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轮胎企业投资东南亚的动因与策略分析
2015-10-30赵丽敏青岛理工大学
■ 刘 鹏 赵丽敏 青岛理工大学
近年来,国内轮胎行业出现整体产能过剩,轮胎价格持续下跌,同时国外反倾销调查更加严格,内忧外患之下,作为我国轮胎产能最多的山东省轮胎企业面临着严峻的挑战。然而在我国加快实施“一带一路“战略发展的背景下,对东南亚投资又成为轮胎企业化解压力的一个有效途径。因为东南亚是建设我国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核心区,在资源、市场、贸易、政策等方面都具有突出的区位优势,为山东省轮胎企业“走出去”带来巨大投资契机。
一、山东省轮胎产业发展的现状与面临的困境
山东省轮胎产业起步于上世纪 90年代,经过 20多年的发展,山东省已成为我国最大的轮胎生产制造省份,拥有全国近2/3的轮胎企业,轮胎生产量、销售量、出口量均达到全国总量的一半。山东省轮胎产能规模大、企业数量多新增项目多,形成了以青岛、烟台、威海为主的半岛轮胎产业集群和以广饶、寿光为中心的鲁北轮胎产业集群。截至2013年底,山东省共有287家轮胎生产企业,其中子午线轮胎生产企业59家,全钢子午线轮胎年产能超过120万条的企业28家,半钢子午线轮胎年产能超过 600万条的企业19家。
2014年全球轮胎75强排行榜中,山东有15家企业上榜,占中国大陆企业上榜数量的51.7%,其中三角、玲珑、恒丰、兴源、金宇、盛泰等6家企业销售额达到10亿美元。在轮胎质量方面,山东省轮胎产品居国内领先水平,少数高端品种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三角、玲珑、赛轮金宇、双星等厂家已经成为中国一汽、济南重汽的主要配套厂家,三角同时还为美国卡特彼勒、沃尔沃、特雷克斯等多家世界知名工程机械制造商提供配套。此外,玲珑公司的 UHP轮胎也进入了巴西现代、通用、福特、塔塔等世界一流汽车厂的全球采购体系,其GREENMAX产品在芬兰国际轮胎评测中,综合得分与米其林、邓禄普相同。尽管如此,山东轮胎业的发展,仍面临国内外的竞争压力以及层出不穷的贸易壁垒的打压。
(一)国内轮胎市场产能过剩引发价格战,轮胎企业竞争加剧
经过20多年的高速发展,我国轮胎行业产能获得快速扩张。从 2005年起,中国的轮胎产量就位列世界第一,尤其通过近几年轮胎项目的大干快上,2014年我国各类轮胎产量已接近8亿条。目前我国轮胎产量的增长速度已远远超出汽车行业对轮胎的需求。据测算,2014年我国轮胎行业产能利用率不足70%。由于各轮胎企业产品同质化现象严重同时又伴随大量产能释放,轮胎行业中低端产品竞争激烈,企业间爆发激烈价格战。2014年以来,国内轮胎价格下降15-25%,行业平均利润率仅为3-4%,严重损害了行业的整体利益。
山东省作为国内轮胎制造业第一大省,轮胎产量常年居全国首位,加上近年来全国轮胎新增扩增项目大部分都集中在山东地区,随着新增产能的不断释放,山东省轮胎年产量目前保持着30%的增长速度,已远远超过市场需求的增长速度,行业产能过剩问题尤为突出。一般而言,开工率在75%以下的产业就被列入严重过剩产业,2014年国内轮胎行业多数企业开工率保持在60—80%之间,山东大部分企业开工率只有60%左右,去年轮胎行业被列入山东省产能过剩行业。
(二)外资轮胎企业挤占国内市场,轮胎企业竞争压力增大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中国汽车行业的崛起,在华外资轮胎企业获得了快速发展。目前,在我国的轮胎市场,外资企业数量已经超过了30家,其中有18家进入了2014年世界轮胎75强,包括全球最大的3家轮胎供应商—普利司通、米其林、固特异及大陆、倍耐力、住友、横滨、韩泰、固铂、锦湖和东洋等八大跨国轮胎企业。这些外资轮胎企业年生产子午线轮胎达到2.2亿条,占全国轮胎产量的40%,其中乘用车轮胎与载重轮胎分别占国内市场70%和20%的份额,其生产的高端轿车子午线轮胎,在国外品牌轿车配套产品领域处于垄断地位。
