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视点 VIEW POINT

2015-11-03

时代人物(新教育家) 2015年6期
关键词:翠鸟圆明园教育

?视点 VIEW POINT

“点翠”头面引风波

4月下旬,天津京剧演员刘桂娟一则晒“点翠头面”的微博引起巨大争议。有网友认为,活拔翠羽制作头面既血腥又违反环保原则,如此“炫富”令人不齿。也有网友声援:按照行业传统,有几套像样的头面不为过,是对艺术负责。当传统艺术遇上动物保护,争议背后也透出现代人对传统与自然的双重迷思。

@新华视点:点翠头饰很可能取自普通翠鸟,后者种群分布较大,不会有灭种之灾,动保人士把普通翠鸟和受保护翠鸟混淆。点翠头饰这些信物,也凝聚了中国传统技艺的文化精萃和魂魄。

@果壳自然控:普通翠鸟是一个单独物种,意思不是普通的翠鸟。此种恰好位列《“三有”动物保护名录》。

@果壳网Ent:以今天京剧如此面貌、众多老曲目失传的情况,不去说传承和创新,不讨论京剧艺术的表演本源,反而纠结大剧场完全看不清的头饰,妄图以此攀附真正的大师,未免过于悲哀了。更重要的是,从这位演员的微博看,她显然最关注的不是它的审美和文化,而是它会升值。这不是一个保护文化多样性的行为,而是一个消费行为。

@吴钩:一些维护点翠头面的观点说:“彼时的传统技艺,不能用现代价值来批判。”这么说看似公允,其实却透出对历史的无知。其实在宋代,政府已令行禁止点翠。

@宋代政府:(972年,宋太祖下诏禁铺翠;1107年,徽宗重申禁翠令)太祖认为,若宫廷乱用点翠饰物,“宫闱戚里必相效。京城翠羽价高,小民逐利,辗转贩易,伤生浸广。”微宗诏曰:“先王之政,仁及草木禽兽,皆在所治。今取其羽毛,用于不急,伤生害性,非先王惠养万物之意。”

@百度百科:关于翠羽获取,详细描述有《珠翠光华》一书发饰篇中写道“用小剪子剪下活翠鸟脖子周围的羽毛,轻轻用镊子把羽毛排列在图上粘料的底托上……”另有网络说法,翠羽必须由活翠鸟身上拔取,才可保证颜色之鲜艳华丽,暂无考证。

@果壳网:从文化角度言,点翠完全可以被其他工艺取代。翠鸟实则只是更加宏大的环境问题之一角。除了法律的限制和资本的指引,还有一种力量在影响我们的行为,即社会舆论和公序良俗。而整个环境运动所做的,就是一边推动立法一边影响舆论,从而与其他的力量达成良性的博弈和平衡。

一代人的焦灼:全面放开“二孩”行不行?

近日,一则“5月份会全面放开二孩政策”的消息广受关注。对此,国家卫计委新闻发言人宋树立回应称,网上相关消息传言不属实。他还表示,因为中国人口众多,人口对于资源、环境、经济社会发展的压力是长期存在的,因此全面放开二孩仍需做进一步政策评估。然而,据国家卫计委数据显示,单独二孩政策实施后,2014年3月至年底间,全国只有近100万单独夫妇提出再生育申请。另据中国社科院蓝皮书:中国目前的总和生育率只有1.4,远低于更替水平2.1,已经非常接近国际上公认的1.3的“低生育陷阱”。

@中国社科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所长张东伟:日本、新加坡等亚洲国家也曾采取过限制生育政策,但因生育率大幅下降,节育政策实施10多年后,即变成鼓励生育。由于经济发展等因素,导致生育率下降后,很难再恢复。我们现在该担心的不是生育反弹,而是即便放开后生育率也不回升。

@艾索儿童研究咨询公司调查(2013年):中国城市儿童已经进入“独二代”时代,失去了“独一代”儿时“小皇帝”的待遇。“独一代”父母对孩子教育的关注越来越高,投入越来越多、越来越早,呈现消费投资化倾向……然而,社会的竞争压力也投射到这些孩子身上,值得社会和“独一代”父母们深思。

LIFE教育创新首届峰会:为生活重塑教育

4月24至25日,由21世纪教育研究院等共同主办的 “LIFE教育创新首届峰会”在北京举行。本次峰会以“从应试教育突围,为生活重塑教育”为主题。旨在探讨全球化语境下,作为世界教育创新的一部分,中国的教育创新如何面临当下历史性的转折,如何从满足基本需求到追求好的教育、理想的教育。

@杨东平《人本主义教育宣言》节选:我们现在的学校系统是1893年设计的,我们必须为明天培养人才,从而创造未来而不是复制过去。教育现代化归根结底是“软件”的现代化,是促进人的健全发展。教育变革需要新学校、新教育、新父母、新企业。我们不仅可以“用脚投票”逃离应试教育,也可以脚踏实地,通过“教育自救”创新教育。教育本质上是一个因地制宜、自下而上的生长过程。教育家和教育家精神是教育创新最重要的动力。

学生可以给老师打伞吗?

