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克拉玛依油田提高多源注水系统效率方法

2015-10-31赵美刚曲江涛新疆油田公司采油二厂

石油石化节能 2015年11期
关键词:注水泵单耗水井

赵美刚 李 建 曲江涛 叶 洋(新疆油田公司采油二厂)



克拉玛依油田提高多源注水系统效率方法

赵美刚李建曲江涛叶洋(新疆油田公司采油二厂)

克拉玛依油田西北缘区块油藏层系多、非均质严重且相互层叠,各层系注水压力需求差异很大。地面系统依托统一系统压力注水,系统各环节的能力与需求不能实时匹配、系统工况调节能力差、运行能耗高。通过研发具备模拟、诊断、预测功能的注水系统数值模拟软件,将多源复杂大型管网系统分解为若干个相对独立的子系统,分析影响注水系统效率的因素。优化使用PCP技术、分压注水等措施,实现高(25 MPa)、中(16 MPa)、低(10 MPa)三套合理地面注水体系。实现地面配注满足率、系统效率提高,注水单耗降低。

注水效率多源分压

注水开发是陆上稀油油田开发的主要开采方式,通过注水开发可有效补充地层能量,对提高原油采收率,确保油田高产、稳产起到了积极作用。当油田进入中高含水开发期后,为保持油田稳产,注水量增加迅速,耗电量也随含水上升率的上升而增长。当含水率超过70%时,注水系统用电超过整个油田总用电量的40%,在油田地面工程各系统能耗中最高。

克拉玛依油田西北缘区块共有49个开发层系注水,注水井点广、需求量大。由于油藏层系较多、非均质严重且相互层叠,单井间注水量与注水压力差别大。随着油藏加密调整、二次开发和滚动开发等不断调整,逐步形成各泵站相互连通、统一系统压力注水的注水系统,系统运行工况十分复杂。据统计,2008年以前该油区注水系统效率为38.6%~40.6%,注水单耗为6.7~7.1 kWh/m3,系统效率低、能耗高,与国内外相比差距大。

1 建立注水系统效率模型

根据SY/T 5265—1996《油田注水地面系统效率测试和单耗计算方法》规定,地面注水系统效率由电动机效率、泵效和管网效率组成,即V=η1η2η3。其中η1、η2均为注水泵站内参数,两者可作为整体统一分析;η3为地面流程管网效率。

注水模拟系统中需要建立模型的节点单元,主要有注水泵、管线及管网、配水间管汇及注水井。

1)运行参数分析。模拟计算现场生产工况,计算出对比工况下(设备、管线等处于优化运行状态下)的运行数据,找出系统运行不合理的部位和环节。主要包括泵站运行参数、管线运行参数、系统效率等。

2)方案设计及模拟。根据需要进行虚拟方案的制定,并模拟计算出虚拟方案的运行工况,为人工制定的调整改造方案进行工况预测。通过模拟计算对多个方案进行对比,并根据单耗、效率、注水井配注满足率等评价参数,优选系统改造调整方案。

应用注水系统数值模拟软件进行工况模拟,计算出连通干线上的压力,将多源复杂大型管网系统分解为若干个相对独立的子系统。通过注水系统模拟软件进行工况模拟,各泵站效率值如表1。

2 注水泵站效率影响因素

1)机泵效率。注水站主要设备为离心泵,离心泵的泵效除与设备本身的状况有关外,影响泵效的最主要因素是实际工况点是否在高效区运行,实际工况点越靠近额定工况点,泵效越高。

2)站内管网效率。站内管线通常距离较短,管线沿程损失较少,所以站内管网效率取决于泵出口阀门的节流损失。离心泵站中3座注水泵站的站内管网效率最低,是由于注水泵配用电动机的功率低于注水泵需求输入功率,需通过关小泵出口阀门的方法来限制注水泵排量,以防止电动机超负荷运行,这样泵的实际排量只能达到泵额定排量的72%~90%,使注水泵的能力得不到充分发挥,而且造成泵出口阀门的节流损失过大(泵管压差高达2~4 MPa),泵站运行效率低下。

3)注水管网效率。油区注水井压力分布如图1所示。高、中、低压力井在地理位置上没有明显的划分界限,高压力注水井从西到东贯穿了整个辖区,在平面上呈点状、狭长条状分布(深蓝色为主);中压井部分呈片状分布,部分与高压力井相互穿插,也呈狭长条状分布(蓝绿色为主);低压区基本呈片状分布(红色为主)。

从图1可以看出,现存在注水泵压条件下,出现部分高压区欠注严重;部分低压区水井节流损失较大,注水单耗相对较高的问题。

表1 2008年注水系统运行工况数据

3 提高注水系统效率

通过注水系统数值模拟软件模拟工况对注水系统效率影响因素分析,从注水泵站、注水管网2方面进行提高系统注水效率。

图1 采油二厂东部油区注水井压力分布图

3.1泵控泵技术

泵控泵(PCP)技术原理是在原有大功率多级离心泵(主泵)前串联一个具有较宽工作范围的小功率前置泵,由变频调速电动机带动前置泵,为主泵提供前置压力,并以主泵出口的压力或流量作为前置泵电动机变频的调控信号,达到调控主泵出口压力排量的目的。

