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税未变,对2016年化肥市场影响几何
2015-11-01
分析预测
关税未变,对2016年化肥市场影响几何
化肥出口关税政策未变
财政部于12月9日公布了《2016年关税调整方案》,根据方案,2016年化肥出口关税依然执行与2015年相同的政策,具体为:尿素出口全年按80元/吨征收,磷酸一铵、磷酸二铵按100元/吨征收,氯化钾、硫酸钾按600元/吨征收;二元复合肥和三元复合肥出口分别执行5%和30%的出口税率。
与此同时,与化肥关联的相关原料出口出现了较大程度的松绑。2015年磷酸、氨和氨水的出口税率依次为300元/吨、180元/吨和60元/吨,2016年一律实行零关税。此外,磷矿石出口税率也由2015年的35%下调到2016年的20%,不过出口配额不变,仍为全年100万吨。原料出口关税虽然降低不少,但由于出口数量不会太大,对整体化肥市场影响有限。
在此之前,市场对2016年化肥出口关税下调充满了期待,应该说,下调的理由也是比较充足的。主要有三点:一是优惠政策大幅取消。2015年是化肥市场化改革力度最大的一年,许多优惠政策被取消。以前化肥行业享有各种优惠政策,因此国家对化肥产品出口进行相关税费限制,以平衡行业发展。那么优惠政策取消后,化肥关税政策也应该进行调整。二是化肥行业困难。由于市场竞争激烈,化肥价格大幅下滑,再加之优惠政策的相继取消,以及开始征收增值税,化肥企业生产成本大幅增加,使得化肥行业困难重重,行业发展阻力巨大。企业希望能放宽出口,缓解困难。三是宏观政策鼓励出口。近年来我国外贸出口形势不佳,海关总署12月8日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前11个月,我国进出口总值为22.08万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7.8%。其中,出口为12.71万亿元,下降2.2%;进口为9.37万亿元,同比下降14.4%,2015年全年外贸负增长几成定局。面对严峻的外贸出口形势,国家出台了多项鼓励出口措施,在这种大背景下,化肥出口政策也应该宽松。
但最终的结果却是化肥出口关税未下调,还是维持不变。据业内专业人士分析,未进行调整的主要原因有四点:
一是化肥仍有部分优惠政策。虽然2015年的化肥优惠政策大幅缩水,但目前仍享有电价、天然气价格、化肥铁路运价等优惠政策,在化肥优惠政策没有全部取消前,对化肥出口关税可能仍会有所限制。另外,在此之前,2015年的化肥关税已进行了大幅下调,取消了淡旺季制度,实际上已经考虑到了化肥优惠政策减少这一因素。
二是保障国内供给。虽然近年来我国化肥产能大幅上升,保障国内供给不会有多大问题,但农民春耕用肥季节性很强,短时间内需求量很大,如果放松了出口,导致出口量大幅增加,还能否保障国内供给就难说。作为化肥行业,最主要的任务还是保障国内供给,而不是出口。
三是出口化肥相当于出口资源。化肥是高能耗、高资源消耗型行业,出口化肥就相当于出口资源、能源,虽然现在能源价格大幅下滑,但能源和资源毕竟是宝贵性东西,价格也是迟早要恢复到合理价位的,化肥不值得鼓励性大量出口。
四是放松化肥出口可能会加剧产能过剩。完全开放化肥出口市场,有可能令国内部分即将被淘汰掉的高耗能、高污染、低效益的产能死灰复燃,而国家正在致力于到2020年实现化肥使用量零增长,这有悖于国家制定的发展战略。
2016年化肥出口关税与2015年对比表
加快落后产能淘汰
对于2016年化肥关税政策未调整,有些人感到失望,但有些人却感觉到这项政策具有积极意义,将加快我国落后化肥产能的调整,釜底抽薪,让落后企业彻底出局,对化肥行业未必不是件好事。
从尿素行业看,2015年我国有406万吨尿素新产能建成投产,2016年还将有900万吨左右新产能在建设中;另外,据不完全统计,2016年国际尿素在建中的新产能约1030万吨,数量较大,国际竞争激烈,我国尿素出口量较难达到前期的最高峰1360万吨,在80元/吨维持不变的关税政策前提下,出口这条道路或越走越窄。
无论是如此大的已投产新产能,还是建设中的尿素新项目无一不彰显着尿素供应量在明显增加中,且在供应远大于需求的市场背景下,那些高耗能、高成本的尿素产能将被迫退出市场,尤其是年产能在30万吨以下,成本高,周边尿素大企业较多,且周边工农业需求量偏少的厂家将不得不退出尿素行业,这些新建的、低成本的、运输有优势的新产能将逐步占据市场,这样一来资源合理配置,出口竞争力增强,我国尿素行业才能够合理化发展。
