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精神的荒原
——从生态文学观点解读《白象似的群山》

2015-10-29曾晓

文艺生活·中旬刊 2015年3期
关键词:吉格白象群山

曾晓

(西南石油大学外语学院,四川 新都 610500)

精神的荒原
——从生态文学观点解读《白象似的群山》

曾晓

(西南石油大学外语学院,四川 新都 610500)

作为美国二十世纪文学的短篇经典小说,《白象似的群山》中海明威通过刻画主人公美国男人和吉格之间进行的一场隐晦争论和对“垮掉一代”的无根漂泊生活方式反射,激发读者对当时社会背景与人物的性格进行更深刻的反思,寻找社会生态失衡的根源。文章拟通过采用生态文学理论对战后美国所处时代社会特征分析,深入研究其对人与人的关系以及婚姻家庭生活观念的消极影响。

手术;生态文学;白象;精神荒原

《白象似的群山》是欧内斯特·海明威的一部短篇小说,于1927年8月首次出版,发表在文学杂志《过渡》上,后又于同年收录于短篇小说集《没有女人的男人》中。

故事发生在西班牙埃布罗河山谷的一个火车站。文章中只出现了两位主人公,一位男性和他的女性同伴,关于男人小说里只是提及他是一个美国人,他的女伴被称作“吉格”。在等待去马德里的火车时,美国人和女孩一直在喝着啤酒和一种被称作“AnisdelToro”的烈酒,女孩把它的味道比作甘草。他们正在谈论的是关于一个流产手术,最后女孩答应了做手术,同时也宣布了她对自己毫不在乎。男人试图让女孩感觉她可以自己做决定,却又努力劝说她进行这场手术,女孩对他们的谈话感到不快,试图让男人安静下来,可他却不同意。”就像Hannum指出:“吉格和美国男人会继续为堕胎手术争吵几周,这点是毫无疑问的”。

生态文学作为一种新的文学类型,是在20世纪90年代美国出现生态批评浪潮后被认定的,此时人类已经面临日益恶化的全球环境危机。从广义上来说,生态文学所提及的文学作品观察和论证人类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从狭义上来讲,生态文学的出现伴随着农工业的飞速发展所带来的一系列环境问题,这些发展,特别是体现在工业上,几乎没有考虑到自然的可持续性。用彻丽尔·格罗费尔蒂的话来说,生态文学旨在探索文学作品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随着生态批评的广泛传播,生态文学作为一种新的文学体裁逐渐成型,它发展迅速且已为文学界接受。

“在文学作品中,人物形象和场景画面感的实施乃是塑造典型环境中典型性格的一种不可缺少的手段”。除了群山之外,场景中的其他部分所提供的象征手法都表达出这对男女之间的张力和冲突,火车的轨道形成一个分界线:一边是延伸至群山里的广大荒芜之地;另一边是绿色肥沃的农田,标志着每位主人公面对的抉择以及他们对怀孕这种两难问题的不同诠释。女孩在对话时始终关注着风景,很少与美国人有眼神的交流。

尽管《白象似的群山》主要是关于美国男人和他的女友之间的对话,交谈者之间却并没有真实地彼此进行交流,这一点强调了两人之间的裂痕。两个人都在说话,却没人倾听或者理解对方的观点。实际上,女孩的昵称“吉格”微妙地暗示着两人仅仅是在互跳快步舞,对于眼前的事务却没有提出任何有意义的看法。女孩不能对酒吧侍者讲西班牙语的细节不仅揭示出她对美国人的依赖,更体现出她对其他人表达自我的困难。”这一系列的对合作原则的违反造成了两人对话的不和谐。对话中两人的难以沟通最终造成了两人心灵上的隔阂”。

考虑到该小说的短短篇幅和寥寥记叙,《白象似的群山》在主题上却非常丰富。表面上,它是在处理一些概念上的问题,比如人类责任感与享乐主义之间的冲突、言语修辞和心理的操控、人的成熟、爱情关系的动态以及其向家庭生活的转变。从更抽象和更广义的层次来说,我们能把它阐释为美国兴旺二十年代文学思潮的宣言以及一战后在欧洲的美国移民作为“垮掉的一代”所信仰的生活方式和态度。小说的标题“白象似的群山”带有寓言的含义,”开始的时候,为什么海明威选择姑娘关于群山不寻常的笑来作为小说的标题?除非它包含了一种深刻的意义来帮助我们理解小说的主题”。从吉格的角度来看,关于她和这个男人的事件里她对这个美国男人的爱似乎看起来清白无邪但又不是那么回事,这个人只是看重和她在一起的肉体的欢娱。当吉格点了一杯她从未喝过和了解其味道的酒时,这个细节彰显出她的天真无邪,在接下来的故事展开中这个比喻发展成复杂的感情。她把群山看作似白象的存在就好比她品尝到酒的味道并将其描述为甘草,人生经验的缺乏让她很难更加精确恰到地描述这种味道。小说的标题从某一方面提到了它的场景,这在许多地方都具有象征性的意义。吉格做出了一个简单的比喻,将荒原里的群山比作白象,其隐含的意义在于,正当吉格思考远方如白象的群山之时,美国人却将他俩未出生的孩子看作即将到来的障碍物,妨碍其过去以及现状之物。为了避免即将到来的责任,他试图操控吉格去做流产手术,把手术描述成为她利益而实施的一个简单过程,能够缓解她现在的苦恼以及消除他们之间麻烦的一记良药。

《白象似的群山》体现出一个鲜明主题,正是在当今环境日益恶化,生态危机日益严重的背景下,从环境和精神角度来如何解读人们的生存状态。由于海明威自身的困惑和迷茫,故事的结局并没有一个清晰的答案,但是作者对工业文明所造成的破坏进行揭示,试图唤起人们内心对美好与自然的追求,促使人类内心精神生态的平衡,从而重新审视自身的精神追求和信仰,以求最终能够尽可能地解决人类精神上的危机。

[1]海明威(美),陈良廷(译).海明威短篇小说全集(上)[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5.

[2]方文开,李祖明.《白象似的群山》解读[J].荆州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01).

[3]刘燕.《白象似的群山》之对话分析[J].外国文学研究,2009(08).

I712

A

1005-5312(2015)08-0089-01

猜你喜欢

吉格白象群山
温馨时光
起起伏伏的群山
白象
群山
群山
小白象休假
小鸡吉格救妈妈
隐匿之美——《白象似的群山》中的言语行为解读
小白象(下)
吉格的生日礼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