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L保护器在某降压站技术改造中的应用
2015-10-31李志刚
李志刚
(昆钢控股公司矿山研究设计院云南昆钢 650302)
SEL保护器在某降压站技术改造中的应用
李志刚
(昆钢控股公司矿山研究设计院云南昆钢650302)
通过对我公司某总降压站继电保护改为微机保护的技改中SEL保护的应用,为老电站、老系统的技术改造提供借鉴和帮助。
继电保护;微机保护;技术改造
1 引言
我公司某35/6kV总降压站,建于1990年,至今已在供电系统中运行了20多年。承担着几个主要炼钢厂、轧钢厂等重负荷用户的供电任务。由于变电站投产比较早,站内二次设备陈旧,还是由传统电磁式的差动继电器和电流、电压、时间等继电器构成的主变压器差动继电保护、电流速断继电保护、复合电压闭锁过电流继电保护和过负荷继电保护装置。这些设备使用年限较长,继电器逐渐老化,二次回路接线的绝缘水平已经下降,继电保护装置发生动作不可靠现象,它对主变压器的安全、稳定运行以及供电的可靠性构成严重的威胁。
为了提高变电站及变压器的安全、稳定运行,考虑兼顾以后的变电站综合自动化发展的要求,提出了应用SEL-587、SEL-351等微机保护装置对主变压器继电保护进行技术改造。
2 技术改造方案和措施
基于电磁式继电器趋于老化而动作不可靠,以及从今后变电站综合自动化发展的情况考虑,决定将此总降主变压器的保护装置进行技术改造。我们经过技术比较采用SEL-587变压器微机差动继电保护器,SEL-351微机综合保护器,取代传统电磁式的差动继电器,电流、电压、时间等继电器构成的电流速断继电保护,复合电压闭锁过电流继电保护和过负荷继电保护装置。
3 SEL系列微机保护器与电磁型继电器的技术比较
SEL系列微机保护装置是美国SEL公司专门针对电力系统设计、开发的一种集保护、测量、控制于一体化的综合保护装置。SEL微机保护器可保存多个15周波的事件报告,每个实事件报告含有详细的电流、继电器元件、输入和输出数据。利用事件报告信息可查看故障和测试期间继电器动作情况,前面板LED指示灯,LCD显示屏,操作键。通过按键,可以读取实时数据,查看历史事件,显示或修改保护定值等功能。LED指示灯分别对应相应的继电保护动作和故障范围,液晶显示极大方便运行维护人员整定调试、运行状态显示和故障异常监视,事件报告便于故障的分析、查找。
普通电磁式继电保护,所用继电器元件多,接线复杂。继电器本体机械附属、中间环节及转动部分多,特性分散,导致可靠性不高;调试复杂,使用、检修周期短,并且正在逐渐被淘汰。
4 SEL-587、SEL-351微机保护器简介
4.1SEL-587
SEL-587微机保护器适用于双绕组变压器、电抗器、发电机、大型电动机等双端设备的电流差动保护。可适应各种联结组别的电力变压器,具有精确的表计能力,可测量各侧绕组电流瞬时值,差动元件差动量和制动量,2次及5次谐波,自动进行电流互感器(TA)二次电流的相位及幅值的校正,使差动动作量达到平衡,可明显区分故障和涌流的特征,提高保护动作的可靠性。
4.2SEL-351
SEL-351微机保护器是一种集保护、测量、监视、控制、故障测距为一体的通用型综合保护装置。采用相、负序、零序接地、中性点接地过电流元件、电压元件及其他继电器元件的组合来保护馈线及其设备。可测量包括相电压,相电流,负序电压和负序电流,零序电压和零序电流,功率、频率、电度量等。SEL-351微机保护器前面板设有16个LED指示灯分别对应相应继电器状态和故障性质。SEL-351微机保护器还具有电压断线逻辑,可检测一相、两相、三相电压断线。
5 差动回路改造方案
5.1改造方案
将原有的BCH-2型差动继电器改为SEL-587微机保护器,改造后具体应用如图1所示。
图1 Y-△变压器带有△-Y的CT联接
5.2实施过程
将原有的差动回路中各元件及二次接线拆除后,在原来的保护屏上,经过重新开孔后,根据新绘制的二次保护图,进行了SEL-587微机保护器的安装接线如图2以及保护器的参数设定。
由于SEL-587微机保护器的幅值是输入相应设备的参数(高压侧电流互感器变比,低压侧电流互感器变比,变压器额定容量),相量平衡是通过输入变压器接线组别,经微机保护内部相应的矩阵计算自动实现。躲过励磁涌流是通过测量2次及5次谐波分量,在2次谐波分量和5次谐波分量占基波百分数超过相应的整定值PCT2(2次谐波整定值)和PCT5(5次谐波整定值)时,闭锁差动保护,有效解决了变压器区外故障因电流互感器(TA)饱和造成的差动保护误动作。
图2 差动保护一次、二次接线图
SEL-587差动元件是按在变压器额定功率、额定母线电压及电流互感器变比下,并对电流互感器的接线方式作了补偿后,流经变压器的二次电流(即绕组输出电流)的倍数来整定,可由SEL-587自动计算ITAP(差动元件启动值)值。也可由人工计算,计算公式为:
式中:S——变压器额定容量(MVA);
U——绕组线电压(kV);
KTA——电流互感器变比。
