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实生态文化观 传承发展草原文化
2015-10-29贾萍
贾萍
一、草原文化是一种崇尚自然的生态型文化
“崇尚自然”在草原文化核心理念中居于统领地位。在人类文明漫长的发展过程中,每一个民族都在不同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中创造出了具有本民族特色的文化。其核心理念是该文化得以传承繁荣发展的核心灵魂,是一种区别于其它文化的最本质的特征。世代生息在草原地区的先民、部落、民族以草原特有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为基础,共同创造出了与草原生态环境相适应的草原文化。它包括草原人民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以及与之相适应的风俗习惯、社会制度、思想观念、宗教信仰、文学艺术等。
“崇尚自然、践行开放、恪守信义”等核心理念对草原民族的历史发展进程有着决定性的影响和作用,其中“崇尚自然”是草原民族在其生存和发展过程中,认知和解决人与自然矛盾关系时的基本遵循。在长期的游牧生活中,面对艰苦的自然环境,草原游牧民族由于生存的需要,顺应自然地选择崇拜天地、崇拜水草,最终创造出一种与游牧相适应的大生态观,即天人合一、崇尚自然、生态永续的理念。千百年来,草原上的人们传承了这一文化基因,使得草原民族生生不息。可以说,草原文化以生态为基础,这一理念在草原文化体系中居于统领地位,对于当今生态文明建设也具有重要的传承和借鉴意义。
草原文化的突出特点是崇尚自然的生态型文化。“生态文化就是一个民族对生活于其中的自然环境的适应性体系,它包括民族文化体系中所有与自然环境发生互动关系的内容。”草原文化是人类最早的生态文化。特殊的游牧生产生活方式,使草原文化成为以崇尚自然为根本特质的生态型文化。生态是草原的根基,与草原文化构成了必然的因果关系。草原生态文化以生态性为突出特点,体现了人与生态系统和谐共处的生态文明思想。这一思想集中体现为:敬畏生命,尊重自然,和谐共存,蕴含着天人合一的和谐发展观念。具体反映在:从自然层面看,其生物的多样性、生态景观的丰富性和环境条件的平衡性体现得最为完美;从精神层面看,草原民族具有天人合一、崇尚自然的宇宙观,敬畏大自然,与大自然和谐相处;从文化层面看,他们具有描摹自然、歌颂自然的文化观;从实践层面看,具有合理取舍、永续利用的生态观。
二、树立并落实生态文化观,传承发展草原文化
生态文化观,是指一切意识和行为都必须符合生态文明的要求,在崇尚自然、生态永续、以人为本的理念指导下,从征服自然转向尊重自然、从追求增长转向推崇可持续发展的发展观,是解决好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共存的关系,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作为一种社会文化现象,它摒弃了人类以自我为中心的思想,按照尊重自然、人与自然相和谐的要求赋予文化以生态建设的含义。
生态文化观与草原文化发展相融相通。在人与自然关系的问题上,与其他区域文化相比较,草原文化诞生于相对艰苦的自然环境。特殊的客观条件和历史境遇催生了天人和谐的生态理念。这些优秀的生态文化基因深深地渗透于草原文化的每个细胞当中,不仅将人当作自然的一部分,而且将自然当作敬奉的对象,以一种敬畏和爱慕的心情崇尚自然、护卫自然。以游牧为基础的文化形态,是典型的生态文化,这正是草原生态文化区别于其他文化的重要标志之一。其“长生天”文化理念从观念领域到实践过程都同自然生态息息相关,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当作一种重要的行为准则和价值尺度。正是在这种生态文化观的指导下,草原文化的发展才具有独特而和谐的特点,始终走着一条人与自然紧密结合的发展道路。
把“生态化”内涵融入草原文化现代化进程。在大力弘扬优秀民族文化的时代背景下,在内蒙古自治区建设“民族文化大区”和“民族文化强区”文化发展战略的历史进程中,草原文化发展面临重要机遇,正焕发勃勃生机。但同时也必须清醒地看到,由于全球经济一体化、工业化大潮的冲击,草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在现代化进程中也面临严峻挑战。文化和时代紧密相连,没有哪个地区哪个民族的文化是一成不变的。有所更新,才更加鲜活;有所发展,才符合时代节拍。草原文化唯有与时俱进,才能成为我国先进文化的组成部分。民族文化与现代化,是必须妥善处理的一对矛盾体。随着现代化进程的滚滚向前,每个民族都要在现代化与传统文化间寻找平衡。现代化进程中,工业文明时代下,草原文化如何保护与传承?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元素之一,作为蒙古族人民的灵魂和精神支柱的草原文化,在全球化背景下的文化共存中,如何才能更具竞争力?
