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时代下开放大学微视频学习资源的开发路径
2015-11-04单珊
单 珊
(江苏开放大学 传媒与设计学院,南京210000)
一、引言
伴随着以微博、微信为代表的“微动力”对教育教学领域的波及,人们的学习也正式步入“微”时代,由此“微学习”“微课程”“微资源”等概念应运而生。由于资源颗粒微小,获取和储存资源的设备轻便,微学习越来越多地融入到学习者的日常生活中。奥地利学习专家林德纳(Lindner)对微型学习的定义是:一种存在于新媒介生态系统中,基于微内容和微媒体的新型学习方式。[1]“微内容”资源指“小片段、松散连接、一直处于动态重组中”的信息单元,如一个小文本、图片、一段音频或视频小片段、一个小Flash,或是一个链接。而其中,视频单元是重要构成部分之一。
“微视频”最初进入我们视野,是以一种个人消遣形式存在,由“草根”大众制作发布的视频形式。对于微视频的概念,在网络视频行业及学术界至今仍无统一界定,不同的应用领域即有不同的诠释。优酷网首席执行官古永锵认为:微视频是短则30秒,长则不超过20 分钟,内容广泛,视频形态多样,可通过多种视频终端摄录或播放的视频短片的统称。短、快、精、大众参与性、随时随地随意性是微视频的最大特点。[2]而微视频作为可视化媒介,在其承载信息内容之时,则被认为是媒体资源。因此“微视频”更多的是指“微视频资源”。作为一种学习资源,从视频的教育性和教学性出发,华东师范大学王觅博士对微视频的解释是:所谓的“微视频”是指富有教学意义的微视频资源。[3]“微视频”是具有完整意义的知识模块/知识点,时常约为2—20 分钟,是由多个“知识原子”构成的微型教学视频资源。微视频的粒度与知识内容属性、特点相关,针对不同的知识内容性质和容量,其对时长以及视频形式亦有着不同的需求。
由此可见,面向微学习的应用情境,以教育目的存在的微视频资源需具备的属性为:从形式层面上,要“短、小、快”,时间不超过20 分钟,视频体积小、传播速度快、播放流畅,适应多元化的互联网传输媒介与平台,方便用户使用互联网、手机、移动终端观看;从内容层面上要“精、达、新”,选题精小、明确,能够完整传达一个知识模块/知识点的学习内容,视频内容处于动态开放的生长环境中,具备评论性、互动性、创新性和前沿性,能根据社会发展和学习者的需求进行学习内容的更新与淘汰。
二、开放大学环境下的微视频学习资源开发路径
开放大学在我国是在广播电视大学的基础上转型而建,教学理念强调开放、灵活、全纳、终身、公平与国际化。它面向社会各层次学习人群,以学习者为中心、采用基于网络自主学习、远程支持服务与面授相结合的教学方式。通过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创建友好的数字化学习环境,满足学习者多样化及个性化的学习需求。在促进教育公平、克服应试教育弊端和落实素质教育,为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形成学习型社会提供支撑。[4]面对这种新型的远程教育教学模式,以直观、生动、轻便、适应多平台为特性的微视频资源恰好体现了开放大学课程资源建设的内涵,符合以成人为主学习者的学习风格和需求,符合当前开放大学日益走向泛在学习、微型移动学习、混合学习的发展趋势。
我国的开放大学目前正在积极探索与开展课程微视频学习资源的开发与建设工作,对于微视频资源开发的路径,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1.已有资源改造,内容微化、素材化、模块化
