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简析山地建筑设计手法在实际项目中的应用

2015-10-31潘锦成

建材与装饰 2015年29期
关键词:山体山地建筑设计

潘锦成

(广东省建筑设计研究院 广东 广州 510010)

简析山地建筑设计手法在实际项目中的应用

潘锦成

(广东省建筑设计研究院广东广州510010)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高速发展和城镇化建设,在平整建设用地越趋紧张的情况下,越来越多闲置的山地被投放的建设用地中。山地丰富的地形肌理能赋予山地建筑独特的形态与魅力,同时也为建筑设计带来设计难点。本文试图以实际的投标项目方案为例,通过场地平整,功能布局,交通组织,单体设计,景观表现五个方面探讨山地建筑设计手法的应用。

场地平整;功能布局;竖向设计;建筑与景观

引言

根据我国的地理位置及地貌特点,山地面积约占据了我陆地面积的2/3,随着中心城市平整场地的逐步圆满开发,郊区山地以及边缘城镇山地开发成为行业内未来发展的主要趋势,也是满足经济发展以及城镇化需求的现实保证。

1 设计理念

1.1以人为本

通过对山地居民和平原城市居民的出行量统计,地形坡度为10%的情况下,山地居民的出行量要低于平原居民出行量的一半;当坡度为20%的情况下,山地居民的出行量要低于平原居民出行量的4/5。这一现象说明空间的体验性对人们的活动有着较大的影响,所以在设计山地建筑的时候更应注重空间体验的趣味、可达、便捷,对人们的行为有着积极的影响。

1.2节约用地

山地建筑由于是在地势起伏、坡度大的用地上进行建设,一般设计施工难度大,地质处理复杂,造价较高。考虑到经济、技术等诸多因素,建议在5~25°的非极端山坡地进行建设。同时,适当的对山地地形进行改造,把坡地控制在10°以内,尽可能提高空间的可达性及便捷性。

1.3特色规划

山地建筑的形态特征,取决于山地建筑所赖以生存的山地环境。山地的坡度、山位、山势、自然肌理等是构成山体形态的主要因素。在规划设计时候应首先考虑保护地貌,保持地表的原有地形和植被,避免大挖大填,损坏原始地貌;其次合理利用地形高差和山位特点,使建筑物依山就势、鳞次栉比、层级而上、随着等高线的起伏与走向,形成生动的有山地特色的空间定位形式。

2 实例分析

下面本文以某产业园区规划设计为例分析山地建筑设计手法的应用。项目规划总用地面积约19万m2。现有场地高低起伏,多处山体,规划建议保留中部山体,规划有一排洪渠沿西侧路通过至南侧路前段结束。地块范围,需要进行大量土方平整。

2.1场地平整

山地建筑的设计在于如何正确的处理好构成建筑环境的三个基本物质要素:山体,植物,建筑之间的关系,特别是如何处理好人工的建筑物与自然景观之间的关系,是取得山地建筑设计成功的关键。

考虑到用地范围内中部存在大范围的山坡(图1),且高差较大,大部分建筑将布置在北侧就西侧较为平整的场地。而地块西北角因其山地范围较少,配合整体布局,作平整处理,弱化高差,与周围的平整场地能畅顺连接。此外,结合山体地形,沿山体四周较缓的地形作适当的土方平整,以让建筑依山而建。最终,土方平整范围集中在场地西侧及北侧,沿道路标高往山体缓缓找坡,保留场地中部及东南侧小山包,尽量减少土方工程量(图2)。

图1 原有场地标高示意图

图2 土地平整范围示意图

2.2功能布局

在整体规划布局的时候应该注重以下几方面的特点:

整体性:起伏变化的地势,提供了登高俯瞰的特殊条件,有利于展现出群体的全貌和总体轮廓,给人以整体的印象。适应性:建筑群体采取灵活的布置形式,产生多变的空间效果,以反映出对山地自然地理条件的适应性。层次性:应充分利用山地高低错落的自然条件,对空间层次包括水平的纵横层次和垂直方向的竖向层次进行空间层次改造。有机性:山地建筑遵照因地制宜,就地取材的原则进行设计,结合自然地形、地貌,适当改造,与环境整合成为有机整体,反映出建筑的地方性特征。

本项目在地形处理上结合原地形的水体,在地块北侧延长水体空间,将山地和西北侧较平缓的地形分割开公共区与私密区两个板块。在西侧设置公共性与形象性较强的多层办公建筑群体,建筑体块组合以山体为中心弧形展开排列,强调了山体的中心性,也对外展示独特的形象界面。而沿山体和水体边上则设置对私密性与静谧环境要求较高的低层独栋办公建筑组合。低层建筑组合沿山体边缘线性展开,因地制宜,根据复杂的地形特点,有意识地将建筑的走向予以调整,形成弯曲和错位,打破空间的单一性。利用山地地形自然形成围绕山峰布置的组团,以错落方式布局,创造出整个小区在空间节奏和景观层次上的变化。不同组合的建筑群隔河相望,围合出怡人水景,为办公区增添自然气息。最后在东南角的小山头上设置独立而具形象性的人才公寓,以盘龙跃山之势给整个项目营造了南向的独特形象(图3)。

图3 总平面规划示意图

2.3竖向设计

山地建筑的竖向设计应充分利用自然地形,选择合理的设计标高,尽量减小土方工程量,利用建筑基础、地下车库、路槽及管沟挖方余土,移挖作填,使填挖方基本平衡,避免出现余土外运现象。排水暗管均设于路下,然后直接排入市政雨水管网。管道的敷设方式根据具体情况大致可分为3种:架空、直埋和地沟。室外给水管道、污水管道、电气线路、通讯光缆等均宜采用地下敷设方式。