一种文化能否有效传承,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社会给其提供的环境和创造的条件。每个民族在加速现代化进程的同时,都会有意识地保护自己的优秀传统文化。保护不是简单封存,而是要将多姿多彩的文化形态进行传承,要保护民族文化中的精粹,要保持其中最有生命力的部分——包括物质载体、民族标识和精神象征。对于蒙古族而言,草原文化中最有生命力的部分、最鲜明的民族标识和物质载体,就是草原生态环境。草原文化的传承与保护,不能脱离产生这种文化的生态环境。生态环境对文化会产生深刻影响,很多民族所具有的某些鲜明的文化特征,就是其所处的生态环境影响和作用的结果。以至于一说起某种民族文化,人们的脑海中便会马上浮现出其独特的生态环境;而一说起某种自然生态环境,人们又会联想到这个区域的民族文化。比如藏族文化与高原雪域,白族文化与苍山洱海。各民族在不同的生态条件下,创造出了五彩斑斓的生态文化。少数民族传统的生态文化曾在特定时期在保护当地生态环境、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促进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协调发展方面起到过积极的作用。但随着社会的发展,中国少数民族传统生态文化日益受到现代工业文化的冲击与挑战,因此我们有必要重视生态文化建设,建立起真正体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现代生态文化。
具体到草原文化,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在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的生产、生活方式的变化,都对草原生态环境产生了一系列影响。其中,有些影响是不利的。比如气候变暖,导致降雨量急剧减少,草原湖泊迅速干涸;随着草场的过度开发与利用,五畜共存以及动物多样性的自然形态遭到破坏;随着牧场的开垦,草原最能涵养水分的区域已经被用作农业种植,所剩草原成为植被稀疏的退化草原或沙化草原,承载能力大大降低;人口的增加,加剧了超载超牧,草原已经不堪重负;随着大规模矿产资源的开发,内蒙古草原再次面临着遭受更加严重破坏的挑战。
面对挑战,我们应当以生态文化观来指导草原文化的发展实践,把生态文化融入草原现代化进程中,为我国草原文化的现代化找到切实可行的道路,实现草原文化的可持续发展:
一是牢固树立生态文化意识,实现草原文化可持续发展。发展繁荣草原文化,首先必须考虑到草原文化发展在现代社会中所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的艰巨性与复杂性,并以现代生态观念武装头脑,以高度的文化生态意识和历史责任感,找出能够使草原生态得到根本改善、草原文化得以持续和适应内蒙古牧区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要千方百计地保护好草原文化产生的源头和“母体”,这是关系到草原文化能否继续维系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关键;以“人”为中心来保护草原文化资源,将生态文化作为草原文化的一种动态保存方式,既发展变化,又不以破坏原有宗旨为前提;结合国家非物质文化保护工程,在不同的草原类型区域,开辟出人口数量合理、牲畜配置科学、文化教育设施齐备的游牧文化保护区,从根本上创造草原文化良性发展的条件;深入挖掘和整理草原本土生态保护知识,并以现代科学加以诠释,为生态保护和恢复生态奠定牢固的基础。
二是在城镇化过程中,在保留草原生态文化原汁原味的基础上,使其融入现代文明。草原生态环境具有唯一性和独特性,因此在开发前要有科学有序的规划安排,制定科学可行的规划方案。开发要侧重地区特色和民族区域优势,突出草原生态的特色,避免许多地区在城镇化过程中克隆复制国际国内现代化城市的“山寨化”倾向。在城镇化过程中,蒙古族人民因生活方式、生产方式的改进,有可能会导致一些古老文化的消亡。因此,城镇化规划要从当地的历史文化资源中找出最具特点的文化元素,在城市建设实践中加以物化,以确立每个城镇的鲜明草原文化特色。
三是以开发式保护模式开展以草原文化为特色的民族文化旅游事业,展示草原文化,弘扬草原文化。特色经济不同于其他经济,它体现了浓郁的地域文化特征。草原特色旅游经济的发展,不仅可以获得巨大的经济利益,还可以使更多的人认识到草原文化的巨大魅力,从而提升草原文化的影响力。把草原文化的保护和旅游发展相结合,发展草原特色旅游经济,有利于草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当然,我们也应清醒地看到,草原生态文化的开发利用具有两重性:一方面能促进旅游地经济的发展,推动草原文化向好的方面发展;另一方面也加剧了环境的损耗。我们必须避免为了眼前的经济利益而采取掠夺式开发的方式,使当地自然生态和民族文化生态遭到严重破坏,从而逐渐失去其原汁原味的异族风情韵味。我们应当秉承可持续开发的理念,在开发利用草原生态文化资源、发展旅游经济的同时,保护自然人文原生态,保护好草原环境,保护好草原生态文化的完整性,在短期利益和长远发展、旅游资源的开发和保护之间找好平衡点,坚持开发与保护并重,形成开发式保护模式,实现可持续发展。
内蒙古自治区是以草原文化为主的多元文化聚集的地区,蒙古族人民以草原为载体,在草原生态条件下,创造出了草原文化,以其和谐共生的生态观和自由开放的人文精神,在保护草原生态环境、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促进蒙古族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协调发展方面起到过不可替代的作用。今天,面临现代工业文化的冲击与挑战,我们更需要落实生态文化观,倡导尊重自然、爱护自然,建立起真正体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现代草原生态文化,利用好现有的生态文化资源,找出一条传统生态文化创新的路子,为草原文化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生态环境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