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位留守老师的无奈

2015-10-31刘丹青

37°女人 2015年10期
关键词:馒头爷爷奶奶老师

●刘丹青

一位留守老师的无奈

●刘丹青

富了后的江镇

1991年起,安徽省安庆市江镇人闯出了一条致富路:去大城市做馒头。正是那年,汪德胜大专毕业,分配到江镇初中,当时的他20出头,雄心壮志。

镇里人外出做馒头,孩子完全丢给老师。江镇初中是镇子上唯一一所中学,3个年级一共有598名学生,其中留守儿童接近九成。

当时的学生说,汪老师是真严厉,为了管教学生,有时还会打学生,打完后说:“我打你了,不服你告我去。”没有人告他。他在乎这些孩子,孩子也能感受到老师管教中的善意,他们跟老师很亲。

现在,江镇富了,年收入低于20万会被笑话。镇子里,汪德胜是读书改变命运的反例:念完大专,一个月赚2000块,比学生的零花钱还少。从投入产出比上说,还不如念完初中就去做馒头。

父母在外务工,赚得多,又因为补偿心理,觉得“孩子不在身边,就多给一点儿钱”。江镇的留守儿童小小年纪身上带着银行卡,卡的另一端,父母不断地打钱过来。父母常年不在,孩子们只有两样东西:钱和自由,这恰是小孩子最难用好的东西。

汪德胜班上37个孩子,每一个汪德胜都了如指掌。学校是寄宿制,孩子们几点睡,谁偏食,谁需要老师送蚊香……他统统知道。可孩子们在想什么?汪德胜不知道,他觉得这些孩子离自己有千丈远。他们不信老师,不信父母,不信规矩。

周一到周五,老师把他们和花花世界隔开:不准玩手机、不准去网吧、不准打群架。周末一回家,他们就开始打架、抽烟、喝酒。爷爷奶奶多是文盲,带的不止一个孩子,平时要做饭、买菜、洗衣、打扫,管不了那么多。

有一次,班上的一个孩子跟奶奶吵架,汪德胜说了他几句,被孩子顶回来:“她是拿了我爸妈的钱才给我洗衣做饭的!”汪德胜愣住了,他隐约感到,这些孩子潜意识里都有自卑和被遗弃的心理,觉得别人对自己好是利益交换的结果。这让他们对老师的善意很抵触。汪德胜试过用微笑、和善的语气和孩子交流,得到的反馈是嘲讽和不屑一顾。

“一个都不能少”

“早年我上课时,学生跟我亲,我也来劲儿。现在去上课,有时黑板都没人擦,我自己动手擦掉后,简直不想讲课了——我觉得自己在被抗拒。”

汪德胜不知道向谁求助。孩子的爷爷奶奶见到老师,拍着肩膀嘱咐:“老师,我孩子成绩你不要管,随他。”他们怕老师为孩子表现差找家长,家长再找他们的麻烦。出了事,爷爷奶奶跟孩子一起瞒老师,瞒父母,成绩单发下来,孩子拿起笔,把38改成88,15改成75,爷爷奶奶视如不见,由着他们带着改了的成绩单去北京、上海见父母。

去了父母跟前,相处时间也很有限。父母凌晨爬起来做馒头,心疼孩子,不吵醒他;八九点父母回来补觉,孩子刚刚起床;除了中午一起吃饭,全天都是孩子自己逛。孩子去了两个月,回来总有些变化,特别那些读书思想不坚定的,看到同龄人做馒头已经一月拿几千块,回来就辍学。

每次放假,汪德胜都一个一个地叮嘱:“开学得回来呀,一个都不能少!我送你们37个走,开学也得回来37个。”而他心里知道,“一个都不能少”不过是哄哄自己罢了。

“他进步了”

汪德胜也在学习优秀教师怎么做,买了书仔细研读,学着跟学生开玩笑。每开一次玩笑,学生就会写一篇日记,内容是:老师今天开玩笑了。他能感觉到孩子是怕他,也依赖他,又不好意思表现出那种依赖。有几次,他把孩子叫到办公室谈话,他们话不多,却愿意贴着他站。他心里一软,有些感动又有些无措,生怕自己的言行有一点儿差错,孩子们又跑了。

几年前的一个下午,汪德胜班上一个男生惹了事,被隔壁班学生揪住了打,他本能地冲上去,挡在打人的学生面前,对方一脚踹过来,正踢在他腿上。他的学生站在身后,有点儿错愕,有点儿感动,但又本能地抗拒着感动。汪德胜一句话没说,带着孩子回了班级。

之后,这男生像换了个人,不再惹事。次年元旦,汪德胜查寝室,这孩子突然从上铺探出头来,有些不好意思地说:“老师,一年过去了。”汪德胜马上明白了他在说什么,他像对待一个成年人那样点点头,表示他明白了他的话。

这一年深秋,中考前一天,他拨通了孩子父亲的电话:“他有进步了。”父亲沉默了一会儿,用异样激动的声音说:“3年了,我第一次听到这孩子有进步。”电话那端,父亲哭了。

现在,汪德胜学会了不打孩子,不过于严厉,并开始记笔记:厚厚一本谈话记录,他的每一个行为,每一句话,都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不逾越老师的行为规范。

(摘自《中国新闻周刊》2015年29期)

猜你喜欢

馒头爷爷奶奶老师
我的爷爷奶奶
我的爷爷奶奶
“馒头办”没了吧?
向爷爷奶奶致敬
我的爷爷奶奶
老师,节日快乐!
老师的见面礼
六·一放假么
半个馒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