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针刺联合肌内效贴治疗急性腰扭伤临床观察

2015-11-04王汝心呼志红李飞

中国中医急症 2015年10期
关键词:效贴腰痛活动度

王汝心呼志红李飞

(河北省秦皇岛市抚宁县中医院,河北抚宁066300)

针刺联合肌内效贴治疗急性腰扭伤临床观察

王汝心呼志红李飞

(河北省秦皇岛市抚宁县中医院,河北抚宁066300)

目的观察针刺联合肌内效贴治疗急性腰扭伤临床疗效。方法将82例急性腰扭伤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41例,治疗组采用针刺联合肌内效贴治疗,对照组采用布洛芬缓释胶囊和微波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日本骨科协会下背痛评分(JOA)和腰椎活动度,并比较两组治疗总有效率。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VAS评分降低,治疗组低于对照组;JOA评分增加,治疗组高于对照组(均P<0.01);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腰椎前屈、后伸、左侧屈、右侧屈角度明显增加,治疗组均大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7.56%,优于对照组的82.93%(P<0.05)。结论针刺联合肌内效贴是急性腰扭伤治疗的优选方案。

针刺肌内效贴急性腰扭伤

急性腰扭伤是指腰部肌肉、韧带、筋膜等软组织受到外力突然过度牵拉而导致的急性损伤,多见于青壮年和体力劳动者,临床表现为持续性、撕裂样疼痛,休息后可缓解[1]。本病如不能及时有效治疗,可形成慢性顽固性腰痛,严重影响患者的工作和生活。针灸在中医治疗急性腰扭伤中的疗效得到多数中医学者的肯定。肌内效贴作为防止运动损伤的有效手段,近年来在康复治疗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2]。本研究应用针刺联合肌内效贴治疗急性腰扭伤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病例选择1)纳入标准:符合急性腰扭伤诊断标准[3];病程<5 d;未接受推拿、理疗、针灸、封闭等治疗;对本研究知情同意并签署协议书。2)排除标准:腰椎椎体或附件骨折;韧带严重损伤、撕裂或椎间关节脱位;腰椎间盘突出或椎管狭窄;椎体及附件肿瘤、结核;骶髂关节、髋关节病变;由于其他疾病应用激素类药物。

1.2临床资料选择2012年10月至2014年10月在抚宁县中医院针灸科就诊的82例急性腰扭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41例。治疗组男性17例,女性24例;年龄18~56岁,平均(36.80±8.20)岁;病程6 h至3 d,平均(1.40±0.30)d。对照组男性20例,女性21例;年龄20~57岁,平均(37.20±8.60)岁;病程3 h至3 d,平均(1.50±0.40)d。两组患者年龄、性别构成比、病程等临床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3治疗方法治疗组采用针刺联合肌内效贴治疗,针刺取经外奇穴腰痛点(手背第2、3和第4、5掌骨间)和后溪穴,如疼痛位置在足太阳膀胱经附近,则只取经外奇穴腰痛点,一侧腰痛取对侧手腰痛点,两侧腰痛取双手腰痛点,如疼痛位置局限于督脉附近,则取双手腰痛点和后溪穴。局部消毒皮肤,采用0.22 mm×25 mm针灸针快速进针约0.5寸,然后施以捻转泻法,要求患者产生针感后行腰部旋转或前后左右运动和下蹲起立运动,留针45 min。拔针后休息10 min进行肌内效贴治疗,患者取站立位,暴露腰背部,身体前屈、弓背,用酒精棉球将背部擦拭干净,将Y形贴布(自然拉力)基部固定于髂后上棘区域,内侧尾端沿竖脊肌走形延伸至胸12椎体水平,外侧尾端平行于内侧尾端延伸至第12肋骨水平。以上治疗每日1次,共治疗7 d。对照组采用肿痛安胶囊(河北奥星集团药业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Z13021496,0.28 g/粒)口服,每次2粒,每日3次,同时对疼痛区域进行微波治疗,每次30 min,每日1次,共治疗7 d。

