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绿色建筑设计的公共交互系统初探

2015-10-31张维

建材与装饰 2015年23期
关键词:参与者建筑设计公众

张维

(身份证号:431102198807095123)

绿色建筑设计的公共交互系统初探

张维

(身份证号:431102198807095123)

绿色建筑是一个复杂的人工生态系统,需要开放的吸纳众多方面的知识和思考,以走向宽领域的交流和跨学科的设计。通过对绿色建筑设计的流程、公共交互系统、公众参与绿色建筑,为创建绿色建筑设计交互系统提供了理论基础和科学借鉴。

绿色建筑;建筑设计;公共交互系统

引言

21世纪以来,随着全球生态环境问题的日益加剧,绿色环保的理念开始为世界各地的人们普遍接受并越来越受到重视。与此同时,各国的绿色建筑研究也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时期。建筑师打开思路,突破专业局限,与其他学科专家密切合作,使得建筑行业对绿色建筑研究逐步由建筑个体上升至大体系层面的思考,这就需要包容的吸纳系统、全面的知识和思考,引导绿色建筑逐步走向多领域的交流和跨学科的设计。

1 绿色建筑的设计流程

与传统建筑相比,绿色建筑有着特殊的设计流程、操作语言及表现手段。一般情况下,传统建筑以建筑本专业的思考为主,其设计流程线性的模式,建筑专业化的操作语言,表现方式和手段单一,致使其思考和设计具有一定的局限性。绿色建筑通过采用循环设计流程及公共化的操作语言,表现出了手段多元化,交流设计更方便的优势。

表1 传统建筑与绿色建筑设计的差异

2 公共交互系统概述

公共交互系统是指一种交流、互动的中间工具,可以借助于该工具来帮助完成任务,从而满足双方交流和联系。交互系统具有利于交流和互动、利于设计和建造过程中及时交流和反馈。

交互系统的绿色理念主要表现为四方面:①生态优先,即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以环境为主线,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②开放思维,即跨学科多领域,传统与未来,地域与世界;③动态分析,即对公共交互系统的分析具有时地性、适应性、灵活性及高效率等特点;④在整体设计方面,绿色建筑采用了循环设计流程,并结合使用公共化的操作语言,表现了手段多元化,交流设计更方便。由于众多人员的广泛参与,公共交互系统的绿色理念和设计的开放与包容,采取了整合设计模式,从而使绿色建筑的涵盖内容和设计更加完善。

3 公众参与设计绿色建筑

绿色建筑涉及的参与人员主要有两大类组成:①建筑及相邻专业和部门;②其他专业和部门。具体来讲,在绿色建筑整个设计过程中有涉及到方方面面的学科与部门。

①绿色建筑与多种学科专业有着密切联系,如建筑学、景观规划学、室内设计学、医学、生理学、心理学、公共卫生学、城市社会学、生活行为学、经济学、生态学、能源学、气候学、环境学、地理学、哲学、美学、建造学、历史学、民族学及宗教学等。②绿色建筑又是多部门的参与和实践,如土地资源部门、科研院所、房地产开发单位、策划单位、规划单位、设计单位、生产施工单位、物业管理单位、监理检测单位及环境监测部门等。

3.1公众参与的目的

基于可持续发展的绿色建筑是一个巨大的开放系统,更多地与生态系统、大地景观、整体和谐、集约高效等概念紧密联系。在整体优先和生态优先的原则下,“需求”与“限制”两者共存,努力创造人工与自然环境有机融合、面向未来的理想的建筑环境。绿色建筑需要更多的公众(专人士和非专业人士)积极参与进来。

公众主要是指与绿色建筑的全生命周期发生联系、影响的个体或群体,包括提供专业或非专业建议的合作者。就绿色建筑设计而言,公众参与不但能够促使建筑师深入了解使用者所处的社会传统文脉及价值取向,引导建筑师更加系统全面地思考建筑设计,并使建筑能够反映和延续这种环境文脉,而且也为了绿色建筑设计走向开放提供了可行性。

