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幸福的法宝——一颗仁心
2015-11-04
仁从对父母的孝开始,从对亲人的爱开始推演扩充为对大众的爱,这就是儒家经常强调的推己及人,也就是老百姓常说的将心比心。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为了实现对大众的爱,孔子提出了两条原则:一条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自己不喜欢的,也不要强加给别人;另一条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自己要站得住脚,也要让别人站得住脚,自己要发展,也要让别人发展。第一条是否定地说,第二条是肯定地说。两条原则实际上是从相反的方向指示着同一个“仁”的道理:将心比心,推己及人,博爱大众,共同发展,大家都赢。
这两条原则初看起来好像很平常,但认真想一想,要真正地落实却何其艰难?可以说人和人的一切冲突,归根结底都是因为违背了这两条原则;人和人的和谐相处,归根结底都是因为遵循着这两条原则。
仔细想想,如果人们真的都能按照孔子提出的两条原则做人做事,世界大同就来到了。因此,在一次世界性的讨论宗教伦理的大会上,全世界不同信仰的宗教界人士和学术界人士都一致同意,将儒家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伦理信条和基督教的“己所欲,施与人”的宗教戒律并列为人类生活应该遵循的普遍法则。
“仁”的最重要的标准:大众的幸福
孔子认为实现“仁”的最重要的标准是大众的幸福。那么怎样落实大众的幸福?孔子首先对政治家提出了要求,这要求突出地体现于四个字——“富之教之”。治理国家,首先应该保障老百姓的生存权,使老百姓富裕起来,然后才有可能、有资格对他们进行教化。请注意,“富之教之”,富在前,教在后,这个先富后教非常重要,绝对不能颠倒,颠倒了就很容易造成以道德的名义吃人。
宋代理学家程颐有句名言,“饿死事极小,失节事极大”。这就是一种典型的吃人道德。
孔老夫子可不这样讲道德,事关大众生存,孔子总是首先伸张大众的生存权,总是把大众的福祉放在第一位。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孔子对春秋时期齐国著名政治家管仲的评价。管仲这个人很复杂。他原来是齐国贵族公子纠的师傅,公子纠在政治斗争中失败,被齐桓公害死了,管仲非但没有按照义的要求为主人殉难,反而为杀害自己主人的仇人服务,做了齐桓公的宰相。他很贪财,国君给了高薪却从来也不做一点善事,特别是违反礼制,总喜欢超越自己的级别享受待遇,这是孔子最不能容忍的行为。孔子曾经骂管仲:“管仲知礼,孰不知礼?”如果说管仲懂得礼,那还有谁不懂得礼?孔子的学生子路和子贡谈起管仲时都认为他不仁,孔子却和自己的学生意见不一样,他明确地认为管仲符合“仁”的要求。为什么呢?就是因为管仲的政绩使齐国的老百姓得到了安宁和幸福。孔子肯定管仲的话最著名的有两段,一段是“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管仲辅佐桓公,称霸诸侯,统一和匡正了天下,老百姓直到今天还享受着管仲的政策带来的好处。另一段是“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如其仁,如其仁”。齐桓公多次统一诸侯,靠的不是暴力,而是管仲的政治智慧。孔子由衷地感叹说:“这就是仁啊!这就是仁啊!”
孔子树立的仁的标准非常严格,他绝不轻易地肯定哪个人达到了仁的标准,对自己最得意的学生颜回,他也不过是评价他“其心三月不违仁”(《论语·雍也》),就是说颜回也只能够在一段时间内遵循仁的标准做事。但是他却毫不含糊地称赞管仲够得上仁,特别是这个管仲还有违反礼的严重问题。这说明孔子认为为大众造福是最高的政治道德,这种政治道德甚至超越了仁的标准。例如他的学生子贡问他:“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假若有这样一个人,广泛地给人民以好处,帮助大家都能过上好日子,怎么样?可以说是仁吗?孔子回答说:“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这哪里仅仅是仁,应该说是圣了,尧舜都难以做到呢。
对大众的爱,直接地培育了对人的尊重。在中国古代社会,正是儒家高高举起维护人的尊严的旗帜,“天地之性人为贵”是中国传统文化最响亮的口号。《易经》把天地人列为三才,意味着人的地位可以和天地并立,同样伟大,同样崇高。从维护人的尊严出发,孔子痛斥:“始作俑者,其无后乎?”最初发明人俑来陪葬的人,应该断子绝孙吧?“俑”是人形的陶俑或木俑,古代用来陪葬,孔子对这种做法深恶痛绝,于是骂出最狠毒的话。古代社会把没有后代看成最严重的事,孟子说“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孔子很少这样骂人,他之所以对用人俑陪葬的现象深恶痛绝,就是因为这种做法侵害了人的尊严。
当然,我绝不是说在社会生活中,中国人做人的尊严都得到了保障。
为大众造福,维护人的尊严都是对大众的爱。从对大众的爱进一步推广,就进入仁爱的第三个层面,对万物的爱。
我们这个时代,在商业大潮的冲击下,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物欲横流、红尘十丈,一切权威都让位于财富的权威,一切热诚都臣服于拜金的热诚,所有的人伦关系都变成了算账关系。这样的人生最后带来的不是财富,而是全方位的毁灭,不是成功,而是彻底的失败。爱的缺失,是我们民族最严重的精神危机。
正是在这样一个时代,我们更需要汲取儒家的智慧,更需要时刻提醒自己千万不能丧失爱,因为丧失爱,就意味着丧失了一切,拥有爱,才可能拥有一切。正如西方人赫斯所说的那样:“爱不管在任何地方出现,总是比利己主义更有力量。”
孔子通过“仁”揭示了爱的丰富内涵、伟大力量和崇高价值。“仁”的发现应说是中国先哲对世界人文的最伟大的贡献。人类一切智慧都不能不包含“仁”,走向“仁”。因此“仁”这一最富于中国特色的范畴却是最富于世界意义的。而“仁”的意义有多重大,孔子的贡献也就有多重大。因为“仁”这一范畴虽然不是由孔子首先提出(在更早的文献中,就已经出现了“仁”这个概念),但最圆满地阐释“仁”的精神,最辉煌地呈现仁者襟怀的,却不能不首推孔子。孔子因此成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最卓越的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