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皋陶谟》可以观治”说与当代政德建设
2015-10-29马士远
□ 马士远
“《皋陶谟》可以观治”说与当代政德建设
□ 马士远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典籍中有着政德建设的丰厚资源,这些资源可以为我们今天的治国理政尤其是领导干部的官德建设,提供有益借鉴。《尚书》是我国最早的治政经典,蕴藏着极为丰厚的政德内容,孔子对此早有概述。据《尚书大传》卷五《略说》记载,孔子云:“‘六誓’可以观义,‘五诰’可以观仁,《甫刑》可以观诫,《洪范》可以观度,《禹贡》可以观事,《皋陶谟》可以观治,《尧典》可以观美。”《孔丛子》的记载与此稍有不同,其相关文本为:“《帝典》可以观美,《大禹谟》《禹贡》可以观事,《皋陶谟》《益稷》可以观政,《洪范》可以观度,《秦誓》可以观义,‘五诰’可以观仁,《甫刑》可以观诫。通斯七者,则《书》之大义举矣。”孔子在这里提到的义、仁、诫、度、事、治(政)、美七者,不仅是构建儒家政治学说体系的核心范畴,更是培养历代仕人优秀治政品质的重要德目,对我们今天的官德建设亦可提供不少有益借鉴。今天,我们就来谈谈从“《皋陶谟》可以观治”说中可以汲取哪些政德建设的滋养。
《皋陶谟》(皋陶是与尧、舜、禹齐名的“上古四圣”之一,被奉为中国司法鼻祖)篇记载的治政要点包括“允迪厥德”(忠实地以德治政:德政之道)、“谟明弼谐”(政策英明,辅臣团结:君臣之道)、“慎厥身,修思永”(谨慎修身,考虑长远:修身之道)、“敦叙九族”(亲厚部族,治平天下:民族相处之道)、“在知人”(知人善任:用人之道)、“在安民”(安定民众:固邦之道)、“慎乃宪”(严格遵行法度:赏罚之道),这七点是皋陶“治政”经验的大总结。皋陶围绕此七点推行了一系列治政措施,用“五典”“五礼”来教化民众,培养民风,为社会文明秩序打下基础;用“宣三德”“敬六德”“行九德”等具有中和理念的标准来修身养性,以此来切实提高
自身的政德水准;用“五刑”来启发人民的守法意识,使刑罚更加人性化;用“九德”标准来选拔贤才,使各类俊才都能选拔出来,并各得其官位;用“亲九族”来团结部族,保证不同部族共同形成的联盟的稳定性。
君臣之道是统治阶层的首要法则。君为君,臣为臣,君与臣纵然亲贵,但亦有尊卑,其中关系纷繁复杂。《皋陶谟》提出的“君臣之道”治政理念,在宏观上阐述了君主与臣子的关系。君主作为最高统治者,当善为君之道,善用贤能,广言纳谏;臣子作为君主的股肱耳目,当善为臣之道,耿直忠义,鞠躬尽瘁。为君之道当视臣如手足,天子之所恃以平治天下者,百官也,故曰“臣作朕股肱耳目”。臣子作为治邦之重器,为臣之道远比为君之道复杂:唯上者,愚臣;唯利者,奸臣;唯理者,忠臣。唯理者多为谏臣,故《皋陶谟》曰:“予违,汝弼,汝无面从,退有后言。”身为臣子应当敢于谏言,身为天子应深知忠言逆耳利于行的道理,能理性接受臣子的建议。君主掌权,以一人之身不可能亲自管理大小事务,分权给臣子代君行之。臣与臣之间虽有品级之分却无主次之言,任何一个职位都能发挥独特的作用。身为统治者,不仅要明确君臣之间的关系,也要调节臣臣之间的关系。若臣臣相攻,阿党比周,则终将无人可用。
修身与事功是治政以德的两翼,这在《皋陶谟》篇中得以集中彰显。皋陶陈述治国谋略的纲领是“允迪厥德,谟明弼谐”,其重视的是治政者的德行修养,以修身引出“德”,进而论述“九德”,以治政者修己之德为核心,进而达到知人和安民的目的,将“五典”“五礼”“五服”“五刑”归为“安民”的方法,足见皋陶重点强调的是修身。贯彻“慎身”的治政理念是治理国家的首要条件,只有君主与官吏在自省或互省的过程中,按照“九德”的标准不断改进自身,加强自身责任感,恪守本职,治政者的素质修养和能力才能不断提高,统治阶层自身稳定方能更高效地治理国家,使国家成为有治之邦。此外,皋陶还提出了“天工,人其代之”的“天道”政治观,不仅赋予现实政治合理性,同时也赋予政治本身以神圣性。其“天道”政治观并非完全是神权政治,他指出了“民”在政治中的重要作用,以“天聪明,自我民聪明;天明畏,自我民明威”来建立民与天的直接关系,确定了统治者“达于上下”的地位,形成了天、帝、民三者和谐而制衡的稳定政治关系。皋陶正是通过强调“天工,人其代之”“天叙有典”“天秩有礼”“天讨有罪”“天命有德”“天聪明,自我民聪明”“天明畏,自我民明威”等理念,得出了天意即是民意的结论。大禹则以治水之功为契机,向帝舜展示其努力践行的成果,强调的是以事功为本,体现的是治政以德的践行。
