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文化与旅游融合中打造阿尔山高品质旅游城市
2015-10-29周永振陶景文
周永振+陶景文
2014年1月26日至28日,习近平总书记来我区考察指导工作,第一站就到了阿尔山市。在考察阿尔山市期间,总书记多次提到“阿尔山四季都很美”“阿尔山城市很小巧、很美丽”“阿尔山旅游一定会火起来”“老百姓一定会从旅游中受益,一定会富起来”,并嘱托自治区和有关部门领导搞好阿尔山棚户区改造,发展好旅游文化产业,帮助百姓脱贫,实现富民强市。按照习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精神,我们从文化与旅游融合中探索打造阿尔山高品质旅游城市的路径。
一、阿尔山市以建设旅游城市为核心的发展战略
(一)城市与旅游融合发展
城市发展与旅游业发展融合,实现城市建设高新化、人居环境生态化、交通发展高速化、旅游产业集群化。同时,城市与景观相互依托、相互融合,形成“城有景、景即城”的有机整体,提升城市品位。
(二)城市旅游体现文化韵味
依托城市所展现的整体形象和独特的湖光山色,挖掘文化内涵,增强游客尤其是年轻游客对阿尔山的认同,让更多人愿意来阿尔山。同时,依托阿尔山独特的区位条件和资源环境,面向国内市场及海外市场,通过各类节庆活动、商务会展、国际峰会、运动赛事等进行度假旅游宣传,树立“健康阿尔山”国际生态休闲度假旅游品牌,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推动城市良性发展。
二、突出独具北疆特色文化符号?,打造高品质旅游城市品牌
阿尔山旅游资源富集、组合度好,堪称“林瀚、草丰、石绝、池奇、泉神、湖秀、雪美、水碧”。独特的资源孕育了灿烂的文化。应该说,旅游资源和旅游文化在阿尔山相依相伴、相蕴而生。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旅游使文化更鲜活、灵动,文化使旅游更厚重、深沉。
(一)圣泉文化
神秘性。阿尔山的圣泉文化魅力无限、历史悠久,“神鹿的传说”和“鹿皮图的传说”使阿尔山圣泉充满了旅游吸引力和文化感染力。我们可以在景区巨大的自然空间内以雕塑、小品、文化墙等形式演绎圣泉的神秘,使游人一进入景区就被强烈的神秘感所吸引,迫切想深入其中探究奥秘。
科学性。圣泉的神秘、神奇源于科学。健康阿尔山的核心竞争力归根结底还是要回归温泉的科学性。游客在感受健康生活方式的同时,还能增长知识、开阔视野。这才是阿尔山温泉的魅力所在,也是旅游产品核心竞争力的体现。
生动性。要把阿尔山温泉养生保健的生动性展示给游人,要用鲜活的例证来充分说明阿尔山温泉的养生保健功效,给游人留下难忘记忆,萌生推荐朋友来和自己再次来的强烈愿望。
广博性。要策划一个特殊的区域,把世界各地温泉和所有温泉养生方式进行集中展示。游客来到阿尔山就等于来到了温泉的万国博览园,使温泉雪街矿泉群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博物馆。
文化性。圣水与名茶相结合,将五里泉冷泉打造成品茗饮茶高地,使茶道上升到新的意境,进一步丰富养生休闲度假地的内涵。
(二)冰雪文化
专业赛事造势。阿尔山冰雪资源独特,历史上就是国家“八一”滑雪队训练基地,目前是国家体育总局、国家滑雪协会训练基地,是实现“全球第一跳”的地方。我们要紧紧依托这一优势,继续提高服务质量,并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力争吸引更多的国家、国际级赛事来此举办,达到通过赛事培育冰雪文化、提升城市知名度的效果。
群众活动入手。群众性文化活动是发展冰雪文化的重要载体。群众活动入手就是要充分发挥和利用冰雪资源优势,在不断活跃的广场文化、社区文化、企业文化、职工文化、农村文化、校园文化、军旅文化中,开展广泛深入的群众冰雪文化活动,使冰雪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
特色项目入品。立足高端,面向世界,全力推动雪上高尔夫运动休闲产品和欧洲风情度假小镇建设,培育千里雾凇观赏、十里不冻河漂流、穿越大兴安岭林海雪原、横跨冰雪大兴安岭等观光性、体验性经典旅游品牌项目,增添雪上、冰上互动小项目,打造冰雪高尔夫城市、林海雪原城市,使阿尔山冬季旅游成为中国旅游的一道风景。
冰雪文化入城。一是利用雪场与城市相融优势,打造滑雪运动休闲城市。专业滑雪场、运动休闲滑雪场与城市融为一体是阿尔山市区别于国内各大滑雪场的显著特点,彰显了阿尔山市无与伦比的优势资源和人文特色。在打造旅游精品的进程中,要注重城市产品、城市品牌的融入,把城区建成景区,把城市经营成旅游产品,特别是城市设计和改造都要围绕“雪城”来进行。要重视雪场与城市的融合:城市的人行道、慢车道也可以成为滑雪道,人们可以在雪场滑雪,也可以在城市中滑雪,让冰雪运动休闲成为人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这种集中展示的冰雪文化,既是一道风景,又构成了阿尔山市冰雪运动休闲的特色和核心竞争力,彰显出城市的个性。