与外资轮胎企业相比,山东省轮胎企业在规模、技术、品牌等方面都存在明显的劣势。2013年普利司通、米其林和固特异等3家公司,轮胎产能均达到2亿条以上,销售额约占全球39%的市场份额;而山东省近一半轮胎企业是年产量在50万条以下的小企业,省内轮胎产量最大的玲珑公司整体产能仅有固特异的20%。在技术方面,外资轮胎企业均开发了高端制造技术,如米其林C3M技术、大陆MMP技术、固特异IMPACT技术等,这些工艺普遍具有提高效率、降低成本的优势。截止2013年底,米其林、普利司通在中国境内申请发明专利均超过600件,而山东省轮胎企业前5强申请的专利数合计只有119件。由于缺乏技术创新,省内轮胎企业生产的产品在质量、性能方面与大型跨国轮胎企业相比存在较大差距,品牌影响力也不及国际知名品牌,对轮胎的价格和市场占有率影响较大。
(三)海外贸易摩擦愈演愈烈,阻碍了轮胎出口
近年来,各国相继实施了“轮胎特别保障措施”、“双反”(反倾销、反补贴)调查等贸易壁垒,导致轮胎出口门槛越来越高。我国轮胎行业出口量占产量的 40%左右,但是出口产品结构主要集中在中低端,产品价格、技术含量和品牌价值都很低,在国际贸易中容易遭遇贸易摩擦。2001年以来,全球共有近20个国家对我国出口轮胎发起反倾销、反补贴调查19起。2009年9月,美国政府宣布对中国乘用胎采取特别保障措施,决定在之后的3年内分别对中国输美轮胎征收 35%、30%和25%的从价特别关税。此举严重削弱了中国轮胎产品的价格竞争优势,致使我国乘用车轮胎对美出口量下降60%,主要出口美国市场的中国轮胎企业持续亏损。山东省轮胎产量近50%用于出口,其中40%左右出口到美国,“特保案”使山东省轮胎企业对美国出口业务大幅下滑,2010年对美国出口量下降25%。
轮胎特保案刚结束2年,2014年下半年,美国对原产于中国的乘用车和轻型卡车轮胎再次发起“双反”调查。2015年6月11日,美国商务部对调查作出终裁,认定中国输美轮胎存在倾销及补贴行为,随后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做出损害终裁,8月10日美国商务部宣布最终税令,将对中国轮胎厂商征收14.35%-87.99%的反倾销税和20.73%-116.33%的反补贴税。大部分山东企业被裁定39.33%的合并税率,另外国有轮胎企业税率为107.07%,相比特保案此次税率更高。据山东省商务厅数据,受美国“双反”影响,2014年下半年以来,山东省乘用胎生产企业的开机率普遍较低,2015年第一季度山东省轮胎对美出口比去年同期下降40%。最终税令发布后,预计后期的影响将更大。此外,“双反”将对其它国家产生示范效应,周边国家会纷纷效仿,贸易壁垒层出不穷,轮胎出口将面临更复杂的形势。
三、山东省轮胎企业投资东南亚的动机分析
(一)东南亚国家橡胶资源丰富价格稳定
橡胶是轮胎行业重要的原材料,轮胎行业成本构成中橡胶占比达到60%。我国是轮胎生产大国,生产所需要的橡胶原料主要由天然橡胶和复合橡胶(天然橡胶含量在95%-99.5%)构成。由于国内供应不足,目前天然橡胶消耗中的80%需要依靠进口,复合橡胶的进口量也达到天然橡胶进口量的一半。二者在我国执行不同的进口标准,天然橡胶的关税为20%,复合橡胶的关税为零,所以复合橡胶广泛被国内轮胎制造商所使用。
从 2015年7月1日起,新的复合橡胶标准进行了调整,规定生胶含量不高于 88%,这意味着复合橡胶将基本停止生产和进口,国内橡胶原料供应不足的缺口将由被税进口天然橡胶填补。而自今年1月1日起,我国上调了天然橡胶进口关税,由1200元/吨提高至1500元/吨,这些政策的变化将显著增加国内轮胎企业的生产成本。为了降低成本,许多企业考虑到天然橡胶资源丰富的地区进行投资。众所周知,东南亚是世界天然橡胶的主要生产和供给地区,其天然橡胶产量约占世界天然橡胶总产量的90%以上,其中泰国、越南的天然橡胶产量已分别列世界第一和第三位。作为天然橡胶最大的原产地,东南亚橡胶价格稳定,国内轮胎企业对东南亚投资便于企业获得原材料、降低运输费用和控制成本。
(二)东南亚国家橡胶产业投资环境优越