保护器可将两个绕组来的三相电流自动除以电流调整倍数(TAPn、n=1、2),并且根据整定值(TRCON,CTCON)对因变压器和CT绕组连接造成的相角偏移进行自动调整。另外它还具有很强的故障录波功能,在事故发生后,可通过事件记录,查看故障波形、幅值,便于事故分析。
5.3差动保护逻辑设置
差动保护逻辑如下所示:
MUTI(跳闸条件)=87R+87U
OUT1(输出动作条件)=TRP1
通过上面简单的逻辑方程可实现差动保护,当谐波比率差动元件(87R)或差动速断元件(87U)动作时,继电器字位87R和87U置位逻辑1,使继电器字位TRP1、OUT1置位逻辑1,继电器通过输出口OUT1闭合去操作外接二次回路,并通过继电器TRP1触发故障录波。
图3 SEL-587差动元件逻辑图
6 SEL-351的应用
(1)反映变压器由外部短路引起的过电流和变压器过负荷,是由主变压器的后备保护来实现。主变压器的后备保护如电流速断继电保护、复合电压闭锁过电流继电保护和过负荷继电保护装置。这些传统的保护,是由十只电磁式的电流,电压、时间、中间继电器构成。
在这里采用SEL-351微机保护器作为主变压器的后备保护,SEL-351微机保护器是一种集保护、测量、监视、控制、故障测距为一体的通用型综合保护装置。采用相、负序、零序接地、中性点接地过电流元件、电压元件及其他继电器元件的组合来保护馈线及其设备。可测量包括相电压,相电流,负序电压和负序电流,零序电压和零序电流,功率、频率、电度量等。
SEL-351微机保护器前面板设有16个LED指示灯分别对应相应继电器状态和故障性质。SEL-351微机保护器还具有电压断线逻辑,可检测一相、两相、三相电压断线,电压断线逻辑内含定值不需要人为整定,具体接线如图4所示。
图4
(2)在对保护回路接线中遇到了这样一个问题,2#主变压器装6kV侧设有两套复合电压闭锁过电流保护,根据一次主接线方式见图1,不论采取何种运行方式都要有一套保护投运。SEL-351微机保护器只提供了一组电压输入端,只允许设置一套复合电压闭锁过电流保护。假设保护器电压引自6kVⅡ段母线电压互感器(TV),当2#主变运行方式为供6kVⅢ段母线,此时保护器就采集不到6kVⅡ段母线电压,低电压闭锁动作,这时只需要一个条件(过电流)就可以启动输出继电器OUT1、OUT2启动回路,跳开两侧断路器,这显然保护器是不可靠的。
解决问题的方法是实现6kVⅡ段、Ⅲ段母线电压回路的电压自动切换,我们采取了增加两只中间继电器ZJ1、ZJ2,利用602#(603#)合闸位置继电器的常开触点闭合自动完成电压回路切换。如图5所示。
图5 电压切换原理接线图
(3)保护逻辑设置
其简单的逻辑控制方程为:
OUT101(输出口动作条件)=SV1T(逻辑变量动作时间)
SV1(逻辑变量动作条件)=67P1T(Ⅰ段过电流时间定值)
TR(跳闸条件)=67P1T
FAULT(故障条件)=51P(Ⅰ段过电流定值)
通过上面逻辑方程,可实现过电流保护方案:当三相相电流超过Ⅰ段电流元件电流定值(50P1P),且时间和方向控制均满足条件时,67P1T继电器字位置位为逻辑1,与此同时,使继电器字位SV1、SV1T、OUT1、TRLP置位为逻辑1,继电器输出口OUT101闭合操作外接二次回路,并通过继电器字位TRIP触发故障录波。过负荷报警通过OUT104启动光字牌信号“过负荷”,光字牌信号利用602#、603#开关合闸位置继电器的一对常开触点的闭合通过输入端IN101、IN102监视其电压回路的完整性。用其SEL-351自带的电压回路断线逻辑触发OUT105的闭合发出光字信号“电压回路断线”。
7 改造后运行效果
改造完成后,经过继电保护调试人员的现场调试、试验,差动保护、过电流、过负荷动作保护正确,空载投切变压器冲击试验三次,无保护误动作;与1#(3#)主变压器并联带负荷运行2h,切除并联1#(3#)主变后,满负荷运行均正常。
此后,在取得2#主变压器微机继电保护器成功应用的基础上,我公司对1#主变压器、出线开关的继电保护装置均进行了相应的技术改造,长期运行均正常。
8 结论
对我公司老电站继电保护的技改,二次接线极大的优化、减少;二次回路中间环节得到了很大程度的简化;提高了变压器在系统运行中的可靠性;减少了供电故障,实现了电力系统的长周期、安全、稳定供电提供了保证。同时,也希望通过我们此次技改的经验为类似老系统老电站的改造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帮助。
[1]龚强,等.地区电网调度自动化技术与应用.中国电力出版社,2005.
[2]张继雄.变电站自动化系统选型中应注意的问题.内蒙古电力技术,2005,2.
[3]《PowerComm站内综合自动化系统技术文件》(Version 2.01).
[4]变电站综合自动化原理及应用.中国电力出版社,2002,12
[5]《电力装置的继电保护和自动装置设计规范》(GB50062-2008).
[6]《SEL保护技术手册》.
TM407
A
1673-0038(2015)26-0266-03
2015-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