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气象科普机构建制现状分析及发展建议

2015-10-31赵斐苗王建国杨国锋张丽娟

气象研究与应用 2015年3期
关键词:气象科普机构

赵斐苗,王建国,杨国锋,张丽娟

(河南省气象局,郑州 450003)

气象科普机构建制现状分析及发展建议

赵斐苗,王建国,杨国锋,张丽娟

(河南省气象局,郑州450003)

通过概述国内外科普机构现状,分析了我国国家级、省级、地市和县级气象科普机构的构成和存在的问题,结合我国全面深化改革形势和气象现代化的发展要求,对气象科普机构建制体系改革在机构建设目标、种类职能和长效发展机制等方面提出了建议。

气象;科普;机构建制;建议

1 引言

近20年来,全球极端气候时有发生,自然灾害频繁发生。在我国,气象灾害占整个自然灾害的70%以上,气象灾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约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1%~3%[1]。随着气象灾害影响力、敏感性日益扩大,人们越来越意识到天气、气候变化对人类安全和福祉的影响,气象科普需求日益强烈,政府部门和社会各界高度关注和重视气象防灾减灾工作、气象科普宣传工作。《中华人民共和国科普法》规定,气象等国家机关和事业单位“应当结合各自的工作开展科普活动”,从法律上强调了气象科普工作的重要性[2-4]。作为公共气象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普及防灾减灾知识的重要手段、履行社会管理职能的重要内容和提高全民科学素质的重要途径[5],气象科普越来越受到国家的重视,已经成为社会科普中一项常态化的重要工作。

为了进一步推进气象科普工作,完善机构建制体系建设,提供更有力的支撑和保障,更好地适应时代发展需求,真正助力提高全民科学素质,服务整个社会的防灾减灾体系,课题组通过调查国内外科普机构建制现状,分析了当前机构建制存在问题,进而对下一步气象科普机构建制提出了建议。

2 国外科普机构建制现状

科普在国外有多种合法渠道。例如在美国,联邦政府的科普工作主要由国家科学基金会(NSF)、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能源部等承担。其中NSF起的作用最大,其科普计划经费由NSF、企业和民间基金会等渠道获取;能源部的科普工作则作为一项日常工作任务,主要由下属的各个实验室进行。在英国,英国科学促进会作为英国最古老、最有影响的专业科普组织,承担了大部分的全国性大型科普活动,比如科技节就由该会进行组织协调;英国各研究委员会也承担科普职能,每个委员会都设立科普计划;科技博物馆和科技中心也在科普工作中起着独特作用。在日本,科普工作由政府、产业界、学术界和社会共同来完成的,他们是科普的推进者和传播者,是科普的主体。日本政府主要科普机构有文化教育科技省以及所属的科学技术会议、科学技术振兴事业财团、科学技术政策研究所等[6]。

发达国家政府在科普事业方面的推动和促进作用,社会组织、大众传媒、大专院校及科研机构、企业及民间基金会等之间的紧密、频繁的科普合作,形成了积极有效的科普社会化体系[7-8],这对我国气象科普机构的建立具有非常好的借鉴意义。

3 全国气象科普机构建制现状

2012年,《气象科普规划(2013-2016)》出台,提出到2016年,基本实现气象科普业务化、常态化、社会化和品牌化发展,实现气象科普融入气象业务服务中[9]。近年来,中国气象局采取了多项措施加强气象科普工作,在国家层面上加强顶层设计、完善工作体制机制、加强策划组织,并指导各层面建立“政府推动、部门协作、媒体搭台、社会参与”的气象科普工作格局[10]。中国气象局与科技部、中国科协共同加强气象科普工作以及气象防灾减灾和应对气候变化科普宣传工作的管理和指导,对全国气象部门气象科普工作实行“统一领导、分级管理”,通过目标考核与项目管理相结合的方式,组织和指导全国气象部门开展工作。以下分别通过国家级、省级、省辖市及以下各级气象科普机构现状展开分析。

