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林古城的人居环境特色
2015-11-04张少军
张少军
(榆林市恒泰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陕西 榆林 719000)
榆林古城的人居环境特色
张少军
(榆林市恒泰建筑设计有限公司陕西榆林719000)
榆林,别称驼城,因背依驼峰山而得此名。榆林城始建于明洪武初年(公元1370年前后),原为榆林庄,到同治二年(1863年)形成现在所具规模。西卫宁夏、南蔽三秦、北瞰河套(地理位置北纬38°14′东经110°42′左右),地势险阻,为明代九边重镇之一。
榆林自古商贸、文化发达,为塞外一颗灿烂的明珠。城中有贯通南北的大街,跨街有十座美丽的牌坊及阁楼(今尚存星明楼、万佛楼、钟楼三处),西傍辅之以二街及三街,与东西密肋式的小巷构成“鱼刺”形布局,独具特色。城内长街短巷,四合院鳞次栉比,古朴典雅,雕楼重重,为明清时期建筑,边塞古城风貌犹存。
1 榆林城的形成与规划特点
从榆林城形成过程可窥见古代环境的创造与传统的环境观念——使用和防御并重之意识,由小到大的发展演变过程,也反映了古代劳动人民战胜“城悬紫塞玄常惨,地拥黄沙草不生;早上皮袄手套、中午汗衫草帽、下午风镜口罩”的恶劣自然环境的精神。城池的形成是榆林人民智慧的结晶,体现了因天下、就地理,城郭不中规矩,道路不求准绳的因地制宜思想。
据《延绥镇志》载:因逐步发展,城区局促,先后经过大规模地三次扩建,即所谓“三拓榆阳”。
第一次:成化二十二年(公元1486年)巡抚黄黻将保城向北展筑城辕约六里,即今上帝庙以北,俗称北城(见图1)。
图1 古城总图
第二次:弘治五年(公元1492年)巡抚熊绣将城垣由南门又向南扩展至凯歌楼,新建城垣约七里,凯歌楼为南北。这次展筑的城垣俗称中城。
第三次:正德十年(公元1515年),延绥总制邓璋因南关外人烟臻集,店铺栉比,奏筑南关外城,将南城推至榆阳河沿岸,新扩城周十三里。筑起南门叫镇远门并设西门二。这次展筑的城垣俗称南城,也是目前最有价值的一部分。
但清同治二年(公元1863年),因北城被流沙积压,遂将北城向南回缩,在第一次所筑南城上帝庙附近改设北门,就是现在的规模,这次回缩几乎将第一次南拓之前的规模全部丢弃。
榆林城垣,东枕驼峰、西濒芹水、南临溪流、北依大漠,依山傍水,景色秀丽。城墙宽厚高大、气势雄伟(为陕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三次南拓均设东、西、南门,但未见北门,据说一来是北部风沙流如烟云,势不可挡,只有高高的城墙才能抵挡,更重要的是北宋来犯之敌频繁,为防御蒙古骑兵冲入,不设北门,只是在北门城墙上设二层坚固的敌楼。长达32里的四周城墙上曾耸立着四座墩台,东、西、南三面设七座城门,主城门上均建敌楼,下筑翁城并设千斤闸。
城内三次展拓紧依一条大街(今日为步行商业街),街中有跨街十座牌楼(图2),一片兴盛、繁华之景象。街两旁有上巷下巷(今中巷)连同,有长有短,有曲有弯,皆因地势之利弊、险要而设置,越往南越能显现出“”状布局,巷道之间南北有两个四合院背靠背,东西家家户户连为一串,形成东西巷道。历史上榆林小手工业相当发达,这样的城市布局体现出行走之便捷、商业活动之频繁,大街西旁商业面部鳞次栉比,后因发展,南城开始有了二街,近而三街,并逐步向北延伸,形成现在两条大街,一条小巷(三街),原下巷(西巷)条条都延伸至二街以西,现称中巷和下巷(见图1)。
图2 榆林旧城南大街
2 榆林城内的居住活动和基本环境
2.1商业贸易摊点及活动
