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噩梦如影随形
2015-11-03何忧
何忧
童年生活得幸福和快乐,长大以后也会生活得幸福和快乐;童年遭遇不幸和悲伤,长大以后生活中也会不断遭遇不幸和悲伤,这种现象心理学上称之为“强迫重复”。重复幸福和快乐好理解,可为什么不幸和悲伤也不断重复呢?为什么童年的影响会有如此持久的影响力呢?
自我实现的预言
心理学家认为,幸福与不幸其实都是我们自己选择的。
其实在每个人心里都存在着一个“自我实现的预言”,也就是一种心理预期。当我们对另外一个人怀有某种期望时,这种期望就会不自觉地表达出来,从而影响着这个人的行为,最终导致这个人也朝着我们自己原先的期望发展。简言之就是,我们在一定程度上“教会”别人的行为按照我们的心理预期发展。
这个心理预期是在我们童年时与亲人的相处中形成的:如果一个人得到了大多数亲人的爱与认可,他就可能形成阳光灿烂的心理预期,等长大后,他会坚信自己在任何情况下都可以赢得别人的爱与认可;反之,如果一个人屡屡遭受主要亲人的抛弃、虐待和冷落,他就可能形成自暴自弃的心理预期,会不自觉地把事情向不幸和悲哀的方向推动。
比如才华横溢、仪表不凡的阿钟,女友换了一茬又一茬,但他却认为,女人根本靠不住,好吃懒做,薄情寡义,就是一群依赖男人的寄生虫。他找的那些女朋友倒也真符合他的这些描述。可天下好女子何止千万,为何他偏就不选呢?其实他有一个心理预期——女人不好。在这种成见下,他才一次次不自觉地找了这些不靠谱的女友。
他为什么会这样呢?这是因为他幼年丧父,妈妈不断换情人而对他不管不顾,他在心里埋下了对妈妈强烈的恨但又不能表达。长大后,他对妈妈强烈的恨就扩大到所有女性身上。所以他找这些不可靠的女友,就是潜意识里想要证明他对妈妈的仇恨是成立的。他也遇到过好女孩,可他太挑剔,一发现女孩的缺点就毫不留情地攻击。最后,当女孩不堪忍受侮辱而离开后,他又绝望地悲叹:“原来这么好的女孩也靠不住!”可实际上这种“靠不住”是他自己造成的。
为什么早期亲人的行为会有这样大的影响呢?那是因为婴儿天生都是自恋的,他们总是认为:妈妈对他好,那一定是因为他自己好,这样就会形成积极的自我认定;妈妈对他不好,那一定是因为自己不好,这样就容易形成消极的自我认定。就像阿钟,妈妈对他疏于照顾,让他总觉得自己得不到女人的爱,女人最后都会弃他而去,女人是靠不住的。在这种情况下,即使靠得住的女友也被他“引导”成了靠不住的,然后不断地让这一悲剧重演。
大脑内的损害
美国威斯康辛大学的心理学研究人员认为,童年的不幸会在大脑中留下影响,只有找到大脑中会受到童年不幸遭遇影响的部位,才可以更好地解释为什么童年的不幸遭遇会对人生产生持续的负面影响,从而找到有效的应对之法。
为此,研究人员招募了128个12岁左右的儿童,将童年时期遭受过虐待、冷落和贫穷的儿童和未曾经历过这些不幸的儿童分组。研究人员与孩子及其看护人进行了大量的交谈,以记录孩子们的行为问题以及生活中曾经历的不幸遭遇。同时拍下了他们大脑中与情感、压力调节相关的杏仁核和海马回的图像。
工作人员测量了每个小孩大脑中杏仁核和海马回的大小,结果显示,幼年时期经受过3种不幸遭遇的儿童,其杏仁核和海马回要比正常儿童小。
研究人员表示,为什么幼年的不幸遭遇会导致大脑结构变小还不得而知,但是已经证明,偏小的海马回和杏仁核将会影响儿童以后的行为、健康、工作以及恋爱等各个方面。
看来幼年经历影响的不仅仅是我们的认知方式和行为模式,它甚至有可能对我们的大脑造成物理损害。
爱是唯一的救赎
虽然科学家们还不能完全解密大脑海马回和杏仁核的功能,找到治疗的方法,但并不意味着它能决定人生的一切。因为所有的幸与不幸,都是我们主动实现的。而且,所谓的“重复”或者“命运”,它不在别处,而在我们心里,也就是我们内在的关系模式。所以,在科学家们从生理角度找到解决之道之前,我们可以从自己做起,改变自己内在的关系模式,也就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改变命运。
而开启改变的能量就是——爱,爱那个自己的不完美的过去。这里的爱是指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所说的爱:深深地理解和接受,即直面生命中所有的真相。一般情况下,在没有学会接受灾难之前,我们总是期望别人为自己改变。学会接受之后,我们的注意力就会转移到自己身上来,知道自己才是自己问题的答案。这样才会不再执着于追问“为什么我要承受这些”“为什么他们要这样对我”“如果他们不这样对我,我的人生是不是会更好”。开始为自己的人生负责,然后,才可以得到心灵的自由,成为自己的主人。
所以,希望阿钟一类的人早日承认和接受自己的不幸过去,大哭一场,把所有的委屈和不满都完全释放出来,告诉自己,不要害怕过去,正确对待未来的人生。然后,脱离开妈妈给自己心理造成的阴影,开始追寻属于自己的人生。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