3.1国家级气象科普机构现状

在国家级层面,气象科普机构的分工相对比较明确。中国气象局办公室承担全国气象科普工作的组织、管理、协调;中国气象学会作为各级气象学会的指导单位,同时也是气象科普活动的主要策划和实施单位;气象宣传与科普中心承担气象科普宣传工作,参与气象部门科普宣传发展规划的编制,牵头组织气象科普产品的研究、设计及开发推广等[11],华风影视中心、中国气象报社和气象出版社负责多媒体及纸媒气象科普作品的开发和发行;各业务司相关部门作为辅助性业务部门开展气象科普相关工作。

3.2省级气象科普机构现状

在省级层面气象科普分工相对明确,但各部门分工时有变化。根据2013年8月中国气象局组织全国气象部门调查统计结果显示:

(1)科普管理机构。如图1所示,全国31个国家一级行政区所属省(区、市)气象局中,由办公室承担科普管理工作的有20个省(区、市)气象局,占65%,由科技与预报处(或预报处)承担管理工作的有9个省(区、市),占29%;由办公室和预报处共同承担管理工作的有2个省(市)(北京、山西),占6%。

(2)科普业务机构。省一级气象科普业务机构基本同时承担气象科普活动的策划、组织实施,科普产品研发推广等相关工作。目前,全国有18个省(区、市)气象局的科普业务由单独机构承担,其中17家由省气象学会秘书处承担,1家由宣传中心(挂靠在办公室)承担。13个省(区、市)气象局的科普业务由2-5家不等的业务机构共同承担,机构分别为办公室、科技预报处、气象台、气象服务中心和气象科学研究所。

成立气象宣传科普专门业务机构的省份有13个,分别为天津、黑龙江、山东、河南、安徽、福建、广东、海南、四川、贵州、陕西、宁夏和新疆,占全国比例的38.7%,大都设立在气象服务中心或影视宣传科普中心。

图1 全国省级科普管理机构设置现状图

3.3省辖市及以下基层气象科普机构现状

省辖市级气象科普归口管理和业务实施单位基本设在气象学会,多数气象学会没有专门的办公场所和人员,由业务科或气象台工作人员兼职承担。以河南省为例,全省18个省辖市气象学会中,只有开封市气象学会1家有专门的机构和人员,平顶山气象学会等8家设在业务科,洛阳市气象学会等5家设在气象台,其余4家分别设在办公室等其他机构。

县级气象科普机构兼为公共气象服务机构。中国气象局2013年启动全面推进县级气象机构综合改革工作以后,县级气象部门具有业务一体化、岗位多责化和多元身份人员管理机制和特点,这决定了在县一级气象机构,没有专门的科普机构和专职科普工作人员。在基层,区域自动气象站、新型标准化炮站、气象信息服务站、农业科技示范园等这些机构也发挥着气象科普的作用。

4 我国气象科普机构建制存在的问题分析

4.1科普协调机构尚未完全建立起来

气象科普工作是提高全民科学素质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具体实施气象科普工作时,往往涉及政府其他相关部门,单靠气象部门的力量相对薄弱,所以,要加强气象科普工作,政府层面的推动作用必不可少。目前,只有少数地区在政府相关部门建立了气象科普的协调委员会或领导小组,绝大多数地区尚缺乏政府层面或部门之间的协调机制。

4.2科普管理机构不统一、不健全

目前,国家级气象科普业务主管单位设在中国气象局办公室;而省一级主管单位有的设在办公室,有的设在科技预报处,还有些由办公室和科技预报处共同管理。管理单位不统一在纵向上影响了贯彻上级部门对气象科普工作的决策部署,而多头管理容易导致责权不清、效率不高。省辖市及以下没有明确的科普管理机构,导致气象科普工作缺乏指导和监督。