自古榆林人以“精明”著称,这主要是相对于蒙人而言的。榆林手艺人较多,手工业较为发达,相比之下农牧业活动较少,吃喝问题依靠城外来源,城内只种蔬菜以供自足,主要以商业为主。城北门外设有易马城,主要与蒙人作以物易物之生意(据说是语言不通只故),城南镇川是一个当时西北著名的物资集散地,主要与天津等地的商人交易。城内除大街各色各样的面部外,也有集中的贸易点。如四方台旁的骡马市场,南门天城店(粮油市场)等。
2.2集会
城区总图中可以发现,榆林人的宗教活动之丰富。大大小小的庙宇塔寺不下三十个,当时的主要集会方式就是庙会。既无固定的戏院,也没有今日书楼歌厅,有的只是佛塔神庙。这些寺庙都有各自固定的祭祀之日,到时城内老少披红戴绿,户邻间吆喝,巷道集队,象小溪汇入江湖一般走上大街,蜂拥至各庙寺朝拜进香,听书看戏,热闹之非凡不亚于现代人过元旦春节。生意人了就乘机做起他们的如意买卖来了。再一种集会就是正月闹秧歌了,每逢春节都要从初五开始闹到十五过后才“息马”,规模宏大、气氛热烈,大街两旁人山人海,小巷上下人来人往,好不欢喜。还有城西的莲花池,八月莲花开了,争奇斗艳,赏花者成群结队。
2.3榆林城内水源问题
榆林城建立与发展无不与水有着密切的关系。原北城址中有一很好的泉眼,后被圈在北城墙后,榆林人仍不忘那口养育过祖辈的井,将地名改为“观井滩”。三拓榆阳后,水源有普汇泉(著名的桃花水)、龙泉(龙泉寺旁)等六口泉水。据说在二拓榆阳之前,城内人主要集中在普汇泉以南至凯歌楼以北,普汇泉涌出的水经过街道旁的直至莲花池后流入榆溪河,由于春天泉旁不断有桃花漂入水面所经之处家家户户均打此水食用,总有几朵浮在自家桶中,于是有了一个好听的名字桃花水。第三次南拓后城区水源更为丰富,但再往南直到当代也再没有见新的水源,我想这不能不说水源与建拓城池有密切的关系。
2.4榆林民居及现状
旧时榆林民居多为四合院,双坡硬山屋面平房构成,在靠驼峰山一带也有少数人家住在土窑洞内。典型的四合院均为当时富豪及退役官僚所建。一般为前后两院,后院内眷,前院客室、书屋等。四合院均为东西相邻,多数大门面南(少数也有面北),组成东西一行,行与行之间便是行道,成东西行列式布局(见图3)。越往南,这种特征越是明显,城内居住规划日臻成熟。
图3 旧居住区
榆林城又称塞外小北京,这不光是因它保留了较完整的城墙,城内骑街三楼,也与城内有如此多得四合院有关。榆林四合院(见图5目前已无很典型、完整的)虽比不上北京四合院(图4)古老著名,但有很多内在的相似之处。院门前树旗杆、蹲石狮,大门为水磨砖门楼(有些与北京垂花门相似),门内有影壁(图6),门对有照壁,简洁对称的单体建筑和高低、体量大小、错落有致及穿廊花窗组成丰富的院落空间,辅之以花木,石桌石凳,使院落更具生活气息。
图4 榆林四合院
图5 典型北京四合院
对老城区室居和聚居两大要素评价的目的是整理和总结我们传统居住环境的建造经验,以利于后人不断创造出有地方特色的城市新格局、新民居。
以人居环境角度看,古城榆林有以下特点:
(1)长街(大街)短巷结合,南北约250m左右又有一大巷道贯通东西,交通及视线短捷畅通,成鱼鳞“”状布局。
(2)古城发展紧紧抓住水源这个关键,并依山傍水建筑城池,抵御了风沙的侵袭,创造了特色。
(3)宗教建筑在城周围较均匀地分布,方便了民众的祭祀和集会活动。
(4)跨街牌楼丰富了街景,又是重要的方位标识符号。
(5)沿街均为低矮店铺,并有几步台基(阻挡洪水),使人觉得生动、亲切,又是人们小聚说话的好地方。
(6)有明确室外公共空间(大街),半公共空间(巷道),半私有空间(院落,有时院内不住一户人家),便于聚、居。
(7)四合院那种防风寒侵袭,亲切的人际关系仍为今日建设的楷模,值得进行提炼和运用。
总之,以上所述只是旧城区中的部分特点,有些是很值得我们现在借鉴的布局手法,是历代先辈战胜自然,建设家园的智慧结晶。
TU984.2
A
1673-0038(2015)39-0184-02
2015-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