多家媒体报道,一组“上海学生出游给女老师打伞照”在网路疯传,网友称“现在的老师也真是牛了”。当事的宝山区教育局随后回应说:这名老师平时与学生关系非常好,事发时是学生主动为老师打伞,目前当事老师已经作检讨。

@当事女教师:我也没想到自己在照片上是这样子的。我的行为肯定不恰当,我平常和孩子关系比较好,那天又是春游,就很随意,接受了小朋友为我打伞。我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但有些言论是攻击小朋友的,希望不要再评论孩子,他们还小。

@Reformer:本是平常事,却成非常态。师生如有情有义,打伞又何妨。敬师重教怎么讲?

@台湾学者薛仁明《先生与弟子》曾写道:中国文明之主旨,“亲”“敬”二字;有此二字,古今多少师徒,皆如孔颜一般,可如父,可如子。而今,教育之败坏,终归说来,是师生关系之崩解。西方传入的“权利”二字,看似时髦、理所当然;但是,对“亲”与“敬”,却扼杀最尽、斲毁最深。本来,所谓教育,就只是师生印心;教育之要,则是清明的师生关系。

网易公开课:怎样培养下一个乔布斯?

今天正在读中小学的孩子,未来可能从事的工作有六成都还没有“被发明出来”。如果学校并不知道学生将来会从事什么工作,那么学校应该教什么呢?2014年WISE峰会讨论教育的核心议题是:创造力。近日,WISE2014峰会的创造力课程在网易公开课上线。

@36氪:事实上,人们目前最为熟知的知识获取方式——教科书,并不是最有效的。作为一种视觉生物,人脑接受的信息中有60%是通过视觉。重塑教科书,用最为有效的交互原则去重塑知识的传递方式,科技的力量能够让我们前往教科书的2.0时代。

@财新网专访WISE CEO:“精英体制的危险在于,被纳入精英体制的人,垄断了一切通往成功的道路;而避免这种风险的方法,就在于必须使通往成功的道路多元化。”

@网易网友:作为一名牌大学生,我也深刻感受到这一点,我们大学生被培养得越来越重视考试,排名,和奖学金,以及证书。而对自己真正学到了什么,并不关切,说实话我对此非常忧伤。

重建圆明园和《圆明园的毁灭》

清乾隆年间,意大利传教士所绘圆明园海晏堂

5月10日,由浙江横店集团按1:1比例仿建的“圆明新园”首期正式对外开放。预计整个园区将在2016年全部落成。对于横店方面重修圆明园的动机和可行性,乃至其建筑水平网友都提出了疑问。而在语文老师,看到的则是已经在小语教材躺了20多年的《圆明园的毁灭》。

@钱锋(亦庄实验小学老师)博文谈万物启蒙教育的“历史文化视角”:如果我们的教材20年不变,如果你20年上同一篇《圆明园的毁灭》,是不是很少改变教学方法?20年前,圆明园是全民族公认的国家符号;10年前,我们在讨论是否重建圆明园以恢复中华民族文化自信;现在,四处拆迁,19世纪的两个强盗到处可见,你还打算这样讲?这个例子证明了,教育从来不是单一静止的,而是多元开放的,在信息更迭如此快速的当下,用一种教学法去教十年不变的教材确实有些说不过去了。

变道与礼仪

据报道,5月3日,成都一女子在驾车途中,因行驶变道原因被男子张某驾车逼停,随后遭到殴打致伤。事后,警方公布行车视频记录,被殴打的女子曾两次突然变道险些造成事故。女子该不该被打引发网友热议。

@海南拖拉机:我跑长途(包括在西藏自驾),不论高速、省道或烂路,发现很多卡车司机非常讲究行车礼仪。比如,大车极少占用左侧车道,超车后第一时间进入右侧车道;转向灯使用非常规范;超车、会车之后会鸣短笛致谢。反而是城市行车规则混乱,粗暴到几乎毫无礼仪。

@林萍在日本:【无声的感谢,闪两次双灯】日本人开车很少变道,如果变道,基本都会先打转向灯。变道之后还会闪两下双灯,向后车表示感谢。这不是交规,没有明文规定,仅是大家的习惯行为,对方让我插到前面了,就该感谢。希望我们都多点感恩,少点怒气。

90 后校园诗人王尧自杀,他说他看见“沥青在疯长”

据新浪网报道,5月3日15时,90后诗人王尧在中国人民大学跳楼自杀离世。王生前为该校环境学院大二在读学生,课余时间写诗。在他日记式的语言中,他写道“老鼠清脆地嚼着玻璃”“没有雨也没有更圆的月亮”“沥青会疯长”“野草似的肺病”;他说:“每天不停地接受观念的暴力和语言的暴力,社会从来不是温和的。”

@《0596》诗刊副主编林仕荣:通过对王尧诗歌的一些了解,我发现了“太阳下我们没有影子”这一句,在《致F》一诗中。由此我对其死因有一些基本判断:用尽吃奶的力气取得高考,选择了宿命中的专业,身体发育正常,顺利抵达青春期,一场生命的爱恋正在开始,像花。但生活的体验导致了他思想的认知能力与角度在发生改变。我们可以想象那些众所周知的校园生活,但不仅如些,诗中的一些细节让我看到了作者有着与众不同的生命感悟与体验——不能活在一个被污染的人世里。

猜你喜欢

翠鸟圆明园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珍贵老照片,还原圆明园
游圆明园有感
翠鸟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圆明园里过大年
翠鸟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满江红·圆明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