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钟书报师恩
2015-11-01陈鲁民
作文评点报·作文素材初中版 2015年37期
陈鲁民
在一般人眼里,钱钟书才高八斗,学富五车,在学问上是泰山北斗级人物,令人仰慕,难以企及;但于人情世故上,钱钟书似乎不那么“在行”,甚至有些冷漠孤寂,给人以情感寡淡之感。其实,他也很重情义,是个知恩图报之人,只不过不那么喜欢张扬,内心的情感不形于色罢了。
钱钟书在清华就读时,吴宓是他的老师,对他非常器重,极为呵护。吴宓曾公开对清华的教授们说过:“当今文史方面的杰出人才,在老一辈中要推陈寅恪先生,在年轻一辈中要推钱钟书,他们都是人中之龙,其余如你我,不过尔尔!”
在西南联大教书时,钱钟书年轻气盛,又才华横溢,有时难免出语伤人,最后不得不辞职走人。吴宓则四下活动游说,极力挽留钱钟书,未成。一年后,吴宓又多方做工作,力主钱钟书重回联大教书。
1993年,吴宓的女儿吴学昭出版《吴宓日记》,想请当时已名满天下的钱钟书写序,以扩大影响。钱钟书虽多年来从不为人写序,但在老师吴宓这里破例了。他以信代序,除了高度肯定吴宓的文章外,还写道:“先师日记中道及不才诸节,读后殊如韩退之之见殷侑,‘愧生颜变,无地自容。”他深悔自己随众而对老师恭而不尊,以致“弄笔取快,不意使先师伤心如此,罪不可逭,真当焚笔砚矣”。他还表明,作为一名白头门生,愿列名吴先生弟子行列之中。
——选自《燕赵晚报》
【素材解读】
“无情未必真豪杰”,报恩,是一种美好情感;报恩,是一种君子之风。外表貌似冷峻的大学者钱钟书,实则是有情有义的心热之人,“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的传统美德,他虽然并不挂在口上,却是实实在在地践行。
【适用话题】
尊师;感恩;言与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