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全课程原来是什么?

2015-11-03姚曦杨军北京报道

时代人物(新教育家) 2015年6期
关键词:跨学科老师课程

本刊记者_姚曦 杨军 北京报道

全课程原来是什么?

本刊记者_姚曦 杨军 北京报道

在当下中国的小学教育界,谈到课程改革,“全课程”毫无疑问是最火的概念之一。

成立仅仅两年的北京亦庄实验小学,因为开展“全课程”教育实验,几乎每天都要接待来自全国各地四面八方的参观学习者。

甚至远在新疆的克拉玛依市两所小学,也因为开展“全课程”教育实验在当地火爆得不得了。

究竟什么是“全课程”?“全课程”包含哪些要素?在普通公办学校能否实施“全课程”?……参观者脑子里写满了问号。

人们听“全课程”讲座,看“全课程”的课,会看到它的许多“侧影”:全人教育、跨学科、整合课程、多元智能教育、包班制……哪一个看起来都不像是新的,但又像是我们没做到的。

实际上,早在2012年,李振村校长刚刚提出全课程概念的构想时,就引发了诸多媒体的关注。同时,也有教育同仁产生了疑问,比如:全课程就是各科课程的叠加吗?全课程教师必须是各科皆通的通才吗?全课程的包班和当年因师资不足的村小包班有什么不同?……

带着这些疑问,在亦小三天,记者两人随着广东和新疆来的老师们一起,听报告、进课堂,中间也采访了常丽华、钱锋等几位老师。笔者有一种明显的感受,就是老师和学生身上有那种生活带来的鲜活和温度。如李校长说:全课程有官方定义,有民间定义。官方定义说的很抽象:

全课程是以培养“全人”为目标,覆盖“学校全部生活”,推动学科全面融合,面向与教学相关全部要素的综合性课程改革。其唯一指向就是培养人格健全、思维活跃、个性鲜明、素质全面的儿童。

但民间定义其实就三句话:让孩子们学得更加开放饱满、更加有趣好玩、更接生活的地气……

以全课程中“幼小衔接”的始业课程为例,这几年,全课程就做了这样几件事:拼音学习后置,淡化学科概念,强化学科融合。翻开一年级的教材,孩子们入学第一天,晨诵是儿歌《喇叭花》,接下来读绘本《大卫上学去》,接下来唱来自台湾的《礼貌歌》,第三节课干什么呢?把第一天上学的事情画下来……

他们身上有那种生活带来的鲜活和温度,心中自有一个完整的精神家园。从这个意义上,全课程与其说是一个理念架构,不如说是一个人的“兴”。

后面的学习,每月一个项目,每个项目都是基于一个主题之下的跨学科整合:把识字写字、阅读、绘画、音乐、体育、劳动实践、游学等等都整合在一起,如《好朋友》《认识自己》《我们不一样》《春天在哪儿》……所谓跨学科,其实最核心的,正是给孩子这样一种生活化、游戏化的体验。也正如李振村说,“全课程教育实验的关键就是把传统教学单一、枯燥、碎片化的学科学习,转化为丰富多彩充满智力挑战的游戏化的生活。”

“全课程教育绝对不能演变成一个‘大而全’的课程改革,不能成为一个不断做加法的课程改革。恰恰相反,它的特质应该跟它的名字构成‘悖论’——‘全课程’教育,反倒是一个更加简洁清爽、负担轻、效益好的课程体系。归根结底,人是一切课程的核心。”

亦小人有一个共识:当老师的感觉是安全的、自由的,他才会将这种体验传递给孩子。全课程的全,正是在每个老师都有各自不同的实践,每个人心中都自有一个完整的精神家园。

所以,在亦小的全课程,记者看到,这里有借鉴自国际最新教材经验的教材编撰理念,有华德福的影子,有多元智能教育的探索,也有中国文化的万物启蒙……在这里,我们所看到的全课程,既不是形式化的跨学科、包班制,也不是一个概念化的全人教育或多元教育,它只是简单的教育和生活的不割裂,教育和我们的身体、时间、空间、世间万物都“生生不息”。

在上一期封面,本刊梳理现在儿童阅读的乱象,也关注成人阅读,其中引用了清华大学学者刘瑜女士给女儿未来的一份书单。诚然,其中很多书都已是我们公认的西方经典,但最惹人争议的是:其中只有一本中国书——而且是以丑诋中国文化闻名的《中国人史纲》。中国人是这样的吗?——是的,从新文化诸君掀起反传统大旗的那一刻我们仿佛就是了——这是现在知识界普遍的问题。人们甚至懒得静下心来去感受,一个概念就足以横扫一切?

幸运的是,我们在亦小,在老师们身上,看到了概念之下的东西。

胡兰成先生在《中国文学史话》曾说:中国诗的形式有调,不是旋律。也不妨借来说全课程:全课程有调,调是活的,便可以生出无数旋律。

猜你喜欢

跨学科老师课程
跨学科教学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实践
初中历史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的实践与思考
应用型高校推进跨学科人才培养的路径探索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与探索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为什么要学习HAA课程?
商标跨类保护的跨学科解释
老师,节日快乐!
老师的见面礼
六·一放假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