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自拟化痰祛瘀方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疗效观察

2015-11-04白杏强李静李聪敏杨晓霞

中国中医急症 2015年10期
关键词:短暂性全血脑缺血

白杏强李静李聪敏杨晓霞

(1.河北省新乐市长寿街道办事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河北新乐050700;2.河北省新乐市中医医院,河北新乐050700)

自拟化痰祛瘀方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疗效观察

白杏强1李静2李聪敏2杨晓霞1

(1.河北省新乐市长寿街道办事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河北新乐050700;2.河北省新乐市中医医院,河北新乐050700)

目的观察自拟中药化痰祛瘀方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4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2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自拟中药化痰祛瘀方口服。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纤维蛋白原、颈内动脉和椎动脉血流速度、中医证候评分及总有效率。结果治疗前两组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纤维蛋白原、颈内动脉和椎动脉血流速度、中医证候评分差别不大(均P>0.05)。两组治疗后上述指标与治疗前比较,均明显降低(均P<0.05),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5.20%,高于对照组的82.30%(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轻微,治疗前后肝肾功能和血常规检测均正常。结论自拟中药化痰祛瘀方可改善血液黏稠度、降低脑血流速度,治疗TIA疗效确切,安全性好。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中药治疗化痰祛瘀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是指脑动脉短暂性供血障碍导致的局灶性神经功能(包括脑、脊髓或视网膜)障碍,且发作时间<2 h[1],是神经内科常见缺血性脑血管疾病。TIA是缺血性脑卒中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约4%~10%患者于1个月内发生脑卒中,而频繁发作的TIA患者48 h内发生脑卒中的概率高达50%[2]。近年来人口随着老龄化的加剧以及人们生活方式和饮食结构的改变,我国TIA发病率呈增长趋势,给人们的健康带来严重威胁。积极治疗TIA、阻止其进一步发展是降低缺血性脑卒中发病率的关键[3]。本研究充分发挥中医药在脑血管疾病治疗中的优势,采用自拟中药化痰祛瘀方治疗TIA取得显著的临床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病例选择均符合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制定的TIA诊断标准[4],中医诊断符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脑病急症协作组拟订的中风先兆的诊断标准[5],辨证分型属痰阻血瘀证。并经颅脑CT扫描排除脑梗死和脑出血。所有患者对本研究均知情同意并签署协议书。排除标准:意识障碍;颅脑肿瘤、外伤等其他原因导致的神经功能障碍;有出血倾向或心肝肾等重要脏器严重疾病;药物过敏或用药依从性差;年龄>75岁。

1.2临床资料选取2012年12月至2014年12月河北省新乐市长寿镇卫生院和河北省新乐市中医医院收治的TIA患者124例,按照数字随机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各62例。观察组62例,男性39例,女性23例;年龄39~71岁,平均(58.60±9.20)岁;发病至入院时间1~19 h,平均(8.20±2.30)h;并发糖尿病12例;高血压19例,冠状动脉硬化型心脏病5例,高血压合并糖尿病3例;颈内动脉系统发病29例(表现为偏瘫13例,肢体麻木或感觉减退8例,单眼黑蒙3例,言语蹇涩3例,失语2例),椎基底动脉系统发病33例(表现为眩晕22例,共济失调8例,晕厥发作5例)。对照组62例,男性36例,女性26例;年龄41~70岁,平均(60.30±8.70)岁;发病至入院时间2~21 h,平均(8.90±2.50)h;并发糖尿病11例;高血压17例,冠状动脉硬化型心脏病6例,高血压合并糖尿病2例;颈内动脉系统发病30例(表现为偏瘫17例,肢体麻木或感觉减退7例,单眼黑蒙1例,言语蹇涩3例,失语2例),椎基底动脉系统发病32例(表现为眩晕24例,共济失调7例,晕厥发作1例)。两组临床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3治疗方法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采用低盐低脂饮食,并给予丹参酮ⅡA磺酸钠(上海第一生化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31022558)80 mg静脉滴注,每日1次,胞二磷胆碱(长春大政药业科技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22026207)0.5 g静脉滴注,每日1次,上述药物均连续应用14 d,同时给予拜阿司匹灵片(北京拜耳医药保健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J20080078)100 mg口服,阿托伐他汀钙片(辉瑞制药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J20080090)20 mg口服,每日1次,并根据基础疾病情况给予降压、降糖等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自拟中药化痰祛瘀方口服,药物组成:法半夏15 g,天麻15 g,钩藤12 g,白术15 g,浙贝母12 g,白附子10 g,胆南星10 g,川芎12 g,红花12 g,丹参15 g,水蛭12 g,鸡血藤15 g,甘草6 g。上述中药均购自新乐市中医医院药剂科,水煎服,每日1剂,分2次温服。两组均治疗3个月后进行疗效评价。