磷铵行业也同样面临着产能过剩问题。来自2014年的官方数据显示,中国仅磷肥一项总产能到2014年就已达到2360万吨(折纯P2O5),而消费量仅1200万吨(折纯P2O5),过剩量几近一半,积重难返。虽然业内越来越认识到产能过剩给市场带来的负面影响,近两年各地一铵产能扩增速度也开始陆续放缓。但据预算,2015-2017年内,我国磷酸一铵总产能仍将达到1937万吨,而磷酸二铵产能也将达到2000万吨左右。但我们目前能做到的也只是保证基数不再过快增长,要想最终实现去产能、调结构的目标,还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专家分析指出,回顾今年化肥各种优惠电价、运价相继取消,沉溺已久的化肥增值税再次回归台前,也正是表明了政府推动化肥市场化的决心。但显而易见,对化肥企业来说,各项政策实施背后,却是高附加的生产成本。2008年之前,厂家也许可以顺利将它转嫁到下游,最终落到农民身上,但伴随市场可选择性日渐增多以及终端经济、粮食作物利润空间逐渐缩水,这也最终沦为了生产厂家的一厢情愿。数据显示,今年1-9月磷肥价格比去年有所上涨,但仍低于2013年的平均价格。特别是加收增值税之后,规模企业磷酸二铵吨价平均增加130元。今年前8个月磷肥行业的利润约为14.9亿元,仅增值税一项就会在第四季度抵扣12亿元左右。冬储市场临近,磷肥行业多方承压,粮食量增价减已成定局,下游备肥积极性较往年明显走弱,氮磷钾复合肥冬储预测价格较往年均出现不同程度下滑,业界只能将希望寄托于国家政策层面,于是“建议化肥零关税”应时而生,但一项政策的制定,要权衡多方利益,既要保证行业健康发展,又要保障农业生产安全,绝非一方独断。
2016年化肥市场难言乐观
现在化肥新产能在不断增加,而国内需求已经饱和,只有寄希望于多增加出口,而2016年化肥出口关税并未下调,使得出口也难抱太大的希望,总体来看,2016年化肥市场难言乐观,可能面临惨烈的市场竞争。
从近期看,市场的负面效应已开始出现。出口中间商比较期待2016年尿素出口关税或从2015年的80元/吨减少至40-60元/吨,甚至某媒体宣称2016年关税或调整为零,他们自10月初以来一直在陆续减少尿素新集港数量,期待元月能够以较低的关税再谋出口,显而易见,这种期待最终将落空。原本出口商会在元月份后会增加拿货以供出口,现在预计出口商元月份后拿货的积极性也不会太高。
从出口形势看,由于国际需求不佳,同时国际新产能在不断增加,出口市场的竞争也会越来越激烈。2014年我国化肥出口实行淡旺季制度,但全年的尿素出口量高达1360万吨,而2015年出口关税取消了淡旺季制度,全年低至80元/吨,我国1 -10月份尿素出口总量1048.5万吨,基于此,预计2015年全年出口总量仅能达到1200万吨左右或略高,较2014年约低160万吨,2015年虽然出口政策放松了,但出口量却不如2014年。2016年的尿素出口也并不乐观。
再看产量数据,2015年1-10月份国内尿素产量达到6210.65万吨,预计2015年全年产量或达到7452.65万吨,2014年全年总产量为6995.28万吨,预计同比增幅约为457万吨;考虑到国内复合肥厂、直接农需等方面需求数量基本稳定,胶合板厂、电厂等行业不景气,这方面需求量有所减少,再结合出口数据预估值,那么2015年年底之际我国国内尿素过剩数量至少约为500万-600万吨,这大概是国内尿素企业一个月的产量。复合肥行业、胶合板厂、电厂等行业继续不景气,粗略来看,农产品价格、果蔬价格亦低于去年同期,过剩的尿素货物难以消化,无论是大型批发商还是中小型经销商的淡储操作都十分谨慎,关税80元/吨保持不变,出口预期受挫,多数市场人士对于2016年尿素行情的担忧心理加剧,或将减少对于尿素行业的资金投入,厂家降价或许也难以促进下游采购积极性,如此往复,2016年尿素市场难言乐观。
但行业形势再差,也不能寄希望于国家再出台优惠政策来救自己一把,对于化肥出口零关税,不能有过大的期待。有市场人士直言,取消出口关税是在饮鸩止渴,甚至连“渴”都止不了。尽快淘汰落后产能,然后在新产能建设的审批上加以控制才是化解产能过剩、提高竞争力的根本。
为了让国内肥企渡过难关,从2014年开始,国家取消了出口淡旺季关税,执行全年统一关税,全年化肥出口量虽然达到了历史峰值,但以印度为首的外商招标屡屡带着恶意,做空中国市场的企图明显,外商这么做的底气就在于中国氮、磷肥庞大的产能和日益严峻的供过于求,这种博弈让国内企业身心俱疲。加上全球氮、磷肥产能的扩张,留给中国化肥出口的空间越来越小,且不说中国氮、磷肥并不具备太大的成本优势。
化肥出口关税全部取消,说白了是“头疼医头、脚疼医脚”的短期行为,从根本上解决不了国内化肥产能过剩带来的一系列问题。尽快淘汰落后产能,然后在新产能建设的审批上加以控制才是根本,同时想尽一切办法使得国内的肥料生产成本具有相当的竞争优势才是产业发展的出路。没有出口关税,很可能会把全世界的氮肥价格拉低,那时中国企业依旧不赚钱,图什么呢?
另一方面,国家对国内化肥企业的优惠政策逐步取消,意欲让肥料行业逐步走向全面的市场化。如果此时对出口给予更加优惠的政策,化肥行业一夜间又回到了政策保护的温室里,国家之前为推动此行业市场化的种种努力又将全部泡汤!化肥企业最应该做的是,转型升级,好好耕耘国内这个市场。不然,取消出口关税又能如何?
(原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