二是凸显温泉与冰雪相融特征,打造温泉滑雪养生度假城市。温泉与冰雪相融,滑雪场与温泉群相依,堪称绝配,是阿尔山市冰雪运动休闲旅游的又一大特色。要进一步寻求冰雪运动休闲与温泉养生保健之间的多层次有机结合点,丰富滑雪与温泉相融的内涵,做足冰雪与温泉相融的大文章。
三是突出寒温带地区特色,打造冰雪童话世界。雪期长、雪质好、雪量大是阿尔山市冬季气候的显著特征。按照“城市景区化”的总体工作构想,我们在建设旅游度假城市的过程中,要整体把握旅游精品开发的方针,围绕城市建设总体风格,坚持“青山为体、绿色为衬、碧水为依、文化为魂”,在注重夏季城市与山、水、林、泉、河有机结合的同时,更要注重冬季城市与山、林、冰、雪、泉的融合,重视城市颜色与环境的协调统一。同时,要把握城市规模与建筑体量的关系,实现“小城市,大背景”“小建筑,大通透”。
总之,我们要做到滑雪场、温泉、城市的有机结合,使之相互融合、互相渗透、浑然一体;要营造城市的冰雪氛围,在城市及其建筑小巧玲珑、极具韵味的大背景下,适度、适当地布置一些冰雕、雪雕小品,构建和充实冰雪童话世界。
(三)森林文化
森林文化使阿尔山旅游更鲜活。森林是阿尔山旅游的底蕴,森林文化是阿尔山旅游鲜活的源泉。培育、打造森林文化,要注重旅游点的选择,做好示范引导,尤其要注重展示白狼镇特质,倾心打造“最具代表性的大兴安岭林区生产生活体验地”这一特色产品,建设森林白狼、林俗白狼。当前的镇区、景区建设都要去城市化(摒弃红顶粉墙的火柴盒式多层楼房),注重原汁原味的林业生产生活方式(包括建筑、院落、工具、服装等)遗存的保护和传承,棚户区改造等都要坚持林俗化、修旧如旧,以凸显特色(白桦院落、红毛柳院落、兴安岭上松院落),呈现给游人一个真实的林俗村落。
森林文化演绎符号要丰富,我们要倾力演绎大兴安岭林区生产生活方式,使游人走进林俗村、融入林俗村,在不知不觉中成为务林人。一是增加互动性。贮木场成为林俗博物馆的核心,要建设开放式、互动式、鲜活的博物馆。博物馆不仅仅陈列文物,还要有鲜活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要有鲜活的人的活动来传承、演绎。将博物馆延伸至山上,与贮木场有机融合,演绎采、打、集、装、卸、造、选、运等林业生产环节,引导游人参与林业生产方式的互动,融入林业生产,成为林业工人。要将走进博物馆的文化活动变成旅游互动项目,从而使游客参与进来、森林文化鲜活起来、旅游项目互动起来。
二是增加参与性。让游客走进森林人家,成为森林人。“小杆栅栏柈子垛,房屋脊上放山货,客人来了火炕坐,炉子火锅烟袋锅,炕梢被子垛成垛”——这是林俗的真实写照。林俗的演绎主体是当地务林人,游客是客体。我们可以引导林业人参与旅游互动。每家每户可以精细分工,有的家庭演绎林业餐饮(游人可以参与到杀家禽家畜、洗野菜、削土豆皮、摘蘑菇木耳、炒炖菜等活动中),一桌林俗餐饮可以由不同的人家每家提供一道自家的特色菜来组成,成为林俗百家宴;有的家庭演绎生活方式互动(游人可以参与到拉大锯、抬木头、劈绊子、跺绊子、烧火炕,深入森林采摘山珍、捉蚂蚁、套野兔、罩沙半鸡等活动中)。所有的与林业相关的活动都由当地人和游客共同完成,游客兴致勃勃,百姓财源滚滚。
同时,在镇区外建设不同特质的景点——高山地质滑雪场、奥伦布坎森林文化景区、大兴安岭野生动物狩猎场等作为林俗活动的补充,使林俗文化旅游更加丰富多彩。
(四)火山文化
阿尔山火山活动从中新世晚期(距今2330万年——530万年)开始,可谓历史悠久、凝重深厚。在阿尔山这个观光与休闲度假并行的复合型景区,观光游要长期坚持并持续提升。从观光角度来说,阿尔山最大的一个特色就是火山地貌,要努力把这个特色发挥出来,尤其是要把火山的文化内涵演绎得生动。
一是持续提升以火山地貌观光为主的天池景区的品质。按照自然性、天然性的原则开展保护性开发建设,力求以最小的人为影响满足最大的游客需求,比如要使停车场、工作用房、旅游区厕所、景区内道路、步栈道、标识系统等设施实现生态化。
二是导游、景区服务人员火山知识的文化化。规范火山地貌景区的导游词、解说词,采用标准化的方法,化奥妙于平实,寓科学于通俗,让火山地貌的科学性、趣味性熟知于每个工作人员的内心,使大家言由心生地介绍给游客。
三是旅游方式的多元化。可以开展自驾车游、房车游;火山地貌一票通、二日游;火山地貌观光游、探险游、极限游、科普游。交通工具也要多元化:观光车、电瓶车、森林小火车等。特别是森林小火车要做成旅游产品——移动的五星级酒店。
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提出把我区建设成“体现草原文化,独具北疆特色的旅游观光休闲度假基地”。阿尔山是旅游城市,是我区“阿尔山——满洲里——海拉尔”黄金旅游线的有机组成部分。不断加快文化对城市的支撑,让阿尔山这座城市成为“可以触摸的生活,可以分享的文明”,早日把阿尔山市打造成为国际旅游目的地,既是实现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的有力支撑,也能早日向党中央、向习总书记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