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关键能力成为学生的DNA

2015-11-02周鹏程

湖北教育·综合资讯 2015年9期
关键词:关键能力课程

周鹏程

根据《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教育部将组织研究提出各学段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明确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这与华中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以下简称“华师一附中”)的核心价值观“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高度契合。多年以来,我们坚定地认为,一所学校的特色应体现在人才培养上,而人才培养重在能力建设;我校的特色就是大力培养学生的关键能力,让关键能力成为学生的DNA。

培养关键能力的原因

世界教育发展的主流趋势。20世纪末全球以知识创新为标志的信息化社会的到来,促使欧美各国教育领导者普遍认识到,教育的重心必须转移。美国教育部前部长Richard Riley曾指出,“2010年需求最迫切的10种工作,在2004年还没出现;我们必须教导现在的学生,毕业后投入目前还不存在的工作,使用根本还未发明的科技,解决我们从未想象过的问题。”信息化社会知识与技能的更新换代,被极大地提速。教育所具有的培养未来公民的本质属性,促使很多国家和国际组织开始将重心转向那些影响人的终身发展的能力上来。

国家深化课程改革的政策导向。《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要“推动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并“鼓励普通高中办出特色”。在我们看来,一所高中的特色最终体现在本校学生的特质上。根据《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我国普通高中需“为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奠定基础”。作为国内知名高中,为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奠基,自然成为华师一附中的教育追求。

中国高中名校的使命。2005年钱学森对时任总理温家宝说:“我要补充一个教育问题,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的问题”,“现在中国没有完全发展起来,一个重要原因是没有一所大学能够按照培养科学技术发明创造人才的模式去办学,没有自己独特的创新的东西,老是‘冒’不出杰出人才。这是很大的问题。”这番谈话后来被媒体归纳为“钱学森之问”。问的虽然是大学的人才培养问题,但却激起了全社会关于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思考。基础教育过于重视知识传授和分数高低、忽视学生能力培养的现象,再次受到批判。高中名校直面这种社会责任,也无形中承担起回答“钱学森之问”的历史使命。而我们的答案是: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重在能力,尤其是关键能力的培养。

关键能力的含义

一般认为,“关键能力”这一概念,最初源自德国著名职业教育学家梅腾斯的论文《关键能力——现代社会的教育使命》,指“在现代社会中,对于每个人的个人发展和社会发展都至关重要的能力,是实现自我、终身发展,融入主流社会和充分就业所必须的知识、技能、态度之集合”。从职业教育发展到今天的普通教育,其具体含义一直在发生改变。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陆续针对终身学习所应具备的关键能力提出概念内涵和发展构想,欧盟则是更进一步针对终身学习提出八大关键能力。

而从目前我国高中教育的实际情况来看,我国中学生应该具备的关键能力主要有四种——批判性思维能力、有效沟通能力、环境适应能力和数字化能力。其中,批判性思维能力是创新的基础和前提,其核心是独立思考和逻辑推理;有效沟通能力则既含基本的语言能力,也涉及认识他人和自我的能力,它是与人相处、协同合作的必备能力;环境适应能力是我国中学生普遍缺乏的,涵盖了独立生存和学会改变等方面;数字化能力针对当今信息化社会,它帮助我们判断什么时候需要信息,并且懂得如何去获取信息,如何去评价和有效利用所需的信息,是当今时代最需具备的能力。

怎样培养关键能力

关键能力的培养,涉及学校的顶层设计,需要各方面的齐心协力和通力合作。其中,教师是关键,课程是载体,课堂教学是主渠道,评价是导向。

培训教师。作为学校的核心力量,教师事关学生关键能力培养的成与败。去年教师节,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同北京师范大学师生代表座谈时强调,“好老师没有统一的模式,可以各有千秋、各显身手,但有一些共同的、必不可少的特质”。这些特质涵盖四个方面:要有理想信念、要有道德情操、要有扎实学识、要有仁爱之心。

要投身于为国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伟大事业,应始终抱持这样的理想信念——“我们的教育是为人民、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道德情操和仁爱之心,则一直以来都是各国人民对教师的基本要求和期望。关于学识,美国教育学者苏尔曼曾于上世纪80年代提出“学科教学知识”(Pedagogical content knowledge,简称PCK),指特定学科内容与教学法知识的融合,旨在将特定的主题或问题进行组织或表征,以适应学习者的能力与不同需要。随后,2005年Punya Mishra和Matthew Koehler在他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新的分析框架——“技术学科教学知识”(technological pedagogical content knowledge,简称TPACK)。其基本假设是:教师关于技术方面的知识是多面的,并且其最佳的整合运用有赖于技术、教学法、学科内容三者之间的联合与平衡。我们可以借鉴这些理论分析框架,来理解和完善教师的知识结构。

优化课程体系。学校需树立系统培养观念,推进高中与大学课程有机衔接。在开齐开足国家规定课程的同时,还需建设一批“源于高中但高于高中”的“衔接性”校本课程,尤其是侧重大学学习方法论方面的课程,如当前较受欢迎的项目式学习(Project-based Learning,简称PB-Learning)。

大学先修课程(Advanced Placement,简称AP)在美国已经发展得较为成熟,高校与高中之间已经做到互认学分。国内则刚刚起步。2014年3月,中国大学先修课程试点项目在北京正式启动。该项目联合了国内多所知名大学、一流高中及教育科研服务机构,旨在让学有余力的高中生及早接触大学课程内容,接受大学思维方式、学习方法的训练,让学生真正享受到最符合其能力水平和兴趣的教育,帮助其为大学学习乃至未来的职业生涯做好准备。首批研发了微积分、线性代数、概率统计、文学写作、通用学术英语、物理力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等8门精品课程。

完善课堂教学。课堂教学是教育改革的主阵地和主渠道。学生关键能力的培养并非要另起炉灶,而是贯穿在每一堂课、每一次教育活动中。

为了给学生关键能力的培养创造条件,一方面我们需反思和改进教学组织形式,努力实现小班化教学,增强课堂的互动,通过优化任务设计、完善教师的介入与指导,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促进学生之间的有效沟通与协作;另一方面我们还需努力促进现代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的深度融合,实现教学方式根本变革,呼应当前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为学生数字化能力的发展及更好地适应未来的数字化社会打下基础。

改进评价体系。学校在学生和教师评价,以及管理制度建设上,需从当前的以分数为主转向以能力为重,并努力使学生学业成绩的提升成为能力发展的“副产品”;国家和地方考试机构在高考、学业水平测试的命题中,应更多地体现出对学生能力的考查,使学生的分数与能力水平相当,尽量避免“高分低能”的现象;大学名校应发挥自身对教育的引领和示范作用,积极主动地引导社会舆论,在自主招生中切实履行对学生能力的考查,大胆尝试能力培养,纠正社会上流行的错误观念。

我们的学生是否能具备关键能力,事关创新拔尖人才培养的成败。只有多方面的努力结合起来,我们才能为学生能力的成长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才能让我们的学生具有更多的社会责任担当,进而成为更具竞争力的国际化人才。

(作者单位:华中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

(责任编辑 林云志)

猜你喜欢

关键能力课程
消防安全四个能力
硝酸甘油,用对是关键
《无机化学》课程教学改革
高考考好是关键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与探索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为什么要学习HAA课程?
大兴学习之风 提升履职能力
你的换位思考能力如何
生意无大小,关键是怎么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