为了吸引外资,许多东南亚国家力争打造亲企型政府,为外资企业提供优越的投资环境。例如,泰国是世界最大的天然橡胶生产国及出口国,拥有完善的橡胶产业投资环境和低廉的劳动力优势,具有成熟完善的基础设施以及连接周边邻国和全球市场的陆海空物流运输系统。为了有效对接中国政府提出的“一带一路”战略,谋求共同发展,在今年5月举行的第六届中国(广饶)国际橡胶轮胎展览会期间,泰国政府部门专门派出团队推介了位于泰国重要橡胶种植地宋卡府的橡胶加工区项目,并为山东省轮胎企业带来了丰厚的优惠政策。包括免机器和原材料进口税、增值税和消费税,企业所得税和红利税最高免税达八年等,迫切希望山东省轮胎企业赴泰国考察投资环境、投资办厂,帮助提升泰国天然橡胶的附加值。此外,在我国加快建设“一带一路”的背景下,山东省轮胎企业对东南亚投资可以充分利用现有平台和政策,尤其是中国—东盟10+3的合作框架,充分享受政策的优惠。
(三)投资东南亚能规避国际贸易壁垒
当前我国轮胎行业频繁遭遇美国等国实施的反倾销、反补贴及特别保障调查等贸易摩擦,这些措施对我国的轮胎出口打击非常大。目前,西方国家普遍对东南亚国家实施优惠的双边贸易政策,如泰国的轮胎出口到美国市场就没有国际贸易壁垒的束缚。因此,通过在东南亚投资设厂,山东省轮胎企业可以有效利用东南亚国家的区位优势规避国际贸易壁垒。
如果轮胎企业在东南亚进行了投资,一旦国内工厂遭遇贸易摩擦,就可以将产能转移到东南亚的生产基地,然后再曲线出口到美国市场,成功地规避贸易壁垒。例如本次美国“双反”调查仅仅针对中国轮胎企业,而泰国的工厂不受影响,对于出口到美国市场的订单,国内企业可以将其转移到泰国工厂生产,形成“国外生产,国外销售”的新型市场战略,以应对国外反倾销。如玲珑轮胎此次“双反”被裁定39.33%的合并税率,其出口到美国的轮胎就可以直接由泰国的工厂负责,以减少美国“双反”的影响。
(四)投资东南亚能化解产能过剩,扩宽销售渠道
山东省轮胎企业众多、产能规模较大,已形成了完善的轮胎产业链,拥有三角、玲珑等一批有国际影响力的知名品牌。由于投资过度以及国内需求不足,轮胎行业当前出现了产能过剩,需要向海外进行转移。轮胎企业投资东南亚能有效化解行业产能过剩,扩宽产品销售渠道。东南亚国家大多属于新兴国家,普遍处于经济发展的上升期,随着汽车工业的发展,目前轮胎需求增长,轮胎企业投资合作的前景广阔。例如,玲珑公司在泰国的工厂总投资近7亿美元,计划年产1320万条高性能子午胎,原因就是因为泰国是东南亚最大的汽车生产国,汽车轮胎是泰国国内消费的主要行业,橡胶轮胎消费潜力较大。目前一期项目已经全面投产,产品订单供不应求。山东省轮胎企业在东南亚投资,生产的产品一方面内销给东南亚当地,另一方面则出口澳洲、欧美等地,较好地实现产品销售渠道拓展。如青岛奥戈瑞在印尼的投资项目,投产后40%的产品将供应印尼的需求,60%的产品将出口南美洲、西欧、大洋洲等地。
四、“一带一路”背景下促进山东省轮胎企业投资东南亚的策略
第一,轮胎企业要进一步提升产品技术含量。在建设“一带一路”战略时,要注意它不是指转移落后产能,强调的是高层次、高水平、高质量的开放。因此,山东省轮胎制造企业对东南亚投资时,要提供先进的生产设备和技术支持,并着力于新材料、新技术、新模式、新产品的自主开发,加大对高性能、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产品的研发投入,实现产品制造过程的智能化和产品的智能化,有效实现产能的向外转移,促进国外新兴市场的快速发展。如玲珑轮胎在泰国的项目,生产线全面配备国际先进的高端生产设备,并配合先进的管理手段,实现了过程控制的可控、在控,以及质量100%追溯;同时,产品档次创新高,实现跑气保用轮胎、雪地轮胎、绿色轮胎等高性能产品的系列化生产。森麒麟公司也计划将泰国工厂建成轮胎行业自动化、智能化和信息化程度最高的生产线,而且要致力于将该项投资打造成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在泰国实施的一个样板性合作工程,促进泰国制造产业的升级,推进两国制造业交流合作。