知人之明作为统治者的基本德行,是治理国家的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官得其人是避免官治混乱的根本,若官得其人,则可攘外安内,近贤远佞,天下自理。西晋傅玄曾上疏说:“臣闻舜举五臣,无为而化,用人得其要也。天下群司猥多,不可不审得其人也。不得其人,一日则损不赀,况积日乎!”明朝范济说:“官不在众,在乎得人。”官吏的数量不需要多,得其要才最重要。官不得其人,则官职跟空置一样,甚至比空置还要糟糕。“知人”治政理念是治理国家的必要条件,一个国家只有充分建设、巩固其统治阶层,才能最大程度地保证国家安定。“九德”作为“知人”治政理念中重要的选官标准,也是“慎身”治政理念与“知人”治政理念互相联系的纽带。“知人”治政理念中,考察人才要从九个方面去认识,反过来,统治阶层也应该从九个方面来提高自我修养,严格要求自己。“知人”治政理念作为治理国家的必要条件,立足于“慎身”的基础之上,保障了官吏的质量和官职的有效性。
民乃国家之本,只有让百姓安宁,国家才能稳固。选拔出具备“九德”的人才,授予合适的官职,最终目的是爱民、安民,可见“知人”治政理念是贯彻“安民”治政理念的前提条件。“安民”治政理念的实施,让人民有安身立命之本,农事兴而衣食足,然后方施教化,教以人伦,教以长序,让人民身安心定。“慎身”“知人”“安民”三条治政理念,以安民心、顺民意为重心,环环相扣,相辅相成。“君臣之道”“赏罚有道”两条治政理念,相对而言是对君、臣、民三者的关系起到协调作用。赏罚之权是统治阶级特有的权力,赏罚不公则人心失、民怨起,正所谓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赏罚有道”治政理念是实现“安民”治政理念的一大保障。“赏罚有道”首先在于和谐君臣关系,以赏或罚作为君主驾驭群臣的方法,促进臣子职能发挥,最重要的在于引导人民做到有耻且格,达到法治与德治相结合的目的。《资治通鉴》云:“政之大本,在于刑赏,刑赏不明,政何以成。”治理国家必须合理赏罚,赏罚之权是治政者特有的权力。《皋陶谟》曰:“天命有德,五服五章哉!天讨有罪,五刑五用哉!”又曰:“格则承之庸之,否则威之。”治政者以天赐之名,行使赏罚之权,不可因自身喜怒而论赏罚。刑罚的目的是明法立威,统治者当以仁为本,合理运用刑罚,把握刑罚之度。刑罚只是惩戒的手段,不可过于重刑,应当制礼以止刑,明法以正刑。东汉荀悦曰:“刑措不用,王道兴矣。”历朝历代,国家大事,赏当其劳,无功者自退;罚当其罪,为恶者咸惧。不因喜而赏,赏为劝善;不因怒而罚,罚为惩恶。不滥赏不重罚,并以身作则,在此基础上行赏罚,才可能实现天下大治。
“《皋陶谟》可以观治”说在政德建设方面的价值集中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它在我国政治思想史上第一次提出了“慎身”“知人”“安民”的德治纲领;二是它在我国政治思想史上最早提出了“天聪明,自我民聪明;天明畏,自我民明威”的民本天道观;三是它在我国政治思想史上第一次提出了“允迪厥德”与“慎乃宪”并重的德主刑辅的治政原则。总之,德政是皋陶提出的治国方针,这样的治国方针突显了民众的重要性,这与儒家的民本思想是一致的。《皋陶谟》蕴涵的治政理念为我们今天的政德建设提供不少有益启示,我们要结合时代条件加以继承和发扬,赋予其新的含义。在中国,要想保证国家政治生活既充满活力又安定有序,关键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三者的有机统一。一个政党,一个政权,其前途和命运最终取决于人心向背。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党之所以得到人民拥护和支持,从根本上说,就是因为能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我们要始终坚持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紧紧依靠人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党的十八大提出,要在全党深入开展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这些不仅突显了人民群众的地位和重要性,同时也体现了“赏罚有道”治政理念中立法、依法思想在当代的发展。“物必先腐,而后虫生。”贪污腐败是导致民怨载道、社会动荡、政权垮台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党风廉政建设就是“慎身”治政理念的体现。全面加强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加强反腐倡廉教育和廉政文化建设,健全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这都是符合当代社会现状的全面的“慎身”“安民”治政措施。□
(作者为曲阜师范大学孔子文化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兼国学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