4.3科普业务部门设置不完善

目前,国家级科普业务部门设置相对完善,业务分工也相对明确,而省级及其以下,科普业务机构的设置地区差异非常大。省一级气象学会秘书处作为气象科普业务的主力军,虽然承担着气象科普业务工作,但只有少数省份秘书处成立了科普部。国家层面成立气象宣传与科普中心后,目前有38.7%的省份在气象服务中心设立科普宣传科,专门从事气象科普宣传工作。省气象学会秘书处、科普宣传中心和其他有关部门共同承担科普业务,增加了科普宣传的着力点,但同时由于缺乏明确的分工职责,容易造成有些工作重叠交叉,相互脱节。省辖市虽然有气象学会作为科普业务单位,但大多没有人员编制,县一级气象机构未设立专门的科普业务机构,开展科普业务时往往临时抽调人员,人员的不固定就造成气象科普宣传力量薄弱,水平层次参差不齐,科普效果不理想。

4.3科普研发机构分散

国家级气象科普研发工作主要在气象宣传与科普中心、中国气象学会秘书处、公共气象服务中心和华风影视集团等各个科普业务部门,目前大多数科普产品都由这些机构研发。虽然部分省级气象机构也设立了气象科普产品开发机构,但是这些机构力量相对薄弱、分散,不能形成合力,与科研院所、科普企业的合作也不够密切,高质量的科普产品数量和种类较少。

5 气象科普机构建制发展建议

5.1构建完整统一的气象科普机构建制体系

5.1.1明确气象科普机构建制体系构建的目标要求

针对目前气象科普机构布局分散、职责不明、衔接不畅、力量薄弱等问题,需要尽快构建责权清晰、分工明确、统筹集约、运行顺畅的气象科普机构建制统一体系。

布局要合理。根据我国国情和社会发展需要,既要科学规划设计国家、省、市、县乃至基层的垂直体系的气象科普机构布局,又要科学规划布局每一层级横向体系的气象科普机构布局,做到规模适中、分类科学、设置得当、协调平衡。

职责要明确。对每一级、每一类气象科普机构的职能、作用、具体任务,都应给出具体的清单,既要保证气象科普相关工作内容准确定位,不缺不漏,又要坚持实事求是、需求引领。

运转要高效。做到上下衔接、左右协调、内外通畅,保证信息传递方便快捷,决策部署统一高效,贯彻执行落实到位。

资源要集约。便于各方面气象科普资源的统一使用调度,有利于形成推动气象科普的强大合力,有利于发挥气象科普的综合效益。

发展可持续。要便于形成常态化的工作机制,建立健全有利于气象科普事业全面协调健康、可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

5.1.2确立气象科普机构的种类和职能

要想达到比较理想的气象科普机构建制体系模型,就气象科普机构的种类设置应至少包括协调机构、管理机构、业务机构、科发机构、实施机构等。

协调机构要有权威性。协调机构应依托各级政府或政府权威部门,体现气象科普的政府推动力量,将气象科普融入到社会大科普格局中。县级以上政府应该成立气象科普工作协调委员会或领导小组,由政府负责人兼任机构领导,成员由气象、教育、科技、相关科研院所负责人组成。其职能主要有:贯彻执行国家气象科普工作法律法规及有关方针、政策;研究制定有关气象科普发展规划;协调解决气象科普工作重大问题,及时向政府及有关部门提出建议;监督、检查、指导气象科普工作等。县级及以上各级政府都应成立气象科普协调机构;不便于成立新机构的地方,可以依托各级科协或气象学会,通过扩充职能、赋予权限、调整人员构成,使之成为气象科普协调机构。

管理机构要有综合性。管理机构应依托气象主管机构设置,在各级气象主管机构综合性管理部门加挂气象科普管理办公室牌子,或者直接赋予气象综合管理部门气象科普管理职能。由于气象科普资源的分散性特点,挂靠综合性管理部门有利于统一调度、资源共享,便于决策部署的贯彻落实和高效执行。其职能主要有:贯彻落实协调机构的决策部署,及时报告有关工作情况,提出意见建议;制定气象科普工作计划并组织实施;全面掌握所辖地气象科普工作动态,开展调查研究,提出具体工作意见和解决办法;制定气象科普工作制度,指导、督导气象科普业务机构开展工作,开展考核评价评估工作等。县级以上气象主管机构都应明确气象科普机构管理部门,并且做到上下衔接,协调一致,确保政令畅通。