第二,轮胎企业要加强品牌建设。山东省轮胎企业在东南亚投资,生产的产品主要内销给东南亚当地市场和出口欧美等市场。目前,全球已有多家轮胎企业在东南亚投资,致使当地轮胎市场的竞争日益激烈。例如泰国是东南亚汽车制造中心和东盟最大的汽车市场,通用、福特、丰田等汽车生产商均在此设厂生产汽车,供应泰国和东南亚市场。因为市场需求巨大,全球轮胎企业前十强中已有7家已在泰国建厂,包括普利司通、米其林、固特异等跨国轮胎企业。对于山东轮胎投资企业来说,要想在东南亚和欧美市场获得一定的市场占有率,还需要加强品牌建设。轮胎作为专业性强的汽车配套产品,购买行为受品牌影响较大。品牌知名度高的产品,人们会认为在生产技术、配方、工艺等方面优于其他品牌产品,更容易获得消费者的认可。因为发展起步相对较晚,山东省轮胎品牌认知度与市场表现不及国际知名品牌,在国内市场和出口贸易中影响了轮胎的价格和市场占有率。因此,在“一带一路”战略建设的背景下,轮胎企业对东南亚投资过程中,要加快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注重依托高端的技术与服务,加强品牌战略的定位与建设,不断提升品牌的技术含量与知名度,逐步发展成为世界知名品牌,在国际竞争中获得有力地位。
第三,轮胎企业要注意风险的防范。相对来说,东南亚国家普遍政局不太稳定,并且少数国家与中国存在历史矛盾,所以可能会存在一些潜在的政治风险。因此,轮胎企业要注意加强风险控制和管理,及时办理投资保险与担保。如2014年5月中旬,越南发生一些针对部分外国企业和人员的打砸事件。为防止突发事件,赛轮(越南)公司启动应急预案,并临时性停产5天。而且早在2013年6月份,该公司就在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购买了海外投资保险,力争将风险损失降到最低。除此之外,中国轮胎企业赴海外投资还会面临其他一些风险,如自然风险、经营风险等。今年2月,玲珑(泰国)公司发生大火,火灾造成直接损失超过4000万美元,损失约占其净利润的1/4。所以,对于轮胎生产这类易发生火灾爆炸的化工企业来说,公司应掌握必要的应急防范措施和法律手段,平时多注意安全管理到位,经常进行消防演练和安全培训,购买相关保险,有效控制风险。
第四,政府应加强对外投资服务体系建设。在“一带一路”战略实施中,政府必须为企业“走出去”搭建相应平台,提供完善的投资服务体系。首先,应建立“走出去”信息服务平台。具体到轮胎行业,政府要建立轮胎项目信息收集机制,挖掘、梳理、整合轮胎项目信息资源,定期向轮胎企业发布。有针对性地组织轮胎企业开展境外宣传活动,提高企业在东南亚的知名度,并积极与东南亚国家加强联络,举行双边或多边投资洽谈活动。同时开展对“一带一路”沿线东南亚国家的国别研究,包括投资国的投资政策和法律法规,民族特性等情况,为轮胎企业“走出去”提供帮助和指导。其次,建立“走出去”融资服务平台。资金缺乏往往是制约企业对外投资的瓶颈,政府与银行要积极为轮胎企业“走出去”做好金融服务,拓宽融资渠道。在条件成熟时,可以考虑将轮胎产业也列入亚投行支持的目录,为轮胎企业对外投资提供资金支持。最后,建立完善的境外风险信息收集发布平台和境外风险应急处置机制,为轮胎企业“走出去”打造迅捷、可靠的安全保障平台。▲
[1]卢进勇,刘恩专.跨国公司经营与管理[M].机械工业出版社.2013-5.
[2]童言.轮胎工业2014年热点回眸与2015年展望[J].中国石油和化工经济分析.2015(2).
[3]路虹.轮胎企业产业转移瞄准东南亚[N].中国商报.2012-9-11.
[4]郝章.程轮胎企业海外建厂不能因难止步[J].中国橡胶.2015(2).
[5]泰国成为轮胎巨头建厂首选地[J].橡塑技术与装备(橡胶版).2015(5).
[6]应诉企业税率表 [J].中国橡胶,2015(12).
[7]郝章程."一带一路"带来橡胶工业发展新机遇[J].中国橡胶,2015(12).
[8]王玉莲,吴迪.轮胎"走出去"进行时[J].中国石油石化,2012(23).
[9]李秋.中国轮胎困局:谁管?谁解?[N].中国商报.2014-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