农业信息数据库和专家系统;⑤农村工业化和城市化。农业现代化是与农村工业化、农村城市化互为表里、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关系。结合黔东南州资源优势,优先发展农业资源型加工业,特别是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业,以农副产品加工业带动农业产业化和农业的现代化。
5 黔东南州城镇发展目标与空间发展策略
5.1城镇发展总体目标
重点发展黔东南州为贵州有区域竞争力的规模化、综合型高等级城市作为州域经济发展极核,加快镇远市、黎平市的整合,带动周边城镇集群发展,力争在规划期末建设成为贵州省东南地区重要的城镇密集发展地区;扶持具有特色产业动力的县城与小城镇;在产业发展动力弱的地区,建设基本公共服务型的县城和小城镇;构建符合黔东南州经济产业发展、资源环境保护、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等民生型发展目标相匹配的大、中、小城市与小城镇协调发展的绿色城镇体系。
5.2加快形成合理的城镇空间等级体系的城镇发展策略
强化州域中心城市、次中心城市发展,夯实城镇空间发展基础,逐渐发展和培育中小城市及各级城镇,形成层级分明的空间等级体系;大力推进大城市和中等城市的建设,加强城市综合服务职能,提高城市竞争能力,引领和带动周边地区城镇与产业的发展。
5.3城乡基础设施统筹发展战略
依托现有交通等基础设施,充分发挥交通设施的牵引和带动作用,着重加强县域之间以及县域内部的联系,实现各种要素之间的畅通交流;综合研究城乡基础设施的服务范围,统筹基础设施均衡有序发展,避免重复建设。
5.4次区域发展战略
基于城镇发展资源的差异化和要素空间的分散化,州域不同区域发展条件、发展动力及产业特色迥异,分区域整合发展更利于发挥集群优势,增强经济、产业发展的协调性,增强区域竞争力。黔东南应推动“差异发展,单元整合,分区协作”的差异化发展模式,根据发展动力和城乡组织要求划分多个次区域,立足次区域分工与协作,实现州域整体发展。
5.5推行生态环境保护优先的绿色城镇发展策略
强调生态文明建设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充分考虑城镇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在城镇建设时优先保证生态环境保护,并尽可能采用组团式的城镇空间发展模式。
6 结语
黔东南州城镇化发展必须适应世界城市化发展的总趋势,并且根据自身特色推动城市化发展;必须符合贵州省地方特点和阶段性特征,符合贵州省城镇化的发展特点;应明确黔东南州城乡统筹与特色城镇化目标、城镇化路径和推进战略,并且根据黔东南州城镇发展目标,促进黔东南州城镇化发展。
[1]由建勋,陈留彬.农民工培训的现实困境及对策[J].职业技术教育,2010(22):60~63.
[2]戴年红,李石新,熊云.我国失地农民面临的困境及应对措施探讨[J]. {H}农村经济与科技,2012(07):34~36.
[3]唐智彬,石伟平.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现状及问题分析[J].{H}职业技术教育,2012(28):60~65.
TU982.29
A
1673-0038(2015)40-0131-03
2015-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