业务机构要有专业性。科普工作要实现常态化,要把气象科普工作融入到气象现代化建设中,将气象科普工作与气象服务工作同研究、同部署、同落实、同考核,这样就必须有专门的业务机构来承担。业务机构要熟悉气象科普工作项目的特性,逐步建立完善相应气象科普业务工作规范、操作流程,建立业务技术指标,推进气象科普工作向有序化、日常化、专业化发展。其职能是:承担主要气象科普项目,牵头联合有关组织合力开展重大科普宣传活动,推广普及气象科技和防灾减灾知识,组织开展气象科普产品示范应用,引导建立气象科普试验示范项目,争创气象科普宣传品牌等。省级及以上气象部门应设置专职气象科普业务部门单位,通过人才、资源整合,充分发挥其在全省气象科普工作中的带头示范作用,提升科普业务现代化水平。

科发机构要有创新性。主要开展气象科普产品、科普技术的研制开发工作。其职能主要是:致力于把气象科技知识和创新成果、气象防灾减灾新技术、新知识更快捷、形象、生动、准确、通俗地传递给受众。这些机构既包括气象部门相关科普研发部门和科研院所,也包括气象相关大专院校和具有自主创新能力的气象科普企业,且机构之间要建立合作机制。为了推进气象科普产口和技术发展,应明确现有气象部门的“一院八所”、省级气象科研所等,要承担气象科研成果转化应用、向社会宣传普及推介的科普职能,把科研成果普及宣传工作纳入科研管理评价考核工作流程之中。

实施机构要有广泛性。实施机构的职能就是组织气象科普活动、建立气象科普园地、推广气象科普产品、宣传气象科普知识,提升全民气象科学素养,让气象科技造福社会、造福百姓。气象科普要实现效果、效益、效率最大化,必须要有足够多的科普工作实施机构,这样才能保证气象科普进学校、进社区、进乡村、进企业,使气象科技知识走进千家万户,惠及广大群众。实施机构包括全国各地气象业务单位、各级科普馆气象分馆、气象科普馆以及分布在乡镇、社区的气象科普示范社区、科普教育示范基地、科普站、校园气象站等。为了凝聚气象科普的强大合力,既要明确各级气象部门、业务单位的科普职责,又要大力引导、培育气象科普社会化组织。为了发挥示范引导作用,各级气象业务单位有义务有责任承担气象科普任务,应把气象科普纳入业务流程,推进科普工作业务化、常态化。各级各类气象观测站、自动气象站、气象信息服务站都应建成气象科普宣传阵地,建设气象科普画廊、宣传栏等,制定相应措施,吸引各级领导、周边居民、中小学生参观学习。

5.2建立健全气象科普机构运行和保障机制

5.2.1建立政府推动、部门协作、社会参与的气象科普机构工作运行机制

体现政府推动。建立政府性的气象科普工作协调机构,有效保障资源统筹集约,有效保障部门间的协调配合,有效保障广泛合作,有效保障形成强大合作。

坚持部门协作。气象部门发挥主动导引作用,加强与宣传、教育、科技、科协、共青团等部门合作,加大与民政、国土、环境、交通、铁路、水利、农业、卫生、海洋、旅游等部门的科普资源共享力度,建立健全与科研院所、高校和新闻媒体的合作机制[12-13]。

鼓励社会参与。支持引导专业科普机构、社会团体、企业和志愿者积极参与气象科普工作,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开展大众化、社会化的气象科普活动。

5.2.2建立中央和地方责任共担的气象科普投入保障机制

明确中央和地方气象科普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气象科学技术普及属于气象公共服务,气象科学知识普及场馆和设施的建设维护属于重大气象项目建设维护,均为中央地方共同气象事权。按照国家财税体制改革关于事权和支出责任相适应的要求,列出气象科普事权清单,明确中央地方气象科普事权及相应的支出责任,以及中央地方共同事权范围和支出分担比例。推动建立与经济发展和政府财力增长相匹配、与气象科普社会需求相适应的气象科普财政支出保障机制。中央和地方气象科普事权和支出责任的明确能促进和带动各级政府加强对气象科普的组织领导,加大中央和地方财政对气象科普财力投入。应当充分依靠中央和地方共同支持发展,按照气象工作政府化的要求,将气象科普工作融入地方政府科普体系,纳入地方科普规划,建立地方科普馆气象分馆等。