3.2公众参与的基本原则

①目的性,即为了实现人、自然和社会的三者的和谐统一,应该注重绿色建筑的综合效益,以经济、生态及社会效益的协调发展为目标;②主动性,即公众以相互交流和学习的态度,积极主动的参与设计,努力提高和完善对绿色建筑的科学认识,集合先进的绿色思想和绿色技术;③多元化,即公众参与的方式和思想具有多样性、多样化的特点,具有广泛的选择性;④本土化,即依据当地的自然环境、社会、经济、技术、文化发展水平等条件确定绿色建筑设计的适用程度。

3.3公众的角色(见表2)

表2 建筑设计过程中参与者的角色

根据参与者在绿色建筑设计中的程度,可以将公众参与者分为四大类:①全设计参与,即在建筑师的指导、帮助下进行筹划、设计、及施工,参与者参加了绿色建筑设计的整个过程;②部分设计参与,即参与者在设计者的帮助下从事部分设计活动,不但要反映意见,而且要作决策,同时必须决定部门因素、设计层面;③咨询参与,即通过咨询,收集信息资料,参与者仅仅供自己的意愿,并不参加设计;④间接参与,即反馈式的参与。

3.4公众参与途径与工具

绿色建筑设计涉及的学科专业极为广泛,其参与的工具和途径也随之表现出多样化、多元化的特点。但是,由于各专业之间的相互限制,必须对公众参与的工具和途径进行有效的统一和整合,以便于直观的表达。多元化的表达方式需要转变为直观的表达和交流方式。另外,需要把专业化的术语整合为图片、表格、模型、语言、数据及文字等直接通用的表达方式,以便于参与者之间的交流和保证参与工作的顺利进行。

为了保证公众参与的有效性,可以通过四种途径来实现:①最普遍、易于参加的方式,即讨论会和调查问卷;②直观的表现方式,如模块、图表及数据等;③菜单式,即将有关建筑的各部分因素指标详细列出,由参与者作出选择;④专业形式,如绿色建筑评估体系等。

3.5公众参与存在的问题

就现阶段来看,我国绿色建筑设计过程中的公众参与程度和质量普遍较低,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为:①公众参与的程度比较低,我国绿色建筑目前仍然处于初始的探索和研究阶段,大多数公众对绿色建筑的科学认识还不够全面和深入,这在一定程度上给公众参与绿色建筑设计产生了不利影响;②参与的互动性不高,绿色建筑设计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被视为是一个单项过程,那么公众参与也就成了一种变相“收集资料”,而这些资料在实际设计过程中的质量就非常低,甚至失去参考价值;③公众参与很难持续进行,由于在实际的参与过程中,并没有形成系统全面的参与-反馈-再参与的机制,致使建筑设计师没有采取相应的措施向公众反馈意见与建议是否被采纳,同时对建议已被采纳的公众,建筑设计师也没有对其做出适当的说明,不能有效的鼓励激发公众再参与;④参与信息交流不及时,参与者与建筑设计师之间的信息交流缺乏一种科学合理的机制来保障有效的沟通,使公众无法及时掌握建筑设计过程中的各种信息的,从而导致公众意见与建筑设计者之间产生冲突。

4 结语

就现阶段来看,我国的绿色建筑设计才刚刚起步,绿色建筑设计的相应方法和理论都处于初步探索和实践阶段。建筑设计师应该从我国地域建筑的差异性着手,根据当地的社会、经济、文化、物质及自然环境等方面的差别,选择适宜的建筑设计手法、交互和操作流程,以科学的绿色建筑设计方法和公共交互系统来代替传统粗放型的绿色设计方法。

[1]赵秀敏,葛坚.城市公共空间规划与设计中的公众参与问题[J].城市规划,2004,28(1):69~72.

[2]王益.绿色建筑设计目标体系下的公众参与[J].住宅科技,2010(05):14~17.

[3]代一帆,董靓.基于角色协同的参与性评估系统的设计[J].建筑科学,2009,25(8):16~19.

TU201.62

A

1673-0038(2015)23-0023-02

2015-4-10

张维(1988-),女,本科,主要从事建筑设计工作。

猜你喜欢

参与者建筑设计公众
休闲跑步参与者心理和行为相关性的研究进展
台胞陈浩翔:大陆繁荣发展的见证者和参与者
公众号3月热榜
公众号9月热榜
公众号8月热榜
公众号5月热榜
绿色建筑设计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思考
浅析打破刚性兑付对债市参与者的影响
建筑设计的困惑
海外侨领愿做“金丝带”“参与者”和“连心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