1.4观察指标治疗前后抽取患者清晨空腹静脉血,采用SOUTH型全自动血液流变仪进行血液流变学指标测定,包括全血黏度(高切、低切)、血浆黏度和纤维蛋白原,并进行肝肾功能、血常规测定,采用意大利百胜公司DU6型TCD检测仪测定两组患者颈内动脉和椎动脉血流速度。并将上述指标进行组间、组内比较。

1.5疗效标准治疗前后采用文献[5]的方法对患者进行中医证候评分,根据评分变化情况评价疗效。临床痊愈:评分较治疗前减少≥95%。显效:65%≤评分减少<95%。有效:20%≤评分减少<65%。无效:评分减少<20%或增加,甚至发展为中风。[(临床痊愈+显效+有效)/例数]×100%=总有效率。

1.6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组内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血液流变学指标比较见表1。治疗前两组全血黏度、血浆黏度及纤维蛋白原比较比较差别不大(P>0.05)。治疗后两组上述指标与治疗前比较,均显著下降(均P<0.01),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P<0.01)。

表1 两组治疗前后全血黏度、血浆黏度及纤维蛋白原比较(±s)

表1 两组治疗前后全血黏度、血浆黏度及纤维蛋白原比较(±s)

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1;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1。下同。

组别时间全血黏度(高切)(Mpa·s)全血黏度(低切)(Mpa·s)血浆黏度(Mpa·s)纤维蛋白原(g/L)观察组治疗前(n=62)治疗后对照组治疗前5.39±0.6212.82±1.341.76±0.234.16±0.94 4.61±0.57*△10.37±1.18*△1.38±0.19*△2.77±0.51*△5.31±0.6312.69±1.421.81±0.254.24±1.05(n=62)治疗后4.96±0.60*11.49±1.22*1.52±0.22*3.04±0.59*

2.2两组脑血管血流速度比较见表2。治疗前两组颈内动脉、椎动脉平均流速差别不大(P>0.05)。治疗后两组上述指标与治疗前比较,均显著下降(P<0.01),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P<0.01)。

表2 两组治疗前后颈内动脉、椎动脉平均流速比较(cm/s,±s)

表2 两组治疗前后颈内动脉、椎动脉平均流速比较(cm/s,±s)

组别时间颈内动脉椎动脉观察组治疗前86.72±9.3548.77±7.35(n=62)治疗后57.19±7.83*△36.86±4.25*△对照组治疗前87.48±9.1649.58±7.15(n=62)治疗后64.71±8.42*40.02±5.58*

2.3两组中医证候评分比较见表3。治疗前两组中医证候评分差别不大(P>0.05)。治疗后两组均较治疗前下降(P<0.01),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1)。

表3 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评分比较(分,±s)

表3 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评分比较(分,±s)

组别n治疗前治疗后观察组6216.09±3.206.22±2.36*△对照组6216.47±3.368.35±2.74*

2.4两组临床疗效比较见表4。结果示,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

表4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n)

2.5安全性指标治疗期间观察组出现2例轻度恶心,上腹部不适,对症处理后缓解,余患者均未发生不良反应,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肝肾功能、血常规检测均正常。