1.3观察指标治疗前后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对两组患者进行疼痛程度评定,患者根据自觉疼痛程度的轻重分别计0~10分,0分表示无疼痛,10分表示难以忍受的剧烈疼痛;并采用日本骨科协会制定的下背痛评分表(JOA评分)评价两组治疗前后的活动能力和工作能力[4]。JOA评分改善率=[(治疗后评分-治疗前评分)/(29-治疗前评分)]×100%,根据JOA评分改善率进行疗效评价。痊愈:改善率为100%。显效:改善率≥60%,<100%。有效:改善率≥25%,<60%。无效:改善率<25%[5]。痊愈+显效+有效=总有效。治疗前后采用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腰椎活动度测量方法[6]对两组患者进行前屈、后伸、左右侧屈角度测量。

1.4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组内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以例表示,组间百分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急性腰扭伤患者临床疗效比较见表1。治疗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

表1 两组急性腰扭伤患者临床疗效比较(n)

2.2两组急性腰扭伤患者治疗前后VAS、JOA评分比较见表2。治疗前两组VAS、JOA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VAS评分降低,治疗组低于对照组;JOA评分增加,治疗组高于对照组(均P<0.01)。

表2 两组急性腰扭伤患者治疗前后VAS、JOA评分比较(分,±s)

表2 两组急性腰扭伤患者治疗前后VAS、JOA评分比较(分,±s)

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1;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1。下同。

组别时间VASJOA治疗组治疗前6.9±1.312.5±2.8(n=41)治疗后2.1±0.7*△24.7±3.4*△对照组治疗前6.5±1.512.9±3.1(n=41)治疗后3.0±0.9*19.6±4.5*

2.3两组急性腰扭伤患者治疗前后两组腰椎活动度比较见表3。治疗前两组腰椎前屈、后伸、左侧屈、右侧屈角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上述指标明显增加(P<0.01),治疗组均大于对照组(P<0.01)。

表3 两组急性腰扭伤患者治疗前后腰椎活动度比较(°±s)

表3 两组急性腰扭伤患者治疗前后腰椎活动度比较(°±s)

组别时间前屈后伸左侧屈右侧屈治疗组治疗前(n=41)治疗后对照组治疗前10.4±2.29.2±2.17.9±2.87.5±2.4 27.2±7.9*△23.6±7.3*△19.8±4.9*△15.2±4.0*△10.9±2.19.7±2.48.2±2.57.8±2.0(n=41)治疗后22.4±6.2*17.5±6.7*16.3±4.4*11.7±3.8*

3 讨论

中医学将急性腰扭伤纳入“筋伤”“痹证”“闪腰岔气”等范畴,患者由于扭转过度、闪挫等致腰部经脉拘急、络脉阻滞、肌肉挛急而难以俯仰,《金匮翼》指出“腰部为一身之要,屈伸俯仰,无不由之,若一有损,则血脉凝涩,经络壅滞”,故急性腰扭伤主要病机为经脉受损,气滞血瘀,中医治疗宜疏通经络,调畅气血为主。腰痛点穴为经外奇穴,是根据中医学经脉理论发展而来的手针穴位,善调腰部气血紊乱、运行受阻,手是周身经脉之气生发布散之所,各脏腑、器官通过十二经脉,均可反应于手部[7],后溪为八脉交汇之穴,与督脉相通,针刺腰痛点穴和后溪穴可通过经络的信息传递,将针刺的效应传导与疼痛部位,达到疏经活血、通则不痛的治疗目的。留针期间,要求患者进行腰部运动有利于改善腰部气血的运行,从而达到止痛的目的。现代医学研究证实穴位针刺可缓解肌肉痉挛、改善血液循环、消肿止痛,有利于病变组织的修复,对急性腰扭伤有较好的治疗作用[8],另外,手部神经末梢分布较多,针刺手部穴位可促进颅内吗啡样物质脑啡肽分泌,抑制大脑皮层痛觉中枢,使痛阈提高达到镇痛的目的[7]。

