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制造”向“智造”的蜕变中国制造业的突围之路
2015-11-02叶健
□文/叶健
从“制造”向“智造”的蜕变中国制造业的突围之路
□文/叶健
3月19日,在位于南非比勒陀利亚的南非运输巨头运网集团旗下的库杜斯泡特工厂,南非总统祖马(右)从“曼德拉一型”第95台电力机车上走下来时向大家挥手致意。南非总统祖马当日在比勒陀利亚为中南合作电力机车项目合同的首批最后一台机车下线剪彩,标志着中国南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与南非运网签署的第一批电力机车合同顺利完成。2012年10月,中国南车株洲电力机车公司与南非运网集团签订了设计、生产、试验和供应95台电力机车的合同。2014年3月,中国南车株洲电力机车公司再次获得南非100台电力机车增购合同和359台电力机车的设计、生产、试验和供货合同。□图/新华社
近期,一则“去日本买马桶盖”的新闻走红网络。不过,最后发现日本马桶盖其实仍由中国制造,反转的结局也为这场争论划上了意味深长的句号。在做了近30年“世界工厂”后,随着人工成本不断攀升,中国制造又将如何突出重围?中国企业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目前,世界火电煤耗最低纪录由上海外高桥第三发电有限公司保持。该公司的核心设备正是由上海电气提供。上海电气电站总工程师袁建华表示,这一纪录2015年有望再度刷新。
最近,上海电气研发了国际领先的“二次再热”技术。据了解,“二次再热”技术有望将每度供电煤耗降至262克,目前国内平均水平为321克,该技术有望再次刷新全球效率最高煤电厂纪录。这意味着,一套普通的66万千瓦的发电机组,以每年发电5000小时计算,采用二次再热技术后,每年能省下近20万吨标准煤。
从2014年开始,上海电气通过对燃煤电厂环保改造,让燃煤机组的排放标准能达到燃气机组的水平。这意味着,火力发电可以和天然气发电同样环保。
正是靠着过硬的质量和技术,上海电气在海外也打开了市场。数据显示,近年上海电气电站设备每年约400亿元的销售额中,约150亿元来自于海外工程建设。上海电气电站工程公司副总工程师柳锋说:“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推进,上海电气在海外将迎来更多机遇。”
上海电气走出去只是中国制造业走出去的一个缩影。近年来,以高铁、通讯、变电技术等为代表的中国企业正以高技术、低价格的优势赢得国际认可,“中国制造”逐渐向“中国智造”蜕变。
2014年也是中国高铁走向世界的一年。据不完全统计,中国南车和中国北车2014年的出口签约额约为70亿美元,高铁成了中国高端制造业的一张名片。
中国企业走出去的不止是产品,还包括配套的服务,这样能获得更高的收益。海关总署数据显示,2015年前2个月,我国机电产品出口1.27万亿元,同比增长14.2%,占出口总值的56.1%。在2014年美国《工程新闻记录》250强中,中国上榜企业达62家,比上年增加7家。该排名以工程承包企业的全球营业总收入为排名依据,体现了施工承包企业的综合实力。
在国家统计局公布的2014年统计公报中,首次披露了制造业占比。其中,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2.3%,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0.5%,增速分别比规模以上工业快4.0和2.2个百分点,两者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也达到四成以上。
对此,国家统计局副局长谢鸿光表示,高端制造业的快速发展表明,我国经济正处在向中高端演化的过程,并将持续这一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