3 讨论

TIA可属中医学“中风先兆证”的范畴,又称为“小中风”“小卒中”“微风”等,多由患者饮食不节,过食肥甘厚腻之品,致中气受损,脾失健运,聚湿生痰,痰瘀阻滞经络,血行缓慢,而致血瘀;郁而化热,热毒蚀体,上扰清窍,致脑神逆乱,而发本病。故痰浊、血瘀导致经络闭阻是中风先兆的主要病机,故中医治疗以化痰祛瘀通络为主[6]。本研究采用化痰祛瘀方是我科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总结的经验方,由法半夏、天麻、钩藤等13味中药组成,其中浙贝母、白附子、胆南星消痰化瘀、祛风通络;水蛭血逐瘀通络;川芎、红花、丹参、鸡血藤活血化瘀、疏经通络;白术健脾渗湿,治生痰之本,配伍钩藤、法半夏和天麻可增强祛湿化痰功效;甘草调和诸药。全方合用共奏化痰祛瘀通络之功,现代医学研究证实天麻可有效降低脑血管阻力,增加脑组织的血液灌注量,同时还可增加脑组织的耐缺氧能力[7]。丹参和红花的提取液丹红注射液可改善TIA患者脑血管血流动力学参数、降低神经相关因子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髓鞘碱性蛋白(MBP)、S100B蛋白含量,提高临床疗效[8]。川芎和鸡血藤均具有抗凝、抗血栓、改善脑组织微循环作用[6]。水蛭有效成分水蛭素可降低凝血酶活性,抑制纤维蛋白的凝固和血小板的激活,对血栓形成具有明显抑制作用[9-10]。

本研究结果示,治疗后血液流变学指标和脑血流速度均显著改善,且应用化痰祛瘀方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而治疗后观察组中医证候评分改善情况、总有效率也优于对照组,表明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自拟中药化痰祛瘀方能够更有效降低血液黏稠度、颈内动脉和椎动脉血流速度,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疗效。两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轻微,治疗前后肝肾功能和血常规检测均正常,表明化痰祛瘀方应用于TIA治疗安全有效。本研究纳入样本数较少,随访时间较短,化痰祛瘀方影响TIA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指标和脑血流速度的具体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对TIA患者的远期疗效有待于增加样本数、延长随访时间进一步观察。

综上所述,自拟中药化痰祛瘀方可改善血液粘稠度、降低脑血流速度,治疗TIA疗效确切,安全性好,尤其适于基层医院应用。

[1]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中国专家共识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与轻型卒中抗血小板治疗中国专家共识(2014年)[J].中华医学杂志,2014,94(27):2092-2096.

[2]Sanders LM,Srikanth VK,Jolley DJ,et al.Monash 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 triaging treatment:Safety of a 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 mechanism-based outpatient model of care[J]. Stroke,2012,43(11):2936-2941.

[3]黄维,毕齐.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新进展[J].中国卒中杂志,2014,9(10):874-879.

[4]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脑血管病学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撰写组.中国急性缺血性卒中诊治指南2010[J].中华神经科杂志,2010,43(2):146-153.

[5]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脑病急症协作组.中风病诊断与疗效评定标准[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1996,19(1):55-56.

[6]李继业,杨光福.消痰化瘀方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伴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疗效观察[J].武警医学,2014,25(7):687-689.

[7]焦富英,王欣,周欣可.熄风通络汤治疗风痰阻络型中风先兆临床研究[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2,14(9):25-29.

[8]李向平,李电明,王焕.丹红注射液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脑血管血流动力学参数及神经功能相关因子的影响[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3,19(9):336-338.

[9]徐风玲.理气化瘀通络汤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临床研究[J].中医学报,2012,27(5):620-621.

[10]疏血通注射液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疗效观察[J].中国中医急症,2013,22(12):2112-2113.

R743.31

B

1004-745X(2015)10-1843-03

10.3969/j.issn.1004-745X.2015.10.055

2015-02-26)

猜你喜欢

短暂性全血脑缺血
献血间隔期,您了解清楚了吗?
全血超量采集原因分析及返工制备可行性分析
不足量全血制备去白细胞悬浮红细胞的研究*
间歇性低氧干预对脑缺血大鼠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
胆绿素改善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机制
过去进行时考点梳理一表清
长爪沙鼠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半胱氨酰白三烯受体表达变化的研究
细胞外组蛋白与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关系的初探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颈总动脉内中膜厚度与颅外血管事件及脑卒中复发相关性研究
尼莫地平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后认知功能及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