肌内效贴是日本整脊治疗师20世纪70年代发明的一种保护机体运动系统、促进运动功能的非侵入性治疗技术[2],目前在康复医学领域广泛应用。肌内效贴所采用的贴布以趋近皮肤物理特性为基础而设计,采用高级棉质的黏性材质做成,与传统贴布比较具有皮肤适应好、防水透气、低过敏性等优点。肌内效贴具有较强的伸缩性,贴于背部皮肤上通过增加感觉输入、稳定和支持肌肉关节发挥止痛作用,同时不会对身体的正常运动产生影响。肌内效贴的应用使皮肤和肌肉之间的间隙增大,促进了病变区域淋巴循环和血液循环,减少了引发疼痛的刺激物质,缓解了症状。根据贴布回缩力方向的不同,肌内效贴可放松软组织,缓解疲劳,也可增加肌力,稳定关节功能[9]。国内外多位学者的研究表明肌内效贴在提高脊柱的灵活性、改善非特异性下背痛引起的功能障碍和疼痛方面的疗效令人满意[10-12]。

本研究两组患者治疗前VAS、JOA评分腰椎活动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上述均较治疗前改善,治疗组各个指标均优于对照组,治疗组治疗有效率达到97.56%,表明针刺联合肌内效贴在缓解疼痛、改善腰椎活动度、提高临床疗效方面具有明显优势,是急性腰扭伤治疗的优选方案,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但两种方法联合治疗的具体机制有待于增加样本量进一步研究。

[1]温优良,何萃,陈先武,等.骶管注射联合推拿疗法治疗急性腰扭伤的疗效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2,15(8):917-920.

[2]祁奇,王予彬,陈文华,等.肌内效贴在运动损伤康复中的应用进展[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3,28(10):971-974.

[3]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213-214.

[4]Aizawa T,Sato T,Sasaki H,et al.Results of surgicaltreatment for thoracicmyelopathy:minimum 2-year follow-up study in 132 patients[J].J Neurosurg Spine,2007,7(1):13-20.

[5]春镇,舒国建,陈颖,等.Thera-Band渐进抗阻系统结合针刺、推拿治疗慢性非特异性腰痛的疗效观察[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3,28(1):51-53.

[6]古恩鹏,吴思,王志彬.积分肌电与腰椎活动度在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中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2011,19(11):21-24.

[7]郑宏立.放血结合针刺治疗急性腰扭伤48例疗效观察[J].北京中医药,2014,33(6):448-449.

[8]高艳平.止痛活血汤联合针刺治疗急性腰扭伤41例临床观察[J].河北中医,2013,35(6):820-821.

[9]朱毅,刘震,李凝,等.肌内效贴布贴扎术应用于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早期康复疗效观察[J].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11,26(6):552-553.

[10]Castro-Sánchez AM,Lara-Palomo IC,Matarán-Pen~arrocha GA,et al.Kinesio Taping reduces disability and pain slightly in chronic non-specific low back pain:a randomized trial[J]. J Physiother,2012,58(2):89-95.

[11]贾澄杰,张娴,李盛当,等.推拿联合肌内效贴治疗急性腰扭伤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4,29(8):778-780.

[12]Kratas N,Bicici S,Baltaci G,et al.The effect of kinesio-tape application on functional performance in surgeons who have musculo-skeletal pain after performing surgery[J].Turk Neurosurg,2012,22(1):83-89.

R246

B

1004-745X(2015)10-1832-03

10.3969/j.issn.1004-745X.2015.10.050

2015-02-12)

猜你喜欢

效贴腰痛活动度
肌内效贴与电子竞技的应用实践及机制讨论
腰痛这个仅次于感冒的第二大常见病症怎么处理
基于Delphi的运动处方对断指再植术患者手功能、手指活动度及患指感觉恢复的影响
肌内效贴对一年级学生不良执笔姿势矫正效果的研究
536例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与疾病活动度的关联性分析
肌内效贴:无毒无害理疗产品引发关注
妊娠期腰痛的研究进展
NLR、C3、C4、CRP评估系统性红斑狼疮疾病活动度的比较分析
MRI联合超声成像评价类风湿性腕关节炎患者关节活动度的价值
肌内效贴对女性大学生膝关节肌力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