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设计的角度浅析暖通空调的节能
2015-10-31李二强
李二强
(身份证号:130230197601301512)
从设计的角度浅析暖通空调的节能
李二强
(身份证号:130230197601301512)
暖通空调系统在建筑节能中占据重要的位置,起着重要的作用。我们可以利用多种方法实现暖通空调系统的节能。
暖通空调;节能;设计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建筑能耗在总能耗中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在发达国家中,建筑能耗占社会总能耗的40%左右,而我国尽管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不高,但是建筑能耗已占总能耗的近30%,且还有上升的趋势。因此,不论在西方发达国家还是我国,建筑能耗状况都是牵动社会经济发展全局的大问题。因此,对暖通专业提出更高的节能要求是必然的,也是大势所趋。
1 中央空调系统节能原理
1.1设计余量问题
设计机构在进行图纸设计时,是按室外最不利的气象参数、最大室内人员负荷和最大设备负荷计算,并且在实际计算负荷的基础上选取一定的安全系数。而实际上空调系统绝大部分时间都在部分负荷下运行。
1.2季节、天气变化
全年最热及最冷的天气只有几天,绝大部分天气温度达不到空调和水泵满负荷运行的要求;每天气温也不一样,早上气温较适宜,中午和下午较热,夜里较凉快,空调负荷也在变化。
中央空调系统大部分时间都运行在满负荷的70%以下。
1.3建筑物使用率不足
除了天气原因以外,建筑物的用途也是产生节能空间的一大因素。
2 工程中存在的节能空间
2.1客观存在的节能空间
随着天气、使用率等的变化,中央空调负荷在60~90%之间变化。这部分节能空间是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的。
2.2冷负荷余量
设计人员在进行设计时都要选取5~15%之间的设计余量,以满足极端天气下空调的正常运行。
3 能耗分析
办公楼夏季主机一般开启9h以上,循环水泵要运行10h;冬季主机一般运行9h以上,循环水泵要运行20h。
节能计算:
3.1主机节电计算
中央空调主机长期运行在非标准工况,工作状态偏离高效区,导致主机运行在高能耗状态;通过水流量以及供回水温度进行调控,使主机机组性能与运行工况相匹配从而提高主机部分符合下的COP值,使主机维持高效的运行状态达到节能的目的。
COP值(制冷效率)就是主机机组所能实现的制冷量(制热量)和输入功率的比值,在相同的工况下,其比值越大说明这个冷水机组的效率越高越节能。影响机组的COP的因素有以下几点:
(1)压缩机的性能系数。
(2)主机机组的系统匹配性:所谓系统匹配是指:压缩机、冷凝器、蒸发器和自控系统的匹配性能。
主机的运行工况不同,性能提高也就不同其节电效果也有很大差别,通过合理的控制主机部分负荷下的COP值能提高0.25~ 0.75个百分点,在相同负荷的情况下就能节省5~15%的能耗。
通过对主机运行工况的优化和合理控制开启台数,提高部分负荷下的能效比,使主机能够节省大约8~12%左右的能耗。
3.2水泵节电原理
空调水泵供水系统具有管网特性曲线,即通道管网的流量与所消耗的能量之间的关系曲线,它同时表明水泵的能量用来克服系统的沿程阻力和局部阻力。
图1
(1)夏季空调侧冷水泵节电计算
空调年运行负荷按设计负荷70%计算(水泵流量为设计流量的70%),根据:P1/P2=(n1/n2)3=(Q1/Q2)3=(0.8)3=0.50则节电率=(1-0.50)×100%=50%,则理论计算节电率50%;在控制主机个数的同时也减少了冷水泵的使用数量。
综合这两部分,我们保守估计水泵节电率30%。
(2)夏季冷却水泵节电计算
蒸发器和冷凝器存在着严格的配比关系,当平均冷负荷为70%时,流过蒸发器的冷水流量为额定流量的70%,此时流过冷凝器的冷却水流量也应在额定流量的70%。
根据:P1/P2=(n1/n2)3=(Q1/Q2)3=(0.8)3=0.50则节电率=(1-0.50)×100%=50%,则理论计算节电率50%;另外,在控制主机个数的同时也减少了冷却泵的使用数量。
综合这两部分,我们保守估计水泵节电率30%。
(3)冬季水泵节电计算
热水泵的节电原理与冷水泵相同,另外由于有值班模式,所以热水泵节能效果要远大于夏季。
空调年运行负荷按设计负荷80%计算(水泵流量为设计流量的80%),根据:P1/P2=(n1/n2)3=(Q1/Q2)3=(0.8)3=0.5则节电率=(1-0.5)×100%=50%。
理论计算节电率50%,热水泵夜间值班运行时,所以我们保守估计水泵节电率30%。
4 结语
暖通空调系统节能在整个建筑节能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应该引起设计人员足够的重视。设计人员应当从设计的高角度出发全面考虑,严格遵守节能规范,将节能的思想贯穿于建筑领域的各个方面。节能技术的开发及可再生能源的循环利用,应当得到政府等有关部门的支持,并大力推广。并且设计、施工、监理、质监、市政管理等部门应密切配合,抓紧实施按冷、热计量装置收费,使老百姓真正从节能建筑中得到实惠,节能建筑和非节能建筑不能实行同样的采暖收费标准。同时要提高公众的节能意识,大力开发推广新的节能技术,从而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1]《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J14-037-2006).
[2]《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J14-036-2006).
[3]《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019-2003).
TU83
A
1673-0038(2015)28-0006-02
2015-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