广播电视大学自成立之初便是以远程教育为主的教学模式,从最早期的教育电影到依托于电视台的教育电视节目开发,到近十年里网络视频课程建设,三十多年来积累了大量的教育电视节目资源及网络教学视频资源。当然,这些“旧”资源中,无论从知识更新的内容角度,还是微视频资源设计开发的教学理念上看,多数已不符合当前新课程体系的资源要求和新技术媒体环境下的学习者需求。然而,对于视频内容还是专业生产的年代,当时资源皆是依靠专业的制作力量和优秀的专家教师拍摄制作而成,其中不乏优秀的品质资源。同时,近几年来,开放大学针对当前的新专业也积累了大量优质的视频课程资源。面对“微”时代学习环境的多元化,学习终端的移动化,学习方式的碎片化,这些现有的资源就如同旧居迁新所时的旧家具、旧衣物一般,如果全盘抛弃则太浪费,要做的是根据新环境的格局进行旧物的筛选、改造和重新布置。因此如何有效地对现有的视频课程资源进行再设计、再利用将是一种低碳、经济的开发捷径,具体的实施步骤可分以下几步:
筛选:这一步毋庸置疑,迁移过程中必定有些内容是要淘汰的,对于内容过于陈旧、视频质量低劣的资源只能摒弃,如计算机软件类的部分课程,由于版本更新界面变化较大,那低版本录屏的视频则必须全部淘汰。
切割、重组:切割是资源改造的关键,也是视频“微”化的有效路径。目前现有视频课程资源现状为,一是时间通常在30 分钟以上;二是教学形式基本以课堂单向式“讲授”为主;三是教学设计以章节型的学科知识为主线。作为适应微学习的微视频学习资源,需要满足时间短、主题小、形式丰富、注重个性与互动与知识模块化。因此,现有资源必须进行切割打散,少数资源根据细化主题进行分割润色即可用,但多数资源绝不仅仅是简单地在时间上进行分割,而要进一步碎化,将已有资源素材化,打破其原有的资源结构,根据新项目的设计思路进行重组和内容提取。这就如同迁居过程中,有些原本成套的家具要分开摆放,有些家具则需要拆散为木板部件,作为材料用于新居中的不同位置。
如,以本人承担的**开放大学“计算机三维动画”课程为例,原有资源是以传统教材的章节为结构主线,章节划分为:“二维图形建模”“修改器建模”“多边形建模”“灯光与材质”“动画”,等等。其中每一章都有概念介绍、方法步骤、举例和作业四个部分。而在改革后的项目化教学设计中,课程单元以项目划分,为:“虚拟演播室”“三维文字与logo”“新闻联播片头”三个模块,每个模块由多个5—10分钟的微视频单元组成。在这个改造过程中,一方面将原有资源中的案例部分进行提取,然后进行切割微化;一方面将原资源中的理论讲解部分作为素材,根据需要插入到相应的项目制作流程中。同时要对每一个微视频小单元进行结构、内容和形式上的完善,使其具备分散耦合的特征,既相对独立,使学习者能根据所需进行选择性的学习,同时又要与其他单元互通互联,从整体上表述一个完整的知识结构。通过如此的切割、重组,时间长、知识结构完整的视频课程便改造成了多个相对独立、小而精的微视频小单元,从而更好地满足开放大学网络学习者个性、自主、碎片式的学习需求。
2.组建资源建设团队,流程化开发项目资源
微视频学习资源开发是一项系统工作,涉及教学设计、影视制作、网络管理、学科专业等多学科领域的理论和技术。首先,作为一种学习资源,它必须最大限度地满足学习者的需求,那就要根据学习者的学习特征、学习目的去进行资源内容的选取和呈现形式的设计,这其中必须有教学设计人员的参与,而且做出的是基于网络环境的教学设计。开放大学的学习者来自社会,学习水平参差不齐、时间零散、有一定的教育背景和工作经验、学习目的明确,因此其微视频资源的教学设计既不同于全日制模式下的翻转课堂,也区别于各大培训机构制作的网络课程,它更强调网络环境下的自主学习以及学历教育的系统性。
一段内容独立、完整的微视频亦是一件影视作品,它要求用最清晰、准确又富有美感的视听语言去有效地传达学习内容。它的“生产”同样需要经过选题、策划、脚本、拍摄、剪辑、包装、配音、合成等一系列流程,因此,影视制作人员也是资源建设团队的重要组成。开放大学是基于远距离、非实时交流、自学为主的教学模式,而作为连通师生、生生的微视频学习资源,除了需要准确地传递信息内容外,还可以借助视听艺术手段从多感官通道去打动学生,达到一种更深层次的情感沟通和艺术共鸣,从而有效地督促激励远距离“无人看守”的学习、弥补“孤独”学习的沟通障碍。一部精彩的电影作品即便看2、3 小时也不会令人乏惫,一档创意新颖的电视栏目可使万人空巷,这就是艺术作品的魅力。因此,如何用影视创作的思维去创作、用影视作品的形式去包装微视频学习资源,是值得思考和重视的一项内容。而这必须通过影视领域专家及技术人员的指导和协助。