扩容节能,要先进行主泵减级,降低主泵运行功率,改造后的工况及特性曲线变化见图2。

图2 PCP技术应用后的工况和特性曲线变化

如图2所示,在注水泵进行减级后,注水泵的特性曲线下调,需要由前置泵进行能量补充,根据注水泵出口反馈的压力或流量控制信号,前置泵电动机进行自动变频,直到满足出口排量和扬程需求。

以泵站同输出HC扬程进行比较,减级并加入PCP技术改造后,前置泵在最低频率下(25~30 Hz)的工况为点E,此时系统输出的扬程为HC,排量为Q2,在工频(50 Hz)下的工况点为F,此时系统输出的扬程为HC,排量为Q3,Q2、Q3均大于改造前的Q1,实现了泵站的扩容。

3.2泵站节能改造对比

根据泵站改造需求及节能改造条件,结合生产实际。对更换为2000 kW大功率电动机、电动机增容至1800 kW并注水泵减1级(10级)、泵控泵技术改造并注水泵减2级(9级)3个方案,应用注水系统模拟软件进行工况预测,见表2。

702泵站井口平均压力低,辖区注水井井口压力差异大,欠注水量小,未来需求水量较大。801泵站高压力井比例大,未来需求水量小。802泵站辖区注水井井口压力较为平均,欠注水量最大,未来需求水量也最大。确定702、801注水泵站进行泵控泵并减2级(9级)改造,802泵站进行更换大功率电动机改造。

3.3系统分压注水

对于注水系统这种多源复杂管网系统来说,单个设备、泵站或者区块运行效率的提高,并不能保证整个系统的效率提高,需系统考虑注水系统的优化调整。

以现有注水系统为依托,根据压力区域划分情况,对存在欠注井严重区域进行新建高低压系统,形成高中低多套注入系统。达到提高高压区注水量及满足率;降低低压区注水单耗,降低高压区单位压力单位注水量能耗。

表2 泵站改造多方案工况及能耗预测

4 实施效果

2008—2012年进行了702、801注水泵站泵控泵技术改造,802注水泵站更换大功率电动机改造。六区低压系统,八区克上、530井区高压分压注水。项目实施后系统效率由2008年的40.2%提高到2012年的42.9%,注水单耗由6.55 kWh/m3下降到6.13 kWh/m3。

1)能耗效果。702、801泵站泵控泵技术改造后单泵排量分别提高了500~800 m3/d,泵站效率提高了2%~3%。802泵站改造后单泵排量提高了1000~1200 m3/d,效率提高了3%~4.5%。高压系统解决老井欠注及高压新井注水4100 m3/d,系统配注满足率提高了9.2%。六区分压改造后,系统效率由原来的25%提高到44.2%,注水单耗由原来的6.4kWh/m3下降到3.8 kWh/m3。

2)效益分析。702、801泵站泵控泵技术改造后,年节电约306×104kWh,年节约电费226万元。六区地面系统分压注水改造后,年节电218× 104kWh,年节约电费163万元。八区克上及530井区高压系统分压注水改造后,提高高压水井注水量4100 m3/d。

5 结论及认识

1)应用注水系统动态数值模拟技术对系统效率、能耗进行分析,找出影响系统效率的因素。以系统效率高、能耗低为制约条件,从系统角度制定调整方案,并实时调节运行方案,是较为科学的注水系统优化调整管理方法,该方法适用于所有复杂多源管网系统。

2)对于电动机配置小或者泵站能力不足的大功率离心泵机组,泵控泵技术改造可以作为一种选择。

3)注水系统分压力系统改造效果显著。对低压力水井分压,可以在不降低满足地质配注需求的同时,实现系统节能降耗。对高压力水井分压,可以解决欠注问题,提高系统配注满足率和油藏开发效果。

10.3969/j.issn.2095-1493.2015.11.002

2015-04-20)

赵美刚,高级工程师,1984年毕业于江汉石油学院,从事油田管理工作,E-mail:ZhaomG@163.com,地址:新疆油田公司采油二厂,834008。

猜你喜欢

注水泵单耗水井
降低回转式阳极炉天然气炉前单耗的生产实践
海上平台大流量BB3型高压注水泵的研制和试验验证
山西发现一口2000余年前的大型木构水井
基于数理统计的卷烟物料供应商选择研究
水井的自述
电解铝生产降低氟化盐消耗的研究分析
凡水井处皆听单田芳
环状注水管网注水泵优化运行
浅析注水泵节能措施及应用效果
乌龟与水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