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社区人口老龄化与社区空间老化的相关性研究
——以徐州市典型居民社区为例
2015-10-29樊炎臻陈鹏宇温小凡任义中国矿业大学力学与建筑工程学院江苏徐州221000
文/樊炎臻、陈鹏宇、温小凡、任义 中国矿业大学力学与建筑工程学院 江苏 徐州 221000
城市社区人口老龄化与社区空间老化的相关性研究
——以徐州市典型居民社区为例
文/樊炎臻、陈鹏宇、温小凡、任义 中国矿业大学力学与建筑工程学院 江苏 徐州 221000
人口老龄化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本文以徐州市内典型社区为例,从现象观察入手,通过对调研结果的分析,验证社区老龄化和空间老化之间的相关规律,进一步探讨其成因并分析该规律的影响作用。
人口老龄化;社区空间老化;相关性;徐州市
目前,我国城市老龄化进程明显加速,社区老龄化以及社区空间老化严重影响了城市和家庭生活。特别是在城市老社区集中区域,老年人的居住条件难以得到改善,“同城空巢”等现象大量存在,给城市社会的和谐发展带来了诸多问题。因此,针对城市老年人口空间分布的研究,将会对城市更新,社区建设以及城市空间规划等方面起到一定的参考作用。
1.国内外研究现状概述
自20世纪60年代始于美国的大规模城市更新运动以来,对城市、区域及社区的空间整合改造问题的研究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其中,Jane Jacobs提出城市的多样性与传统空间的混合利用之间的相互支持是挽救城市衰败的首要措施。Pe te r Ca ltho rpe认为老社区和新社区有相同的区域特性;住房、贫困、年龄结构老化、交通和教育,都是每个区域内应该好好对待的问题。此后,还出现了“中产阶级化”现象,“自上而下”的社区规划等观点,并在城市建设中引起普遍关注。
目前,国内对城市人口老龄化的研究主要表现在老龄人口的区域空间分布特征、差异等方面。而对社区建筑老化方向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城市社区老化方面。以上研究多为宏观尺度上的探讨,在微观方面和两者之间的关联性上缺少相关资料。
2.社区老龄化与空间老化相关性研究
2.1内容定义与研究方法
2.1.1老龄化定义
目前,国际社会普遍以60岁以上人口达到总人口的10%,或65岁以上人口达到总人口的7%作为评判标准,来判断一个国家或地区是否进入人口老龄化。因此,本文根据此定义,以社区60岁以上人口与社区总人口的百分比来衡量该社区的老龄化程度。
2.1.2社区空间老化的定义
社区空间老化主要表现在过高的人口密度,逐渐老化和损坏的建筑物,住宅区和商业区污染,交通堵塞不便利,社会问题增加等方面。随着社区建筑年龄的不断增长,社区内更加容易滋生以上问题,导致社区空间老化。虽然这类问题的出现是由诸多原因所导致,但考虑到调查的一致性和便利性,本文忽略其他因素的影响,主要以社区建筑的平均建筑年龄作为标准来界定社区空间的老化程度。
2.2研究对象选择
江苏省已经步入了老龄化社会,且人口老龄化程度高于全国,老龄化速度明显该市60岁以上老人已达163万,居江苏省第二位[2]。第六次人口普查显示,徐州市65岁及以上人口为894924人,占10.43%。与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上升了2.45个百分点[3],是一座具有代表性的城市。
2.3实态调研
为了取得一手资料,本次调研采用问卷调查和调查访问的方法,发放调查问卷200份,回收有效问196份。以上被调查者大多数为60岁以上的老年人。在调查访问中设定了客观评分标准,从环境、便利程度和安全程度等方面考虑,通过平均分数为被调研社区进行客观的评价(图1),以便更深一步地研究社区空间老化的程度。调研还对徐州市内57个小区的社区组织(如社区物业、服务中心、社区居委会)进行了走访调查,获得了较多数量且较为准确的社区信息。
2.4相关性规律的发现与总结
基于对调研结果和相关资料的归纳分析,由表1可得出:建成较早的社区在客观评分这一项中相对较低,而较新的社区评分相对较高。即老社区的公共社区空间随着时间的推移往往衍生出更多的问题,空间老化的程度也较深,而新社区快于全国平均水平[1]。徐州市人口基数大,经济发展较快,作为淮海经济圈中心城市,具有中国城市的一般特征。截止到2014年底,的公共空间老化问题较少。表1同时统计了被调研社区的老龄化程度,老社区的老龄化程度相对较高,空间老化程度较高,老龄化程度也相对较高。
