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领导干部要言而有戒

2015-10-29沈小平

党员干部之友 2015年12期
关键词:党和国家言论规矩

□沈小平

领导干部要言而有戒

□沈小平

黎 青/图

中央近日印发的《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把严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排在首位。《条例》在“对违反政治纪律行为的处分”这一章中,依次对发表危害党的言论、妨碍党和国家方针政策实施等违反政治纪律行为,作出了明确的处分规定。对党员干部违反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的言论,予以相应的纪律处分,充分体现了全面从严治党的要求,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

一个时期以来,在一些地方和单位有一种很不好的现象,就是一些党员干部在公开场合讲话没有分寸、口无遮拦,想说什么就说什么,想怎么说就怎么说。有的讲话有悖于中央精神,对中央和上级党委的决策、工作评头论足,滥发议论;有的传播小道消息,把社会上某些妄加猜测的东西和网上所谓的“内部消息”当作谈资;有的热衷于用手机转发政治笑话、段子;有的甚至用调侃方式损害老一辈党和国家领导人形象,等等。这不是一般的违纪问题,而是严重违反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的行为,影响很坏,危害极大。

在党的全部纪律中,政治纪律是打头、管总的。守纪律首先要守政治纪律,讲规矩首先要讲政治规矩。作为党员干部,什么该说、什么不该说,必须以政治纪律为准绳,始终站在党的立场说话,始终与党同心同德,不但自己决不在群众中散布违背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的意见,决不公开发表与党中央决定相违背的言论,决不编造传播政治谣言以及丑化党和国家形象的言论,而且面对有辱党和国家形象的言论要明辨是非,旗帜鲜明地加以制止。守纪律,这就是政治纪律;讲规矩,这就是政治规矩。

常言道,言为心声。党员干部说什么、怎么说,“口风”如何,直接反映其党性修养和政治素养。党员干部在公开场合不注意影响,随便乱说、大言不惭,是党性不纯、作风不正、不讲纪律的行为。少数党员干部把在日常生活和社会交往中讲什么话、怎么讲,仅仅看成是一种个人行为,认为无非是说说而已,无碍大局。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一些党员干部对政治纪律认识模糊、思想麻木、意识淡漠。如果这些党员干部不加强党性锻炼,不及时克服自己这方面的缺点,就可能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如果党组织不制止这些行为,就会败坏党的风气,严重影响党的战斗力。

是非不明,信口开河,说到底还是平时学习不够,理论功底不扎实造成的。只有具备扎实的理论功底,才能保持政治上清醒和坚定,敏锐地识别和判断各种错误的思潮和观点,也就不会跟着错误的东西跑,发表一些与党员干部身份不相符的言论。思想觉悟不会随着党龄增长而自然提高,党性修养也不会随着职务升迁而自然增强,而需要坚持不懈学习、终生付出努力。只有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切实做到真学、真懂、真信、真有收获,才能在思想上明白入党为什么、当官为什么,明白什么是正确的、什么是错误的,明白什么是高尚的、什么是可耻的,进而做到言而有戒、行而有止。

严明政治纪律不能停留在口头上,必须落实到行动中,体现在对党员干部的行为约束上。纠正和防止一些党员干部在公开场合讲话不注意影响的问题,必须严肃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对那些口无遮拦的党员干部,要及时打招呼,加以提醒,认真帮助;对不听招呼、我行我素、违反党的纪律的,要严肃处理,决不姑息迁就。通过强有力的教育和执纪,促使党员干部敬畏法纪、敬畏组织,在大是大非面前旗帜鲜明,在风浪面前无所畏惧,不能当“墙头草”、做“两面人”。

党员干部作为党在群众中的代言人,肩负组织的重托、发展的重任,会不会说话,说什么样的话,自然受到广大群众的高度关注。在公众场合,特别是面对群众,说话之前要三思而后言。党员干部言而有戒,不是不让说话,而是要知道说什么,怎么说,说给谁,明白自己做的事情是否有益于党的利益、国家的利益。□

(作者为中共安徽省委组织部研究室主任)

猜你喜欢

党和国家言论规矩
重要言论
重要言论
“按规矩办”
他们的言论
一图看懂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
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是加强党的长期执政能力建设的必然要求
中共中央印发《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
新来的主任“立规矩”
粤人吃饭讲规矩
循乎规矩 本乎天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