然后,网络管理人员是负责制定平台环境下资源的各项技术规范、进行资源的维护管理以及用户与资源相关动态数据的收集与分析等工作,同时,网管人员还需要和教学设计人员及学科教师进行有效沟通,在网络环境下协助开发、实现学习内容的教学设计思路。最后,学科教师既是课程的主讲老师,通常也是整个微视频资源开发团队的主持者,有时也兼做教学设计人员,他要把控整个视频传达内容的科学性、准确性和实效性。
教学设计人员、影视制作人员、网络管理人员和学科教师组成了微视频学习资源的开发团队,他们从不同角度设计和保障着资源模块的形式风格和主题内容,确保以最佳的形态呈现给学习者,实现学习效果的最优化。有团队就有分工、有协作,在追求“产品”品质的同时,“产品”的开发效率也要得到保障,而生产线式的流程化开发则是一种理想的生产模式。当然,这种看似机械的模式仅限于同类资源的小规模量化,模式化生产的同时还要针对个体资源的内容和属性进行不同程度的修改和再设计,达到一个效率和品质上的平衡。
3.迭代开发,多方共建
迭代是互联网时代的一种重要思维。迭代最初是源于数学领域的一个专有名词,指将初始值经过相应公式进行计算后得到新的值,并通过相同方法对新的值进行计算,经过几次反复计算得到最终结果的一种方法。任何事物经过几次迭代之后都会蜕变成新的事物,这一方法在互联网时代被称为迭代思维。[5]
“快”是迭代思维的根基,敏捷开发是互联网产品的一种典型的开发方式,不是传统软件公司大项目产品开发模式,而是通过小项目不断进行迭代、循序渐进地开发。不追求完美,允许有所不足,尽早将产品推到用户跟前,接收反馈,不断试错,在持续迭代中完善产品。其核心思想就是,先在市场以最小化的成本投入一个可实行的极简产品,然后通过不断的验证和有价值的用户反馈,调整各种策略和计划,同时对产品进行快速优化,以期适应市场。这种迭代思维是互联网产品开发中的一种重要的思想和方法,很多成功的产品都应用的迭代思维,快速地获得市场验证并快速地得以改进。[6]作为互联网时代的一种教育产品,微视频学习资源的开发更是需要应用迭代思维,教育服务方首先需要在短时间内上线资源的第一版,或者是全部课程的部分学习模块,学习者通过收看学习反馈视频资源的不足,提出更趋完美的修改建议,同时对学习内容提出新的需求。开发团队收集反馈后再以最短的时间进行修改和补充完善,并迅速推出新的资源提供给学习用户,然后再收集用户反馈进行再开发。发布、反馈、再发布、再反馈,这样的一个过程就是一次迭代,经过几次迭代之后,微视频资源就能达到一个相对完善的状态。
在互联网这样一个扁平的学习空间中,师生关系在重塑,知识传递模式在改变,信息的来源渠道不再单一线性,自上而下,所有平台用户都可成为资源的创作者和发布者。因此,课程的微视频资源不仅来源于课程教师发布的正式学习模块,同时,学习群体(教师、学生、技术人员、专家顾问等)在学习过程中的讨论、交流及各项互动活动中所发布上传的学习相关的视频资源也是资源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我们通常称之为形成性学习资源,而多方构建是这部分资源的最佳开发路径。
4.资源共享,合理借鉴
“开放”是互联网时代的核心关键词,MOOC 的风靡也印证了“资源共享”是这个时代的一致需求。作为一种学习资源,一类影视作品,如果完全靠“本土制造”,微视频资源的开发要经历一个相当长的建设周期才能达到系统、完整,同时,还需要一个更长的周期根据已有资源的应用效果不断地在否定中改进、优化、继续完善。在当今这个各领域飞速发展的信息时代,知识技术的淘汰速度也随之加快,这种形势下,我们开放大学的资源开发工作必须要学会吸纳社会力量、利用“外来”优质资源。