序号为1的文昌社区在调研的社区中建设时间最长,同时是老龄化程度最严重的社区,60岁以上的老年人已经占到该社区总人口的三分之一以上。序号为7的天山绿洲社区是调研中建设时间最短的新社区,其老龄化程度仅为2.6%。
将调研结果的数据进行分析整理,调研的各社区的老龄化程度基本上是随着社区的建设年代变化而变化的,建设时间越久的社区老龄化的程度就越高。社区老龄化与空间老化的存在着相关的规律性。
该规律在更多的数据之下得到了更充分的验证,我们将走访调查中选取的57个社区的老龄化程度以及社区内建筑的平均年龄进行分析,数据显示出随着社区建筑年龄的增长,其社区人口老龄化的程度均有所增长。
由上述现象最终验证了本文的研究核心:社区老龄化程度与空间老化程度呈现出明显的关联性,即城市老社区老年人口比例相对较高,新社区老年人口比例相对较低,社区老龄化程度与社区空间老化程度成正相关。
3.成因分析
3.1个体因素
3.1.1心理依赖
调查发现,居住在老社区的老年人,49.8%愿意留在老社区,表示不愿居住在老社区的只占13%。在中国,老年人在观念上安土重迁,对于常年居住的老社区已经适应,在心理上也有了依赖。如果迁居到新社区,他们要经历一个漫长的适应过程。因此,在心理层面上老人不会选择较陌生的新社区。
3.1.2经济因素
调研数据显示,城市老人主要以离退休金作为生活来源,没有足够的经济实力主动地为自己选择社区及居住环境。加之城市年轻人生活压力大,老年人大多会为儿女分担一部分压力,例如第三代的抚养、购房等。导致大多数老年人安于现状,选择居住在老社区内。
3.2社会因素
3.2.1家庭模式的变化
随着社会的转变,“儿子与老人居住,赡养老人”的传统家庭模式逐渐转变为“社区养老”,同时老年人不愿过多依靠自己的孩子[4],多数选择与儿女分开独自居住,生活在较老的社区内。
3.2.2城市范围扩展
由于城镇化发展迅速,老城区原有的老社区已经不能满足城市居民的需求。想在城市安家立业的年轻人以及外来人口大多会选择城市外缘,较为经济实惠的新社区,导致老社区内年轻人口增加有限,老年人口比例不断上升。
4.影响作用
随着城市化快速推进,人口老龄化的问题变得日益突出,人口老龄化与社区空间老化的相关规律自然地会给城市、社区以及居民带来一定的影响作用。
4.1对社区居民生活影响
除了日常生活的需求,老年人更加需要丰富的精神生活。目前,“空巢家庭”在城市社区中并不少见,而人口老龄化与空间老化的相关性将进一步加剧这种现象。同时,城市人口空间分布的分化,将分隔老人与年轻人在城市的生存空间,导致生活环境与生活方式的单一与匮乏[4]。以上因素都不利于社区老年人身心健康发展。
4.2对社区空间老化影响
老龄化社区空间老化程度高,服务设施逐渐破损,绿化面积变少,垃圾处理混乱,各类污染严重,容易出现多种生活问题。以上现象在老社区越来越突出,逐渐降低了社区的活力。与老年人相比较,大多数年轻人生活在功能相对完善的新社区,这就导致社区资源分配不均衡,不利于老社区的改造[4]。
4.3对城市空间发展影响
由于城市发展的历史原因,老社区多集中在人口密集的城市中心区域,大量老龄人口在地缘、邻里关系、旧城公共设施吸引力的作用下,仍愿意居住在中心区,以享受城市中心完善的医疗、交通、娱乐等公共设施,导致市中心区域的老龄化逐年严重[5]。加之城市的大型服务设施、商业、办公区域等公共资源多聚集于此,城市外缘的居民对于工作、生活、娱乐等方面的需求相对较高,极容易导致城市交通负担加重,城市功能结构失衡,影响城市的和谐发展。
结语
人口老龄化所产生的问题日益突出。我们希望本文所研究的社区老龄化与空间老化之间的相关性规律及其成因和影响可以引起社会对老年人社区生活的更多关注,同时可以为城市未来的规划与发展的研究提供一定程度的参考。
[1]何文杰,毛京沭.徐州市人口老龄化的现状特点及主要影响因素分析[J].济南: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0.5
[2]乔淑晨,曲美慧.“将来,我们该如何颐养天年”.《徐州日报》,2014.12.19(05)
[3]徐州市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徐州市统计局.徐州市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EB/OL].
[4]周婕.城市老龄人口空间分布特征及演变趋势[J].北京:城市规划,2014.3