案例项目用地地块中南部有较大山体,保留山体成为必然选择。建筑环绕山体布置,需局部进行土方平整以利于建筑的整体布局。西北角有小量山体,两山体之间有低洼,需局部填土方。地块整体从西北侧向东南侧倾斜,设计绝对标高在67.070~ 76.386m之间,沿山体而设的道路纵坡坡度大部分控制在5%以内,局部因地势较陡而坡度控制在8%以内。道路环山而走,起伏有序,且贯穿场地内每一个区域。地块边沿设计标高均比周边道路高约0.5m,从建筑往道路找坡满足排水要求(图4)。

图4 竖向设计示意图

2.4建筑与景观

山地建筑的接地形式多种多样。在山地上布置建筑和构筑物时,地形的影响是非常明显的,如何解决用地和建筑之间相互适应的问题就成为了关键。根据建筑底面和山体地表的不同关系,山地建筑克服地形地障、获取使用空间的形态模式也会有所不同。其中接地形式可综合分列为:钻、台、坡、退、让、靠、爬、跌、错、吊、掉、架、跨、挑等手法,这些手法最终都是为了减少山地建筑对山体地表的改动程度,保护山地生态环境,塑造出灵活、艺术的建筑形态,并使建筑自身的结构更为合理。

景观设计着重于临界部位,即建筑的内部空间与外部空间的交汇地带。而一个空间领域的边界,不仅是最能吸引人们视觉注意的地方,并也提供了丰富多样的情感刺激和情绪转换的地方,虚与实,明与暗,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之间的相互转换,都是在这个部位展开的。在建筑的边界上,可以采用凹凸、穿插、悬挑的方式取得与周围环境的紧密交织,嵌合,建筑同样是景观,应该成为山地景观的组成部分,山地建筑与山地自然环境是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人为景观是对山地自然景观的补充与点缀。山地自然景观是山地景观的基础,山地建筑是山地自然景观的有机组成部分。在山地环境中,山地建筑具有双重的角色。一方面点缀强化了山地自然景观,本身成了山地景观的组成部分。

本项目中,公共办公区虽地形较为平缓,但与水体低洼形成高差对比。沿主干道设置平入广场,而沿水体设置下沉广场,建筑群负一层一半埋在道路广场之下,一半在下沉广场对水体景观展开。这样便形成了独特的双界面,一边是对外开放的公共形象界面,一边是沿水景展开的私密界面。在水岸设置木栈道和休闲平台,增加行走湖岸的乐趣。如此便让建筑与地形完美融合而创造出别致的空间体验,使建筑环境更富有人情味、与自然亲和(图5)。

图5 双界面滨水空间透视图

中部低层建筑群体顺应山势布置,并以山体为中心点展开弧形建筑组合,自成独立组团。此外建筑形体与山地肌理的融合,如山地庭院景观,滨水庭院与亲水平台,处处体现建筑与山地的共融。而建筑造型也抛开方正的体块,依山而建的错层,层次的堆叠,以折线的体型融入山体的生动趣味。山体南端一排独栋建筑以悬挑形式与山体结合,既融于山却又使其形象跳脱于山,别具一格(图6)。

图6 山体北部建筑群与滨水空间透视图

东南角的独栋多层建筑因其功能(公寓)可以营造更多趣味空间,把山地作为自己的一部分。借助山地地形、地势使建筑形体沿着地形逐步攀升,形成盘龙跃山之势,达到一种寓建筑于景观之中,即建筑与山体共构成为新的景观境界。建筑绕山之势对外获得一系列良好的景观视野,也建立自身有趣独特的形象;对内围合出山头顶端的内庭景观,利用花草树木、山、石、水等自然环境所组成的公共空间,构筑趣味盎然的空间序列,满足人们全方位的需求。

图7 山体南部建筑群透视图

在整体合理规划建筑的同时,对室外广场,中央绿地等开放空间重点塑造有层次的景观空间,将景观与临山空间相结合,创造山城融合的公共开敞空间,并提供一定范围内连续通达的视线通廊。

3 结语

设计实践中我们不应仅片面的考虑如何保护山地建筑的原有基础形式,在山地建筑的总体评鉴规划布局设计中我们应本着依山就势的原则,令建筑的布置合理顺应等高线原则,避免布局规划方向与等高线垂直。这样既可在建筑施工中节省土方用量加快建设工期,还可有效控制工程造价成本。在平面规划布局中我们应采取化整为零的方式,依据山地建筑的不同功能区域进行合理划分,将不同体块分设于不同标高处,而后利用连廊设计将各体块进行相通连接,体现错落有致的设计效果。用道路及踏步的连接手法将不同标高的台地进行相连。融建筑于景观之中,体现山地建筑的独有特点,形成别致的建筑体验,于人或于城市。

[1]吴良镛.人居环境科学导论[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

[2]唐璞.山地住宅建筑.北京:科学出版社,1994.

[3]卢济威,王海松.山地建筑设计.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2.

[4]周方中.环境·文脉·创新——山地建筑创作体验.华中建筑,2000(1):27~33.

[5]张伯榕.山地建筑设计的必要性及设计方法探讨[J].山西建筑,2012(3).

TU247

A

1673-0038(2015)29-0029-03

2015-7-4

潘锦成(1986-),大学本科,毕业于广东工业大学,主要从事建筑设计方面的工作。

猜你喜欢

山体山地建筑设计
山地草甸
穿越火线之山地作战
绿色建筑设计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思考
济南市山体修复中的植物应用与技术——以济南市卧虎山山体公园为例
山地之旅
山地之美——雨补鲁
建筑设计的困惑
建筑设计中节能建筑设计的分析
山体别墅设计分析
城市山体保护规划的实践与探索——以武汉市新洲区山体保护规划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