首先,2003年国家开始启动的精品课程建设项目,截至2010年底,总共评审出11 573 门课程,其精华资源浓缩在了国家精品课程资源网(http://www.jingpinke.com)。同时,由教育部、财政部主办的“爱课程”中国大学精品开放课程资源共享平台(http://www.icourses.cn),以发现全球好课为宗旨的果壳网“MOOC 学院”(http://mooc.guokr.com)等等。在门户及视频网站方面,网易推出了“网易视频公开课”频道(http://open.163.com),推出国内外名校公开课,优酷、爱奇艺等专业视频网站专门开辟“教育频道”,腾讯近期也推出在线教育平台“腾讯课堂”,其学习内容涉及到各层次、多学科的教育与培训内容。同时,一些专业培训机构也陆续进军网络学习领域,开始开发网络培训课程和资源,如针对英语培训的“新东方在线官网”,面向三维角色动画技能培训的蓝铅笔在线教育(http://www.lanqb.com)等等。
我们发现,似乎在一夜之间,网络视频课程已悄然在各相关行业领域开花结果,一大批国内外知名教授专家以及各领域业界精英主讲,教育及企业机构出品的优质视频学习资源呈暴发式涌现。这些资源有些是用于交流公开免费的,有些用于商业带营利目的。作为开放大学资源建设初期阶段,首先要思考的是如何利用这些已有的优质资源,必要时也可通过版权购置。同时,对于一些成功的在线学习机构,他们商业化的运作模式也是值得学习和借鉴的。
三、结束语
技术的推动下,学习理念在变,模式在变,学校的功能及教师的要求也在变。微学习、混合学习、移动学习不仅仅是一个时髦的概念,更重要的是如何将新理念落实到具体的学习过程中,通过学习者的体验得到实质性的结果,总结出有说服力的数据。虽然说基于网络的学习、影视媒体教学作为一种模式在电视大学系统已经开展实施了很长时间,也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但不得不承认,从社会认可度上,我们和一些普通重点高校的网络学院以及社会上成功在线教育机构相比还是有差距。况且,作为新型的国际化开放大学,其起点和目标也理应标准更高。微视频作为一种学习资源的有效性已无可争议,而采取何种有效的路径进行开发和建设,是目前开放大学创建初期一个值得研究的重要问题。通过本文的讨论希望能对相关的研究和工作人员对资源建设初期“从无到有”阶段提供一点点启发,接下来,我们将重点探讨面对着新技术带来的机遇和挑战,结合学习的条件和教学论解决微视频资源“从有到优”的教学设计及内容设计问题。
[1]Martin Lindner,Peter A.Bruck..Micromedia and Corporate Learning — Proceedings of the 3rd International Microlearning 2007 Conference[M].Innsbruck:Innsbruck University Press,2007.
[2]杨纯,古永锵.微视频市场机会激动人心[J].中国电子商务,2006,(11).
[3]王觅,贺斌,祝智庭.微视频课程:定义、演变与应用领域[J].中国电化教育,2013,(4).
[4]刘延东.努力办好中国特色开放大学[EB/OL].http://www.edu.cn/jiang_874/20120801/t20120801_ 819900.shtml.
[5]李光斗.移动互联网时代的迭代思维[EB/OL].http://blog.sina.com.cn/s/blog_483476660102e8oa.html.
[6]赵大伟.互联网思维[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