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思品课教学注重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探索

2015-10-29范丽英

关键词:和谐课堂主体作用问题意识

范丽英

摘要:本文结合《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我们都是炎黄子孙”的教学,从“激发兴趣,培养创新个性”“培育问题意识,增强释疑能力”“发挥主体作用,培育创造能力”“营造和谐课堂,培养鲜明个性”等途径入手,探讨如何在小学思品课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关键词:创新能力;学习兴趣;问题意识;主体作用;和谐课堂

中图分类号:G62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5)17-027-1

一、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创新个性

针对学生处于以形象思维为主的事实,此时要激发学生的兴趣,就要采用多种方式方法化抽象为具体,化呆板为生动,化枯燥为形象。在教学过程中,我根据学习内容的不同,运用漫画、图片、多媒体教学等手段,使思想品德的教学内容更加贴近小学生的生活实际,把抽象的概念展现为学生喜闻乐见的生动活泼的奇闻趣事,激发学生学习的浓厚兴趣。

在进行第11课《让我们来寻根》教学时,就是采用了这种方式,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我们知道,我们中国人都说自己是炎黄子孙,以自己是炎黄子孙而自豪,但对于“炎黄子孙”这一说法的来历,许多学生不甚了解。课本中的介绍也略显粗糙。于是,笔者便预先查阅了大量的相关资料,包括文字的、影像的,然后把这些内容根据教学的需要进行整合,制成多媒体课件,借助现代媒体,把当年传说中的炎帝与黄帝的故事适度还原,搬上屏幕。随着介绍的深入、情节的展开,学生终于明白了“炎黄子孙”这一说法的由来。当然,也就更增添了他们的民族自豪感。

二、培育问题意识,增强释疑能力

在教学实践中,笔者经常采用下面两种方式来培育学生的问题意识,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一是留足空间,启发诱导,产生问题。改变“填鸭式”“满堂灌”教学模式,采取开放式教学,尊重学生的思维空间,使学生在思考中接受知识,增强发现问题的意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进行第11课《让我们来寻根》教学时,课刚开始,我就提出维系华夏子女不绝的根是什么?这就给学生设置了一个“疑”:使学生通过搜集资料等方法去思考,进而启发诱导小学生认识“炎黄子孙”这一说法的由来,逐步认识到我们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了解人类演变、进化的过程,了解长江、黄河被称为中华民族母亲河的缘由,懂得炎黄子孙这一说法的来历,并为自己是中国人而感到骄傲。二是知识综合,多层、多角度发掘问题。新教材充分体现了各学科知识的联系,民谚、名言、诗词等都编入了新的教材。在教学中充分利用这些资源,就能活跃课堂氛围,拓宽小学生的知识面,增强学生的积极性、灵活性,更好地使学生发散思维,聚合思维得到发展。还是在教学《让我们来寻根》时,我课前安排学生编排了一个华侨老人寻根的小品。表演中,一位须发苍苍的老华侨风尘仆仆地从海外归来,他发誓一定要在有生之年完成自己多年的夙愿——找到自己的根之所在。通过老华侨坚定的神情、迫切的话语,将他那炽热的乡情、虔诚的心灵等这些抽象的内容栩栩如生地展现在小学生面前。通过表演,让学生深深感受到了那割不断的“血浓于水”的亲情。另外,课文中有关寻根的三篇报道,我请学生绘声绘色地讲读,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三、发挥主体作用,培育创新能力

在实际教学中,在采众家之长的同时,笔者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能独立完成的决不干预,学生能合作完成的决不插手,充分相信学生,大胆放手。因此,学生兴致高涨,这样,使每个学生的能力尽可能得到发挥,达到教学共性与个性的结合。这样,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最大限度地培育学生的创新能力。在具体教学中,我根据不同课例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来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一是调查研究法。有些内容的学习要涉及众多的资料,光凭教材所提供的材料显得有些单薄,这时就要作适当的补充与拓展。在笔者看来,这正是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培育他们创新能力的好时机。因此,每遇到这种情况,笔者就预先(一般最少一个星期)要求学生分组通过实地调查访问等形式,搜索与教学内容链接的知识。

二是写导游词。对于祖国的壮丽山河,许多学生或多或少都有所了解,有些旅游胜地还亲身游览过。因此,谈到这一话题时,学生便有话要说,有内容可讲。对此,笔者就顺水推舟,给学生以机会,让他们以小导游的身份来向班上的同学介绍他们自己所熟悉的、比较了解的景点。这样一来,许多学生便摇身一变成了一个个小导游。

四、营造和谐课堂,培养鲜明个性

思品课教学中教师讲学生听似乎已形成模式。师生的互动较之其他课堂少之又少。小学生普遍不愿发言,究其根源多半是心存顾虑,一怕同学笑话,二怕老师批评。这种现状导致学生机械地从教师那里接受知识,而不是主动地学习知识,不仅不利于形成自身的知识体系,更谈不上创新能力的培养。因此,在教学中,笔者努力改变这种现状,在教学实践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首先,营造民主、客观、和谐的教学氛围,构建个性发挥的平台。对敢于发言的学生要充分肯定,鼓励和保护其积极性,不能求全责备。对一些不同说法的学生不轻易否定,而应正确的因势利导,消除学生的疑虑心理,树立积极思考的自信心。其次,满足学生的表现欲望,激发小学生敢想敢说敢创新的精神。其三,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特长。学生之间既有共性,也有个性,有的发散思维能力强,有的聚合思维能力强,有的善于搜集,有的善于言辩。这就要求老师在日常活动中注意观察,发现每个学生的特长,搭建让学生展示的平台,维护创新激情。即使创新具有片面性,偏激性,也不能全盘否定,而应持“放大镜”多找其中的合理成份,加以鼓励,促使小学生主动去创造,进而提高创新能力。

通过这样的努力,为学生营造出了一个和谐、安全的课堂,学生发言的积极性逐步提高,最终达到畅所欲言的程度,学生的个性也逐步鲜明起来,人云亦云的现象逐步减少,遇到问题有自己的主见,有自己的看法,而这正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所需要的。

猜你喜欢

和谐课堂主体作用问题意识
高中文言文教学中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充分发挥企业在科技成果转化中的主体作用
浅谈小学英语教学
和谐的课堂应充盈学生的声音
新课改下中职校和谐教学课堂的构建
问题意识与专题化教学研究
浅议学生问题意识培养策略
如何营造丰富多彩的课堂教学氛围
试论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问题意识,个性化阅读的原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