地方政府应将气象科普纳入政府购买服务清单。根据国家机构改革精神,在省以下气象部门建立财政供养的专业气象科普机构不太可能,越往基层,受机构编制限制越大,而气象科普工作又主要靠基层来推进和落实,因此地方政府特别是没有专门从事气象科普工作的市、县两级地方应将气象科普工作纳入政府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列入政府购买服务清单,建立年度预算投入保障机制,委托气象科普协调机构或当地气象部门组织引导社会组织参与气象科普工作,这样可有效推进气象科普社会化发展。

总结分析气象科普机构建制的现状和问题,可以得出气象科普机构建制是一项综合性系统工程,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发展和完善。应当随着政府职能转变、加强公共服务的要求,尽快健全气象科普机构建制体系,着力构建责权清晰、分工明确、统筹集约、运行顺畅的气象科普机构建制统一体系,开创气象科普又好又快发展新格局,为民生福祉做出更大贡献。

[1]李泽春.我国的气象灾害及科学防灾减灾[J].中国应急管理.2007(7):22-27.

[2]钟礼伟,梁妙之.气象科普基地建设与创新发展[J].气象研究与应用.2013(3):96-98.

[3]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科普法[Z].2002-6-29.

[4]覃峥嵘,李耀先.广西气象科普工作的现状及发展对策[J].气象研究与应用.2009,30(2):98-100.

[5]许小峰.新时期气象科普工作的路径[N].2013-4-15(010).

[6]各具特色的国外科普盛事[N].中国气象报.2014-5-21(003).

[7]林万昕,黄铁庄.国内外科普工作的比较与启示[J].学会月刊.2003(3):21-23.

[8]陈超.借鉴国外科普经验发展我国科普事业[J].科学对社会的影响.2006(2):35-38.

[9]刘成成.《气象科普规划》出台[N].2012-12-28.

[10]提升传播能力服务百姓需求—中国气象局副局长许小锋解读《气象宣传工作管理办法》[N].中国气象报.2014-10-29(001).

[11]陈翀,马孝文,李忠明.中国气象科普评估指标现状分析[J].改革与开放.2015(6):78-79.

[12]郑治斌,刘林霞.推进湖北气象科普社会化的对策[J].科协论坛.2015(4):24-26.

[13]诸晓明,赵慧娟.关于气象科普教育基地建设与发展的思考[C].北京:气象出版社,中国气象学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2007.

Status Analysis and Countermeasures Research of Meteorological Popular Science Organization System

By sketching the status of popular science organization at home and abroad,analyzing the structure and problems of meteorological popular science organization at different level in our country,some countermeasures on meteorological popular science organization system reform were proposed 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institution building target,clarification and corresponding function and long term developmentmechanism,accordingtoChina'scomprehensivedeepeningreformsituationand development of meteorological modernization.

meteorology;popular science;organization system;countermeasure

P49

A

1673-8411(2015)03-0110-05Zhao Fei-miao,Wang Jian-guo,Yang Guo-feng,Zhang Li-juan

2015-05-18

公益性行业(气象)科研专项经费"气象科普体系建构研究"(批准号:GYHY201306064)资助。

赵斐苗(1981-),女,山西壶关人,工程师,主要从事气象科普工作。

(Henan Provincial Meteorological Bureau,Zhengzhou Henan 450003)

猜你喜欢

气象科普机构
气象树
《内蒙古气象》征稿简则
科普达人养成记
大国气象
科普漫画
美丽的气象奇观
一周机构净增(减)仓股前20名
一周机构净增(减)仓股前20名
一周机构净增仓股前20名
科普连连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