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众音乐文化生活需求下的高等师范声乐教育反思

2015-10-29赵鸣

文艺生活·中旬刊 2015年10期
关键词:高师全球化声乐

赵鸣

(西安美术学院艺术教育学院,陕西西安710600)

大众音乐文化生活需求下的高等师范声乐教育反思

赵鸣

(西安美术学院艺术教育学院,陕西西安710600)

讲述在如今多元化背景下的大众音乐文化生活需求下,从高等师范声乐教育的特点入手,又从大众音乐生活的背景、当前高师声乐教育现状展开探索。在经济多元化的环境中,高等师范声乐教育是想让更多的大学生成为传统音乐的发扬人、多种声乐文化的散播者和可以理解欣赏音乐的公民,而不是成为歌手和用演绎方式去理解音乐的人,让更多的人可以去理解并感受音乐。

全球化;大众音乐;高师声乐教育

一、音乐文化生活背景

1.经济层面。“全球化”一词并不陌生,它表明在世界范围内的商业流通,使几乎所有地区步入了全新的、超越国界的市场经济中。这些都无时不刻的影响着作为上层建筑组成部分的音乐文化生活,同时也促使着音乐教育的全球化。

2.高师声乐教育的目的和意义。声乐文化的传承和认同是高师声乐教育的基础。声乐教育的目的就是培养出正确的态度去理解和认同不同地区的文化,并尽可能地消除误解。相比当前的声乐教育,高师声乐教育的意义不在于教育的技巧,而是一切以培养学生的专业素质和实际能力出发,强调能力的同时培养音乐学科、人文学科和自然科学。更多具有优秀文化素质的音乐人加入到音乐教育中,投身文化生活中去,才能完成人的内心要求,促进艺术发展。人们的心灵与音乐教育、音乐文化更加契合。提高民众的音乐素养,从而进一步的丰富民众精神生活。同时也为民众的音乐文化生活选择提供更多的道路。

二、当前高师声乐教育问题

1.教育观念与模式落后。自从学校体系传入中国,综合各种原因的影响,以审美作为音乐的教育理念根深蒂固,并在教学中使用西方审美标准。此类习惯巨大的促进了高师音乐教育的系统化和规范化,但在这种标准的影响下,音乐教育渐渐忽略了学生的自我体现。导致培养出的歌手和音乐作品乏味单调、磨灭了个性的展示。

高师声乐教学最大的目的不是声乐技巧,而是应该着重于使学生了解、发现各种类型的音乐形式。使学生具有发现理解不同文化音乐的能力,成为一名优秀的音乐传播者,而不是在用表演的姿态进行音乐的传播和教学,这也是学院声乐教育和高师声乐教育本质上的区别。

2.课程设置不合理。纵观国内高师音乐院校的课程设置,普遍存在着必修课深度不够、选修课广度不够的问题。高师声乐人才培养的目标是为音乐教育和教育领域高层次的培养和理论研究。但是,以现如今各院校为例。河北师范大学,声乐演唱与教学研究必修课有7个学分,124学时,华中师范必修课6个学分,100个学时,湖南师范有6个学分,120个学时。对比可看出,音乐基础课程设置的偏少。如上海师范单单只设有西方声乐简史、中外音乐史和作品演唱三门;而华中师范大学设有中外歌剧、国内外经典艺术歌曲、民歌研究、戏曲研究三门;每门课均为2个学分,36课时。由此可见,专业必修课方面,基础重视不够、技能课的比重过大。

三、反思

1.倡导全球化教育。现如今,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受经济全球一体化的影响。信息交流变得越来越便捷快速,文化也不可避免的进入了全球化的浪潮中。与世界文化交流的同时,要尽量避免出现文化的趋同。在中国的音乐风格走向世界时,既要平等的看待西方音乐文化,又需要保护中国传统音乐不受其影响。我们需要做的更多的是把文化生活与人文历史紧密的结合起来,培养更适合社会经济文化需求的学生,就是高师音乐教育的目的。在安排音乐学科之前,要深入的把握和总结自己所在地区文化经济的发展状况。找准社会发展的需求,树立为社会服务的观念,明确自己教育的目标,坚定发展方向。

2.更新教师声乐教育观念。从事高师声乐教学的教师要深刻认识到,培养学生的目标与普通音乐学院是不同的。由此教育的观念及重点应该放在钻研声乐的文化上,应当先着重理解声乐文化的意义,之后才是声乐教学。这样才可以避免文化理解的丧失,与此同时,又避免了高师声乐教学里师范性特点的消失,避免了高师声乐教学相比声乐师范教学在技法上的不足,甚至陷入枯燥单调学习发的境地。一个高师声乐教师应意识到,随着各方面、包括经济的全球化,促使资本主义生产体系在新的文化背景和新的生产条件下所做的全球性调配中和。当然高师声乐教育也不例外。在学生的日常学习经验中,高师声乐教学就应当与其融合。在持续的学习过程中发展经验,避免纯粹的技术性、审美上的学习,并从始至终认定文化的价值和生活意义的表达。高师声乐教学立志于让更多的学生成为教师,让更多的公民能够去欣赏并理解艺术生活,而不是用成为歌手、歌唱家或者表演者的形式去感受音乐。

四、结语

高师音乐专业的学生踏入社会后只愿他们能为大众展示一个新的舞台:舞台上不再只是由西方演唱方法为主的声乐表演形式,而是世界各个地区民族文化的综合,并以正确公正平等的心他去面对这些不同的声乐类型,学习、了解、发扬这些,并具有与不同声乐类型沟通乃至欣赏、鉴赏甚至创新、发扬、传播他们的能力。

[1]赵燕.大众音乐文化生活需求下的高师民族音乐教育[J].北方音乐, 2011(03).

J616-4

A

1005-5312(2015)29-0235-01

猜你喜欢

高师全球化声乐
新旧全球化
全球化减速:全球化已失去动力 精读
声乐诊疗室
声乐诊疗室
声乐诊疗室
全球化陷阱
对高师钢琴教学模式创新问题的思考
以专业技能为核心的高师音乐教育课程改革之思
如何提高高中声乐教学效果
论高师复调课“微格教学”的可行性——柯达伊多声音乐教育思想指导下的高师复调课教学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